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宫秘史
5054000000007

第7章 敢教日月换新天——大明皇帝篇(7)

如果他的任何一个妃子生女儿,户部和光禄寺就必须向他献上白银十万两以示庆祝。公主出嫁,则要讨取数十万两银子作为嫁妆,那么生皇子、皇子娶妻就要献得更多。此外,他还大力提倡官吏们向他“进奉”,用这种秤称斗量的方式来表示忠心。谁进奉的钱多,就加以重用。官员、太监纷纷用这种进奉的方法讨好皇帝。

要是官员们有人惹他生气了,他最喜欢用的惩罚方式就是“罚俸”,也就是剥夺官员们的工资,这样可以赚来一大笔钱,当然这只是对罪行不重的官员们施行。若是罪刑严重的,就要使出他的另一个绝招——抄家。抄家的做法历代都有,但不同的是,历代封建王朝抄家后所得的财产都要“充公”,即登记造册,成为国家的公共财产。万历皇帝的抄家却是把全部所得归自己所有。这种做法最早用于对付曾经竭尽全力辅助他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和内监总管冯保。

张居正曾经也是明朝的一代忠臣,但是等他死后,有人弹劾他,万历皇帝趁机下令抄了张居正和冯保的家,从中得到了大量的钱财,为此他非常得意。于是从此这抄家的势头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他还曾经私下里得意的对身边太监说:“用这个办法捞钱简直比从国库中支取还容易。”

虽然,万历皇帝的做法有些荒谬,有些让人哭笑不得,但是他也不是完全不近人情,官员们犯了罪,如果主动向他献上金钱,他也就“宽宏大量”地放人一马,但若是谁执迷不悟,那他放手名正言顺的去抄家。

当时,有个太监叫张鲸,犯了欺君的大罪,按律当斩,由于他很机灵,及时向万历献上了一大批金银财宝,居然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但没有被治罪,反而还升了官。有的朝臣针对这件事直接向皇帝上书说:“陛下以天子之尊而接受内臣贿赂,实在不成体统。”万历皇帝看到这样的奏折,气愤万分,当然更有理由照抄不误这位官员的家。

最后,很多官员无法忍受万历皇帝一次次的罚款抄家,干脆辞官回家,以至于到万历末期,全国府县有三分之二的地方官职位空缺,而且也没有新的官员去上任。朝中的六部是国家实际上的最高行政机构,到后来也只有三个部有尚书主事,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有一段时间只有一个人在任上。皇帝也拒绝向这些空缺的职位派遣新的官员,因为这样就可以节省下一大笔支出。这种办法使国家机构几乎陷于瘫痪,全国的官吏减少了一半以上。最后,万历皇帝竟然派大批太监充当“矿监”和“税使”,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采榷之祸”。

这些“矿监”虽然说都是太监,但是他们凶狠无比,而且非常的苛刻。他们名义上是开矿增加税收,但实际上根本不去勘探、开采,而是随心所欲地指地为矿。被指中的人家灾祸临头,只有献上金银珠宝方能摆平,否则就被强拆房屋,掘地翻圃,甚至抢掠家产、侮辱妇女、胡乱杀人。有的太监确是为了借口找矿,挖坟掘墓,搜取陪葬品。这简直是明火执仗,比强盗还凶狠贪婪。

有个叫陈奉的矿监,是万历矿监中最臭名昭著的一个,也是人们最痛恨的一个。他出使荆州和兴国州,常借口巡视到处殴打官吏,抢劫行人,引起民愤。一次他在巡查途中被数千群众围打,逃回荆州后上疏皇上,诬陷当地官府煽动叛乱,万历也被他们蒙蔽了双眼,也不加调查,就找人处理这事,继续罢官抄家。

由于广泛、大量的采矿,以致最后矿监遍布山西、山东、陕西、四川、云南、福建、广东、湖北等地,全国百姓深受其害。万历三十年(1602年),万历皇帝竟然一病不起。当时,他又觉得自己来日不长了,应该为百姓做点儿好事、留个好名声了。于是就立即下遗诏,停了矿税。但是,谁也没想到,几个小时后他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他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派人去内阁收回遗诏,前前后后去了二十多拨人传达皇上口谕,说矿税万万不能停。结果,“采矿之祸”始终没能废除。这次,更是在百姓间引起了轩然大波,百姓愤愤不平骂这个昏君。

明熹宗为何如此沉迷于木工

很多人都羡慕中国古代的皇帝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是,人们却没有看到他们为此也失去了享受平民生活的乐趣。而其实不是每个皇帝都是这样,历史总有例外,明熹宗就是这样一位天子,他以九五之尊享受着普通百姓的生活趣味。那么他是如何做的呢?

明熹宗是明光宗朱常洛的长子,明光宗去世后即位,年号天启。熹宗即位时,已16岁,却从来没有出阁读过书,更没有治理国家的经验。就是这样一位皇帝,在位期间将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木工上,而将朝政交到了大宦官魏忠贤手里,导致在他当皇帝的七年中,明朝的统治异常黑暗。而他沉醉于自己的生活,对此一无所知。

明熹宗对治理国家丝毫不感兴趣,惟独对制造木器有着极浓厚的兴趣。他心灵手巧,刀锯斧凿之类的木匠活儿,他都亲自操作过。并且他亲手制造的漆器、床、梳匣等,都精巧绝伦。甚至做了很多年的木匠都比不上他。为此,他还非常骄傲。

明代天启年间,工匠们所造的床,不但非常笨重,而且样式普通,用料很多。明熹宗早就发现了这个情况,于是熹宗就自己琢磨设计图样,亲手制作了一张床。这张床,床板可以折叠,携带移动都很方便,而床架上雕镂的各种花纹又使得整个设计美观大方,当时的工匠看了都十分惊讶:堂堂帝王居然也有如此精巧的手艺。

熹宗除了做家具有一套好手艺外,他还擅长用木材做小玩具,他做的小木人,男女老少各具神态,五官四肢的表情、动作亦惟妙惟肖。他曾派内监拿到市面上去出售,人们都以重金购买,甚至有人要专门定制。

熹宗看到自己做的东西居然这么受欢迎,非常高兴,对木匠活儿更加有兴趣了,往往干到半夜也不休息。另外熹宗对漆工活也很在行,从配料到上漆,都很拿手。他做的木像男女不一,约高二尺,有双臂但无腿足,每个小木人下面的平底处安一卯眼,用长三尺多的竹板支撑着,均涂上五色油漆,竟然栩栩如生,看到的人无不为之赞叹。

明熹宗最得意的事情就是自己动手制作各种有趣的玩意儿,供自己和他人玩耍。他曾用大木头凿成一个长宽各一丈的方木池,里面注水七分,水内放有活鱼、蟹虾、萍藻之类,使这些东西浮在水面上。再用凳子支起小方木池,周围用纱围成屏幕,竹板在围屏下,游移拽动,这样就做成了水傀儡的戏台。然后在屏幕的后面,命一艺人将他制作的小木人用竹片托浮水上,按照各种设定的情节进行操作,就演出了各种剧目。当时,人们看到这种罕见的东西都非常好奇,明熹宗更是为之得意。

当时宫中常演的剧目有《东方朔偷桃》、《三保太监下西洋》、《八仙过海》、《孙行者大闹龙宫》等,均装束新奇,扮演巧妙,活灵活现。这些剧目不仅看得熹宗如醉如痴,众人也沉迷其中。每到冬季,西苑冰池封冻时熹宗便命一群太监随他一起玩冰戏。他亲自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小拖床,床面小巧玲珑,仅容一人,涂上红漆,上有一顶篷,周围用红绸缎为栏,前后都设有挂绳的小钩,熹宗坐在拖床上,让太监们拉引绳子,一部分人在上用绳牵引,一部分人在床前引导,一部分人在床后推行。就这样两面用力,拖床行进速度极快,瞬息之间就可往返数里。此外,他还曾用大缸盛满水,水面盖上圆桶,在缸下钻孔,通于桶底形成水喷,再放置许多小木球于喷水处,启闭灌输,水打木球,木球盘旋,久而不息,熹宗与妃嫔在一起观赏喝彩。人们看了也觉得十分的新奇,不禁赞叹:“这个东西真是新奇,第一次见。”

熹宗还喜好另一个比较浩大的工程,就是盖房屋,喜弄机巧,常常是房屋造成后,高兴得手舞足蹈,反复欣赏,等高兴劲儿过后,又立即毁掉,重新照新样制作,从不感到厌倦。但是,他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是多么地劳民伤财。

熹宗刚刚即位的时候,东林党势力非常大,而且个个都非常地贤明公正。像杨涟、左光斗、赵南星、高攀龙等许多正直之士都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使得当时的吏治稍显清明。由于杨涟等人在帮助熹宗即位时出了很大的力,因此,熹宗对这些东林党人也是非常信任,言听计从。然而,不久之后熹宗就在宦官魏忠贤和乳母客氏的引诱下完全沉迷于木工制作之中,早把本属于他本分的治国平天下的任务抛到了脑后。结果使得整个朝政大事都落在了诡计多端的魏忠贤手里。

尽管魏忠贤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却是个非常善于钻营之人。在进宫不久,他就与熹宗的乳母客氏勾结在一起了。客氏当时在后宫犹如光宗时的郑贵妃一样有着很大的势力。因为朱由校的母亲早逝,由奶妈客氏把他抚养长大,所以,他对客氏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客氏比熹宗大18岁,熹宗即位时16岁,客氏已34岁,客氏利用照顾熹宗生活的机会,竟与熹宗发生乱伦的不正当关系,熹宗即位后,封客氏为“奉圣夫人”。这在当时的朝廷里,引起了人们极大的不满。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明熹宗册立张氏为皇后,也听从了大臣们的进谏把客氏迁出寝宫,但因离开客氏后,他时常是寝食不安,别人无法代替,结果又只得召回客氏。而且对于客氏的话,熹宗几乎是言听计从,因此客氏倚仗皇帝为她撑腰,非常地嚣张,目中无人,甚至还暗地里操纵大权。

之后,客氏就找了魏忠贤并与之勾结。他们联合起来,引诱熹宗整天玩乐,让他沉迷于木工世界不能自拔,然后将政事的处理掌握于自己手中。也就在这个时候作为秉笔太监的魏忠贤常趁熹宗引绳削墨、兴趣最浓时,拿上公文请熹宗批示,熹宗觉得影响了自己的兴致,便随口说道:“我已经知道了,你尽心照章办理就是了。”说完,连奏章看都不看一眼。

明朝之前的规定是:凡廷臣奏本,必由皇帝御笔亲批;若是例行文书,由司礼监代拟批问,也必须写上遵阁票字样,或奉旨更改,用朱笔批,也就是所谓的批红。熹宗潜心于制作木器房屋,便把上述公务一概交给了魏忠贤。那么时常这样下去,国家的各种政务的裁决全出自魏忠贤的手,对此群臣也曾发觉,但是即使反对也毫无办法。

在内,魏忠贤把皇帝掌控了,对外,他与朝堂上的一些文臣败类结成联盟,利用掌管东厂之便,在全国范围内残酷地排挤正直的东林党人,屠杀异己,加强对百姓的盘剥。最让人觉得可耻的是魏忠贤还在全国范围内为自己歌功颂德。结果天启五六年间,诬杀了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并毁天下东林讲学书院。天启六年,命顾秉谦等人修《三朝要典》,为魏忠贤等歌功颂德,且为魏忠贤修建了很多生祠。虽然当时有人心里不从,但是却不敢反对。

就这样,百姓的景况越来越差,由于对百姓的残酷盘剥,当时社会土地兼并剧烈,苛捐杂税繁重,社会矛盾激化,民不聊生,并最终酿成了天启七年的农民起义。而此时的熹宗对此还是无动于衷。

得意忘形的魏忠贤又趁机排斥异己,专权误国,不仅加剧了明朝内部的矛盾,也使国家遭受着严重的边患。当时山海关外,后金政权步步进逼。但在阉党策划下,熹宗又杀了能够正确处理辽东事务的熊廷弼,使辽东战局陷于重重危机。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明王朝已经到了灭亡的边缘。

但是可悲的是,就在整个大明王朝摇摇欲坠的时候,一手制造了客魏专政的熹宗皇帝还在后宫玩乐,他不听先贤的教诲专心朝政,而是去学鲁班、学喻皓、学李诫,整天与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依然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木匠、言过其实的皇帝。

崇祯为何一再加派饷银

崇祯帝刚刚即位之际,也正是明朝内忧外患的时候。外有后金,咄咄逼人,内有反盗,扑而不灭。崇祯是一个锐意进取的皇帝,他先是果断铲除了魏忠贤阉党集团,继而重用袁崇焕,暂时稳定了辽东局势,一定程度上遏制住了后金发展的势头,并且得到了暂时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