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MPA公务员必修课程半月谈
5087100000009

第9章 第二日观察(4)

③等距随机抽样

等距随机抽样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上序号;接着,用总体单位数除以样本单位数求得样本间隔;然后在第一个抽样间隔内随机抽取一个单位作为第一个样本单位;最后按抽样距离作等距抽样,直到抽取最后一个样本为止。

要从某居民新村1000户居民中抽取50户调查收入情况,可以采取等距抽样的方法。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A.将1000户居民按一定标志(如居民楼)加以排列,编上1-1000的序号;

B.用总体单位数除以样本单位数,求出抽样间隔,1000/50=20;

C.在第一个抽样间隔即1-20号内随机抽取一个单位作为第一个样本,假定是7;

D.依照间隔距离依次确定样本单位,即27,37,47,57……等,直到第50个样本为止。

另外,在运用此方法时,要注意避免抽样间隔与样本的周期性特点相重合。

对某企业职工做出勤率调查,如果抽取的第一个样本是星期五,由于一般企业职工星期五的出勤率都比较低,其调查结果就会产生系统的误差。调查结果就会缺乏代表性。因此,在做这种抽样之前,要仔细了解情况,避免产生类似的抽样误差。

④分层随机抽样

分层随机抽样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成各种类型(或叫层),然后根据类型单位与总体单位数之比率,确定从各层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数量;最后,按照随机原则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

我们要了解某城市初中一年级学生对家庭作业负担的看法。我们首先要进行分层,分层的标准按照学校的性质来划会,分为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该城市中重点中学初一学生的数量占全市初一学生总数的20%,普通中学初一学生占80%。如果我们计划抽取100名初一学生进行调查,那么,根据比例,我们将从重点中学中随机抽取20名初一学生,从普通中学中随机抽取80名学生进行调查。这样全部调查学生中,重点学校学生与非重点学校学生的比例与全市总体学生的比例相一致。

八、个体问卷访谈的策略

1.什么是个体问卷访谈

个体问卷访谈法是一种运用范围非常广泛的社会观察方法。

这是一种间接观察方法,观察者通过与单个被调查对象的口头交谈来收集有关对方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的数据资料,或者是有关各种社会信息。通过个体访谈法可了解人们的态度、看法、感受和意见,从而对他们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活动进行研究。

个体问卷访谈具有以下优点:

(1)回答率较高

个体访谈调查常常能够获得较高的回答率,一般都达到80%以上。这是因为,人们一般不太容易拒绝一位面目和善的访问者,而不像邮递问卷调查,随手将问卷扔在垃圾桶里。

(2)控制性强

个体访谈法对场面的控制性强,能提高回答问题的质量,可大大减少“不知道、不回答”这一类回答。

访谈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控制提问的次序和谈话的节奏。对于发生的意料之外的事情可以随机应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了解信息量大

个体访谈法能了解较多的信息。由于访谈时存在两个人的相互作用,一般访谈可维持较长的时间。

(4)适用范围广

个体访谈采用的是最为普遍的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方式,因此,适用范围很广。一般来说,只要没有口头语言表达的障碍,任何人都可以被作为访谈的对象,包括文盲、半文盲或没有视觉的人。

个体问卷访谈还应注意适用范围:

(1)当问卷中问题难度较大,或者涉及一些不经常遇到的问题,需要访谈员边问边做解释,以帮助被调查者理解并给出确切的回答。

做心理学情绪方面的调查时,需要问到被调查者一周内不愉快的时间有多少,如果将这个问题直接写在问卷上,很可能不准确,必须由受过训练的访谈员进行询问才能比较准确。

(2)当其他调查方法无法获得满意的问卷回收率时,就要用个体访谈法。

某企业希望了解消费者对他们产品的意见。如果通过邮递法或报刊法进行问卷调查,很可能由于参与者少而了解不到什么情况。如果采取个体问卷访谈的方式,根据销售时维修记录上的地址,进行登门访谈了解情况,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问卷中有较多或较重要的开放式问题时,访谈员可以帮助被调查者正确理解和回答这些问题,从而了解更多的信息。

问题是“您觉得我们的产品还有哪些问题?”时,在其他情况下,许多回答者往往会草草回答或干脆写没有,以图省事。而在访谈时,一般很难拒绝访谈员的问题,而且在访谈员的访谈问题的引导下,还会一步步谈出较多的内容,反映真实的想法。

2.个体问卷访谈的策略分析

个人问卷访谈法的最主要的原则是与被访问者建立良好的访谈关系,使他们能够反映真实的信息。

(1)确定访谈目的

同问卷调查。

(2)选择访谈员

访谈员是访谈调查的主要执行者,要完成与被调查者的相互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选择合适的访谈员要有一定的标准。国外调查机构对调查中的选择与训练十分重视。

英国社会调查协会选择调查员要经过4个阶段的筛选,在报考人员中,第一阶段(审查)淘汰24%;第二阶段(初试)淘汰38%;第三阶段(复试)再淘汰22%;最后录取16%。

(3)培训访谈员

对访谈员进行正规的访谈培训非常必要。

较短期的个别调研项目的访谈员,培训内容一般是访谈注意事项、访谈表内容、访谈技巧与具体要求。培训的时间1-3天。

较长时间使用的访谈员,其培训时间较长,培训内容更为广泛。

①集中介绍

一般讲解内容包括:调查的目的、要求、范围、内容、方法以及调查实施过程的具体安排,如调查对象的数量、如何取样、如何联系、每人的工作量、调查的步骤以及每阶段所需要的时间,付给多少报酬,共需工作多长时间等问题。

②阅读和讨论

访谈员必须对问卷十分熟悉,绝不能给访问对象留下生疏的感觉,否则访问对象就会对访谈员产生不信任。因此,设计好的调查方案、表格、提纲、问卷及其及调查指南先由调查者仔细阅读,然后由组织者逐条对上述文件进行讲解和提示,使调查者明确每个项目内容,回答类别及如何记录答案,明确访问中每一步工作及其对他们的要求。

例如,调查地区有许多人是穆斯林,如果在访谈过程中触犯了他们不食猪肉的禁忌,可能会引起被调查者的反感而拒绝调查。

③示范和模拟

具体的调查方法和技术方面的问题,不仅应该讲解和阅读,而且还应该组织一些示范活动。

例如:如何填写表格、卡片、访问问卷等等。可以请调查工作的设计者做示范性的填写。

④集体讨论

结合模拟调查,全体调查员与指导者再次逐一复习和讨论问卷中所有的问题,并将每一个问题的提法,要点和注意点加以明确,并强调今后的工作中易犯的错误和怎样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⑤现场实习

现场实习即调查人员在调查区域对真实的被调查者进行实习性调查。现场实习与角色扮演不同,调查者所处的是客观真实的社会环境,面对的是真实的被调查者,具有“实战”的性质,是模拟调查不能替代的。

⑥监督管理

为了保证整个访谈过程的科学性,应该建立监督管理的方法。监督方法包括将调查范围和访问对象进行分配建立相互联络和互相帮助的方式、制订出检查每天工作进展、资料可靠度的方法。

访谈员的培训对访谈效果有直接的影响,越成熟的访谈员效果越好。

九、社会实验观察的策略

1.什么是社会实验观察

对人与社会的实验是观察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揭示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

简单地说,实验就是我们有意识、人为地改变某种因素,然后把改变以后的结果与以前的结果相比较的过程。

实验观察法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实践性。

实验调查不仅要眼看、口问、耳听,而且要亲自动手干,即通过某种事件活动,有计划地改变实验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然后对改变的结果进行调查。

因此,如果我们不能对我们假设的变化的原因进行变化,就不适合用实验的方法来进行观察。

例如,有人设想,高学历的人的收入比低学历的人的收入高。因为我们无法改变一个人的学历的层次,因此,这个设想就不能用实验的方法来证实。

实验观察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确立因果关系

实验法是观察、研究和建立事物之间因果关系最好方法。

实验者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某种社会现象的发生以后,再去观察或询问,而是积极主动地改变某些社会条件,在控制和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影响之后,实验者对实验对象施加某种特定的影响,使实验对象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例如,我们设想人的心理紧张会导致多抽烟。在控制了无关的因素之后,我们要求被观察者在短时间内解决大量比较难的数学题,使他们处于某种紧张的状态,然后观察他们抽烟的数量,最后再与不紧张时的抽烟数量进行比较,如果我们发现在紧张状态下,他们抽烟的数量的确多于不紧张的状态,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紧张状态是导致抽烟多的一个原因。

(2)可重复检验

如果实验的结果是可靠的话,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是可以被反复重复的,这是实验观察非常重要的原则。

有人认为观看暴力影片会增加人的攻击性,为了证实他的假设,他在给实验者看了一部暴力片之后,观察他们行为暴力倾向,发现高于这些人平时的暴力倾向。从而用实验论证了他的假设。但是如果另一位观察者做了相同的实验,却没有发现这样的差别。这时我们就要分析产生这种不一致的原因,结果发现是由于两次参加实验的人中性别比例不同,造成了这一差异。因此,对两次实验结果的解释范围就要做一些限制。例如,我们只能说:“给男孩看暴力影片会增加人的攻击性”。

(3)对条件的控制力强

在实地观察时,观察者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在实验观察时,实验者对实验对象、实验环境、实验条件等都具有很强的控制能力,通过对实验条件和实验对象的控制,可以减少的排除外部因素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影响,减少各种误差的产生。同时,它通过对自变量和环境的控制,使结果的可信程度大大提高。

以上面提到看暴力电影的实验为例,我们可以控制看电影的人的性别、电影暴力的程度、看完电影和进行行为观察之间的时间等等。而这些因素不加控制,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4)节省费用

与实地观察和某些问卷观察相比较,实验观察的规模往往比较小,观察的对象较少,观察的时间也比较短,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2.社会实验观察的策略分析

实施实验观察的最重要的原则在于实验设计能够合理地控制非原因变量。

(1)提出实验假设

①实验观察的最初阶段,需要确定观察目的。这是一切实验的来源。

②提出理论假设

提出实验假设后,我们通过进一步的思考、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提出一个比较明确的实验理论假设。

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发现大多数人在受到表扬之后,情绪就特别高涨,做事效率也大大提高。这是我们自己的一个初步的观点和设想;然后,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初步的设想提出我们进一步的理论假设:如果我们鼓励一个人,他的情绪和工作效率就会提高。这是一个因果性的假设,原因刺激是受到他人的鼓励,结果是被鼓励者情绪状态变好,工作效率提高。

③提出工作假设

仅仅有理论假设是不够的,我们想知道由谁来完成这个鼓励?怎样鼓励?鼓励谁?最后什么得到了提高?我们要提高这个假设的可行性。

所谓工作假设,就是将理论假设中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可操作的、个体的概念。工作假设是一个适合于做实验的假设,是一个能够进行检验的假设。

(2)选择变量

实验的中心问题是发现因果关系,其基本内容是检验原因变量(X)对结果变量(Y)的影响。工作假设就为我们建立了这样一个因果模型,下面要做的就是将这个模型具体化。

X——Y

选择变量的过程就是将工作假设中表达出的因果关系用具体的变量标也出来。

每个实验中,需要选择的变量必然有两种:原因变量和结果变量。

如老师对学生每周进行一次鼓励性的讲话,时间为半小时;老师在每次考试之后将给前5名的学生颁发纪念品并给家长写一封表扬信。

再如,在老师进行了一个学期的鼓励之后,学生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成绩,这就是结果变量。这里我们可以用学生该门课的学期的平均成绩来表示结果变量;另一个结果变量是情绪指标,可通过情绪量表来进行测量。

(3)控制无关变量

除了原因变量之外,还有许多因素会对实验的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学生以往的成绩、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学生父母的教育状况、学生的身体状况、学生的年龄和性别等等。这些无关变量都可能直接或间拉影响学生最后的考试成绩,对于实验者来说,为了确保老师的鼓励是学生成绩变化的惟一的原因,必须对这些因素的影响加以控制和排除。

(4)选择实验对象

要选择的实验对象,一定要在同类事物中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①有意挑选

当实验对象的总体个体单位较少且差异较大,实验者对实验对象情况了解较多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验目的、要求,有意识地挑选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实验。

观察弱智儿童,就不能有正常儿童的实验对象混在里面;观察长跑运动员,就不能把不是长跑运动员当成实验对象。此外,还要具体限定规定实验对象的年龄、性别、发育和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教育状况、职业和特殊训练情况等条件。

②随机抽样挑选

当实验对象的总体中个体较多、个体之间差异较少、实验者对实验对象总体情况了解较少的时候,可以取随机抽取样本的方法,从实验对象中抽取实验对象。

③分层抽样挑选

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应该进行分层抽样,即选择不同类型的、不同层次的、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进行实验。

在企业工资改革中,选择的实验对象就既应该有大型企业,也应该有中、小型企业,既有效益好的企业,也有效益差的企业。不仅如此,还应该选择进行实验的社会环境,最好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沿海和同地都选择一些企业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