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犹太人教你的14堂理财课
5109500000013

第13章

建立人脉,让你获得无限财富

在现代社会里,人人都知道人脉就是钱脉,人际交往能力已经逐渐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作为世界第一商人的犹太人,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遵循着什么样的原则来为他们建立庞大且坚固的人际关系网呢?这就是这一课你需要学习的内容。只要你能学会把握、打理、培植你的人脉,就能聚集人气,有了众人的帮助,资金、技术、渠道都会唾手可得。生财之道在于“和气”《塔木德》中这样说:“人是为了保存自己和帮助别人而生。”“成功就是获得了你想得到的东西,而幸福就是追求你想得到的东西,虽然我不知道幸福具体指的是什么东西,但我绝不会去做任何不愉快的事情。”聪明的犹太人这样说。

犹太人认为生财之道在于“和气”。因此平时,他们善于搞好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中找钱匣子。犹太人领会到这一道理,把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成为他们事业成功和发财致富的一种技巧。这种先算人际关系再挣钱的方式也是犹太人经商的智慧。

你会发现,与犹太商人打交道时,他们总是呈现一副笑脸,不管生意是否做成,甚至为合约大家产生不同意见时,他们也总会以笑脸说出其否定的态度。有时对方发脾气,双方不欢而散,犹太人还会给对方说声再见。要是第二天他再遇见你,他仿佛没有发生过不高兴的事情,仍然以微笑向你问声“早上好”。

犹太历史上最著名的拉比之一就是希雷尔。希雷尔靠自己的勤奋掌握了渊博的知识,成为犹太教首席拉比,他的思想对犹太人影响很深。有一次,拉比要召集6个人开会商量一件事情,并邀请他们第二天来。可是,到了第二天却来了7个人,其中肯定有一个人是不请自来的。但是拉比却不知道这第7个人究竟是哪一位。于是,拉比只好对大家说:“如果有不请而来的人,请赶快回去吧!”结果,7个人中最有名望、大家都知道一定会受到邀请的那个人却站了起来,然后快步走了出去。大家都很明白,这位有名望并已被邀请的人为那个第7个人背了黑锅。但这个人也明白,这7个人中必定有一个人未受邀请,而且这个人既然已经来到了这里,却又要让他承认不够资格而退回去,的确是件令人难堪之事。因此,这位有资格的人挺身而出,宁可自己名义上受些影响,却保护了那个不请自来的人的自尊心。

那个有名望的人用心良苦,他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使那次开会的气氛处于愉快的环境中。可想而知,如果这个有名望的人,不先走开,大家一定会闹得很不开心。

正是这种肯为他人着想的意识时时处处被运用在生活中,犹太人才能总是赢得别人好感。如果你曾与犹太人接触过,会发现他们很善于“推销自己”,这是一种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类的内心都有被人注目、受人重视、被人容纳的愿望,有保持自尊与独立的愿望。因此,犹太人非常懂得通过尊重对方的自尊而“和气生财”,他们也总结出了三条法则:

第一条法则:把自己的创意或建议变成对方的,这亦称钓鱼法。即把你的创意或建议变成钓饵,对方自然而然地上钩。比如说,让对方接受你的意见,以“你这样想过吗”的说法,要比“我是这样想的”更能打动对方,“试一试看如何”比“我们非这样做不可”更能获得对方赞同。这就是让对方觉得你的意思就是他的本意,他的自尊得到接纳,那么你的创意或建议就容易被采纳。

第二条法则:让对方说出你的意见。要注意维护“面子”问题,如果你的意见毫不讲究地给对方提出,出于“面子”问题,对方往往会本能地不予接纳。你采用和顺委婉的方式提出,对方的“面子”堵围可能会自然开闸,对方可能会完全接纳你的意思。

第三条法则:以征求意见代替主张。一个人向对方表达同样的意见,如果以正面而断然的方法说出,较容易激起对方的反感,如果以询问的方式向对方提供主张的话,对方会以为是自己的意思,不自觉地欣然接受了。

“和气生财”的这些法则,道出了犹太人经商制胜的又一个秘诀,它的核心是给人好感,用善意温和的态度与人相处,这样别人也会以此相报,你学会了吗?人脉,经商的重要资本人脉是金,却贵甚黄金;因为黄金有价,人脉无价。人脉资源是一种潜在的无形资产,是一种潜在的财富。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其余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

人脉圈,是经商者拓展生意的必需途径。古今中外,有很多成功人士就是借助别人的关系和能力,才顺利地攀上了成功的巅峰。人脉等于钱脉,关系就是能力,运用各种关系,打开成功的便利之门。乔治·索罗斯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他人生的路上有两位朋友对他的影响和帮助很大。

乔治·索罗斯号称“金融天才”,从建立“双鹰基金”到现在,他创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业绩,以平均每年35%的综合增长率令华尔街同行望尘莫及。

乔治·索罗斯出生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一个中上等的犹太人家庭。乔治·索罗斯的父亲是一名律师,他教育索罗斯要自尊自重、坚强自信。索罗斯的童年是在父母悉心关爱下度过的,非常幸福。但是随着纳粹组织对布达佩斯的侵略,索罗斯全家开始了逃亡生涯。他们几经漂泊,来到了伦敦。

索罗斯无法忍受处于社会底层的生活,他决定通过求学来改变自己的境况。索罗斯于1949年开始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学习。在他的求学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要数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卡尔·波普鼓励他严肃地思考世界运行的方式,并尽可能地从哲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正是卡尔·波普的严格教导,为索罗斯建立金融市场运作的新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索罗斯从伦敦经济学院学成毕业后,他很快发现只有参与到投资业才有可能挣到大钱。于是,他给城里的各家投资银行发了一封自荐信,最后终于有一个公司愿意聘他做一个见习生。他的金融生涯从此揭开了序幕。

索罗斯在工作上一直勤勤恳恳,而且很有主见。由于德国安联保险公司的股票和房地产投资价格上涨,其股票售价与资产价值相比大打折扣,于是索罗斯就建议人们购买安联公司的股票。摩根担保公司和德累福斯基金根据索罗斯的建议购买了大量安联公司的股票。事实证明,安联公司的股票价值翻了3倍。索罗斯也因此名声大振。

索罗斯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很快就晋升为公司研究部的主管。但是真正给索罗斯以后的投资生涯带来重大转折的是他的朋友吉姆·罗杰斯。二人联手,成为华尔街上的最佳黄金搭档。1973年,他们创建了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公司刚开始只有三个人:索罗斯是交易员,罗杰斯是研究员,还有一个人是秘书。索罗斯基金的规模虽然并不大,但由于是他们自己的公司,索罗斯和罗杰斯都很投入。他们订了30种商业刊物,收集了1500多家美国和外国公司的金融财务记录。罗杰斯每天都要仔细地分析研究20到30份年度财务报告,以期寻找最佳的投资机会。在他们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把公司发展壮大,在纽约首屈一指。

你可以看到,在索罗斯的成长中,最应该感谢的有两个人,一个是他大学的老师卡尔·波普,卡尔·波普的严格教导,为索罗斯建立金融市场运作的新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个就是他的朋友罗杰斯,他们两个人的合作被称为是华尔街上的最佳黄金搭档。这两个人,就是索罗斯成为金融大鳄的重要资本。

人际关系是这么的重要。可是,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只有少数人会主动地去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想想那些企业大老板,那些世界富翁们,哪个不是人脉广泛、财源广进呢?不仅仅是超级富翁,就是在那些外企单位里,我们也会发现,他们比我们更懂得建立自己的人脉。调查发现,外企人员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都对人脉非常看重。他们愿意主动结交朋友,他们懂得很多时候无意间遇到的一个人,或许就能成为自己的贵人。世界一流人脉资源专家哈维·麦凯就很懂得进行人脉竞争。

哈维·麦凯大学还没毕业,就开始找工作。当时的大学毕业生很少,他自以为可以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结果却徒劳无功。哈维·麦凯的父亲是一名记者,人脉很广,认识很多政商两界的重要人物。多年前,哈维·麦凯的父亲曾经帮助过一名叫查理·沃德的人,对此查理·沃德一直心存感激,一直想找机会报答他。直到有一天,他们又见面了,查理·沃德问哈维·麦凯的父亲是否有儿子。父亲如实回答了哈维·麦凯,并指出他将要大学毕业,正需要一份工作。查理·沃德提出可以给哈维·麦凯提供一份合适的工作。

第二天,哈维·麦凯打电话到沃德办公室,约定跟沃德见面的时间。沃德说:“你明天上午10点钟直接到我办公室面谈吧。”第二天,哈维·麦凯如约而至。沃德兴致勃勃地聊哈维·麦凯的父亲的那一段狱中采访。整个过程非常轻松愉快,不想招聘会变成了聊天。查理·沃德很快就安排哈维·麦凯到他们公司上班。

哈维·麦凯如此费劲地去找工作,结果却两手空空。现在不但顷刻间有了一份工作,而且还是薪水和福利最好的单位。

这对哈维·麦凯来讲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还是一份事业。42年后,哈维·麦凯成为全美著名的信封公司——麦凯信封公司的老板。哈维·麦凯在品园信封公司工作期间,熟悉了经营信封业的流程,懂得了操作模式,学会了推销技巧,积累了大量的人脉资源。这些人脉成就了哈维·麦凯的事业。

越来越多的超级富翁们认识到,日积月累的人脉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人是一个群体,你所认识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你生命中的贵人,成为你通向财富之路的重要顾客。请随时随地关注开发自己的人脉资源吧。

与人为善才能获得友谊《塔木德》中有这样一句话:“先哲对世界的看法中,没有灰心和自怜。你对生活奉献多少,你就会从生活中得到多少。”

有一个伟大的定律,叫付出定律。它告诉我们,只要你有付出,就一定有回报。回报不够,表示你付出不够;想要得到更多,你就必须付出更多。想要得到更多财富,你必须悉心经营人脉;想要得到人脉,你必须赢得别人的心;想要得到别人的友谊,你必须付出自己的善意。

在现实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两家经营同种业务的公司,其中A公司的规模比B公司小得多,同时A公司员工的工资比B公司高得多,但是两家公司的利润却差不多。大家忍不住会问:工资高意味着生产成本也高,那利润从何而来呢?

根本原因在于A公司的老板懂得宽以待人、将心比心的道理:与人为善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别人帮你做事时才会竭尽全力。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想通过同样的付出获得更多的劳动成果,对于公司的员工当然也是如此。大家都清楚:员工对公司的满意程度与他们在工作时的态度是有很大关系的。所以作为老板,不能只想着使自己获得的利润最大化,还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利益。给员工高工资可以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竞争欲,提高他们工作的效率,从而会为公司带来更多利润。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增值模式:高工资—高效率—高利润—更高工资—更高效率—更高利润……从长远考虑,支付给员工高于一般水平的工资反而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其实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只占了新增利润中很小的一部分,同时还能显著增强公司的向心力,避免了员工跳槽造成的人力资源损失。

例如,罗伯梅德是美国的一家生产家庭用品的公司,8年来发展一直十分迅速,公司利润每年以18%~20%的幅度快速增长。这是因为公司采用了利润分享制度,固定地把净利润的一部分分配给员工,也就是说,公司赚得越多,员工个人得到的也越多。所以公司里所有的员工都很卖力,还会积极主动地寻找产品的缺点并加以改进。因此公司的产品以质量好而著称,赢得了大量的订单。

同样地,艾柯卡以人为本,不仅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同时也拯救了一个企业。

1978年,艾柯卡来到处境艰难的克莱斯勒公司。他懂得:只有公司上下团结一心,有难同当,才能挽救濒临破产的企业。为了改善工人和领导之间的关系,他深入厂房,直接与工人接触交谈,走遍了公司的每个车间。在一系列的工人大会上,他由衷地感谢广大工人在这些艰苦的日子里与公司一起坚持,并告诉他们,等情况好转时,一定设法使他们重新获得和福特、通用工人同等的待遇。艾柯卡通过深入群众,增进了与工人们的感情,得到了工人们的拥护。这样,公司上下一致、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同时为了增加资金,节省开支,艾柯卡主动把自己的薪金减到每年一块钱,这就意味着他在无偿为公司服务,只做事不拿钱。公司总裁同员工一起卧薪尝胆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不仅使大家的心更齐了,还成为当时底特律最惹人注目的事情。后来,艾柯卡说:“我在克莱斯勒三年,对人的了解,比在福特公司的32年还要多,我发现只要大家愿意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但是,如果有人不尽职责,就永远别想克服困难,就永远也走不出困境。”在艾柯卡以人为本的领导下,克莱斯勒公司凭着大家共同作出的巨大牺牲,成功地度过了危机。

另外,高尔文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是一家大企业的创始人,深受员工的爱戴。

高尔文之所以能取得下属的信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下属真诚,重视他人的尊严,乐于奖励那些富有创新能力的人,认为权威应属于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同时他还将对员工的关怀拓展到雇佣关系之外。当他听到某个雇员的家人生病了,他就会打电话过去:“你真的找到了最好的医生?如果有问题,我可以向你推荐。”由于他的努力,一般情况下请不到的专家被请来了,而且在这些情况下账单往往直接由他来支付。

在经济状况最恶劣的阶段,作为采购员的比尔·阿诺斯因为牙病不得不推迟一些亟待完成的工作。高尔文看到他痛苦不堪的样子后,马上告诉他自己牙医的姓名,并叫他马上去看病。手术做完后,费用为200美元,这对当时只有普通工资收入的阿诺斯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阿诺斯从未见到过账单,当他每次向高尔文询问时,都会得到干脆的回答:“我会让你知道的。”几年后,阿诺斯的生活有所改善,他坦诚地告诉高尔文,他要偿还高尔文替他支付的账单,高尔文叫他不必如此关心此事,阿诺斯回答:“这钱是为了使高尔文能帮助其他雇员医好牙病。”

在摩托罗拉的工厂,还有许多这样的关于高尔文关心他人的故事被传颂。一个在生产线上工作的女孩,她的不是摩托罗拉雇员的父亲身患绝症,在家养病,高尔文知道后叫她马上回家照顾自己的父亲,同时照发全部的工资。高尔文还曾自己掏腰包替一个雇员的儿子和女儿缴纳大学的学费,还曾为一个雇员的妻子缴纳分娩费。

心中有他人,在别人有困难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你会发现,你不仅拥有了真正的朋友,收获了永远的友谊,同时还会帮助你走向成功。

要积极和富人交往人穷穷在思想。因此扶贫要先扶智。穷人应该丢掉自身的陋习,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看到自身的缺点,勇于向富人学习。

犹太人特奥的母亲不幸去世,给他和哥哥卡尔留下了一个可怜的零售店。这个小店出售的一些罐头和汽水之类的食品,收入微乎其微。

兄弟俩不甘心这种穷困的状况,到处寻找能把零售店扩大经营的方法。他们感到困惑,为什么同样的商店,有的人赚钱,有的人就赔钱呢?他们觉得是经营的问题,如果经营得好,小本生意也可以赚钱的。但是经营的诀窍在哪里?于是他们决定到大街小巷去看看,一天他们来到一家“消费商店”,这家店铺顾客盈门、生意红火。这引起了兄弟二人的注意,他们走到商店的旁边,看到门外有一张醒目的红色告示写道:“凡来本店购物的顾客,请把发票保存起来,到年终可凭发票免费购买发票款额3%的免费商品。”他们把这份告示反复看了几遍,终于明白这家店铺生意兴隆的原因了。

他们一下子兴奋了起来,马上回到自己的店铺,也立即贴上了醒目的告示:“本店从即日起,全部商品让利3%,并保证我们的商品是全市最低价,如达不到全市最低价,可到本店找回差价,并有奖励。”告示贴出后,他们的店铺门庭若市,生意火暴。他们的阿尔迪商店出现了购物狂潮。此后,阿尔迪商店在市里发展了十几个店铺,占据了几条主要的街道。此后,南到阿尔卑斯山,北到弗伦斯堡,到处都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阿尔迪”商店。

他们借鉴了那个商品让利3%的做法,又提出了现款交易就可以让利3%,加上全市最低价的攻势,所以使商店的生意异常火暴。如果不是他们学习别人了别人的优势并加以利用和发挥,阿尔迪商店是不会发展这么快的。

犹太人认为,财富是靠脑袋的,你的价值是脑袋。他们就是依靠脑袋发财的,而其他民族的人则是靠手。作为商人,你的任务就是想办法制订好一套完整的合理的商业计划,剩下的事情就让别人去摆弄,自己就等着赚钱就可以了。

富人之所以会富,是因为他们有一套自己致富的方法。只要掌握了致富的要领,我们也会变得富有。如果你经常接触富人,就有机会当富人。拥有一个富人的思维,向富有的人学习他们的经验,向他们靠拢,你会得到很多启示和发财的机会;而如果你在穷人堆里,你除了学会怎么样节俭之外,是什么都得不到的。

所以,在交往时,我们要尽量和富人交朋友,和富人交谈,从他们的行为中学到他们的智慧,这就是你今天致富的法宝。

犹太经典《塔木德》主张,一个人要和那些优秀的人接触。或许,这是保罗?艾伦取得如今这些成就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那个名叫保罗·艾伦的犹太男孩,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同时对天文学也充满特别的兴趣,一有空不是沉浸在音乐里,就是对着天空发呆。因此,在同学之间,他被视为一个不善交际的人。

不过,他也不是没有朋友,比他低两个年级的一位金发男孩,就经常到班里来找他,因为他父亲是图书管理员,金发男孩要通过他借一些最新的电脑书籍。

在借书还书的过程中,艾伦喜欢上了那个金发男孩,于是经常跟他出入于学校的计算机房,与金发男孩一起玩编程游戏。从“三连棋”一直玩到“登月”,临毕业时,他也成为一个仅次于金发男孩的计算机高手。

1971年春天,艾伦考入华盛顿州立大学,学习航天;次年,那位金发男孩进入哈佛,学习法律。两人虽然不在一个学校,但经常联系。金发男孩继续跟他借书,他继续跟他探讨编程问题。

1974年寒假,艾伦在《流行电子》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是介绍世界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的。他兴奋异常,因为在中学时,那个金发男孩就经常在他面前抱怨,计算机太笨重了!要是小到在家里能放下就好了。

艾伦拿着那本杂志去了哈佛,见到那位金发男孩,说,能放在家里的计算机造出来了。

金发男孩当时正为“是继续学法律,还是搞计算机”而苦恼。当他看到《流行电子》杂志上的那台所谓的家用电脑后,说:“你不要走了,我们一起干点正经事。”

艾伦没有走,在哈佛所在的城市——波士顿住了下来,并且一住就是八个星期。在这八个星期里,他和金发男孩没日没夜地工作,用Basic语言编了一套程序,这套程序可以装进那台名为Altair8008的家用电脑里,并且能像汽车制造厂的大型计算机一样工作。

当他们带着这套程序走进那家微型计算机生产厂家时,竟然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答复,给他们3000美元的基价,以后每出一份程序拷贝,付30美元的版税。

艾伦和金发男孩喜出望外,再也没有回到学校。三个月后,一家名为微软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在波士顿注册,总经理是那个金发男孩——比尔·盖茨,副总经理是保罗·艾伦。

现在微软公司已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巨无霸,总经理比尔·盖茨已成为人所共知的世界首富。艾伦在总经理的巨大光环下,虽然有些暗淡,但在《福布斯》富豪榜上也名列前五位,个人资产210亿美元。

对此,有人称保罗·艾伦是一位“一不留神成了亿万富翁”的幸运者,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与一个注定要成为亿万富翁的人交往,你怎么可能成为一个穷人呢?你与之交往的人就是你的未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友谊是一笔看得见的财富《塔木德》说:“一个人的才智和力量总是有限的。”世世代代的犹太人非常重视友谊的力量。犹太人认为,散居在全世界的同胞之间的交流和友谊,就是获得诸多成功的基础。建立人际网的媒介就是犹太教的教义。按照犹太教的规定,安息日是不能工作的,也不能谈论工作,必须中断旅行安静地休息。如果旅行中的犹太人到了一个安息日中的社区,那里的人就会留他住宿,并且准备丰盛的饭菜。通过这样的行动,自然就建立了人际网,经过长年累月的积淀,就变得非常牢固了,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这样一个通过安息日建立起来的人际网,让人际网中的犹太人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团结起来实现各自的理想,为他们积累强大的人脉,进而产生极大的财脉的方法,为犹太人日后的经商成功奠定了极坚固的基石。

对于长期遭受迫害的犹太人来说,因为他们一直无法实现定居生活,所以非常重视友谊,重视真正的朋友。他们明白在赚钱的道路上,可以依靠朋友的力量、依靠友谊的力量将彼此紧紧地拉在一起,只有这样,他们通往财富巅峰的垫脚石才可能越来越坚固。

20多年以前,乔布和沃滋是在同学的一家车库里结识的,当时他们都是中学生。这两个电脑迷想要一台“8800”,可是一时又凑不起钱,于是决定自己动手装。乔布和沃滋卖掉了自己的一些东西,凑起钱准备装100套“苹果-Ⅰ”计算机板,然后每台售价50美元,可赚回2200美元,正好够他们的本钱。“苹果-Ⅰ”是沃滋设计的,目的是降低成本。乔布拿着样品到当地的电脑商店去兜售,这家商店只订了50台。他们说,社会上大部分人不是想买散装件,而是想买整机。这给了乔布最重要的市场信息,而当时乔布仍无意做企业家。这家商店的经营者却是个有心人。为了敦促乔布去设计制作微电脑整机,便把“苹果-Ⅰ”故意装在了一只粗糙不堪看起来很没有档次的木头盒里。当乔布再次到这家商店去的时候,他们就给设计者乔布展示出了带有木头外壳的“苹果-Ⅰ”,这促使乔布下决心去设计制作美观的外壳。乔布和沃滋终于决定设计、生产完整的微电脑了。这就是后来著名的“苹果-Ⅱ”。

乔布和沃滋原来都是技术人员,当他们决定自己开公司后,首要的问题是筹措资金。这时,风险企业家开始光顾这两位年轻人了。来光顾的第一位是唐·瓦伦丁,他是乔布和沃滋的老板介绍过来的。瓦伦丁来到乔布家后,看到乔布穿着牛仔裤,散着鞋带,留着披肩长发,蓄着一脸大胡子,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位创业者的样子。瓦伦丁先生觉得不妥,终于未敢问津,而把乔布和沃滋介绍给了另外一位企业家——英特尔公司的前市场部经理马克库拉。这是一位精明练达的风险企业家,对微型电脑业务十分精通。这位38岁的富翁来到乔布的车库里,仔细询问并实地考察了“苹果”的样机,提了一大堆问题。最后问起了关于“苹果”电脑的商业计划。乔布和沃滋对买卖一窍不通,两人当时面面相觑,说不出一句话来。可是马克库拉独具慧眼,看出了这两个小伙子是不会让他失望的,于是他告诉乔布和沃滋,一个详细的计划是吸引风险资本所必需的。此后,马克库拉给他们俩上了两星期的管理课,他们三个人日夜工作,制订了一项“苹果”电脑的研制生产计划。马克库拉首先将自己的9万美元先期投入,又帮助乔布和沃滋从银行取得了25万美元的信贷。接着,他们三个人又带着计划去马克库拉熟识的风险投资家那儿去游说,吸引了另外60万美元的资金。至此,苹果公司吸引了接近100万美元的风险资本。他们聘请了33岁的迈克尔·斯科特当经理,因为他熟悉集成电路生产技术。马克库拉、乔布任正副董事长,沃滋任研究发展部副经理,苹果微电脑公司就这样正式开张,走上了它飞速发展的道路。

乔布和沃滋,以及商人唐·瓦伦丁,再到后来的马克库拉,这些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们相互团结、合作与沟通的结果。如果乔布和沃滋没有遇到马克库拉,不仅没有他们后来的成功创业,包括微电脑的历史恐怕都要重写了。如果他们在遇到后,并没有想到要团结起来,那他们中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有后面的伟大成就。正是由于他们之间的团结和友谊,为他们建立了通往成功之路的基石。

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友谊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盏明灯,它能照亮人们的心灵,使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温暖。友谊是一笔真正的财富,而真挚的友谊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这笔财富,只有用心去面对它、感受它,只有用真心去体会,它才会是一笔最大的财富。

创造机会,赢得人脉你当然知道人脉是一个人通往财富、成功的门票,在赚钱的同时充实自己的人脉账户,才能积累更多的财富,是犹太人经商过程中总结出的又一条经验。有人说,人脉即财脉,而人脉需要经营,既然是经营,那么投资是必然的。你不能坐等机会等朋友上门,必须自己创造机会结交人脉,赚得财富。

为了得到长期的利益,必须在需要开发的人脉对象中进行投资。放长线钓大鱼,舍小利获大利,这就是成功的犹太商人的生意经。

当初,罗斯柴尔德清楚地意识到,要在这个犹太人备受歧视的社会里脱颖而出,最有效的手段是接近手握巨大权势的领主并博得其欢心。他借当地领主比海姆公爵召见的机会,不但把花了很多心血和高价收集的古钱币以低得离奇的价格卖给公爵,同时还极力帮助公爵收集古币,并经常为他介绍一些能够使其获得数倍利润的顾客,不遗余力地帮公爵赚钱。如此一来,公爵不但从买卖中尝到了很多甜头,对古钱币的兴趣也越来越浓。罗斯柴尔德和他的关系逐渐演变为带伙伴意味的长期关系,远非只是普通的买卖关系。

如果说一两次的“蚀本大减价”一般人也可能做得到的话,罗斯柴尔德这种一直“蚀本”帮助别人赚钱的做法不能不说是难能可贵的。虽然他得以在宫廷出出进进,但自己在经济上仍然相当拮据。这种把金钱、心血和精力彻底投注于某个特定人物的做法,日后便成为罗斯柴尔德家庭的一种基本战略。如若遇到了诸如贵族、领主、大金融家等具有巨大潜在利益的人物,就甘愿作出巨大的牺牲与之打交道,为之提供情报,献上热忱的服务;等到双方建立起无法动摇的深厚关系之后,再从这类强权者身上获得更大的收益。在罗斯柴尔德25岁那年,他获得了“宫廷御用商人”的头衔。罗斯柴尔德的策略奏效了。

这种通过创造机会赢得人脉的方式,不仅仅可以通过投入金钱来达到,感情投入同样有效。你可以通过给别人对方想要的东西,来成功赢得其好感。

有句话说得好“你要想钓住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弄清楚鱼在想些什么,想吃什么,然后才能投其所好。

当然,经营人脉资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钓鱼,但其中有些道理是相通的。首先,你要像对待尊贵的顾客那样,了解人脉对象的基本情况。比如,家庭状况、收入状况、学历教育背景、兴趣爱好、价值观、工作生活习惯、职业事业理想目标、性格特点等各方面的细节,有必要的话还要在备忘录或数据库中记录备忘。其次,掌握人脉对象目前工作生活中最大的需求是什么,最看重什么,看看自己能为对方做些什么,能帮上什么忙,能提供些什么参考建议,满足对方哪些需求等。最后,不管对方的需求千差万别,但有一个基本需要是相同的,那就是被重视。通过适当的给予、关心、肯定、理解等行为,让对方感到你对他的重视,他对你的重要,自然对方就有一种满足感,从而产生对你的忠诚。

格林斯潘曾供职于纽约市一家大银行。有一次他有求于一家大工业公司的董事长。当格林斯潘被迎进董事长的办公室时,一个年轻的妇人从门边探头出来,告诉董事长,她这天没有什么邮票可给他。“我在为我那12岁的儿子收集邮票。”董事长对格林斯潘解释。格林斯潘说明他的来意,董事长却含糊其辞,模棱两可。这次见面的时间很短,没有实际效果。接着,格林斯潘想起董事长的秘书对他说的话——邮票,12岁的儿子……第二天早上,格林斯潘再去找他,传话进去,说有一些邮票要送给他的孩子。董事长满脸带着笑意见了格林斯潘,客气得很,“我的乔治将会喜欢这些。”他不停地说,一面抚弄着那些邮票。然后董事长把格林斯潘所想要知道的资料全都告诉了他,这就是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喜欢的方式。

我们从上面的故事中不难看出,你所给予对方需求上的小小满足,使其很容易感到你对他的重视,是对方对你敞开心怀,获取对方对你的忠诚,从而把其拉进你的人脉账户中。犹太人认为,建立人脉不在于跟对方有什么关系,而在于能给对方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当一个人最迫切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时,突然有人慷慨相助,他必定要寻求一种回报,以平衡内心受惠后的感激之情。

总之,想要收获财富的果实,你就必须不失时机地广交朋友,积极为自己创造机会,主动与人结交。而欲取之,先予之。人世间的事情,有了付出才有回报,没有无回报的付出,也没有无付出的回报。你为人脉付出的越多,得到的财富回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