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学该怎么读
5051100000023

第23章 好大学生必须拒绝世俗化(3)

有的是爱慕虚荣。看着其他女生整天花天酒地,同宿舍的人往往会眼红,时间长了,其他女生经不起心理煎熬,就开始故意和卖淫女生套近乎。那些卖淫女生经验足的,马上意识到有新人欲加入队伍,于是言传身教;久而久之,这个队伍就壮大了。赵说,在一些女生宿舍,卖淫学生常常在“卧谈会”上大谈自己的经验和收入,惹得同宿舍的眼红不已,“笑贫不笑娼”的规则早已被同学们所认可。

也有的是自暴自弃。通常情况是,一个女生失恋后,在被其他卖淫女生劝慰的过程中,跟着出去玩。在报复心理和其他心理综合驱使下,这些女生也走上了卖淫路。

赵承认,在走上卖淫路后,绝大部分女生不想也不可能自拔。赵说:“从事这一行收入高,钱也来得轻松,所以花钱也随便,没几个会存钱。如果停下来,马上就会感觉手头拮据。”所以,有的女生即便假期回家,也呆不了几天就会回到W市继续“工作”。“习惯了这种生活,我们已离不开钱,也离不开男人。”赵坦白地说。

根据赵的说法,在校园里,学生卖淫已是公开的秘密,宿舍里同学心里彼此明白。卖淫学生之间,因为关系好,常常还互相介绍生意。“如果一个宿舍有干这行的,其他同学也基本上看得出来。你想想,如果一个女生花钱如流水,并且常常夜不归宿,出入必打车,甚至有车接送,半夜里突然接个电话就马上化妆出去,傻瓜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赵还告诉记者,随着社会需求扩大,高校里也开始有男同学“做鸭”的。不同的是男生卖淫条件更高,长得要帅,善于讨女人欢心,还要身体好。“女生做了事后还能坚持上课,男生可就惨了,因为精力透支,回来后就只能倒头大睡。所以干这行的男生多半成绩糟糕透顶。”

“不过我也知道,挣这个钱吃的是青春饭,等到人老珠黄,还得找份正经职业养活下半辈子,所以我现在学习成绩也还好,已考过了英语专业四级,正准备应付专业八级。”赵的口气很轻松。

归纳女大学生卖淫的几个主要原因,除了是因为家里穷,需要钱学习和生活以外,还有的是因为贪恋奢华,追求高消费;因失恋而导致自暴自弃;观念“超前”,把爱情、性、贞操、肉体、灵魂看得过于随意;卖淫在同学中已经形成风气,于是不由自主也被带上了这条“道”……总之,穷并不是唯一的因素,甚至还不是主要因素。

就在记者和赵女生谈话一周之前,3名W市大学生通过网络欲向记者介绍卖淫,被W市公安局当场将其抓获。随后,在这次事件中介绍同学卖淫的W市××学院学生刘元光,因涉嫌介绍妇女卖淫罪,被W市公安局刑事拘留。而与刘元光同案被抓获的卖淫女荣某和周某,经过公安机关的训诫、教育后,走出了公安局大门。警方证实:荣某系中南××大学学生,周某系H省某某大学学生。

武汉某大学一位教授听说后,曾连连对记者说:“抓得好!抓得好!再不整治,高校将成为全中国最大的妓院。”

胡师傅开着出租车,经常在××大学校门前“趴活儿”。他说大学生卖淫现象“不足为奇,W市多数大学都有”。胡师傅告诉记者,常常有女生打他的车前往宾馆,时间长了胡师傅也掌握了规律,“他们一般由同学或熟人介绍,生人不太好找”。在得知记者身份后,胡师傅担忧地说:“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怎么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政府是该好好管一管了。”

有关学校态度却颇微妙。记者曾和数所大学联系采访,但被校办、宣传部之间踢了一圈皮球,两天下来,学校就是不接受采访。

一些大学对学生卖淫现象的漠视,甚至通过学生态度也能反映出来。在W市采访的几天中,记者到过不下10所高校。听说是采访学生卖淫现象,多数学生在承认知道这事的同时表示与己无关,不愿多谈。其中一位男生的话很有代表性:“大家都是成人了,他们愿意怎么生活,是他们自己选择的权利,我们也无权过问。”

也有学生对此表示愤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生告诉记者,与她同宿舍的一位女生常常在外卖淫,导致其他同学在使用卫生间时都小心翼翼,生怕染上性病。“这样的事情同学们都有耳闻,但就是不见谁来管管。”

刘元光所在W市××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该校确实有这个学生。得知该生被抓获消息后,王书记说校领导心情都很沉重,一致认为这是一起严重事件,并表示一定要依法和依照校纪给予该生开除处分。

针对高校学生卖淫现象,王书记说,以前校方还管学生谈恋爱时过于亲昵的举动;但现在,学校无法对学生进行更多控制。“现在,整个社会充满铜臭味,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都在嬗变,学校想管却无能为力。高校目前能做的也就是多做思想教育工作。”王书记承认,在金钱物质的利诱面前,思想道德教育确实面临严峻挑战。

和王书记观点相左的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位研究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学生卖淫,从表面上看是一种社会现象,这似乎和高校管理没有必然联系。但我认为,学校毕竟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不严,师之惰’,学校被人称为净土,现在你净土不净,这显然是守土者的责任。”

一名学生在举报信里说:“如果学生卖淫现象还不被重视,有关部门还不迅速整治,情况会更糟糕。”

7、“富相公”不要光富生活,“穷书生”不能还穷志气

当今大学生的世俗化,还反映在校园里的高消费现象屡见不鲜,“富相公”们花钱大手大脚,追求享受,比阔摆谱,被大家所羡慕,显得盛气凌人;“穷书生”们则必须靠到处打工才能勉强维持生计,生活拮据寒酸,被大家所鄙视,自卑脆弱,无心求学,甚至自暴自弃。倡导合理、健康的消费方式,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迫在眉睫。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各阶层在经济条件上逐渐明显分野为三大群体:5%非常富,15%非常穷,80%中产阶层。于是,在大学校园中,莘莘学子也同样明显分为这三大群体:除了大多数同学来自中层家庭外,也有小部分或来自富裕家庭或来自贫穷家庭,他们在许多方面出现两极分化。

“一月五百贫困户,千儿八百刚够住,两三千元是扮酷,四千五千真大户。”这是日前出现在南京某高校的顺口溜。住的不是学校宿舍,而是租来的套间;胸前挂个手机,腰里别个MP4,手里提个笔记本电脑;脚踏“花花公子”,身穿“华伦天奴”。(据《山东青年报》孙晓忠报道。)

因为对金钱、物质的过于看重,因为对享受、表现的过于追逐,因为对攀比、竞争的过于扭曲,于是,那些家境较好的大学生,便拿着父母的钱在爱情投资、饮食住宿、穿衣打扮、游玩娱乐上奢侈挥霍,或达到某种目的。若真是确有经济实力,倒也罢了;就怕因为是基于虚荣心作祟,“打肿脸充胖子”,有的学生甚至靠借债来大手大脚花钱。若父母这样做,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且助长了孩子的虚荣、娇纵、享受;若大学生自己也这样做,那就更加危险,将尊严、人格抛弃,向“孔方兄”、“阿堵物”拜倒,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依附同学或校外有钱之人,卖淫、赌博甚至偷抢骗瞒)取得钱财,满足虚荣。

大学生仍应继承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不要让金钱成为骄傲的资本。对富翁而言,自己就不应提倡、追求高消费。国外企业家如洛克菲勒,就十分注意教育子女得有个约束。新加坡规定中学生不准穿名牌,台湾规定中学生不准烫发,英国皇室子弟与平民同甘共苦。中国也应当在这方面加强措施。

相反,那些家境贫寒的大学生则缺吃少穿,老是为生计而发愁,只好去辛苦打工,学习还受到影响,成绩难以出色,又觉得在同学中毫无地位,处处被动,成天抬不起头,心理压力非常沉重。复旦大学的陕西宝鸡籍新生丁炜,就因为父亲无力凑齐学费,失望之极,最终竟选择了自杀。

在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里,与衣食无忧、受教育条件优越的城市学生竞争,大多来自山区、农村的贫困生明显处于弱势,能挣得奖学金的凤毛麟角。贫困牵扯了他们更多的精力,造成更加沉重的身心负担,且必须为获得收入而奔波。更让人痛惜的是,贫困生为生存去打工,反而影响学习,不仅与奖学金无缘,自己的学业也陷入危机。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人群,生活的坎坷不幸造成了他们的困境,他们比同龄人早早品尝到了人生的艰辛。在为学业发奋图强同时,他们还要老被最基本的生计问题所困扰。而且,一个人贫穷还不可悲,可悲的是他在心理上也把自己当成一个需要社会照顾的弱者,自暴自弃,不思进取,那就完全沦为一个“贫困生”了。

所以,富裕的大学生们要转变消费观念,贫困的大学生们更要自强不息。“富相公”不要光富生活,“穷书生”不能还穷志气啊!

富裕生应该把自己较好的经济条件、物质基础当作学习、进取的有利支持,不要为自己的富裕而得意、骄矜,不要光追求奢侈、浮靡的物质生活,更不应该参与攀比、挥霍的歪风,而是多帮助、支持自己的贫困同学;同时,专心学习,提高才干,创造业绩,以感谢和报答父母,这样你才是真正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优秀大学生!

贫困生要想彻底脱贫,就必须走出生活阴影,转变自我心态,积极面对人生,在心理上战胜自己,看到自身的优点,挺起腰杆,树立信心,广交朋友,加强人际交往,在自强、自立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便一定能实现辉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