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午夜一声尖叫
5065800000038

第38章 鬼道

青县和红县两县相邻,可两县之间多年来却没有直接相通的公路。为什么呢?两县的交界处,除了环绕的青红河,便是一大片乱葬岗子,修一条公路很难。

前年,青县和红县全都换了领导,两位领导修路的决心都挺大,经过协商,决定两县共同出资,将两县交界处的乱葬岗子平了,修一条公路放一座河桥,把两县连通起来,推动两县的经济发展。

事情定下来之后,两县马上组织施工,不到半年的时间,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和一座现代化的高架河桥就在两县交界处修了起来。公路和桥一修起来,青县和红县的老百姓可就方便了,以前由红县去青县,要大绕几个小时,现在,十多分钟就到了。因此,人们都走这条新修的公路和河桥。

可从今年上半年开始,那条新修的公路和河桥上一连出了好几当子事。有一天晚上,有人看见一个骑着摩托的人在那条新修的公路疾驶,正走着,脑袋突然飞了起来,只一个身子骑着摩托冲进了桥下。还有一天晚上,有人看见一辆大发开得好好的,到了新修的那条公路上后,突然七拧八歪起来,最后竟撞到了路边的树上,车上的人一个没活。又有一天晚上,一个人因心里烦在新修的那条公路上溜弯,突然发现公路两边出现好几个白乎乎的东西,那东西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一会儿高,一会儿矮,吓得那人出了一身白毛汗,一溜烟就回了家,三天没敢出屋。

这么一来,流言可就传开了,说那条公路原来是片乱葬岗子,修路的时候把坟全平了,坟里的孤魂野鬼没地方待了,所以晚上才出来捣乱,那条道已经是“鬼道”,晚上千万别从那条道上走了,不然准没命。

流言一出,十里八镇的人都知道了,到了晚上谁也不从那条道上走。可那些外地来的车不知道啊,晚上照样从那条道上走,但十有八九车毁人亡。这下,青县和红县之间有条“鬼道”的事可就传遍了全国各地,到了晚上,再也没人敢从“鬼道”经过了。

为了解开“鬼道”之谜,青县和红县组成了联合调查组,对“鬼道”上发生的一些车毁人亡事件进行调查。调查组的主要负责人是青县公安局长史志高,他通过对“鬼道”附近的地形地貌进行勘察后,笑着对说:“我已经知道鬼在哪里了,今天晚上,我们全体出动,一起到鬼道上来抓鬼!”

晚上十二点整,“鬼道”上静悄悄地,一个人都没有,风吹得树叶“哗哗”直响,显得那么碜人。

突然,两辆吉普车一前一后中速行驶到了“鬼道”地段,随着“噔噔”几声怪响,两辆吉普车便七拧八歪地顶向了路边的树,灯也熄了,车也灭了。

突然,从公路边的壕沟里站起几个白呼呼的家伙,那几个家伙摇摇晃晃,一边走一边说:“他妈的,好长时间没打着食了,今天总算打着两个。”说着,那几个家伙便来到了两辆吉普车前,刚要开车门,车里突然跳下六七个警察,一个个手里拿着枪,冲那几个白家伙吼道:“不许动!”

那几个白家伙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吓呆了,竟纷纷怪叫着倒在了地上。几个警察上去扯掉了那几个家伙身上的白衣服,抓住了几个在“鬼道”上扮鬼,制造车祸的地坯。

原来,史志高通过观察“鬼道”周围的地形进行观察,发现路面平整,也没有什么堆放障碍物的痕迹,不会使行进中的车辆突然发生意外,便仔细查看公路两旁的树木,这一查,史志高发现每棵树上有好多细小的勒痕。 史志高仔细一想,终于明白了。这条新修的公路又宽阔又平坦,骑摩托或开汽车到了这里都不会减速,这里又处于两县交界处,交通管理是个死角,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了。于是,便有人故意在这里制造车祸,抢劫钱财了。史志高猜想,制造车祸的人一定是在公路两侧的树上拴了极细小,但硬度很高的钢丝,钢丝的高度刚好是一个骑上摩托后脖子的位置,这个位置也正好是一般汽车的中上部。因钢丝非常细,在黑夜里不容易被骑车和开车的人发现,当摩托高速行驶到这一路段的时候,骑摩托的人就会被钢丝兜倒,甚至被钢丝割掉脑袋,发生车祸,汽车冲击力较大,但那段路有几百米长,每棵树上都有钢丝,汽车连撞几根钢丝,也会因失衡而冲向路边的树,轻的车翻人晕,重的车毁人亡。至于,为什么步行人的走到这里会看见白呼呼的东西时高时矮,史志高推测,可能是有人踩着高跷,穿着白袍子扮鬼吓唬人。史志高分析完情况之后,便带着人到“鬼道”上捉鬼,结果,真的把几个扮鬼的地坯给抓住了。经过突审,那几个地坯供述的和史志高分析的一模一样。

从那以后,“鬼道”上再没有奇怪的车祸发生,但人们还是习惯地叫这条道为“鬼道”,意思就是提醒过路人,夜间行车要格外小心,千万不要着了“贪心鬼”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