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赞屈原的价值之道
端午佳节至,
屈原令人思。
一江洗冤恨,
万代颂楚辞。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屈原(约前340年——约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主张联齐抗秦,提倡“美政”。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九歌》和《天问》是他的代表作。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间,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一是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是迎涛神说。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三是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四是恶日说。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五是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屈原,生不逢时吗,说对也不对。
屈原,流芳千古啊,这是必须的!
说屈原生不逢时,就是因为他本来应该是个政治家,能治国安邦,有雄才大略。遗憾的是,楚怀王无能,偏听谗言,容不下他,还流放了他。这是历史的悲剧!
说屈原流芳千古,就是因为他的楚辞,他的诗作,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千古一绝,万世绝唱!
中国历史上,少了一位政治家,是楚国之大不幸,是历史的缺憾。
中国历史上,出了一位文学家,是中国之大幸运,是历史的贡献!
屈原万岁!
【12】不用药的养生之道
最近读书,从古代名人那里悟出了两点处世养生之道,可能有所裨益。
宋代苏轼有诗云: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6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
苏轼的一生显赫又坎坷,大起又大落。1057年20岁的苏东坡中进士,走上仕途。从此宦海沉浮,起落有声。曾先后被贬或被调至密州、徐州、湖州、汝州、常州、颍州、惠州、谵州等。屡遭打击,并没使他沉沦。他芒衣布鞋,躬耕荒野,筑房治屋,出没于荒郊阡陌,泛舟于月夜冷湖,纵情山水,放浪不羁。才高八斗、胸藏万卷的苏轼笑傲山水,寄情自然,那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旷达,显示的是宠辱不惊、特立独行的人生境界。
苏轼的一生创作颇丰,无论哪一方面都堪称大家,堪比宗师。散文方面,他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提起古代政论散文,没人敢忽视《六国论》;若论游记,《石钟山记》、《后赤壁赋》均是情景兼备的美文佳作。在词的创作上他使词彻底摆脱了“艳科”这一传统外衣,成为唯一可以和唐诗分庭抗礼的古代文学样式,代表作《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至今仍家喻户晓。他擅长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绘画方面他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同时,苏轼对医药、水利、饮食也有不可估量的贡献。毋庸置疑,苏轼是中华历史上难得的全才。
直到今天,各行各业的人们依然争相从苏轼的身上汲取着营养。更为重要的是,苏轼的人生态度已成为后代文人敬仰的范式:进退自如,荣辱不惊。
苏轼的经验就是,因为生病而有些闲暇时间,实在不是坏事。静下心来歇息,是最好的药方。除此而外,再没有其他好办法了。我觉得,人一旦有了病,就要安心休息调养,这是最好的治病方法。比吃什么灵丹妙药的效果都强上许多倍。
我认为苏轼的“静心”观点,是一剂良方。
明代薛瑄,也有名言:“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触忤,斯能为人不能为之事功”。说的是,一定能够忍受得住一般人所不能忍受的冒犯,才能够做得出一般人所不能做出的功业。
我的理解就是,人必须学会克制自己的感情,不为非礼行为而失去理智,这样才能够一心一意,干出一番事业来。
薛瑄(1389-1464)明代思想家,著名的理学大师,河东学派的创始人,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今稷山县)人。由于他曾在朱熹的白鹿洞讲学,深受欢迎,所以人们尊称他为“薛夫子”。进士出身,曾任大理寺正卿、礼部侍郎、翰林院学士等职,晚年辞官居家讲学、著述。认为理在气中,不能离气而独立存在,称“遍满天下皆气之充塞而理寓其中”,“理只在气中,决不可分先后”,“理气无缝隙,故曰器亦道也,道亦器也”。但亦接受“理具于心”和“性即理”的观点,承认物我内外同是一理,同是一性。
在他居官期间,宦官王振掌管司礼监,勾结官僚,擅作威福,弄权朝廷。薛瑄因刚正不阿而忤奸官王振,被诬下狱。后被削职放归田里,“家居七年,闭门不出”,专事设馆授徒。后来由于刑科奏请皇帝复核,代宗景帝即位(1449年)又起用薛瑄任大理寺丞。景泰二年(1451年),出任南京大理寺卿。薛瑄到任后,抑制豪强,扶持正义,深得人民的拥护。
英宗复位(1457年)后,薛瑄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参与议决国家大事,屡次上书劝谏皇帝,后见奸臣石亨、曹吉祥乱政,即告老还乡。天顺八年(1464年),在家逝世,诏赠礼部尚书,谥文清。著有《读书录》、《续读书录》,有诗十卷传世。
我会把薛子的“克制”经验学到手。
两位古代贤人,教给了我一剂良方,一个妙法。
还有更系统的,那就是中华养生术与古文化结合,吸纳儒学、佛教和道教等经典文化之精髓,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养生三十六术”。
1.“人天相应,人天合一。”这八个字讲的是人和宇宙、人和自然、人和天气、地理、人和周边环人和周边的风水──从大到小──都有全息的相应,都有合一,那就是“人在宇宙中,宇宙在人中”的互相的感应。气功的奥妙只不过要非常彻底地感觉这一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感觉,是从生命深处,信念深处,直截了当地体会、相信人天相应和人天合一。这是古人在直觉思维中得到的真切感觉,也是古人在冥想、静坐、内省的思维方式中得到的感觉。如果你在练功中不断进入这种感觉,又不断提升对这种感觉的信任、理解,就能更好地“心诚则灵”。
2.“阴阳相合。”“阴阳相生、相转化”,这是《易经》也包括《黄帝内经》中贯穿始终的一个法则。西方有很多哲学,比如黑格尔的辩证法,讲事物的“一分为二”、“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中国古老的哲学中,这种阴阳相合的理论不仅含着辩证法的智慧,还含着西方辩证法不曾含有的智慧。在这个世界上,事物并不只是对立统一的、一分为二的,这种对立统一内部还呈现出阴阳的性质。阴阳的划分几乎在一切领域都存在:天为阳,地为阴;昼为阳,夜为阴;雄为阳,雌为阴;男为阳,女为阴;上为阳,下为阴;主动为阳,被动为阴;进攻为阳,防守为阴;积极为阳,消极为阴;上升为阳,降沉为阴;干燥为阳,潮湿为阴;强硬为阳,软弱为阴;运动为阳,安静为阴;直为阳,曲为阴;正为阳,偏为阴。各种各样的阴阳划分、阴阳对立组合充满了微妙。因此,“阴阳相合”的法则,也是气功修炼中要引用的一个古文化。
3.“人定胜天。”人在进入禅定状态之后,能够产生改变自己命运所谓天的安排的个力量。自古以来,在人的命运中有两种说法,都含着真理。一种说法是,人有命运,命运有安排。这句话无疑有真理。因为人确实被某种环境、外在力量、先天力量、大的局面所安排。承认这个,是真理。但是,只承认这个,还不是全部真理。如果只承认这个,人就不需要修炼,就不需要各种努力。这无疑是不对的!第二个真理就是“人定胜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要气功修炼,才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承认命运的基础上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非常重要的。
4.“心诚则灵。”这句话可能被人说成了套话,其实是一个极其微妙的真理。世界上很多奇迹就是心的奇迹。为什么有的人做宗教仪式的时候,能产生奇迹?与其说是佛的奇迹,不如说是心的奇迹,自心即佛。当我们用非常虔诚的心理来对待这个世界的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奥妙在“心诚则灵”。心诚了,就能产生力量。
5.“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德经》中讲,“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德、仁、义、礼”,这里讲到了练功过程中不同的层次,而且是一个日积月累、逐步提高的层次。如果一个人现在还没有得大道,就在德的层次上做事情;现在连德的层次都没有达到,就要在仁的层次上做事情;现在仁都达不到,就只好在义的层次上做事情;义的层次都达不到,就只好在礼的层次上做事情。人只有不断提高层次,才能达到“道”的层次。
6.“不亢不卑。”讲的是对待人的态度,在社交中的态度。在气功状态中,又是所有气功修炼者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不仅对人,而且对世界万物,做到不亢不卑,是非常有意义的。就是那种平和的态度,平等的态度,平常的态度。万事平常心。万事平和心。万事平等心。既不因为见了一个伟大人物就很自卑,对自己毫无自信;也不因为见了一个小人物就很得意,就狂妄,就自傲。不亢不卑是对周边世界的人和物都平常心的真正质朴的气功状态,是对万事万物都无病的状态。自卑就是有病的状态;狂妄、高傲也是有病的状态。两种状态都没有,就是没病的状态。像站在地平线上,那样平稳而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