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篇)
5075900000015

第15章 华北名城(3)

金刚座舍利宝塔,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由塔基、金刚座、塔顶三部分组成,为砖石结构,通高16.5米,塔顶是由五座舍利玲珑小塔构成。塔身下层是用三种文字刻写的金刚经经文,上层则为刻有多个鎏金小佛,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喇嘛教塔。塔后嵌有三幅石刻画,分别为“须纱山分布图”、“六道轮回图”、蒙语“天文图”。

五塔寺中最有价值的当属紧靠北墙的蒙文天文图石刻。天文图直径144.5厘米,天球圆面以北天极为圆心,画出二十八星宿赤经位置的经线,还有五个同心圆,由里向外为天北极圈、夏至圈、天赤道圈、冬至圈、天南极圈。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用蒙古文标注的一幅天文图。

典故传说

【玉泉井】

玉泉井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大召前街北口,关于这口井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

据史料记载,清朝时,厄鲁特部噶尔丹勾结沙俄,企图分裂祖国,因而发动叛乱。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亲自率领大军,出兵三路,西征讨伐噶尔丹。

后来,大军大战告捷奏凯回朝。途中经过归化(今呼和浩特)城时,正赶上天气炎热,人马饥渴,却苦于没有水喝。正在焦急时,皇帝的御马忽然一个腾身,并用四蹄刨坑,坑中立刻涌出泉水。

于是,人们就用大石块在坑边围砌,竟然围出了九口井。而其中的一个就在南端的祠庙中,因此人们就称之为“御泉井”。又因为井水甘甜清冽,这口井又被称为“玉泉井”。

知识百科

【召庙文化】

召庙就是蒙古族喇嘛教的寺庙。呼和浩特从辽代就开始兴寺建塔,佛教文化经历代君主大力倡导,佛事日渐昌盛。从明末到清中期的200多年中,呼和浩特就出现过三次建庙高潮,建起喇嘛庙近100处,再加上其他寺庙,在这里的庙宇一共约有200多座,使得呼和浩特以“召城”著称于天下,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召庙文化”。

召庙文化的特点就是:僧众多,佛寺多,经塔多,雕塑多,壁画多。在召庙鼎盛的时候,呼和浩特有数万僧众,佛事甚至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祈福祝寿、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都会做佛事。

30.承德

名城概览

承德,旧称热河,地处河北省东北部,是连接京津冀辽蒙的重要节点。

承德历史悠久,1703年清康熙在此修建避暑山庄,这里成为清王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雍正元年(1723年)设热河厅,1733年,雍正帝取“承受先祖德泽”之义,设承德直隶州,始称“承德”。1955年,承德市划归河北省。

承德文化底蕴深厚,5000年的红山文化(热河地域新石器时期的历史文化)、300年的山庄文化纵贯古今。而且这里历史古物荟萃,集合了中华园林艺术、古代建筑艺术和佛教文化之大成,将中原文化、满蒙文化与草原文化融合为一体。承德的古建筑文化、佛教文化、中原儒文化和多民族交融的民风民俗、自然资源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宝库。

1982年,承德被评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寻幽探秘:

1.承德为什么被称为“热河”?

“热河”之名来源自承德避暑山庄内的温泉。温泉水流入武烈河后,武烈河下游在承德市内的部分,在冬季也不结冰,仍旧蒸汽蒸腾,所以被称为“热”河。承德也因此得名。

奇境珍藏

【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北部,曾是清朝皇帝的夏宫。避暑山庄原名热河行宫,俗称承德离宫,建于清朝康熙四十二年至乾隆五十七年(1703-1792),占地 564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

山庄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它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宫殿区包括正宫、东宫、松鹤斋和万壑松风四组建筑,是清朝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日常起居的地方。苑景区又有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之分。山庄内楼台殿阁、寺观庵庙等古建筑达120多组其中就有康熙皇帝以四字命名的“三十六景”和乾隆皇帝以三字命名的“三十六景”,史称“康乾七十二景”。

避暑山庄在清朝的历史上曾起过重要的作用,素有“第二个政治中心”之称,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外八庙】

外八庙是指环绕在承德避暑山庄东面和北面,武烈河两岸和狮子沟北沿的山丘地带的一组规模宏伟的皇家寺庙群。

“外八庙”是清代喇嘛教的中心之一,清朝帝王兴建这些寺庙,是为了顺应蒙、藏等少数民族信奉喇嘛教的习俗。这些寺庙中,除溥仁寺、溥善寺建于康熙年间,其余十座寺庙均建于乾隆年间。十二座寺庙(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普宁寺、普佑寺、殊象寺、溥仁寺、普乐寺、安远寺、广缘寺仍存在,溥善寺、广安寺、罗汉堂已不存在)建筑风格上有汉式寺庙、藏式寺庙、汉藏结合式寺庙等三种形式。其内有大量的古建筑、园林以及碑刻、雕塑、壁画、佛像祭器等文物。

⊙寻幽探秘:

2.这群寺庙明明是十二座庙宇,但为什么被称为“外八庙”?

清朝时候,溥仁寺、溥善寺、安远庙、广缘寺、普佑寺、普宁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等9座庙被朝廷设立了8个管理机构(普佑寺附属于普宁寺),由朝廷派驻喇嘛,统一归清政府理藩院管理,并于北京喇嘛印务处注册,而且还在北京设有常驻喇嘛的“办事处”。因为这些寺庙又都在古北口外,故统称“外八庙”(即口外八庙之意)。久而久之,“外八庙”便成为这十二座寺庙的代称。

【普陀宗乘之庙】

普陀宗乘之庙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北部狮子沟北坡、须弥福寿之庙西侧,占地22万平方米,建成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普陀宗乘”是“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庙宇,意思是藏语布达拉宫,因仿拉萨布达拉宫而建,所以俗称“小布达拉宫”。

全寺平面按布局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由位于山坡的白台、山门、碑亭等建筑组成;后部由位于山巅的大红台和房堡组成。

按特征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山门、碑亭、五塔门、琉璃牌坊组成;第二部分是白台(藏式平顶碉房)群,由若干大小白台组成;第三部分为大红台。白台群成“×”形,上拱大红台,下围山门、碑亭、五塔和牌坊,这种建筑布局为外八庙也是中国寺庙建筑所独有。

【普宁寺】

普宁寺是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场所,始建于1775年。寺庙占地3.3万平方米,有殿堂、楼阁各类建筑29座。寺中有一座通高27.21米的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已被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

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双层歇山式,称为“九脊十龙”殿,内供三世佛与十八罗汉像,壁画环绕。庙的前半部为汉式伽蓝七堂式,进了山门殿为第一进院,有钟鼓二楼、天王殿,二进院西配殿供奉三尊菩萨“观音、文殊、普贤”。东配殿供奉三尊“密宗佛像”。寺庙的后半部是仿西藏桑鸢寺所建。阁的东西南北又有四大部洲殿和八小部洲殿。

普宁寺于1961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

【棒槌山】

棒槌山,又名“磬锤峰”,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皇帝见这个山峰形状好似磬(一种石制乐器)锤,于是便为此山赐名。

棒槌山位于市区东北部武烈河东岸,耸立于避署山庄正东的高山岗上,是磬锤峰国家级森林公园内的著名景观。该石上部直径15.04米,下部直径10.7米,高38.29米,连同棒槌底下突起的基座通高60米。山的中部有一棵约3米高的桑树,名蒙桑(也称崖桑),据说这棵桑树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至今依然年年结桑葚,据传是我国最早的桑树。

其实,棒槌山原本是一堵石墙般的山体,但经过多年的碰撞、风吹雨淋等自然力,石墙逐段崩塌,最后就形成了今天的样子。

典故传说

【棒槌山的传说】

相传,在很早以前,承德一带曾是汪洋大海,而棒槌山的所在地便是海眼。海边的人都以捕鱼为生。

但是,海中总是有一个海怪经常出来吃人,于是一个小伙子便用鱼叉扎瞎了海怪双眼,为民除了害。可是他的行为却惹得龙王大怒,派人将他抓入了龙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