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专家说,富人成功的秘诀就是:没钱时,不管多困难,也不要动用投资和积蓄,压力使你找到赚钱的新方法,帮你还清账单。这是个好习惯。性格形成习惯,习惯决定成功。
由此可见,习惯是多么的重要,你要相信,富人之所以成功必然有些好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比如,李嘉诚的自信就值得借鉴,他在谈到他的经营秘诀时说:“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光景好时,决不过分乐观;光景不好时,也不过度悲观”。其实这就是一种富人特有的自信。自信才能不被外力所左右,自信才可能有正确的决定。
做事带着自信去做,求真务实地做,像富人一样要求自己,那么你也会成为富人。
有人说:“无知与眼高手低是青年人最容易形成的习惯,也是导致失败频繁出现的原因。”许多人内心充满了激情和理想,然而一旦面对平凡的生活和琐碎的工作,就变得无可奈何了;他们常常聚在一起高谈阔论,然而一旦面对具体问题,就会不知所措。
在商业社会中,公司的经营需要有战略思考和整体规划,但更需要的是将种种构想付诸实施的执行能力。对于年轻人来说,无论未来发展如何,这种执行能力都是必需的,只有那些对寻常工作能够忠实加以执行的人未来才可能走上重要的岗位。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年轻人在求职时念念不忘高位、高薪,并且对自己说“英雄要有用武之地”,然而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就会对自己说:“如此枯燥、单调的工作,如此毫无前途的职业不值得自己付出心血!”当他们遭遇困难时,通常会说:“这样平庸的工作,做得再好又有什么意思呢?”(试问自己是否有过这样的想法)渐渐地,他们开始轻视自己的工作,开始厌倦生活。
然而,那些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无不是在简单的工作和低微的职位上一步一步走上来的,他们总能在一些细小的事情中找到个人成长的支点,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用恒久的努力打破困境,走向卓越。
那些在公司肩负要职的人,他们忠实地履行日常工作职责,只有将你手中的工作做得比别人完美,更正确、更专注,才有可能将寻常变成非凡。
一个年轻人去鱼摊买鱼,他蹲在一个捞鱼的摊子前,用网捞鱼,可是渔网太薄,鱼一碰就破,捞了三次,却一条鱼也没有捞到,摊主是一个老人,对他说:“你总是想捞那又大又漂亮的鱼,渔网自然无法承受,你当然捞不到啦。”这个年轻人心中总是想着最好的,但是实际生活中又必须脚踏实地衡量自己的实力,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这样才能一步一步达到自己的目标。
仅仅有理想是不够的,如果没有行动你将永远停留在起点上,尽管有时行动不一定会带来理想的结果,但是不行动则一定不会带来任何结果,不要让眼高手低束缚住了你的手脚,在工作中每一件事,无论大小都值得用心去做,而且对于那些小事更应该如此。
很多创业者很容易在执行力上摔跟头。创业者做事着眼点要低,要现实。很多创业者去见风险投资人时,说起自己的事业都说得云山雾罩的,其实这样会让风险投资人根本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你只要踏踏实实地说你想做什么,这个东西能解决什么问题就可以了。
想法只是一个开头的方式,是不值钱的。我们坐在这儿,一个小时可以天马行空,弄出几十个想法来,脑子稍微一转,你的思想已经在宇宙走了好几个来回了——行动的成本才是最高的,对创业者来说要看自己是不是有这种经验和执行力。同样的想法两个人同样做,谁的执行力更强,谁的经验更丰富,谁就更容易成功。
有职场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常常有一种人,而且常常是新人,其中也包括一部分别有用心的“老油条”,由于他们在每个公司都待不长,所以也许他们年龄一大把,却永远都是职场新人。他们一进公司,就非常“眼高”,急于表现自己的才能,会提出一些豪情万丈、大而无当、不切实际的计划。结果证明往往非常“手低”,以失败告终。打仗要一场一场地打,饭要一口一口地吃,即使你要登上月球,也还是要从地上出发。
某一高级住宅区,一个开电梯的年轻女孩,工作很勤勉,获得各单元住户的一致好评,但因相貌酷似某演员,因此招来不少的议论。大家乘坐电梯时,总是有意无意地说起她像女演员之事,说得多了,她便默不作声。一天,在下班高峰时间,挤在电梯里的人又开始谈论起这件事情,有人说:“真的,你长得太像某某演员了,何不去试试演电影呢?”言外之意,开电梯委屈她了。这位姑娘终于忍不住开口说话了:“您说的那位演员我知道,她至多是个三流的演员,而我却是一名一流的电梯工。”电梯里顿时鸦雀无声,从此,乘坐电梯时再也没有人议论此事了。
在职场中,不切实际、眼高手低的“外套”使你总是想着做大事,小事不屑于做,即使做了,也是很不情愿,心理上也觉得不舒服、受委屈。结果小事做不好,又如何做得了大事?最后,这种人往往不能被委以重任,不受重用。试想一下,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想扫天下的人必须有扫天下的能力和心态,而扫天下的能力和心态是通过持续性地扫一室而积累和培养出来的;相反,整天只想扫天下而不想扫一室的人肯定没有扫天下的能力和心态,不仅天下扫不了,而且一室也肯定扫不好。脱掉不切实际、眼高手低的“外套”,应当对自身的能力和外部环境有个客观细致的把握,从小事做起,争取把小事做好、做漂亮,在此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才得以成就大事。
现在是时候静下心来,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多看、多问、多做,把一部分热情变成持久的耐心,把“眼高手低”改造成“眼高手高”!
信心坚强的人,绝不轻易自认无能。他们在思想上铲除了妄自菲薄、压抑自我的想法。由于他们有了成功的信心,就有了刻苦学习、动脑筋挖掘自己潜力和寻找机会的毅力与积极想法。这些毅力和积极想法,无疑相当于汽车的“马达”,有了“马达”再加上“汽油”——勤劳的汗水,汽车就能开动行驶了。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这个“志”也含有“信心”的意思 。对人生来说,树立一个目标,孜孜以求,日积月累,水滴石穿,最终可以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世界上绝对没有不能成功的事,只有不知道成功或不愿意走向成功的人。爱迪生为发明电灯,失败了5万次也没有放弃,最后终于成功了;从未学习过汽车制造技术也没有什么学历的福特,20多岁时希望制造汽车,他经过20多年的毫不动摇的努力奋斗,不但制造出了汽车,而且成为“汽车大王”。
因为成功寓于必胜的信念中。如果一个人对人生或对一件事没有信心,那么他的意念必定消极,行动也不会得力,遇到困难或挫折就容易让步或退却。
“石油大王”保罗·盖蒂年轻时到俄克拉荷马去创业,他决心不依赖父亲,自带着仅有的500美元来到俄克拉荷马。他既没有资本,又没有地质学及石油开采专业知识,只不过在父亲石油事业的耳濡目染下,有一点感性认识。因此在其创业之初,可以说是极端困难。但是,保罗·盖蒂却信心十足,认为别人做得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得了。天下无难事,有信心就一定可以办到自己想办的事。 保罗·盖蒂在俄克拉荷马看见别人一个个地挖掘油井,他想,我一定也能挖出有油的井。
他一天到晚地四处寻觅机会,第一年过去了,他没有物色到油田地皮,但他没有灰心;到1915年秋末,他看到有人要出租一块地,他认真地看了那块地,觉得有希望,经过讨价还价后,终于用500美元把它租了下来。
有了地并不等于马上可以挖井采油,他组建了一个公司,准备在那块租来的地开采石油。可是,靠做杂工赚来的500美元全部交了土地租金,哪有钱买机械挖井呢?最后,他求父亲合作,由父亲投资机械,占公司70%的股权。就这样,“盖蒂石油公司”可以开工挖井了。保罗·盖蒂的父亲既没有给儿子以娇生惯养的宠爱,也没有无偿给他投资。
保罗·盖蒂的确是个有骨气的人,他在那块地上与聘来的几个工人日夜地挖掘。累了,在工地上打个盹,饿了,吃几块饼干和喝几口水,与工人们一样拼命地干。别人根本不知道他父亲当时已是一个有一定财富的石油老板。保罗·盖蒂所挖的第一口井果然出石油了,而且一天可生产720桶原油。两个星期后,他把这块地转租给别的石油公司,他从中净赚12000美元。这个数额虽不算大,但却大大增强了他从事石油开发事业的信心,使他认识到“成功没有神秘的公式”,但总是包含着辛苦和无数的风险。
信心是成功的驱动器,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乔布斯第一次的信心,产生于他20岁时创立苹果电脑公司。他拼命工作,让苹果电脑在10年内从一间车库里的小工厂,扩展成一家员工超过4000人,市价为20亿美金的公司,因为他推出了一个很棒的产品——麦金塔电脑。没有人要他冒险去创立苹果电脑,但他做到了,因此他在心中累积了一次相信自己的信心。这个信心在他30岁与苹果电脑分道扬镳时就派上了用场。因为与董事会对公司未来的愿景不同,董事会在乔布斯30岁时炒了他鱿鱼。乔布斯说:“曾经是我整个生活重心的东西不见了,令我不知所措。”但渐渐地,乔布斯发现,他还是喜欢着他曾做过的事情,被苹果革职的事件丝毫没有改变他的兴趣。他虽被否定了,但他还是爱做那些事情,所以他决定从头做起。
在接下来的5年中,乔布斯先是开了一家称为NeXT的公司,接着又开了一家称为Pixar的公司,Pixar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电脑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现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动画制作公司。然后,苹果电脑买下了NeXT,乔布斯回到了苹果,NeXT发展的技术也成了苹果电脑后来的核心技术。现在苹果电脑又创出音乐产业的革命性产品iPod。一次信心埋下另外三次成功的基础。
从乔布斯的例子来看,一个人能否成功创业,从他还在员工阶段,能否不断超越一个员工应有的水准,就应该可以看出端倪。因为每一次杰出的表现,最终都会转化成对自己的信心,埋下日后成功的种子。
正如乔布斯所说:“不要丧失信心。这是这些年来让我继续走下去的唯一理由。”
穷人喜欢在家看电视,为肥皂剧的剧情感动得痛哭流涕。富人休闲也不忘工作,即使打高尔夫球也不忘带着项目合同。与穷人相比,富人更加珍惜时间,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有这样一首关于时光的歌:“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这首歌在矛盾中写出了人们的无奈,同时也写出了一个事实:
一些穷人无所事事,所以总想找些什么事情来消磨时光,消极沉沦,结果失去了一次次宝贵的机会,所以他们生存艰难;而富人却总是嫌时间不够用,惜时如金,恨不得把一天24小时都用来做事,不肯浪费一丝时间,不停地拼搏,结果把握住了一次次宝贵的机会,所以他们家财万贯。
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在某报社的前面开了一个小书店。他雇了一人看店,自己就在后边忙着其他的事。
一次,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到店里买书,在犹豫不决近1小时后,他终于拿起一本书开口问店员:“请问,这本书要多少钱?”店员回答:“1美元。”小伙子又问:“能不能便宜一点?”店员口气很坚定:“抱歉!它的定价就是1美元。”
过了一会儿小伙子又问:“富兰克林先生在吗?”店员告诉他富兰克林正在工作。但他仍坚持要和富兰克林见面,店员不得不请出了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出现后,小伙子张口问道:“富兰克林先生,这本书的最低价格是多少?”富兰克林看了一眼书的价格后不假思索地说:“1美元25美分。”
小伙子吃了一惊:“可是1分钟前,你的店员还说只要1美元。”
富兰克林回答说:“没错,但是我情愿倒贴你1美元,也不愿意离开我的工作。”言外之意就是那小伙子占用他的时间,所以必须多付25美分。
那小伙子愣了一下,又说:“好吧,那么现在这本书最低多少钱呢?”
富兰克林说:“1美元50美分。”
小伙子一听,不禁失声大喊:“怎么又变成1美元50美分了?你刚才不是还说1美元25美分的吗?”
富兰克林冷冷地说:“对,不过我现在能出的最好价钱就是如此。”最后小伙子没再说话,他默默地把钱放在柜台上,拿起书准备离去。
这时富兰克林拦住了他,说道:“等一下,我想再给你几个字的忠告。”于是这位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在那位小伙子的书皮上写下了那句广为流传的名言:“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
买(卖)东西时,人们总是免不了要砍价。一般来说,卖东西的人可能会稍稍降低一些,但是涨价卖东西的事情却几乎未曾听说过,而富兰克林却偏偏就这样做了。原因只在于他对时间的珍惜,在他看来,时间的宝贵无与可比,我们必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也正是如此,富兰克林才在以后的岁月里创造出了无法估量的财富。
那些大富豪们不仅珍惜时间,而且善于利用时间,为自己赢得更多赚钱的好机会。他们用自己的行动验证了“时间就是金钱”这一道理。
犹太钻石商巴奈·巴纳特就是这样一个利用时间来赚取金钱的高手。
南非的其他钻石商们注意到巴纳特的赢利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呈周期性变化:每星期六是他获利最多的日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一天银行较早停止营业,巴纳特可以尽情地用支票去购买钻石,完全不受自有资金的限制——因为他只要在星期一银行重新开门之前将钻石售出,把所得款项存进银行再支付货款就行了。
这种办法说穿了,基本上也就等同于开空头支票。借银行停止营业的一天多时间,巴纳特可以“暂缓付款”,而且还不会让自己的空头支票给打回来,最主要的就是只要他在每个星期一早上给自己的银行账号上存入足够兑付他星期六所开出支票的金额,那么他就永远谈不上真正地在开“空头支票”。
巴纳特充分利用了时间的差异,延时付款,在没有侵犯任何人的合法权利的前提下,合理使用了远远超过他自有资金的资金。精明的巴纳特用自己别出心裁的行动,证明了“时间就是金钱”的真理。
也许会有人说,巴纳特只是在“耍小聪明”,当你看了下面这个故事,恐怕没有人会怀疑富人们珍惜、利用时间的能力。
刘德华就是一个特别珍惜时间并善于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的人。
有一次,刘德华到北京拍戏。拍戏期间,每个人晚上都有三四个小时没事儿干,剧组里其他人都用在休息上了,但是刘德华却并没有浪费这期间的几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