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靠自己拯救自己
5107500000025

第25章 品格成就魅力(11)

人们都喜欢接近他,愿意与他在一起工作、学习和聊天。

一个阳光灿烂的秋日,我和国州坐在办公室里闲谈。我向窗外望去,注意到我不是很感冒的小杨正在向我们办公室走来。

“讨厌的人过来了,我可不想碰到他。”我说着,想出去避开一下。

“为什么?”国州问。

我解释说,到这个单位以来我就感觉将要和他关系不太好,我不喜欢他提出的一些问题,他也不满意我所做的事情。“除此之外,”我又说道,“那家伙就是不喜欢我,跟我不喜欢他一样。”

国州看着小杨:“看上去他没有那样讨人厌烦啊,至少不像你说的那样。或许你想错了,”他说,“或许是你逃避他。你这样做,只因为你害怕。而他可能也觉得你不喜欢他,因此他对你也就不那么友善了。人们都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如果你对他表示好感,他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去跟他说说话吧。”

我试着到办公室门口迎接他。我热情地问候他刚休完的假期怎么样,是否过得愉快。他看着我,表现出十分惊奇的样子。此刻国州正在看着我们,咧着嘴在笑。

国州向我解释了一个如此简单的道理,简单得让我难以相信,自己竟从不准得这个道理。

大部分年轻入都一样,对自己缺乏自信。每一次接触,我们都担心别人会如何评价自己,其实与此同时,别人也在担心我们会如何评价他们。

从那天起,我不再注意别人眼中的评判,开始意识到人和人之间必须相互沟通的需要——并与人分享一些自己的秘密。‘

我们放走了多少如此珍贵的机会。每一次短暂的会面都将成为一次奇遇,而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生活的一课。

人与人的沟通有时候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难,如果你愿意表达自己的好感的话。

人都是喜欢听一些表扬的话,让自己高兴的话,当然,这种表扬和高兴不是那种有目的的拍马之类的话语,不是那种有意美化别人的献媚,而是实实在在地表达你的赞美,表达你的真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你就会发现,我们及周围的许多人,吝啬于对别人的好感,更多的却是发泄着心中的抱怨:我们抱怨父母家产不丰、地位低贱,不能让我们锦衣玉食尽享荣华,也不能给我们铺平人生之路,让我们平步青云;

我们抱怨上司不能慧眼识珠,使自己这匹千里马不能疆场驰骋,满腹经纶化作了无数牢骚;

我们抱怨同级事情干得没自己多,工资却比自己高,小日子也过得比自己滋润;

我们抱怨物价太高,商人太奸;

我们抱怨晴天太晒,雨天太潮;我们抱怨……

抱怨使我们的脸上写满了愤懑与不平;抱怨使我们的眼神布满了消沉和怀疑;抱怨使我们看不见亲惰的温暖、友情的关怀,爱情的甜美;抱怨使我们以邻为壑、以怨报德;抱怨使我们活得沉重而辛苦;抱怨使我们心中阴霾密布,又使我们如一包炸药,只需一根小小的引信就会把我们点爆,既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

抱怨使我们看不到生活美好的一面,最终我们迷失了自己。

生活的确有许多的失意和无奈,但我们没有必要与自己过不去,以至于让抱怨像一条毒蛇时时咬噬着我们的灵魂。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比如说,对别人表达你的好感和感激,结果会怎样?

让我们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以一片孝心去回报父母,让父母尽享天伦之乐!

让我们感激土司给了你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感谢土司对你的信任!

让我们感激同级给予你的配合,感谢同级对你精神上的支持!

让我们感激市场物品丰盈,商家热情如火!

让我们感激阳光的温暖,雨丝的浪漫!

让我们感激……

你试试看!你会发现感激会让我们的脸上布满春风,笑容灿烂;感激会让我们的眼神写满友善,漾着喜悦;感激会使我们真切地领悟到亲情的温暖,友情的关怀,爱情的甜美;赞美使我们四海皆兄弟,天涯若比邻;感激让我们活泼轻松而愉快;当你以感激的心态看待一切时,你心中的阴霾会烟消云散,郁积在胸中的块垒也会化作融融暖流和满腔柔情。

表达你的好感,是人际交往的润滑油,推动着人际关系向美好的方向发展。况且,这种表达不用投资,不需本钱,只要你发自内心的一个微笑,一个欣赏的眼神,一句轻轻的称许,就行了。多么简单!

又有人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人生表达好感,人生回报给你的也必是一片好感。

朋友,不妨试试看,用感激去妆扮你的人生,点缀你的生活吧。试试看,从今天开始,多些感激,表达你的好感吧!

54.注重道德的力量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德谟克利特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罗曼·罗兰

道德就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个体对自我、他人、社会、人类、大自然、宇宙以及存在本身的态度是否真诚的一种体验能力,以及关于这种体验的表达能力。一个人对于自己、他人、人类、自然以及整个宇宙本身的态度越是真诚,以及对这种真诚态度的体验能力和表达能力越强,他的道德力量也就越强。

从自己对他人的真诚来看,一个人对另外的人越是真诚,就越是能够做到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把对方看成是和自己同等地位的人,也意味着他具有越强的爱的能力。

在至诚的情况下,我们具有最大限度的认同的能力,能够认识到他人、甚至其他生物和自己一样具有价值。从而,他能够把自己需要满足的价值取向扩大到尽量大的令理的系统。

如果我们对于整个宇宙的态度是真诚的i我们就会产生并且实施真正的“终极关切”。这种终极关切能够促使我们最大限度地发现在宇宙中存在的意义和承担的责任,从而也就使我们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所谓终极关切,是指我们对生命的来源、生存的意义、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等根本问题的追问和探索。

终极关切在我们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为什么那么重要呢?首先有一个在什么范围内成功的问题。有只顾自己的成功,这是单赢的成功;也有考虑了合作对象的成功,这是双赢。但是真正的成功,应该是“三赢”,不仅考虑自己成功,也考虑对方成功,还要考虑有利于社会进步,也就是“你好,我好,世界好。”

另外,我们谈成功,都有一个追求成功者动力的来源问题。一般大成功者的道德力量都能够提升到终极关切的层次,这也是许多大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思想家,甚至成功学先驱们之所以具有罕见动力的原因。在人格力量中,人们往往只重视智慧力量,意志力量次之,最不重视的是道德力量。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摆脱自我、战胜自我,需要更多能量,人有避苦趋乐的天性,总是习惯于做容易的。俗话说:“半夜吃桃子,捏着软就行。”这也是人类长期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本能。

其实,道德力量的作用是很大的,它对于我们的身心都有好处。自我实现的人为什么比一般的人能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这正是由于他们有比一般人更强大的道德力量。

道德力量的主要功能在协调,个人通过道德力量的调节,可以减少内耗。所谓潜能“充分发挥”的实质就在于使内耗减少到尽可能少的状态。不只是个人自身的内耗,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环境,乃至个人与宇宙、存在本身都可以通过道德力量调整到合适的状态。

通过道德力量,人可以建立一种关联性,产生一种认同感或者同一感。人通过对与自我以外的事物的关联性的体验,可以获得意义感。这种意义感可以给人以行为的动力,即产生意义意志。

如何运用自己的道德力量?道德力量不能够孤立地发挥,必须与其他两种人格力量联系起来,否则就会产生一定的问题。前面所谈的哈默,他在发挥道德力量的时候,就有意志力量和智慧力量作为辅助人格力量,特别是意志力量。没有意志力量,他根本无法忍受饥饿。

在《成功》杂志上,有这样一个故事:

台湾的一位运动员在比赛中夺得了冠军,得到一大笔奖金。这时一位老人找上门来,说自己的女儿正是花季妙龄,却不幸患有绝症,如果能够得到一大笔钱,生命也许就有希望。运动员就把自己的奖金捐献给了老人的女儿。事后,知情者告诉这位运动员,那老头根本没有女儿,哪里还会有女儿患绝症的问题,他纯粹是骗钱。但是这位运动员没有生气,而是高兴地笑了。问他笑什么,他说,世界上少了一位受折磨的少女,为什么不高兴呢。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会感到既失望又尴尬,这位运动员却能够高兴地笑起来。成功学常常讲“积极的心态”,其实,积极的心态最重要的来源就是道德力量。这位运动员身上所表现的,正是通过道德力量焕发出来的积极心态。

55.让理解成为一缕精神阳光

理解无疑是培育一切友情之果的土壤。

——威尔逊

理解便是宽容,宽容便是理解!

——莎士比亚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不同见解,而不同的见解会使人与人之间言行举止有异,这些本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多些理解,就不会因他人与己见不同而生出隔阂,进而产生矛盾。

但是,实际生活中却往往少了许多理解,将他人与自己对事物见解的不同误认为是与自己过不去,小肚鸡肠地斤斤计较,没完没了地打“肚皮官司”,结果必然是使自己与他人产生隔阂,渐渐由小至大,最终成为矛盾双方,水火不相容。

只要不是原则性极强的大是大非问题,理解就应成为对不同见解的最好诠释。有人这样说:“理解是一缕精神阳光,它可以嫘亮我们的心扉,敞开我们的胸怀,让我们在一生一世都受益匪浅。”对此,我是十分赞同的。试想,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见解存在,方使得我们这个世界有朝气,许多新生事物的诞生,正是由于+在不同见解之中产生不同的结果。退一步说,个人与他人的不同见解存在,也才会使得自己去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自己固有的见解原本就是错的,不科学的。正是由于他人的不同见解使自己反省,从而纠正自己错误的认识与观点;并获得新的进步。因此,正确对待不同见解,不仅不是理亏,反而就是一种理智的态度。而要做到这点,所需要的就是“理解”。理解他人,理解环境,理解我们所处时代的方方面面;不固执,不偏激,不斤斤计较,更莫要为小事而跟他人打“肚皮官司”,弄得自己心神不安,伤神又伤心。

要让“理解”成为一缕精神阳光,一是遇事要心平气和,要一分为二,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宽人之量。即使是他人故意与自己过不去,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做到“忍让”也是勇敢者的表现。古人云:“退一步风平浪静,忍一分海阔天空”,“宰相肚里能撑船”三是要形成一种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严谨作风。对待不同见解,首先冷静思考自己的认识是对是错,错则必改之,不固执己见。如果是对方错了,也不必过分争论,因为时间是衡量是非的最好尺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思想是会转变的。

郑板桥有句佳作即“难得糊涂”,这句话的内涵其实就是“贵在理解”。人们相聚在一起,因为年龄、文化水平、个人修养、脾气、家庭与生活环境的不同,对一些事物的认识肯定有差距,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无需过分自扰,应给予更多理解。其实,在理解他人的同时,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自我释放、自我解脱。

理解是一缕精神阳光,它可以澄清我们的思路,净化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显得更充实,更自在和更快乐。不信就你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