书城成功励志历史职场那点事儿
5018300000217

第217章 叔孙通真能变通

叔孙通以制定了朝见帝王的礼仪而大受汉高祖刘邦的赏识,成为西汉开国初期一位引人注目的角色,《汉书》还专门给他立了一篇传记。

其实,他的崭露头角开始于秦朝。早在秦始皇时期,他便以博士的头衔为秦王朝效力了。秦始皇在搞焚书坑儒时,坑的就是这些有博士头衔的人,当时坑的人数多达四百六十余人,而叔孙通居然能幸免于难,真不知他用的什么手段讨好了秦始皇。

到了秦二世时,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秦二世召来了一帮博士儒生询问对策:南方有一些戍卒攻城夺地,你们看该怎么办呀?

有三十余名博士纷纷进言道:臣民不允许聚众闹事,聚众闹事就是造反,就是不可饶恕的死罪,请陛下立即发兵击讨!

偏偏秦二世采取鸵鸟政策不肯承认老百姓会起兵反对他,一听这话脸色都变了,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叔孙通明白了秦二世的心思,立刻上前说道:他们说的都不对。现在天下一家,郡县的城墙、关卡早已摧毁,兵器也早已收缴消融,向天下百姓表示永远不再用武。而且上有英明的国君,下有严格的法令,官吏们人人恪尽职守,四方百姓心向朝廷,怎么会有造反的人?南方那些戍卒不过是些鼠窃狗盗的小偷小摸,何足挂齿,当地的官员早已将他们拘捕杀戮,根本不必大惊小怪!

他这番话果然讨得秦二世的欢心。结果,那些说是造反的博士们都被交司法部门审讯,而叔孙通却得到了二十匹布帛、一身衣服的赏赐,并将他的官职升了一级。

等到叔孙通返回住所,那些博士们责问他道:你怎么那么会巴结讨好?叔孙通说:是你们太不聪明了,我也险些不免于虎口!他已清楚地看出了秦国即将灭亡的形势,当夜便逃出秦都咸阳,投奔陈胜、吴广的队伍去了。陈胜、吴广失败以后,他先后又归顺过项梁、义帝、项羽,最后项羽失败,他投降了刘邦。

刘邦不喜欢读书人,这是人所共知的。叔孙通为了迎合刘邦,脱掉了自己儒生的服装,特意换上一身刘邦故乡通行的短衣短衫,果然赢得了刘邦的好感。

他投降刘邦时,有一百多名学生随他而来,可他并不向刘邦推荐。而他所推荐的,全是一些不怕死、敢拼命的壮士,学生们不免有了怨言:我们追随先生多年,又同先生一起降汉,先生不推荐我们,专推荐一些善于拿刀动剑的人物,真不知您是怎么想的!叔孙通说:刘邦现在正是打江山的时候,自然需要一些能够冲锋陷阵的人,你们能打仗吗?你们别着急,且耐心等待,我不会忘了你们!

果然,刘邦当上皇帝以后,那些故旧部下全不懂得一点君臣大礼,有时在朝堂上也争功斗能,饮酒狂呼,甚至拔剑相向,刘邦显得很不耐烦,这一点让叔孙通看出来了,他便趁机建议制定一套大臣朝见皇帝的礼仪。刘邦自然同意。这样一来,他的那班弟子都派上了用场,同时他还特地去到礼仪之邦的鲁地,征召一批懂得朝廷大典的人。

有两个读书人不愿意来,当面指责他道:你踏上仕途以来,前前后后服侍了十几个主子,都是以阿谀奉承而得到贵宠。现在天下刚刚安定下来,百姓死者还没得到安葬,伤者还未得到治疗,国家百废待兴,你却一门心思去搞那远不是当务之急的礼仪。你的作为完全不符合古人设置礼仪的初衷,我不会跟你一块去的,你赶快走开,别玷污我!

叔孙通一点也不生气,反而讥笑道:真是一个腐儒,完全不懂得适应时局的变化!由于他的那一套礼仪极大地提高了皇帝的尊严,使得刘邦十分开心,高兴地说:我今日才体验到当皇帝的尊贵了!于是叔孙通加官晋级,一次便得到五百金的赐赏,成为朝廷近臣,一直到汉惠帝时还恩宠不衰。

叔孙通以一人之身,能适应秦始皇之暴、秦二世之昏,陈胜之陋、项羽之威、刘邦之薄、惠帝之懦,在那样一个天下大乱、文人遭劫的年代,不只苟全性命,而且处处得意、荣通富贵,亦已难矣!探索一下他保身取宠的诀窍,可以发现,全在于“变与不变”之间。

所谓“变”是要在摸清上司的脾气、秉性、喜怒、好恶的基础之上,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言行、对策,叔孙通对秦始皇采取的是“默”对秦二世采取的是“骗”对刘邦采取的是“捧”对惠帝采取的是“吓”这些手段果然都能奏效。所谓“不变”是迎奉的媚态要始终如一。

叔孙通由于有了这一手“绝活”所以他能无往而不胜,以变胜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