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告诉我们真的历史
5071600000034

第34章 告诉我们真的历史

我没有观看过由吴子牛执导的再现二战期间日本侵略者残酷杀害中国人民那段历史的电影《南京大屠杀》,却从报纸上读到了对这部影片的批评文章。有读者认为,吴子牛没能很好把握历史基调,没有揭示日本侵略者屠杀的空前的残酷和血腥味,因而也没有起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醒作用。影片更多的是减少惨烈,增加温情,表达了对人性的希望,主观的东西太多。同时,作为再现“大屠杀”历史的片子.画面上中国人的被杀、被奸,都表现得不见血迹,轻描淡写,而对侵略者屠杀我无辜同胞的动机,则表述得完全失实。影片有悖历史基调,以抽象的人情和温情,掩盖了历史的真面目。

在中国,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自小时,我们看到的抗日战争影片,很少表现战争的残酷、侵略者的凶残血腥,以及受蹂躏的同胞的悲惨情景。在我的印象中,除去前些年拍过的一部《七三一部队》的影片外,我们所看到的大抵都是我军民的英勇杀敌视死如归,侵略者的胆战心惊愚蠢可笑,以及抗战(局部)的最终胜利。如今我们已是中年人,可偶尔还要以《平原游击队》、《地道战》等影片中日军指挥官的蠢相互相模拟取笑逗乐,“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总是伴随着我们成长。不是说这样的表现方式就不对,这本也是历史真实的一面(只是一面)。但一味地乐观而不把战争的残酷和日本侵略者的野蛮凶残的历史的另一面告诉人们,历史,就将被后人遗忘甚至歪曲。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全人类所经历的一件极其残酷而重大的事件,围绕“二战”,世界产生了不计其数的电影作品。“二战”经典影片成为人类重温历史、铭记教训的极好的历史教科书,这其中有真实再现法西斯暴行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辛德勒名单》等,其所表现的无情、残酷、血腥、野蛮的一面,使得任何爱好和平的善良人们,都永远无法忘记战争的罪恶和那段令人战栗的历史。

我们曾经遭受过蹂躏和屠杀,我们必须告诉今天的同胞这段耻辱的历史。影视及÷切形式的文学作品,均承担着这责任。我们的青年人,对日本侵华罪恶缺乏起码的了解,所以才有一些青年会产生“侵略无害”、“殖民化有利于强国富民”、“反侵略愚蠢”、“抗日战争得不偿失”等荒谬绝伦的观点。倘使他们由影视作品里不仅看到中国人民英勇顽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壮举,同时也能看到他们的祖辈遭受的屠杀和折磨,看到侵略者令人发指的罪恶,他们还能说得出“被侵略无害”之类的胡话吗?

请告诉我们真的历史!

一九九五年十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