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冒一点险
5048100000010

第10章 挑战逆境才能成大事(2)

有人在给他从事商业的朋友推荐店员时,举出了某人的许多优点,那做商人的朋友问道:“他能保持这些优点吗?”这实在是最关键的问题。首先是,有没有优点?然后是,有了优点,能否保持?遇到困难,能否坚持不懈?所以,具有坚韧勇毅的精神是最宝贵的,只有具有这种精神才能克服一切艰苦困难,达到成功的愿望。

18对喜欢的事情:投热情+抓机会

给敢于冒险的你

人们总是认为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事实上并没有绝对平等的机会,如果只是消极地等着机遇再次光临,相信总会有机遇降福于你,而不去主动出击,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机会,那么,等来的也只有失败的痛苦和教训。另外,有些时候,你也许很努力地去寻找创造机遇,也有类似机遇的“机遇”垂青于你,但却陷入了机会女神的陷阱,碰得头破血流,无法自拔。

有一个哲人曾经说过:“要成就一项伟大的事业,你必须具有一种原动力——热情。”

英国的乔治·埃尔伯特指出:所谓热情,就像发电机一般能使电灯发光、机器运转的一种能量,它能驱动人、引导人奔向光明的前程,能激励人去唤醒沉睡的潜能、才干和活力,它是一股朝着目标前进的动力,也是从心灵深处迸发出来的一种力量。

蒸汽火车头为了随时产生动力,即使停放在车库中时,也必须不断加燃料,让锅炉中的煤炭始终处于燃烧状态。人也同样如此,他必须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热情。甘·巴卡拉曾说过:“不管任何人都会拥有热情,所不同的是,有的人热情只能维持30分钟,有的人热情能够保持30天,但是一个成功的人,却能让热情持续30年。”

当你的脚踩上加速器时,汽车便会马上产生一股动力,向前行驶。而热情也理应如此。因此,你必须牢记:

“热情是动力;

思想是加速器;

而你的心就是加油站。”

(1)适应能力差

适应性关系到一个人处理压力的能力,这是因为人的压力主要发生在他进行转变或改革的时候。成功者不仅有能力去适应转变,而且能促进转变。

这个本质的本质,就是参加冒险的能力。高水平的成功者知道,转变与冒险是相互伴随的,对成功者来说,顺时地转变不仅是需要的,而且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因而一个人如果要想获得成功,就一定要能够适应这种转折性变化。

(2)缺乏自信,情绪悲观

独木桥的那边是结满硕果的果园,自信的人大胆地走过去采摘自己喜爱的果子,而缺乏自信的人却在原地犹豫:我是否能走过去?——而果实,早已被大胆行动的人采光了。

自己都信不过自己,别人怎么能相信你?任何一个成功者都充满自信。强烈的自信心,能鼓舞自己的士气,在许多时候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美国政坛巨头哈瓦·法勒斯曾经说过:“对一个企业来说,一个政府部门来说,乐观和热情就像克服摩擦的润滑剂一样。乐观能使人对新的选择或方案保持开放,能够使人以一种愉快的心情和积极心态来看待和处理他所面对的事情。”

相反,情绪悲观,则让人始终沉浸在郁闷、消极的心境里,不能正确对待新的挑战。

在你合作的群体里,每个人的能力不会相差得太悬殊,每个人的机遇也是大致均等的。因此,在你合作的一群体里,你总想能取得竞争的胜利,占据竞争的优势,这个想法是不太正确的,也是不太现实的。

你和你那合作伙伴中的任何人一样,既有在合作中的竞争胜利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可能,胜利了,固然可喜可贺,但失败了,一定要想得开。你必须明白:阳光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照耀着你,而不去照顾一下别人,每个人都会经历到竞争失败的结果,即使失败了,自己的情绪也应该乐观,不要始终沉浸在悲观之中,好像觉得自己永无出头之日一样。

你如果在你合作的竞争中被对手打败,你不妨笑着面对现实,并且向你的合作者兼竞争者表示友好和祝贺,这既能在你的合作者中显示出大将风度,又能增添自己战胜失败的信心。

你在一次竞争中失败了,并不意味着你以后的竞争都会失败。你失败以后,在保持乐观情绪的情况下,认真总结经验,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你的竞争对手获胜的原因,那么在下一次较量中你很有可能尝到胜利的滋味,把失败的痛苦留给了你的竞争者。

相反,如果你一旦失败,悲观低沉,一蹶不振,那么,你在下一次竞争中会再次名落孙山,那就真的永无出头之日了。这些,希望每位读者朋友,特别是涉世未深的青年朋友能认真体味体味。

(3)三心二意

无论做任何事,“三心二意”都是一大障碍,不把全部精力集中在你要做的事情上,而去想其他无关紧要的事情,心猿意马,难免会在你想作的事上分散精力。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事业上去,那么这项事业肯定是要失败的。专心致志的人总是受到人们的欢迎,他的事业往往也会比三心二意的人成功的机会大。

把你的意志集中于现在时刻,就会大大加强你自己,就如同激光的强力在于集中一样,假如你能专心致志于你现在正在进行的事件上,你将变得更有效率。

(4)意志不坚定

大多数的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他们始终如一地在自己的事业上坚持下来。

美国社会学家特莱克考察了他所遇到的所有企业家,发现他们具备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坚忍不拔的精神。

成功取决于坚持不懈的探索,正如曼迪纳所说:“在道路的每个拐弯、曲折的地方,我们必须坚持住,因为绕过这一个拐弯,这一个曲折,可能就是我们竞争的目标。”

(5)过于相信机遇

德国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马克斯·韦伯研究了美国工业社会的发展后写了许多著作。

在解释美国经验时,他说:“那些在19世纪下半叶控制美国企业的实力雄厚的资本家只是些不寻常的人物,只是他们用以获取财富的技术手段已经改变了。”那些重要的企业家之所以能在众多合作者中出人头地,是由于他们抓住了机会,那个时期的美国是不乏机会的。

韦伯指出:要是当初他们不去冒险的话,这种机会很可能被别人得去。这些实力雄厚的实业家左右着他们的时代,而时代赋予他们纵横驰骋的舞台。

然而,抓住机遇,并不等同于迷信机遇,机遇并不是见谁爱谁的,她总是垂青于那些善辨真伪、准备充分的人。

人们总是认为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事实上并没有绝对平等的机会,如果只是消极地等着机遇再次光临,相信总会有机遇降福于你,而不去主动出击,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机会,那么,等来的也只有失败的痛苦和教训。

另外,有些时候,你也许很努力地去寻找创造机遇,也有类似机遇的“机遇”垂青于你,但却陷入了机会女神的陷阱,碰得头破血流,无法自拔。

所以,对于机遇,你一定要抱有正确的态度,要以清醒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去审视周围,是机遇千万别放过,是陷阱退避三舍。

19永不言败

给敢于冒险的你

挣扎奋斗的人,遇着失败的危险,努力拼搏,有烦恼,取得成功的人,固然带来喜悦,但经验证明,抵达终点的人,往往比那些正在奋斗的人,反而还有更多的烦恼,因此,人人都有烦恼。一种没有烦恼的生活,根本是一种幻想和自欺欺人的说法,追求这种没有烦恼的生活,只有徒耗生命而已。

永不言败和善于对失败进行总结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征。在成功者的天地里不存在任何“应急解决办法”或免费午餐,惟有高度集中精力和坚持不懈的品格才能克服通往任何目标路上所遇到的曲折和危机。

尤其在将愿望转变为财富的过程中,毅力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那些财富浩大的人通常被认为冷血或无情。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他们是具有坚强意志的人,他们在大多数人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目标时,坚持了下来,所以他们比大多数人更接近最后一次失败之后的成功。

“许多人梦想成功,对我来说,成功只有在多次失败后和对失败进行反省才能取得。事实上,成功只代表着你的工作的1%,而99%意味着失败。”这是本田宗一郎1974在密执安获得博士学位时的一段演讲词。他还曾把这段话归纳为一个简洁而富有哲理的忠告送给那些渴望成功的企业家,他说:“企业家必须善于瞄准不可能的目标和拥有失败的自由。”

本田宗一郎于1906年11月出生在日本荒僻的兵库县的一个贫穷家庭。他家离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的家不远。盛田出生在一个拥有一个网球场的优裕家庭,而本田却是一个在路边修理自行车的穷铁匠的儿子。这种早期环境证明在本田最初试制摩托车的日子里对他很有好处。他父亲对他解决机械问题的培养在本田早期的训练中起到了很大作用。由于家庭贫穷,九个孩子中有五个因营养不良而早夭。

本田是个穷学生,经常逃课,他憎恶正规的教育。但他偏爱试验术,总是运用富有启发性的试验方法学得最好。他一直喜欢机器和机械装置,当儿时第一次看到汽车时,他陶醉了,正如他自传中的一段所展示的那样:

“忘掉了一切,我跟在车后跑,……我很激动,……我认为正是那时,虽然我仅是个孩子,总有一天我将自己制造汽车的思想产生了。”

那时,他并不知道自己将不仅仅拥有这样一部机器,而且将成为生产它们的工业巨头之一。

本田注定比其他人更能改变摩托车和汽车工业。在50年代早期,本田公司终于挤进了拥挤的摩托车行业。在五年内打败了250个竞争对手,使他实现了儿时的制造更先进的汽车的幻想。

本田承认他犯有错误,正如他在密歇根技术大学接受博士学位的演讲中表明的那样:

“回首我的工作,我感到我除了错误,一系列失败、一系列后悔外什么也没有做。但是有一点使我很自豪,虽然我接二连三地犯错误,但这些错误和失败都不是同一原因造成的。”

本田宗一郎的事迹告诉我们:凡是经得起考验的人,都会因为他的毅力而获得丰厚的报酬。

只有少数人能从经验中得知坚忍不拔精神的正确性。这些人承认失败只是一时的,他们依靠不衰的愿望而使失败转化为胜利。我们站在人生的轨道上,目击绝大多数的人在失败中倒下去,永远不能再爬起来。对此,我们只能总结说,一个人没有毅力,那他在任何一行中都不会得到成就。

亨利·福特说:“失败能提供你以更聪明的方式获取再次出发的机会。”其实,伟大的牛顿、爱迪生,尚且还有失败的时候,何况平凡的你我。况且,从某种意义来说,人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甚至于个人要是没有大失败,就没有大成功。你去问问成功的人,他们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他们经历的失败比你想象的还要多得多。其实,他们之所以现在成功,就是因为以前积累了太多太多的失败。只是他们不怕失败,耐心而又细致地研究失败的原因,然后,一步一步地把它们解决,最后才取得了胜利。

总之,失败并不可怕,对它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看到自己具有足够的力量。一位学者指出,对失败保持健康的心态应当把握以下三条原则:

(1)每个人都会面临困难

挣扎奋斗的人,遇着失败的危险,努力拼搏,有烦恼,取得成功的人,固然带来喜悦,但经验证明,抵达终点的人,往往比那些正在奋斗的人,反而还有更多的烦恼,因此,人人都有烦恼。一种没有烦恼的生活,根本是一种幻想和自欺欺人的说法,追求这种没有烦恼的生活,只有徒耗生命而已。

(2)每个难题都会对你产生影响

你能够控制自己的反应,你却不能够控制潮流的趋势和避免厄运。但是你能够决定自己的态度。你的反应能够使你遭遇的痛苦更加剧烈,也能使它立刻减轻,当你控制了问题对你的影响。你的反应是关键所在,你的反应使你可以变得更坚强或软弱。

(3)每个难题都有转机

任何问题都隐含着创造的可能。问题的产生是成功的发端和动力。问题的产生总是为某一些人创造机会。一个人的困难可能就是另一个人的机会。要抓住时代,促成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