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靠自己拯救自己
5107500000023

第23章 品格成就魅力(9)

每个人都会犯错,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当别人犯了错误时,我们总是希望他们能够承认并且加以改正。可是一旦到自己的身上,很多人就会犯嘀咕:难道要我承认自己不如别人?于是彳艮多时候,人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这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障碍,因为每个人都坚持自己是对的,而观点有时确实是对立的,于是产生了埋怨、不满和争执,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他们不知道,有时候,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放弃自己的意见,反而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林森是一家木材公司的推销员,多少年来,他总是明白指出那些脾气大的木材检验人员的错误,并和检验员争论,可是一点好处也没有得到。

他虽在口舌上获胜,却使公司的利益损失重大,因此,他决定改变技巧,不再抬杠了。

他后来这样向人描述自己改变的过程。

有一天早上,我办公室的电话响了,一位愤怒的主顾在电话那头抱怨我们送去的一车木材完全不合乎它们的规格。他的公司已经下令停止卸货,请我们立刻安排把木材运回。在木材卸下1/4车后,他们的木材检验员报告说,55%不合格,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拒绝接受。我立刻动身到对方的工厂去。途中,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一般的那种情况下,我会以我的工作经验和知识,来说服对方的检验员,那批木材符合标准。然而,我又想,还是把学到的做人处世原则运用一番看看。

我到了工厂,发现主任和检验员闷闷不乐,一副等着抬杠吵架的姿态。我们走到卸货的卡车前,我要求他们继续卸货,让我看看情形如何。我请检验员继续把不合格的木料挑出来,把合格的放在另一边。

看着他进行了一会儿,我才知道,原来他的检查太严格,而且也把检验规则弄错了。那批木料是白松,虽然我知道那位检验员对硬木的知识很丰富,但检验白松的经验并不多。白松碰巧是我内行的,但我对检验员评定白松的方式提出反对意见吗?不行。我继续观看,慢慢的我开始问他某些木料不合乎标准的理由何在。我一点也没有暗示他检查错了。我强调,我请教他,只是希望以后送货时,能确实满足他们公司的要求。

以一种非常友好而合作的语气请教他,并且坚持要他把不满意的部分挑出来,这使他高兴起来,于是我们之间的剑拔弩张的气氛开始缓和了。偶尔我小心的提问几句,让他自己觉得有些不能接受的木料可能是合乎辉格的,也使他觉得他们的价格只能要求这种货色。但是,我非常小心,不让他认为我有意难为他。

渐渐的,他的整个态度改变了。最后他坦白承认,他对白松木的经验不多,并且向我询问车上搬下来的白松板的问题。我就对他解释为什么那些松板都符合检验规格。如果他认为不合格,我们不勉强他收下。他终于到了每挑出一块不合用的木材,就有欠疚感的地步。最后他看出,错误是在他们自己没有明确指出它们所需要的是什么等级。

最后的结果是,他重新把卸下的木料检验一遍,全部接受,于是我们收到一张全额支票。

单以这件事来说,运用一点小技巧,以及尽量遏止自己点出别人的错误,就让公司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而我们所获得的客户信任,则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

其实,最大的失败,可能就是永不言败。人们总是把犯错误看做是某种失败,不愿面对失败与不肯承认失败同样糟糕,其实,若能把失败当成人生必修的功课,我们就会发现,大部分的失败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没有人喜欢失败,因为失败大多是一些痛苦的经验,甚至让我们的人生受到。重创。不过,一生顺利未曾才巳过错误,未尝过失败滋味的人,恐怕是少之不少,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失败,只是程度的差别而已。

我们对于自己的主张或行为,常常喜欢抱着绝不改变的态度。当然,如果我们的主张或行为,确实是毫无错误的,我们抱着这种态度,可说是有益无害。

但是世上千千万万的人中,有几个人敢担保他的主张或行为是毫无差错的呢?有几个人敢说他从来没有说错过一句话,或做错过一桩事呢?

所以当我们预备坚持任何事情时,最好先仔细想想我们的坚持,是否因为我们确有毫无瑕疵的理由?还是因为我们只是在保全面子而已?如果我们经过仔细思量后,发现自己确有后者的动机夹杂在内,那么请我们赶快把我们的坚持撤销,因为保全面子,最易使人丧失理智,我们如果坚持以它作为出发点,我们所能获得的唯一结果,只能是给别人一种尽情攻击的机会,而自己却成了一个毫无反抗能力的木偶。

美国罗斯福总统,他在1912年总统竞选演说时,就聪明地改变他自己的主张。

那时他在纽泽西州的一个小镇的集会上,向文化水准较低的乡下人发表演讲,当他在这篇演讲中,说到女子也应踊跃参加选举时,听众中忽然有人大声喊道:“先生,这句话和你五年前的意见不是大相径庭了吗?”罗斯福立刻很聪明的回答道:“可不是吗,五年前我确实另有一种主张的,现在我已深悟我那时的主张是不对的了!”

他这简短的几句话,连“但是”、“假使”等字眼都没有用,然而话中却充满了坦白、忠实、诚恳、亲切的意味,不但使那位问话的人获得了满意的答复,就是其他的听众们;也丝毫察觉不出他有什么不安的情绪。

纽约《太阳时报》主笔丹诺先生在读稿时,常常喜欢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几段用红笔勾出,以提醒排校人员“切勿将它遗漏”。

但是有一天,一位年轻校对员偶然读到一段文字,也是被人用红笔勾出的,上面大致是说:“本报读者雷维持先生送给我们一个很大的苹果,在那通红美丽的皮上露出一排白色的字,仔细一看,原来是我们主笔的名字。这真是一个工人精心栽培的奇迹!试想,一个完整无缺的苹果皮上,怎样露出这样整齐光泽的字迹来呢?我们在惊奇之余,多方猜测,始终不明白这些奇迹是怎样出现在苹果上的。”

那个年轻的校对员是一个常识丰富的人,他读了这段文字不禁好笑起来。因为他知道这些苹果皮上的字迹,只要趁苹果还呈青色时,用纸剪成字形贴在上面,等苹果发育红时,将纸揭去,这根本是个小朋友的恶作剧而已。

所以,这位年轻的校对员心想,这段文字如果登了出来,必将被人讥笑,说他们的主笔竟会愚笨至此,连这样一点小气魔术”也会“多方猜测,始终不明……”因此,他便大胆地将这段文字删掉了。

第二天一早,主笔丹诺先生看了报纸,立刻气呼呼地走来,向他问道:“昨天原稿中有一篇我用红笔勾出在关于‘奇异苹果’的文章,为何不见登出?”

那位校对员诚恳地把他的理由说明后,丹诺先生立刻十分诚挚和蔼地说:“原来如此!你做得十分正确,以后只要有确切可靠的理由,即使我已用红笔勾出,你仍不防自行取舍。”

在这件事上,丹诺先生充分显示了他并不是一味坚持的人。他的坚持,其实只是一种手段,用来压抑下属的越轨行为,却不会用来欺骗自己。所以当他听见对方的理由充足时,立刻自动把他的坚持取消了。

从另一方面来看,那位年轻校对员未遭训斥,也是因为他更改的动机,并非为了取巧、偷懒等自私行为,而是完全为了报馆方面着想。他当初明知道这样做不但对自己无益处,反而也许会因此被没有度量的主笔严斥,但他仍旧本着良心去做,因此他获得赞誉,也是理所当然的。

49.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

不要从你自己的袋里掏出勋章借给你的朋友,这是侮辱他的。

——泰戈尔

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千万别说:“你错了。”

——卡耐基

一个人要成为好人,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包括朋友、陌生人……也许这是一个简单浅显的道理,但是—个看似简单的道理,也需要用心去好好感受。正是因为我们经常会觉得有些道理非常简单而往往会忽视它,不去用心感受它,所以经常会伤害到别人,甚至会伤害到自己。

在一本杂志上,我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作者曾经到乡下的·母校去听课。在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发现其中有一位老教师在喝完稀饭后,伸长了舌头,低下头,捧着碗“滋滋”有声地把碗底的残留稀饭舔得千干净净。如今的生活已经不是饿肚子的时代了,竟然还会有这样的老师。看到他这个样子,大家都禁不住笑了出来。那位老教师听到笑声,现出惊异的目光,且不由得红了脸,极为羞愧地走出了吃饭的地方。一个下午,作者没有看见老教师的身影。

临走的时候,作者终于看到了这位老教师的身影。他连忙走过去对老教师说了一些比较委婉的道歉的话。老教师抬起头说:“这是我保持了几十年的坏习惯了。过去家里穷,吃不饱,经常要求家里的三个孩子这样做,我自己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到现在还是改不掉,丢脸了。”听了老教师的话,作者深深地为中午的笑感到惭愧。

面对别人的习惯,如果我们没有真正的领会,只是浅薄的嘲笑,这本身说明我们对生活的理解是多么的浅薄和无知。在我们笑出声的时候,谁又会知道他的这个习惯是多么的令人尊敬呀!

在生活中,最珍贵的礼物是尊重和理解。当一个人收到这个礼物时,就会感到幸福,他的自豪感就会得到增进;而馈赠这个礼物的人,也会感到同样的幸福和充实,因为他在尊重和理解他人的同时,自己的精神境界会变得更为崇高,他的人格会变得更为健全。

因此,可以说内在的真善美是有待于你去发掘的宝藏。老教师在艰苦的年代里形成了这样的一个生活习惯,在现代人眼里是不可理解的,甚至是荒唐的。然而只要我们能够走进他的内心深处,我们就深深地被他的那种和艰苦、贫穷作不懈斗争的勇气所折服。他的人格魅力因为这一个让很多人难以理解的动作而得到升华。

在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但是所有的朴实的人生道理就像滚滚黄沙中的黄金,它不会因为黄沙的存在而消失,黄金永远是黄金。

在很多人的生活习惯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蕴含在这些习惯中的每一个人的个性。当然,有一些不好的习惯,我们不会学习和效仿,但是我们没有理由去嘲弄和取笑。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而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在这个广阔的世界上有足够的地方让自己生活也让别人生活,大家大可和平相处。

作家楚布拉德说·,如果一个人种下遮荫树的同时明确知道自己绝不会在这些树下乘凉,那么他在发现人生意义方面就至少有了一个开端。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拥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当然我们无法保证所有的思维和习惯都是对的,但是当我们用谅解和尊重去面对别人的习惯时,不就是栽下了供人乘凉的大树了吗?

对别人的生活习惯强加指责之词的人,就像肩负沉重的包袱,这只能使他变得苍老,步态蹒跚。我们用广阔的心灵去包容别人的举止,用善良的心灵去感悟别人的行为,用宽容的胸襟去善待别人的言行,这样在尊重他人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获得了一些生命之中最美好的东西呢?

生活就好像一条五彩斑斓的河,这条河里因为有了形形色色的人而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生活的欢歌。让我们用善良的笑容,融合到这条美丽的生命之河中去吧!

50.诚实就是一种力量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康德

齐白石70多岁的时候,对人说:“我才知道,自己不会画画。”人们齐声称赞老人的谦逊。老画家说,我真的不会画画。人们会越发称赞,当然没有人相信他说的话。齐白石从古人与造化中看出自己能力的细微,是接近真理时的谦逊。

巴金也曾经说过:在我不会写作……闻者惊诧不已,巴金不会写谁还会写呢?但如果认真地读他的作品,感到巴金的确只把非说不可的话说出来,技艺也居末位。

牛顿也说过:宇宙的秘密面前,我只是个在海边拾拣贝壳的儿童。

爱因斯坦被推举担任以色列首届总统,被谢辞。他说:我只适合从事与物理学相关的一些工作。

这些高明人士的嘉言懿行,以往都被当作谦逊的美德加以赞扬。其实,真正的谜底是在于他们的坦诚、真实。

诚实有时如同谦逊,甚至如同幽默。这是被大人物的光环虚化的误读。诚实是一个人走向人生顶峰时所自然呈现的坦诚。是一种坚韧的力量。在他们那里,一切谎言虚饰都变得毫不重要,甚至可憎。

在缺少力量的人的眼里,往往离不开虚假,像没有力量走路的人离不开拐杖那样。诚实是一种力量,一种美的力量。

和诚实的人打交道,令人心仪。他们的平静以及坦白,初听起来有一点意外。突如其来的真话甚至像假话。

诚实的人常常谈笑从容,他们的眼睛和口气使你无法怀疑话语的真实。他们可以坦诚地谈论自己的出身、处境和对事情的看法,使你感到所谓荣辱进退、尊卑显隐之间,有一个大的道理的存在。掌握这一道理的人敢以真面目示人,这样的人让人感到踏实牢靠。

诚实的人同时是得大自在、占大便宜的人。他们比诡诈的人更放松,因而更有智力。他们没羁绊,也不设防,也不需要借助更多的辞令、表情身世来解释自己。诚实的人把真话像石头一样卸到了别人的怀里,自己反得轻松。

不说真话的,除去道德缺陷之外,大约属于这几种情形:不宜、不敢和不能。第一种属于私密范畴,如一个女人不必要向每—一个刚见到的男人自我介绍;不敢,是在文化上怀疑诚实的作用。这种人知悉诚实带来的小麻烦,不知诚实带来的大境界。

所谓“从文化上怀疑”,是指在我们民族的人际交往观念中,大都贬低诚实的作用。诚实者,除了吃亏之外,还怕被别人低估自己的智力水准。而不能;是一个长期在不讲真话的环境下生存已久,诚实的机制已经迟钝,诚实会与他整个世界观相对立。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经济全球化的后工业时代检讨诚信,实在是一件大可悲伤的事情。但这是一条正道,光明无碍,月满天心,让人感到创新与再造的活力。

51.尽量表达你的善意

有善意的人就会有礼貌,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卢梭

人和人之间,最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

——拉伯雷

有位在日本税务署服务的小林先生,为人忠厚、质朴。有一天,他去紫菜店收税,主人不在,大概是到江湾去采紫菜了。他沿着堤岸走到江湾,果然,他瞧见木村一家人在忙着。年老的木村夫妇赤足泡在冬天的海水里,三个念小学的孩子,还有念中学的木村长女也都卷起衣袖,不惜裸露两只嫩白的手臂在海水里帮助采摘紫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