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铭人铭言:读人心得
5038400000067

第67章

因此,希望社会上的有钱人不要拿世俗的眼光去认识穷人,去藐视穷人,更不要主观武断的去给穷人做结论、下定义。穷人,穷人怎么啦,他们不就是比富人少了一点钱,少了一些财富吗?只要他们不是因懒致贫、不是因吃喝嫖赌败家致贫,这个穷就并没有什么可笑、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这个穷并不是他们的过错,更不是一种罪过。相反,“穷则思变”,只要开动脑筋,通过穷人的辛勤劳动,谁也不必怀疑,若干年以后,他们之中就不能有人成为富豪榜上的人物,象李嘉诚、曾宪梓、霍英东……等等富豪,谁不曾有过一段穷困潦倒的历史。

倒是一些有钱人,打扮的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可偏偏就是这些人,不讲诚信,不尚道德!在当今社会,他们之中有多少人成了老赖,为了逃避债务隐姓埋名,四处躲藏;有多少人尔虞我诈,为了蝇头小利挖空心思,费尽心机;有多少人为了讹人钱财,不惜毁名败誉,丧尽天良;还有多少人为了削减成本机关算尽,巧立名目,盘剥员工……他们这种人除了有点钱还有什么?!在普遍遭遇信任危机的今天,穷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全社会展示着自己的尊严,他们能够象鸟儿爱惜自己的羽毛一样爱惜自己的名声,实在是难能可贵。他们的行为不但是一个人穷志不短的最好明证,关键它还旨在告诉世人:穷人不代表无能,穷人也不等于无赖,穷人一样拥有智慧,穷人比常人更具有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心和紧迫感,穷人更知道对社会感恩。

我愿意为南京的“穷人银行”拍手称快,我更愿意为穷人所显示的“不差钱”这种人穷志不穷的人格尊严叫好!同时,为那些戴名表、用名牌、抽天价烟的“富官”和“富人”们倒吸一口冷气啊!

【106】大中华的盛世之道

我的一位网友,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博古通今、多才多艺。他最近写了一首好诗,我很欣赏。于是,我冒昧地回敬朋友。因为“来而无往非礼也”啊!

我们先拜读我的网友的大作:

泪问圣贤——有感《李敖:假如我是日本人……》

回眸间

五千年狼烟直冲天

隐约现

秦砖汉瓦磊成的脸

刀光剑影淹没

唐宗宋主不见

泪涟涟

试问圣贤

为何长江黄河不尽浊浪

流进今天还不断

为何千年尘埃仍旧狂乱

不见长城已被淹

你我他热血汇入漩涡中

却变腐臭千千万

可否五千年的不变

蛆已蛀食心田

可否五千年的不变

血泪已经流完

可否五千年的不变

那些还将永远

何时九日中天的阳光

驱散心灵的霉烂

何时暴风骤雨的清新

才能萌芽出现

今天明天或在沉默中

孕育等待极限

我期盼

……

再看我的拙作:《盛世大中华》

沧海桑田五千年,

历史长河逐浪翻。

成则为王败者寇,

你我评说怎能全。

远古炎黄辟华夏,

更有一统在秦汉。

四大发明我独有,

二十四史见证篇。

唐兴宋旺曾领先,

蒙元满清入中原。

吃香喝辣民之愿,

改朝换代难实现。

如今中华盛世年,

种地无税史无前。

飞天奥运雄姿展,

布什普京亦汗颜。

另请看我的《记录中国2008》:

【一】

南国腊月冰雪侵,

拉萨乍暖打砸焚。

圣火传递遇魔掌,

火车相撞惊世人。

汶川抗震精神抖,

瓮安骚动出噪音。

陕西虎照散迷雾,

闸北警局荡冤魂。

【二】

手足口病肆虐纷,

椰岛滇城火药喷。

突突残余施恐怖,

邪恶势力入旁门。

源远流长底蕴深,

相应同声成奥运。

百年梦想终实现,

复兴民族精气神。

【三】

三氯氰胺进奶粉,

惹得市场下架频。

美国华尔风波起,

世界经济冷水淋。

改革开放三十春,

华夏大地万象新。

神七圆满遨苍宇,

寰球刮目赞胡温。

【107】洪秀全的必败之道

最近,网上爆炒:南京那位抽“天价烟”、戴“名贵表”、坐“豪华车”的局长下台了。群众拍手称快。

我从这位南京局长的“表现”,想到了洪秀全当年在南京的“折腾”。

因为,我在中学学的历史课本里,就知道了洪秀全的“必败”之道。

不过,读人、读史,看人、看事,都应该一分为二,才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

我们还是先看看洪秀全的历史贡献:

【一】创立“拜上帝会”。写《原道救世训》、《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著作,起了重要的宣传和组织作用,做好了思想舆论准备,为金田起义奠定了基础。

【二】领导了太平天国的全过程。历时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先后攻占600多座城市,给了中外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

【三】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改变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社会的措施。其内容表现了农民反封建的要求和解决土地问题的强烈愿望。纲领内容的完备性和深刻性,使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历代农民革命所能达到的最高思想境界。

洪秀全的失败是必然的,他有三大致命错误:

一是,封建意识、等级观念、享乐思想尤其突出。天京内讧就是领导集团内部分化瓦解的必然结果。

二是,“用人唯亲”,形成一个排斥异姓的洪氏集团,使得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给太平天囯内部带来致命危机。

三是,到了晚年,不仅思想狭隘保守,而且陷入了宗教迷信的可悲泥潭。

一个四次科举失败的书生,心中充满了对世俗人间的愤恨,他横下了一条心:造反!

从1851年1月11日金田揭杆而起,到1864年6月3日天王去世,这轰轰烈烈的十三年中洪秀全到底展现了怎么样的领袖水平和人格魅力?

洪秀全一手创立了“拜上帝教”,但真正深入贫苦群众中在广西桂平打下基础的却是南王冯云山。起义前,冯云山被官府抓走了,洪秀全托词回广东找传教士自上而下营救,转身回家就不见了,最后还是靠杨秀清、肖朝贵,才把冯营救了出来。

“拜上帝教”真正的教义是什么?连洪秀全自己都说不清楚。在拜上帝教中,主要有西方基督教构成,但天父下凡却又时不时的冒出了佛教中的一些人物。象《原道救世歌》,洪秀全用类似诗歌通俗易懂的形式来广喻部下。“教政合一”,是天平天国运动最基础的形式,至于信不信那就是强制执行的了。开始时,这些东西骗骗愚昧无知的穷苦百姓还行,但到了中后期,特别是天京事变后,信仰危机成了天国的大患。到了洪秀全晚年,他对自己创立的宗教的痴迷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天京被湘军围城了、城中弹尽粮绝了,当百官来朝见天王时,洪秀全居然胸有成竹的要大家吃甜露(就是野菜)!形势一天比一天的危急了,李秀成冒死直谏让城而走,天王还在大发雷霆,梦呓一般的大叫“天兵如洪水下凡来灭妖”之类的话。1864年天京被围城了,李秀成冒死进谏天王突围。请看看天王在金龙殿上怒叱李秀成的这一段经典原话:“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酥圣旨,下凡作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不用尔奏,政事不用尔理。尔欲外出,欲在京,任由于尔。朕江山铁桶尔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的天兵多过于水,还怕曾妖吗?尔怕死,便会死。政事不与尔相干,王次兄勇王执掌,幼西王出令,有不遵幼西王令的,合朝诛之!”

从金田起义开始,军事、政治上的重大决策,由天王、东王、西王、南王、北王、翼王六人做出决定,尤其是东王杨秀清,具有卓越的战略眼光,且具有天父代言的特殊身份,说话的分量很重,天王在其中的作用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象是精神领袖的成分更多一些。

打下了天京,洪秀全首先最大的事情是动用全城男女百姓来修造他那豪华无双的天王府,除了被杨秀清逼封万岁的那一次,十一年没有出过一次天王府。在广西永安建立政权分封五王时,就明确了各王受东王节制,北伐西征破江南江北大营,全部出于东王的谋略决定,天王所做的只是个傀儡敲玉玺而已。

天京事变大伤天国元气,对这次的事件有说东王跋扈的,有说北王野心家的,更有说翼王分裂的,惟独一手促成这场悲剧的洪秀全,却不可思议的逃脱了罪名。主动把权利让给杨秀清的是他,杀杨秀清的也是他,这个世界上最无情、最自私、最残忍的就是皇权了,哪怕是志大才疏最标榜天下平等的天王,在觉得皇权受到挑战时,他也会全然不顾宗教的外衣终于下手了。

东王被杀了,北王被诛了,文武全才的年轻翼王主持军政大局受到了天国上下的欢迎。洪秀全的性格中的猜忌和无能此时一露无遗,他任人唯亲的封自己的两个亲哥哥为安王和福王,和石达开一起主持朝政,实际上是牵制翼王。可惜的是,这两位哥哥实在太不争气,“既无才计又无算计”,满朝文武依旧只听翼王号令。这时,这两位老兄萌竟然生了杀机。在下手前,翼王逃出了天京。很难想象,没有洪秀全背后的支持,这两位只会种田的老兄敢如此的妄为。翼王被逼走了,在安庆发布了公告诏书,公开宣称要带大军去江西。九江失守了、扬州失守了,洪秀全这时才真正的慌了手脚没主意了,革去了两个哥哥的王位,铭刻“义王”的金牌连同百官的求救表章送到了安庆,心死的翼王再也不相信洪秀全的这套把戏了,毅然踏上了西征的不归之路,天国大势已去了。

洪仁干来了,天王如释重负,终于找到了个姓洪的能人了,十天以内连升数级,不惜食言永不封王的诺言升为干王军师,身经百战的部下想不通了,没办法了,他只能再封英王、忠王、赞王。安庆失守了,不问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先革了陈玉成的王位,害的心灰意冷的英王早早的被叛徒抓住牺牲;李秀成、李世贤兄弟拥兵百万,隐隐与中枢对抗了。天国灭亡前短短几年,竟然封了2700多个王,以致于到后来连给王起名都来不及,一律称为“小王”(在王字上加个小字)。没有战功不要紧,身份低微没关系,只要有钱,天王的两位宝贝哥哥自会帮你搞定。天京快围城了,这两位宝贝大哥还在变着法捞钱,对出城逃难的人所携带的金银财宝搜刮殆尽,而且派人日夜按户查寻米粮钱财,甚至连忠王李秀成出城搬救兵,也要他先拿出10万两银子再放他出去。堂堂太平军总司令,要去搬兵救江山、救天王,还要先在家里砸锅卖铁先贿赂天王的亲哥哥啊!

洪秀全绝非是个打江山的料。起义军还没打出广西,他就已经有了三十六位王娘,天知道他还有多少精力来掌管军政大事。打下了南京,老百姓和中低级将士全部拆散家庭分营居住,敢夫妻私会者云中雪飞(天国隐语斩首的意思)。还真有好几位天朝中级将领为此掉了脑袋,那他自己呢?打下个大城市选一次美,赞王梦得恩每年负责为他选民间六位美女进贡。后来,幼天王的供状中说天王共有八十八位王娘,王娘多到了搞不清名字了,干脆用号码来编号。这里还不包括嫔妃和宫女在内。

以“天下为一家,人人为兄弟姐妹”教义号召的太平天国,事实上建立了一套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为森严的等级制度,专门制定了《太平礼仪》一书,严格规定了各项等级制度。天王宫内设立“典天舆”、“典天马”、“典天锣”等官职,单天王的轿夫就为64人,王爷用黄色轿子,侯爷、检点、指挥用红色轿子,将军、总制用绿色轿子、军帅到旅帅用蓝色轿子、卒长两司马用黑色轿子。东王一次出行,据记载光礼仪人员就有一千多人。各王大驾出行,如朝内军中大小官员兵丁不回避冲撞依仗,斩!东王出行,如官员躲避不及,则必须跪在道旁,敢面对行走者,斩!检点指挥(天国中高级官职)出行,老百姓也必须按照以上规定,违者,斩!!

堂堂天朝之中,知识分子屈指可数,曾国藩、胡林翼都是书生出生,为什么从起义初期就站在了清朝的这一边?为什么左宗棠在观望数年后还是成为了太平军的劲敌?洪秀全在招揽人才的方面,不是做了多少的问题,而是做了没做的问题。他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和魄力来管理他的江山甚至是保卫他的江山,他能做的只是享福、夺权和聚财而已了!

1864年6月3日,60岁的洪秀全,在他十年里没有迈出一步的金龙城里去世了,死因有的书上说是带头吃野草(就是他所谓的甜露),致使缺乏营养,病入膏肓,又不肯服药医治。有的干脆说他是城破前吞金自杀。7月19日,天京城破沦陷,曾国荃率湘军在城内到处劫掠杀人,洪秀全的遗体被挖出焚烧,然后塞进炮筒里炸飞。

洪秀全,比起中国历史上的诸多农民起义者应该是做的比较差的一位,他不会用兵更不会用人,听不进劝谏却又刚腹自用,既没有一统江山的本事也没有治国的能力。就是那本洪仁干制定的《天朝田亩制度》,也从来没有在实质上实行过。退一步说,即使北伐打下了北京、赶跑满清、一统江山了,以洪秀全在天京城里的所做所行来看,那也绝非是当时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和民族之福。

一个高高在上、疑心重重、脱离实际、缺乏领导能力的天王,一个丧失现实感、导致军心民心分崩离析的极端利己主义者,一个一味靠天的孤家寡人,这就是“必败”的洪秀全!

今天的人们,应该从洪秀全的“必败”之道中,领悟到什么呢?

【108】狄仁杰的四大之道

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热播以后,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狄仁杰,熟悉了狄仁杰,喜欢了狄仁杰。特别是对狄仁杰办案时的神机妙算,判断推理,义正辞严,慷慨激昂而交口称赞,叹为观止。

其实,狄仁杰不仅仅是一个断案高手,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官、清官、国之栋梁啊!

狄仁杰的一生,宦海浮沉。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狄仁杰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时,辅国安邦,对武则天弊政多敢正义直言、予以匡正。狄仁杰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高宗和武则天时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在恢复李氏王朝问题上,更是功不可没。

我是这样研读、认识狄仁杰的:

倾心为国栋梁材,

千古美名史册载。

殚精竭虑谋社稷,

鞠躬尽瘁身清白。

大丈夫矣高宗赞,

大周名相武皇裁。

大唐功臣中兴助,

大名鼎鼎继开来。

“四大”,就是狄仁杰一生光辉业绩的真实写照。

第一,【大丈夫矣】

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年),年近不惑的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他在一年之内,审理、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1.7万余人,无冤诉者,一时名声大振,成为上上下下推崇备至的断案如神、惩恶除霸的大法官。狄公断案如神之说从此声名远扬。

然而相对于断案,狄仁杰的直谏更负盛名。

仪凤元年(676年),武卫大将军权善才误砍昭陵柏树,唐高宗大怒,命令将其杀死。狄仁杰上奏说罪不当死,唐高宗恼羞成怒地说:“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狄仁杰神色不变,据法说理:“犯言直谏,自古以为难。臣以为遇桀、纣则难,通尧、舜则易。今法不至死而陛下特杀之,是法不信于人也,人何措其手足!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此臣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终于迫使唐高宗改变了主意,赦免了权善才的死罪。

不久,狄仁杰被唐高宗任命为侍御史,负责审判案件,纠劾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