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足部按摩疗法
5029300000020

第20章 五官科病症足部按摩方法(1)

一、近视

近视是平行光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不能形成清晰的影象,病人主观感觉看远模糊,看近清楚。近视指远视力不好,是眼科常见病症之一。

西医学认为,近视的发生,可因先天遗传、眼球形体异于正常所致。此类近视治疗很难收效。多数近视是在青少年时期,学习和工作时,不注意用眼卫生,如低头看书距离太近,光线过强、过暗,长时间地注视等原因,导致视力过度疲劳,眼内睫状肌痉挛及充血,使晶状体变厚屈光不正,造成平行光线的聚光点,落在眼视网膜之前。

中医学古称为"能近怯远症",主要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肝血虚、肾精亏,不能贯注于目而导致光华不能。

近视症状常常表现为远处的物体、字迹辨认困难,亦会出现眼胀、头痛、视力疲劳等。早期采用足按摩法治疗,常可获效。

(一)相关反射区与基本按摩手法

1、相关反射区:

眼、肾脏、输尿管、膀胱、肾上腺、脑垂体、生殖腺等反射区(178)。

2、基本按摩手法:

(1)先试压脚掌,取痛感最强的位置压揉2~3分钟,然后搓擦第二趾、第三趾、第四趾、第五趾趾根各1分钟。

(2)按擦眼、肝脏、肾脏、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各3分钟若系假性近视加按肾上腺、脑垂体、生殖腺反射区各2~3分钟。

(3)压揉双足拇趾5分钟,将第四趾根部下方出现的硬块揉散,一般每次5分钟。

(4)左右转动足踝和手腕各10分钟。

(二)注意事项及要求

1、纠正不良的看书、写字的姿势,不要躺着看书。

2、看书时光线不宜太暗或太强。

3、一次看书、写字的时间不宜太长,长时间看书应在中途休息一下,放松眼睛。

4、每日按摩2~3次效果较佳,不能少于2次。

5、7天为1个疗程。

(三)辅助疗法

1、用发夹钝头或牙签刺激两足眼、肾脏、肝脏反射区各3~5分钟,每日1~2次。

2、屈膝而坐,用两手搬起两脚的五个脚趾,尽力低头,如此练习5~10分钟,每日1~2次。

3、揉压手食指和中指各10分钟,每日l~2次。

二、中耳炎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 多为急性发病,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随体质、气候变化,耳内会经常性流脓液,时多时少,迁延多年。

中耳炎症状主要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听力减退、耳鸣、耳聋、头沉重;耳中时有积液流出;伴有烦热、恶寒、口苦、干渴、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等。

(一)相关反射区与基本按摩手法

1、相关反射区:

耳、上身淋巴腺、胸部淋巴腺、下身淋巴腺、甲状旁腺等反射区(179)。

2、基本按摩手法:

(1)对耳反射区找准病理反射点,自上而下点按,每次每脚点按5分钟。每日2次。

(2)对两脚上的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要同时按摩,用拇指和食、中指从踝骨前两侧凹部捏住,自下向上推按,每次反射区推按5分钟。

(3)用拇指推按胸部淋巴腺反射区,每次每脚推按5分钟,而对甲状腺反射区需要用按摩棒小头自下向上推按,每次每脚推按5分钟。

(二)注意事项及要求

1、慢性中耳炎应及早治疗,不然可以引发耳源性脑膜炎、脑脓肿、横窦血栓等颅内并发症,亦可发生耳后脓肿、面瘫等。

2、禁止挖耳,保持耳道清洁,避免劳倦。

3、每日按摩2次,7天为1个疗程。

4、首次按摩力度应重些。

(三)辅助疗法

1、掐揉足部第三、四趾及其趾关节部位。

2、捻掐中指、无名指。

3、点按手部反射区如咽、耳、肺反射区等。

三、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粘膜及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临床上又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两种。慢性单纯性鼻炎为鼻粘膜的血管呈慢性扩张,扩张尤以下鼻甲的海绵组织最为严重,形成鼻甲粘膜的水肿性肿胀,而组织尚未增生,鼻甲肿大而柔软。慢性肥厚性鼻炎则为粘膜下纤维组织增生,粘膜肥厚,动脉血管受阻,引起呼吸困难,身体不适,头痛等症状。

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而演变成慢性鼻炎。由于邻近的慢性炎症长期刺激或畸形,致鼻发生通气不畅或引流阻塞,如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慢性扁桃体炎或腺样体肥大等。鼻腔用药不当或过量过久形成药物性鼻炎。

全身的病因如慢性疾病,如内分泌失调、长期便秘、肾脏病和心血管疾病;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A或C;烟酒过度;长期服用利血平等降压药物,可引起鼻腔血管扩张而产生似鼻炎的症状。

另外环境因素:如有水泥、烟草、煤尘、面粉或化学物质以及温湿度急剧变化,如炼钢、冷冻、烘熔等的环境,均可造成慢性鼻炎。

(一)相关反射区与基本按摩手法

1、相关反射区:

肾、肺、膀胱、额窦、鼻、输尿管、甲状旁腺、扁桃腺等反射区(180)。

2、基本按摩手法:

(1)由足内侧向足外侧推按肺反射区4分钟,推按速度以每分钟50次为宜。

(2)依次点按鼻、肾、膀胱反射区各2分钟,按摩力度以胀痛为宜。

(3)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推按输尿管反射区2分钟,要求同(1)。

(4)点按额窦、扁桃体、甲状旁腺反射区各1分钟,要求同(1)。

(5)重复(1)、(2)、(3)。

(二)注意事项及要求

1、注意营养,多吃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患者平时应加强锻炼,适当户外活动,增强抵抗力。

3、每天按摩1次,1天为1个疗程。

(三)辅助疗法

1、擦迎香:取坐位,用双手大鱼际在鼻翼两旁的迎香处,反复擦10分钟。

2、揉鼻通:坐位,用拇指在鼻通穴处揉捻1分钟(鼻通位于鼻骨下凹陷中,鼻唇沟上端尽处)。

四、鼻窦炎

鼻窦炎系鼻窦部发生化脓性炎症。临床上分急、慢性两种。患慢性疾病、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或受凉着湿,以及长期饮酒、吸烟的情况下,均可诱发。常见的致病菌为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流感杆菌。

急性鼻窦炎,以鼻塞、流脓涕、头胀或头痛为特征,伴有发热、畏寒、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慢性鼻窦炎最主要的症状是一侧或两侧鼻腔常年流黄色或黄绿色的脓鼻涕,并伴有腥臭味,鼻寒、头痛也是常见的症状,头痛一般不严重,表现为头部发沉、发闷、钝痛、头晕、嗅觉减退、思想不集中及记忆力减退等。此外,患者还会感到疲倦,面部胀痛,但很少发烧。多因急性鼻窦炎未彻底治愈或反复发作而形成。

鼻窦炎多因湿热内生,郁困脾胃,变化无常,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湿热邪毒循经上蒸,停聚窦窍;或肝胆失于疏泄,气郁化火,胆火循经上犯,移热于脑,伤及鼻窍。久病入络且耗伤正气,正不胜邪,邪毒滞留,结于鼻窍,肌膜败坏,不易速愈。

(一)相关反射区与基本按摩手法

1、相关反射区:

鼻、肺、额窦、生殖腺、上身淋巴腺、甲状旁腺等反射区(181)。

2、基本按摩手法:

(1)按压足鼻、额窦、头、甲状旁腺、肺反射区各3~5分钟,揉压生殖腺、上身淋巴腺反射区各3~5分钟。

(2)压揉足大拇趾、第二趾各10分钟。

(3)揉搓足第四趾5~10分钟,推擦脚底不着地的部位10分钟。

(二)注意事项及要求

1、注意保暖,加强锻炼,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2、鼻窦炎在急性发作期间应注意公共卫生,防止传染。

3、每日按摩2次,7天为1个疗程。

4、按摩穴位取重力度为宜。

(三)辅助疗法

1、用热盐水浸泡两脚10~15分钟,每日2次。

2、站立,全身放松。若是右鼻孔阻塞,身体就朝左方扭动,如果左鼻孔阻塞,身体就朝右方扭转。一般约5~l0分钟。若是俯卧在地上,随着"一、二、三"口令,将双脚举起,轮流敲打尾骨或臀部,反复做2~3分钟。每日早、晚各做1次。

五、口疮

口疮又称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发作时疼痛非常明显,可未经治疗而自愈。也有的反复发作,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对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多发生于口腔粘膜无角化或角化较差的区域,如唇内侧、舌尖、舌缘、舌腹、颊、软腭、前庭沟等处粘膜。口疮为白色溃烂小泡,红肿痛,间有微热。如不及时治愈,相邻处融合形成较大的溃疡面,疼痛难忍。

口腔溃疡的发病原因与许多因素相关,如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变化;精神紧张、睡眠状况不佳等精神因素;缺乏微量元素锌、铁、叶酸、维生素B l2、遗传等其他因素。

(一)相关反射区与基本按摩手法

1、相关反射区:

额窦、胃、上颌、下颌、上身淋巴腺、三叉神经、脾等反射区(182)。

2、基本按摩手法:

(1)用拇指按揉足上颌、下颌、上身淋巴腺、额窦、三叉神经反射区各3分钟。

(2)心脾胃积热者,加按脾脏、胃反射区各2~3分钟。

(二)注意事项及要求

1、注意口腔保洁及调整饮食结构,多吃水果青菜,忌油腻辛辣食物。

2、按摩手法以持续有力为宜,劳逸有度,减少房事。

3、保持大便通畅。

4、每日按摩2次,7天为1个疗程。

(三)辅助疗法

1、重搓足底;摇摆踝及各趾。

2、掐点手掌侧口疮点、劳宫、内阳池穴。

3、用艾绒加入其他药物(如丁香、附子等)做成艾条点燃对准脐部进行熏烤,直到病人感到温热舒适。

六、牙痛

牙痛是牙齿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一般来说,很多牙病能引起牙痛,常见的有龋齿、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牙根尖周炎、牙龈炎、牙外伤、智齿冠周炎等。此外,流感,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三叉神经痛、周围性面神经炎等;身体的某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颌骨囊肿或肿瘤、糖尿病等都可引起牙痛。

牙痛的症状主要是牙龈疼痛,咀嚼困难,遇冷、热、酸、甜或机械性刺激疼痛加重。治疗时要首先查证病因,对症治疗。中医学认为牙痛主要有两种:一为胃火循经上蒸所致的实证;一为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的虚证。故治疗应清胃火,补肾阴,以止牙痛。

足部按摩可较好地促进血液循环以消炎止痛,并能加强泌尿系统的功能,补肾排毒。因此,足部按摩疗法是治疗牙痛常用的方法。

(一)相关反射区与基本按摩手法

1、相关反射区:

肾、胃、肝、结肠、十二指肠、输尿管、膀胱、三叉神经等(183)。

2、基本按摩手法:

按揉两三叉神经反射区2分钟。若为胃火牙痛,加按胃、十二指肠、肝脏、结肠反射区各2~3分钟;若肾虚牙痛,加按足肾脏、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各2~3分钟。

(二)注意事项及要求

1、饮食有节,保持口腔卫生。

2、积极治疗原发病。

3、在施行足部反射刺激法治疗时首先充分按摩全身。

4、忌食冷热辛辣刺激性食物。

5、每日按摩2次,7天为1个疗程。

6、首次按摩手法宜重些。

(三)辅助疗法

1、用牙签刺或用艾条灸,刺激手上的止痛点、合谷穴。

2、对位于拇指与食指之间凹处的合谷做指压、揉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