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名奎一生饱经沧桑,总结自己和历史人物的经验教训,得出了这部忍学精华。他把人的一生的所作所为,用一个“忍”字概括起来。当然,他所说的“忍”,绝不是胆小怕事、软弱无能、忍气吞声,而是以退为进的人生哲学,是一个大智大勇的表现。
《劝忍百箴》内涵丰富,涉及忠孝节义等道德范畴、喜怒哀乐等情感领域,涵盖声色酒食、名誉权势、交友治学等多方面内容。既有关于忍的理论、忍的方法、忍的功用、忍的要诀,又有关于忍的实践、忍的故事。可以说是古今忍之大集、劝忍之道。
许名奎的劝忍之道,名曰《劝忍百箴》共11篇、100忍。
1.韬略篇:慧之忍、势之忍、苛察之忍等10忍;
2.嗜好篇:色之忍、气之忍、酒之忍等10忍;
3.境遇篇:宠之忍、辱之忍、安之忍等10忍;
4.行为篇:言之忍、争之忍、俭之忍等10忍;
5.情感篇:乐之忍、喜之忍、怒之忍等12忍;
6.恶行篇:侮之忍、谤之忍、誉之忍等14忍;
7.礼义篇:忠之忍、孝之忍、仁之忍等10篇;
8.关系篇:父子之忍、兄弟之忍、夫妇之忍等9篇;
9.职业篇:为士之忍、为农之忍、为工之忍、为商之忍等4篇;
10.世情篇:贫之忍、富之忍、贱之忍等10忍;
11.修炼篇:以实例为主为1忍。
元朝人许名奎的《劝忍百箴》真乃“劝忍之道”!能让我们更好地为人处世、颐养天年。
了不起啊!绝啦!
【67】五种官的表现之道
真是无巧不成书,在2008年12月22日的《搜狐新闻》里,一次刊发了发生在四个省(直辖市)四种官的表现之道,令人惊叹不已啊。先按顺序看看这四则消息,然后再去读人和品评吧:
第一则:山西——
1.《山西灵丘两干部主动申报个人腐败问题免受处分》
12月21日,记者从大同市纪委获悉,我省(山西)开展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后,灵丘县一名县级干部和一名科级干部因主动申报个人问题,被免予处分。
这两名机关干部原为企业领导人员。此次,二人主动将担任公职以来在企业领取的77076元薪金全部退出,并退出企业股份300万元。(记着刘俊卿)
第二则:天津——
2.《天津滨海新区原“掌门人”皮黔生被查涉嫌腐败》长达两年多的传闻终被证实。《财经》记者日前确认,原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皮黔生(副部级),因经济问题被中央纪委“双规”。这是继原天津市政协主席宋平顺(正部级)、天津市检察长李宝金(副部级)之后,近两年天津政坛“落马”的第三位部级高官。(记者王和岩)
第三则:江苏——
3.《南京房产局长一炮走红天价烟明年起或全国禁卖》
南京一房产局长被曝抽天价烟。事后,烟草管理局内部人士透露,1000元/条以上香烟明年可能将禁卖……
第四则:陕西——
4.《陕西一局长闹考场大骂监考官称我买文凭管不着》
12月20日,在陕西咸阳一个党校研究生班的考场,陕西乾县科技局长王显亮对重申考场纪律的考区负责人破口大骂,并说:“这是啥考试,还弄得和真的一样,我掏钱买文凭,你有啥资格管我!”致使该考场考试时间延迟10多分钟。在之前的考试中有学员因违反考场纪律被监考老师收了考卷。(记者周鹏)
怎么样,您看了这四则消息,也会感慨万千吧?
山西的两名干部,你俩头脑清醒,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毛主席他老人家曾经说过:一个人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改正了,就是好同志。但愿你俩和许许多多有类似问题的同志,永远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规规矩矩做人、正正当当做官、踏踏实实做事。党、政府和人民信任你们。
天津的皮黔生,我们可能暂时不能称你为“同志”了吧?因为你也太过分了,身为高官,已有很高的俸禄了,足够你和你的全家老少以至亲戚朋友吃喝玩用了。可是,你只知道钱是好东西,只顾搂了,忽略了纳税人的钱来之不易,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您还有天壤之别。哈哈,这下好了,高官俸禄、荣华富贵、天伦之乐丢了不说,还要进去享受囹圄之福。说不定比这还要严重呢。你如果早点听完一句话“是我的丢不了,不是我的得不到”,何至于此呢!
江苏南京市的房产局长啊,您就更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嘬得紧死得快啦!抽烟本来就花钱害自己,害己又害人了,您还往死里嘬。您有多少钱用来买烟,您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啊。您的工资、您家的收入,远没有您嘬出去的多吧?这会好了,国家烟草总局将从明年开始,禁销每条1000元以上的天价烟了。我们看您还嘬什么?
陕西乾县科技局的王显亮局长,您就更是不知道自己是吃几碗饭的了,您可能是以为您是在自己家里、自己单位或是菜市场了,忘了您是局长来考试了。您是花您自己的钱去买研究生文凭吗?就冲您如此骄横跋扈、目中无人,可能不是吧?这就得了,您就太不知道什么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了。您这么一大骂,不是等于把您自己骂麻烦了吗?嘻嘻,您脚底下的泡是您自己走出来的,怪不着别人啊。您自己去琢磨该怎么办吧。
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瓜子里磕出臭虫来什么人(仁)都有,官场大了什么官都有啊!
我们再看看第五个例子:
刚刚进入2009年,一个最无聊的县长诞生了!请看报道:《县长策划寻亲活动寻找列代232名知县后裔》(记者张某某)
今报南阳讯都有谁在某某县做过知县?他们的后人现在又在何方?xx县县长xxx策划了一场特殊的“寻亲”活动,希望能与232位“前任”的后裔面对面。
昨天上午,一则《寻找海内外历代某某县知县后裔》的启事,出现在xx县政府网站上。启事称,元、明、清以及民国期间,共有元好问等232人在xx县任知县,该县决定面向全世界开展“‘天下第一衙’寻找xx县知县后裔活动”。
该县衙博物馆馆长李先生称,这是“县长亲自策划并交办的事情”。该县政府会在适当时候举办“xx县衙知县后裔祭祖”活动和专题文艺晚会,举办“xx县衙知县后裔专题展览”,并出版《xx县知县后裔名录》。对这个活动,很多网友在称其“炒作”的同时,也称赞“点子”很巧妙。对这些评价,该县县长表示理解,他说,这次“寻亲”是发展当地旅游的一个载体,对提高该县县衙的知名度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位县长告诉记者,现在已与章炳焘、元好问、沃判等3位知县的后人取得了联系。他特意提醒记者:登录该县政府网站www.xxxx.cn或拨(0xxxx)xxx333xxx,就能了解到更多情况。
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啊。请看我的看法:
第一,这位县长,当然也是这个县的县委副书记。请问他在作出这个决策之前,县委书记同意吗?县委常委会研究讨论过吗?县政府的其他组成人员通过了吗?当地的广大群众拥护吗?人大、政协都发自内心地支持吗?
第二,发展旅游、发展经济,必须寻找200多任县长的后裔吗?这个县的历史都是这些县长们创造的吗?别的名人、能人不行吗?为什么选择了这个无聊而且愚蠢的办法呢?
第三,该县长的儿子或是女儿、夫人,当然要出席大会,当作嘉宾了吧?那时候,你的家人们坐在贵宾席上,该县长又有多么风光、多么自豪、多么光宗耀祖啊!
第四,请该县长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吧。这位县长,您知道您领导的县里,有多少人家还在温饱线以下、有多少下岗人员需要再就业、有多少人的困难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有多少人盼望着政府的帮助和支持……
第五,还是不要沽名钓誉了。想必这位县长,一定学历不低,学过甚至还会背诵臧克家的诗《有的人》吧。我把这首诗写给您,看您有何感想,琢磨一下自己算作什么人。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么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
等着地下的火燃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倒;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68】五千年的记录之道
中华大地是远古人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的方块字,而且还用它记录了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保存至今的文化古籍也是独一无二的。在这浩繁的古籍中,《二十四史》可以称得上是最为系统、完备的历史巨著,也越来越显示出它内在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
“以史为鉴”、”读史可以明志”,古往今来概莫能外。通过《二十四史》,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中华民族历史的脚步声,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历史在波涛汹涌的前进中。中华民族几千年中惊心动魄的重大事件、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领先于世的伟大发明和创造、辉煌灿烂的文化文明等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迪和借鉴。正因为如此,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前所未有的热情,品读廿四史的价值之道。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一套史书(包括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全书3200多卷,800多册,约4000万字。内容所载:起自传说中的上古黄帝(约公元前30世纪初)时代,讫于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长达4000多年的历史。从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刘彻)时代开始撰写,至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四年(公元1739)告成,成书时间长达1900余年。是世界罕见的卷帖浩繁、史料宏富的历史巨著。
我们来一一地领略这些灿若明珠的珍贵宝典吧:
1、《史记》
汉·司马迁著,130卷。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大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史记》序中写道,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2、《汉书》
东汉·班固著,100卷。
继司马迁撰写《史记》之后,班固撰写了《汉书》。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父亲班彪是一个史学家,曾作《后传》六十五篇来续补《史记》。《汉书》就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随从车骑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参预谋议。后因事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那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补作,马续协助班昭作了《天文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3、《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著,120卷。
《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字蔚宗,顺阳人。出身于一个世族家庭。他的祖父范宁曾任晋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书。《十三经注疏》中的《谷梁传注疏》就是以《谷梁集解》为基础写成的。他的父亲范泰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是宋武帝刘裕的得力助手。他博览群书、潜心著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所以范晔有很深的家学渊源,一直以名门之后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节,仕宦不甘居人后,著述也不甘居人后。以此成名,也以此丧身。
范晔《后汉书》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
4、《三国志》
西晋·陈寿著,65卷。
《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时期的历史。作者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生于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一年,死于晋惠帝元康七年。他在蜀汉做过官,三十岁时,蜀汉政权灭亡,入晋后做过晋平令、著作郎。
《三国志》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一直流传到现在。
5、《晋书》
唐·房玄龄等著,130卷。
《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晋书》的执笔人,大多数擅长诗词文赋,撰史过程中,有片面追求词藻华丽的倾向。因此,后人批评它“竞为绮艳,不求笃实”。这也是《晋书》的缺点之一。
6、《宋书》
南朝梁·沈约著,100卷。
作者沈约,是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声律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人。
《宋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记述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基至刘准首尾六十年的史实,为沈约所撰。全书一百卷,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作者根据何承天、徐爱等所著宋史旧本,旁采注纪,撰续成书。
纪传部分成于南齐永明六年,诸志当成于隆昌元年之后。全书以资料繁富而著称于史林,为研究刘宋一代历史的基本史料。
7、《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著,59卷。其中帝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所缺一卷为《自序》。
萧子显,字景阳,南朝历史学家、文学家。
《南齐书》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原名《齐书》,至宋代为区别于李百药所著《北齐书》,改称为《南齐书》。
8、《梁书》
唐·姚思廉著,56卷。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南朝历史学家。
《梁书》记载自梁武帝萧衍建国至梁敬帝萧方智亡国共五十六年间的历史,是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辛勤撰写完成的。
9、《陈书》
唐·姚思廉著,36卷。
《陈书》中的帝纪六卷,列传三十卷,共三十六卷,无表志。
《陈书》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了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被隋文帝灭国首尾三十三年间的史事,由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撰写的。
10、《魏书》
北齐·魏收著,130卷。
魏收,北齐钜鹿下曲阳人,字伯起,小字佛助。
《魏书》,一百二十四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因有些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实共一百三十卷。
《魏书》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
11、《北齐书》
唐·李百药著,50卷。
百药(公元565——648年),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出身仕宦之家。李百药从小好学,博览经史著作,隋初曾任太子舍人,袭父爵为安平公。贞观二十二年卒,享年八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