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的过程中,除了技巧,更需要发自内心的耐性与关怀。若只是敷衍了事,对方其实都看得到。这样子有时更让人觉得你不是个诚恳的人,对人际关系伤害更大。
总之,只要你是真心地说“不”,对方一定会体谅你的苦衷。
再苦也要笑一笑:
拒绝是思想的超越,它使生活变得简洁;拒绝是理性的警觉,它使世界更加和谐。当好同事向你提出过分的要求而你又无法满足对方时,你就会处在一个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此时你不妨应下“拒绝”技巧。
▲同事朋友,把握分寸
李丽与公司另一部门的主管王静关系十分要好。有一天,王静突然过来找李丽:“李丽,我们部门现在有个计划,希望与某公司合作。但我在这个公司没有熟人,所以想请您帮忙啊?”
李丽一愣,王静继续说:“我知道,你和某公司的公关经理很熟悉,你就做个中间人吧!帮我说几句话,事成之后,我不会亏待你的。”
李丽一听,感到很为难,她不想把公事和私交混在一起。于是,她对王静说:“我是认识该公司的公关经理,不过,她这段时间在休假。我怕等她回来,你们的计划就给耽误了。”
王静一听就明白了。
其实,李丽的朋友并没有去休假,她只是不想把自己搅进去。自己与王静不是一个部门的,插手其他部门的事,怕自己的上司不高兴。再说,如果办不成的话,反倒影响了自己和王静的友谊。
与同事说话要有分寸,分寸拿捏得好,很普通的一句话,也会平添几许分量,话少又精到,给人感觉深思熟虑。而说话的分寸决定与你谈话的对象、话题和语境等诸多因素的需要。换句话说,要言之有度。
有度的反面则是“失度”,什么叫做“失度”呢?一般说来,对人出言不逊,或当着众人之面揭人短处,或该说的没说,不该说的却都说了。这些都是“失度”的表现。下面我们就简要介绍一些在谈话中禁忌的话题,接触这些话题容易导致谈话“失度”,产生不良效果。
1.谈论有争议性的话题
除非很清楚对方立场,否则应避免谈到具有争论性的敏感话题,如宗教、政治、党派等易引起双方抬杠或对立僵持的话题。
2.谈话涉及他人的隐私
涉及别人隐私的话题不要轻易接触,这里包括年龄、东西的价钱、薪酬等,容易引起他人反感。
3.个人的不幸
不要和同事提起他所遭受的伤害,例如他离婚了或是家人去世等。当然,若是对方主动提起,则要表现出同情并听他诉说,但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追问不休。
4.讲一些不同品味的故事
一些有色的笑话,在房间内说可能很有趣,但在大庭广众之下说,效果就不好了,容易引起他人的尴尬和反感。、
再苦也要笑一笑:
在人际交往中,谈话要有分寸,认清自己的身份,适当考虑措辞。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应该怎样说才能获得更好的交谈效果,是谈话应注意的。
▲让“敌人”成为朋友
小妍在一家企业做文员,工作认真负责,也很谦虚好学。可是。她发现周围的同事对她都很不友好。、
这种不友好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大家总是把难度高的,或者琐碎的工作交给她做;主管看到别人闲聊从来不管,可是,只要她一闲下来,就会被主管批评;上下班的时候,她主动跟同事们打招呼,别人也不理睬她,同龄的同事们下班后相约逛街也从不邀她。
小妍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她很气愤。同事再让她做那些工作的时候,她就说,我自己的还没做完呢,哪有时间帮你们做啊。主管批评她的时候,她就说,别人那样你怎么不说呢?偏说我。上下班的时候,她也不再主动和同事们打招呼了,同事们同她打招呼的时候,她也不予理睬。
时间一长,领导就发现问题了,认为小妍的个性不好,也不懂礼貌,对待工作也不够尽心尽力,找她谈了几次话,可是,小妍怎么也没办法对同事们的排挤置之不理,最后不得不辞职走人。
当你在工作中非常需要另一个人的帮助,而这个人曾与你有某种不和的时候,你该做些什么,显然,放弃并不是好办法,虽然这样做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做到,但会使你失去一个得力伙伴。你应该做的是化敌为友,使之成为你的朋友。以下几个做法可帮你达到这一目的。
1.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不要害怕承认自己的错误,以为这样别人就会看不起自己。其实,真正有能力的人是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
即使你的同事表达这种意思的方式没能让你高兴得跳起来,对对方提出的正确的看法,你也应该乐于承认。不,这并不意味着每当有过分好斗的同事向你发起攻击时,你都要举手投降。但是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对方所说的话中包含的信息,而不是说话的人。而且你应该力求客观地对待你得到的意见,即使这种意见不是用一种特别客观的方式表达的。而且,有个小秘密要记在心里:承认你错了,常常能够带来让对方闭嘴的好处。这是一种制造惊人沉默的经典方法。
2.从另一角度理解他的刻薄
如果你的同事抓住你的错误大加指责时,你在恼怒之前,不妨认为他是对你的关心。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和解决问题,要比无休止的争论强得多。如果你能挖掘对方句句带刺的话里隐藏的积极因素,那么你就会大大消除出现敌对场面的可能性,从而减弱攻击的心态。
3.不要害怕承认自己不对
由于江湖险恶,人心隔肚皮,很多人一般都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一遇到他人指责便认为是对自己的否定,就剑拔弩张、反唇相讥。事实上,很多敌对关系的形成恰恰是因为过于敏感、不能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态度引起的,从而使自己在职场中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差。
假如对事不对人,会让你减少许多火气,也有助于你赢得良好的声誉。遇到麻烦事你就像个刺猬,只会影响你在办公室里的良好形象。许多经验表明,勇于承认错误常常会让对方闭嘴消声。记住,这是一种制造沉默的经典方法。
4.关注对方的成绩
肯定同事的成绩,即使与工作无关,也能够成为你与他建立友好关系的机会。发挥你心思细腻的特点,观察他最得意的方面,如穿衣品味,爱好兴趣,工作态度,办事效率,甚至他那让人羡慕的健康等,哪怕是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表明你对他的关心。
很多时候,一些人抨击他人只是出于证实自己能力的目的。比如他说你在计算机方面很笨而他的确在这方面是个行家,那么与其和他争辩你在这方面并不外行,倒不如承认他的特长和能力,这既会平息冲突,也会让对方在感觉你的低调处理的同时有所歉疚而收敛。让人三分不为懦。退一步,即使他只想炫耀什么,那么适当地捧他一下,也没有什么坏处。
5.对别人的兴趣加以注意
要想让对方对你有好感,并愿意成为你的朋友,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他的兴趣加以注意。
6.对威胁性的问题不要理会
有时,我们会听到别人威胁性的问题,“你以为你是谁?”“你们那所高级学校难道没教你点什么东西吗?”“你从来就没听过什么叫应急计划吗?”这些问题以及它们那些数不胜数的变种,根本就不是询问什么信息,它们只是为了使你失去平稳的心态。不要带着感情色彩去回答他们——根本就不要回答它们。索性假装它们压根儿就没从你同事的嘴里进出来,你只管回到你的主题:你感受到了什么(而非它是什么)?你计划做什么?你希望怎样做?这样,你不给你的同事向你破口大骂的机会,就有可能减少他(她)对这一类威胁性问题的依赖。
7.让对方知道你非常需要他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它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对方的积极性。当然,你是否真的需要,那是另外一回事。可以利用这样的一种接纳,抬高对方的自尊,对方一高兴,就可以避免把谈话激化。你可以提到,自己工作中的两三个方面,需要同事提供意见或指导。如果你要把这些方面进一步加以确定,同事大概也不会太反对。
再苦也要笑一笑:
许多人都把敌人视为心腹大患,恨不得马上除之而后快。其实,拥有一个强劲的敌手,是一种福分,一种造化。因为有了他,才会有危机感,才会有竞争力;有了他,你便不得不奋发图强。把“敌人”看成最好的朋友,人生路上才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