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好心态胜过好医生
5037700000016

第16章 注重饮食,养护心灵——用合理的饮食调整心态(1)

饮食不可失控

心灵活动不可能脱离生命而存在,随着生命的运行也需要及时补充能量。而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呵护心灵健康的必要条件。合理地调节饮食,可以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甚至可以治疗疾病。

1、晚餐不宜过饱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庭都把晚餐做得比较丰盛。由于晚餐与午餐间隔时间长,约6~7个小时,人们的食欲也比较强,所以不可避免地要大吃一顿,这就会造成热能摄人过多。辛劳一天,饭饱之后只坐下看看电视就上床睡觉了。另外,饱食后血脂增高,睡觉时血流变慢,使血脂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所以,晚餐只宜吃八成饱。要少吃油腻食物,饭后应做一些轻松的体力活动,如散步等。

2、饮食不宜过精

精米、精面的主要缺陷是营养素减少,维生素、无机盐及膳食纤维损失较多。膳食纤维减少对身体是不利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膳食纤维可刺激胃肠蠕动,减少便秘发生,加速粪便排出,防止有毒物质吸收,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膳食纤维还能与胆固醇分解产物胆酸结合,促进胆固醇代谢,降低血胆固醇水平。由此可见,少吃精米、精面,多吃五谷杂粮和蔬菜、水果,对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3、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膳食

经历过饥荒年代的人习惯上认为油水大才是好饭菜,加强营养就要吃大鱼大肉。于是许多人不节制饮食,盲目追求“口福”,结果各种疾病随之而来。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高脂肪饮食导致肿瘤发生率增高。许多研究显示,高脂肪饮食的人,结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生率大大高于低脂肪饮食的人。欧美人食用脂肪量比亚、非两洲人高,其结肠癌发病率也明显高于亚、非两洲的人。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饮食还可以诱发动脉粥样硬化,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了。因此,要养成吃清淡膳食的习惯,少吃煎炸烧烤食物及富含胆固醇的动物内脏,适当多吃鱼类和豆制品。

4、饮食最忌贪甜嗜咸

如果一个人爱吃甜食,则身体处理糖的能力逐渐下降,即人体肝脏和胰腺等脏器的生理功能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如果人过中年还过食甜食会导致血糖升高,长期反复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往往造成胰岛素细胞损伤或衰竭,引起糖尿病。40岁以前糖尿病未见,40岁以后患病率急剧升高。因此,人应少吃甜食,以减少中年时患糖尿病的危险性。

如果喜欢吃咸,总觉得饭菜淡,那么人到中年后应该改变“口重”的习惯。人过中年,血管老化,功能减退,过多的食盐进入体内会导致血压升高,长期下去即会诱发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是“隐形杀手”,开始时没有什么症状,日久会导致脑中风而引起偏瘫,甚至发生急性猝死。有大量证据表明,饮食过咸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而限制食盐摄人量可以降低血压。所以,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尽量减少食盐的摄入。

5、饮食保健注意事项

一是要注意补钙。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提高骨密度峰值只有在30岁左右一段时间内才能有效。35岁以前乃至整个青春发育期就注意补钙,才不会错过补钙的最佳时期。补钙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方法。要在补钙的同时也补充维他命D,多吃含钙量高和易吸收的食物。

二是吃水果保健。吃水果保健的最佳时间是饭前1小时,因水果属于生食,吃生食后再吃熟食时,体内就不会产生白细胞增多等应激反应,这有利于保护人体的免疫系统。

三是喝牛奶保健。喝牛奶保健的时间是晚上睡觉前。因牛奶含有丰富的钙,250克牛奶中钙含量可达300毫克。睡觉前饮牛奶可免遭夜间血钙的低落,保护人的骨骼。同时牛奶具有催眠作用,睡前饮用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四是饮茶保健。茶清新纯净,雅韵欲流,品饮时顿觉恬静舒适,能起到解渴、提神、助消化的作用,还可以茶会友,增加感情交流的机会。饮茶的最佳时间是用餐一小时后。饭后马上饮一杯热茶,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茶叶中所含的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结合成不溶性铁盐,干扰人体对铁的吸收,时间一长就可诱发贫血。

五是饮酒保健。酒还是小饮或少饮的好,否则其后患无穷,一是饮酒易引起失态;二是对身体有危害。逢年过节,至亲好友远来,饮酒可增添几分热烈气氛,但饮时以少为原则。也有的人有饮保健酒强身的习惯。饮酒保健的最佳时间是12~20时。而上午饮酒危害最大。

六是饮水保健。要多饮水,因为水分在人体的比例随年龄而变化,体内水分相对减少,为保持平衡,最好每日饮水6~10杯,当然包括白开水、果汁、清茶、肉汤在内。只要补充体内足够的水分,就可降低血液浓缩的浓度,预防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生。

七是喝醋保健。喝醋保健在当今很流行,醋的妙用逐渐被国人认识。美国人均年食醋量达6 .51千克,日本为7.88千克,我国仅为0.91千克。国内醋乡——山西独具特色的苦荞麦做主料酿造的保健醋含有8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这种醋所含氨基酸的量比普通醋要高7倍多;它含有钙、铁、锌、磷、硒、铜等微量元素,并具有降血脂、降血糖、美容等功效,还有杀菌、开窍的奇效。

纠正肥胖的食欲心理

据国外科学家的研究,人的食欲一般会受到生理功能的影响,但主要受情感意志心理因素的影响。肥胖者的食欲心理与一般人不同,可以说有点病态,这也是导致其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想减肥,必须纠正病态的食欲心理,从根本上改变肥胖者对饮食饥饱的病态心理感觉。

下面是科学家最新发现的几种饮食心理与肥胖的关系及纠正方法。

1、因追求口味而贪食的心理

有学者做过这样的实验,将肥胖实验者的双眼遮蔽起来,然后让他们判断各种不同的味道。结果发现,60%的肥胖者都能对不同的味道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这表明,敏锐的味觉和对美味食物的热望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肥胖者对食物往往比正常体重的人有着较为强烈的追求,追求种类和口味。他们会不断地吃东西以得到满足。这是一种病态食欲心理。建议肥胖者选择一些口味强烈但低热量的食物进食。

2、因紧张心理而习惯咀嚼

根据美国学者的调查,当心理紧张时,48%的被调查者说他们比平时吃得少,44%的人说比平时吃得多,只有8%的人说没有改变。他们又对动物进行了调查,发现胃的满足和食物的味道都无助于消除心理紧张,仅仅咀嚼的动作就足够了。

肥胖的人就有这么一种病态的食欲心理,就是当心理紧张时便想到吃东西。其实他们并不需要补充营养或能量,需要的是消除紧张的咀嚼动作,可东西毕竟是吃下去消化了,所以越来越胖。所以,当肥胖者紧张时,应当选择一些高纤维、低热量的咀嚼型食物,这样可以两全其美。

3、因特殊嗜好心理而大量进食

研究发现,某些肥胖者有一种由碳水化合物引起的特殊的饥饿感,喜欢吃甜饼、糖果、蛋糕等碳水化合物食物。如果所吃食物含低水平碳水化合物,他们就会感到烦躁不安,非常饥饿,甚至不能入睡、不能集中精力工作和学习。而大量进食碳水化合物,会导致体内热量聚积而发生肥胖。

4、因情感强烈而产生进食反应

食物形象包括食物的形状、气味、色泽等等。研究发现,有些人对食物信息非常敏感,这些人体内往往有较高水平的胰岛素,并且只要想到或见到食物就会提高胰岛素水平,进而产生进食反应。每当此时,建议肥胖者运用注意力转移法,比如散步、喝水等等,或许可以抑制这种强烈的进食反应。

最佳食物可缓解心理压力

“人是铁,饭是钢”,这是人们都知道的道理。在一定情况下,选择最佳食物,可以缓解心理压力和负担,这个道理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营养学家和心理学家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发现食物因素对人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状态有较大的影响。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摄人含糖高的食物后,会使血管收缩素在大脑中的水平不断增加,进而使人的精神状况变好。因此,含糖量高的食物对忧郁、紧张和易怒行为或心理状态有缓解作用。

德国营养学家研究发现,新鲜香蕉中含有一种类似化学“信使”的物质,这种“信使”物质能将信号传送到大脑的神经末梢,使人的心情变得安宁、快活。因此,如果遇到难题,思虑过度或紧张不安,甚至发生严重失眠的话,建议在睡觉前喝点脱脂牛奶或加蜂蜜的麦粥,并吃些香蕉。这些香甜可口的食物可帮助人安定心情、顺利人眠,并且会睡得更香。

在受到某些刺激或恐吓,心理压力过重、情绪欠佳之时,无论男女老幼,体内所消耗的维生素C会比平时多8倍。这时候,建议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和蔬菜,或者干脆服用适当的维生素C片。这样有助于调理心情,消除情绪障碍。粗面粉制品、谷物颗粒、酿啤酒的酵母、动物肝脏及水果等富含维生索B类的食物,对调理情绪不佳、抑郁症等也有明显的效果,尤其是维生素B类中所含的一种烟酸,具有减轻焦虑、疲倦、失眠及头痛症状的明显作用。

当无名火攻上心头,无缘无故地想发脾气的时候,要多吃些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乳酪、鱼干及虾皮之类,或者直接服用肠道容易吸收的钙片。过不了多久,你便会感到自己的脾气渐渐变得好了起来。

当因不胜酒力而心理压力增大时,可以多吃些蛋类、豆腐、鱼虾、奶酪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可以有效缓解醉酒心理压力。尤其是牛奶,还会在胃壁内形成一层保护膜,既能护胃,又能避免或缓解醉酒。

要想控制不良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除了要注意自身心理修养和维持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之外,还要善于选择能够改善低落情绪的膳食,让食物帮助你赶走不佳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长期吃素会引起心理不适

科学研究证明,完全素食者的健康并不优于荤素搭配者。在全世界的百岁以上老年人中,完全吃素的仅占一小部分,还是荤素搭配者占大多数。因此一些营养学家对长期食素提出了诸多不同观点。他们认为,素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对人体有一定好处,但长期、完全素食并不可取。因为同动物性食物相比,植物性食物的某些营养素含量低,消化、吸收、利用率也较低,蛋白质的氨基酸构成模式存在一定缺陷。长期素食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容易导致一些营养素缺乏,从而降低生命质量,特别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更不宜长期素食。素食较适合于肥胖、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体脂、血脂含量高的人群。

怎样的荤素搭配比较好呢?专家建议,每周最好能有2~3天吃荤食的机会。如果过去的食谱中油腻食物较多,可循序渐进地减少荤食,1~2周后过渡到素食一天、荤素搭配一天;以后再演变为两天素食,一天荤素搭配,如此渐进。经常食素者易缺乏蛋白质、必需脂肪酸、铁、锌、钙等,因此日常饮食中要多选择一些含蛋白质的豆制品,含锌、碘丰富的海带、发菜,含铁和必需脂肪酸丰富的芝麻酱、硬果类食物等,血脂过高者可限制硬果类食物的摄入。

素食者平常应当留心一下自己是否有心慌、气短、头晕、易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抵抗力下降、工作或学习效率下降、食欲不振、味觉减退、皮肤创伤愈合不良、腓肠肌(小腿部背侧肌肉)痉挛等现象。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中的一部分,应该到医院检查一下,看看是否缺乏某种营养素。必要时,可采用膳食添加剂补充所失。

用餐时不要生气

大量临床资料和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神经性厌食、幽门痉挛、糖尿症、胆石症和精神病等多种心身疾病,与人们忽视就餐时的心理卫生有关。饮食的营养价值不仅取决于食物中所含营养素的质量和数量,而且还决定于人体对它的消化、吸收。而影响食物消化吸收的原因很多,除了各种疾病以外,与用餐前后的心情以及用餐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当人处于极度紧张和恐惧不安的心理状态的时候,胃液等消化液的分泌量显著减少,胃肠蠕动减缓或失调,食道、胃、肠的括约肌收缩变得强烈,很容易引起食欲不振,甚至恶心、呕吐和其他消化功能紊乱等症状。长久如此,消化器官等人体器官就会受到严重损害,使人患病。

今天,虽然人们越来越讲究饮食卫生,注意饮食营养,却很少注意餐桌上的心理卫生。例如,有些人因为琐事生了闷气,吃饭时也不顾忌,边吃边生闷气,结果把食物和“闷气”一起吞进肚子里。再比如,有些夫妻喜欢在餐桌上谈论家庭琐事,最后发展到口角甚至打骂的地步。还有些家长特别喜欢在餐桌上询问考试成绩和学习生活,稍有不悦,就开始教训甚至大声训斥孩子,使可怜的孩子边流泪边吃饭,全家也都跟着不愉快。另外,还有些人一吃饭就拿本书看,或者端着饭碗跑到电视前面看电视等等。这些都是不讲究餐桌心理卫生的典型例子。

那么,应该如何保持餐桌上的心理卫生呢?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吃饭前要尽量保持心情愉快,排除心中的不悦,不去想一时难以解决的矛盾,更不要谈论不愉快的事。

第二,尽量将进餐环境布置得洁净、安静一些,切莫杂乱、肮脏,并要避开噪音,否则会引起心绪烦躁,不利于食物的消化。

第三,情绪不好时,要尽量避免进食。应该等到情绪好转时再吃饭。

第四,进餐时不要看书、看电视,可播放一些悦耳柔和的轻音乐,但注意音量不宜过大。

第五,进餐时不要争辩问题,更不要争得面红耳赤。

第六,当家长的切忌在餐桌上训斥小孩。

饮食喜好与性格特征

英国行为心理学家最近的大量研究证实,饮食喜好同每个人的性格、气质等心理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

1、甜食与温和性格

比较喜欢吃甜食的人,性格往往比较温和,在性格上多属于“粘液质”型。他们为人谨慎,在处世上比较保守,不愿意冒险。

2、嗜辣与火爆脾气

嗜辣如命的人,往往性格上也比较泼辣。嗜辣的人在性格上多属于“多血质”型,待人往往热情大方,但脾气火爆,发起脾气来很吓人。

3、大米与自我陶醉

喜欢吃大米的人,经常自我陶醉,孤芳自赏,对人、对事处理得体,比较通融,但互助精神差。

4、面食与意志不坚

喜欢吃面食的人,能说会道,夸夸其谈,不考虑后果及影响,但意志不坚定,做事容易丧失信心。

5、油炸食品与勇于冒险

喜欢吃油炸食品的人则勇于冒险,有干一番事业的愿望,但受到挫折即灰心丧气。

6、清淡食品与喜欢交际

喜欢吃清淡食品的人则注重交际,善于接近他人,希望广交朋友,不愿单枪匹马。

饮茶清心可治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