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创业初期该做什么
5117900000011

第11章 认准生存是第一要务(3)

朱呈镕出生在山东省临沂市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高中毕业后,她进入大型国企——临沂市毛毯厂做了一名推销员。在1997年之前,朱呈镕在该厂是一名风云人物。她在毛毯厂做了近20年推销员,由于大胆敢闯,她的业务量一直高居第一。但是,好运气到1997年就走到头了。由于工厂效益不好,需要大量裁员,41岁的朱呈镕下岗了。

一段时间后,朱呈镕从下岗的痛苦中清醒过来。她想:自己这岁数,再出去找工作恐怕不容易,得自己做点小生意。可是做什么呢?大的做不来,小的恐怕要惹人耻笑。她一时没有了主意。

1999年10月21日,朱呈镕到山东省平邑县走亲戚,偶然路过一片山楂林,看到有个老农光着膀子在砍山楂树,砍了一棵又一棵,树上的山楂还挂着果。都熟透了。老农告诉她,平邑前几年大量种植山楂树,到如今,每年都造成山楂过剩。比如今年,卖4分钱一斤都没人要,只能卖到2分钱一斤。因为赔钱,他只好把树都砍了改种别的作物。

朱呈镕想:这山楂可是做糖葫芦的好原料啊,就算自己做不出来,说不定临沂有人要,自己干脆冒点风险,帮帮这位可怜的大爷吧!朱呈镕当下和老农以0.05元1公斤的价格谈妥,并留下地址和电话,付了200元钱的定金,让老农把他种的山楂直接送到临沂去。

第三天,4辆大拖拉机给朱呈镕送来了9000公斤山楂。朱呈镕没想到有这么多,一下子不免为眼前堆成小山一样的山楂犯愁。这几千元钱从哪里来啊?家里一向都是丈夫当家,她不晓得怎么跟丈夫开口要钱。等到山楂都卸完了,她只好骗丈夫说南方有一个朋友让她帮忙收山楂,要先向丈夫借5000元钱。待朋友来取山楂时再还给他。

钱付了之后,朱呈镕就赶紧在临沂找买家。可是市里唯一的大糖葫芦厂有自己固定的货源,根本不需要山楂;一些小作坊倒是需要,可是最多也就要几十斤。这可怎么办呢?

朱呈镕的丈夫王仪伟付了山楂钱后,左等右等,可就是不见妻子所说的南方那个收山楂朋友的身影。在他的一再追问下,朱呈镕只好说出了实情。

为了此事,他们夫妻争吵了一场。两人吵得不可开交。朱呈镕赌气说:“这批山楂要是卖不掉,我就把它们做成糖葫芦卖出去!”王仪伟一听更加气愤,他警告妻子说:“你要是想丢人现眼,去做糖葫芦卖,就自己找个地方去搞……”朱呈镕的脾气也上来了,一发狠,就搬出去了。

糖葫芦到底怎么做,朱呈镕几乎一无所知。最初她仿照街头上的糖葫芦,买来了一大批塑料包装袋,买来了几大袋冰糖,可是接下来怎么办,她就不知道了。于是,她决定自己研制糖葫芦。不久,她的丈夫放心不下,又把她请了回去,并买了一大堆跟糖葫芦有关的书籍和熬冰糖的用具。

在研究糖葫芦的过程中,朱呈镕发现北方有那么多做糖葫芦的,却几乎没有人真正把糖葫芦当成一项事业来做,而且所有的糖葫芦竟然都是有核的,为什么没人为顾客着想一下,把核去掉呢?大家爱吃糖葫芦,无核的肯定比有核的更受欢迎。于是,她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终于做出了自己的第一批无核冰糖葫芦。后来,她又做出了既不粘牙又不苦的无核冰糖葫芦。

此后,她信心大增,决定继续研制糖葫芦。结果,她又给糖葫芦去核的地方填充了巧克力、果酱甚至熟鸡肉、牛肉等等。这样,糖葫芦就更加受人欢迎了。

朱呈镕趁机给糖葫芦注册了“朱老大”这一商标,又让丈夫贷款5万元帮她在山东联系了一家包装厂,生产一批印有“朱老大夹心冰糖葫芦”字样的包装袋子。然后,她用贷款的钱专门租了一间大房子,添置了生产工具,雇了几个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她批量生产的第一批夹心糖葫芦上市后。仅仅第一天就卖掉了700支。从此,“朱老大”的名声很快就在临沂的大街小巷以至省内外的大中城市叫响,常常有人说:“喏,来串‘朱老大’吧。”

对于这种奇妙的变化,朱呈镕敏锐地感觉到,“朱老大”作为一个商业品牌,已经为广大群众所普遍接受和喜爱,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无形商业资本。但只有在全国迅速寻找到稳定的经销商和代理商,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才能尽快占领各地的冰糖葫芦市场。于是,她开始招聘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开拓市场。经过努力,“朱老大”夹心冰糖葫芦渐渐在山东、江苏、浙江、湖南、四川和新疆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发展了100多家经销商和代理商,基本形成了自己完整的销售网络。

但是。临沂地区的山楂,在朱呈镕成功开发出夹心冰糖葫芦后,价格已经偏高。从外地运输,由于路途遥远,必然造成损耗,朱呈镕后来采取了依托原料产地,就近发展冰糖葫芦分厂的举措。从2001年创办第一家分厂,截止到2004年12月,她先后在全国各地发展了14家“朱老大”夹心冰糖葫芦分厂,其中在大连就有7家。

接着,朱呈镕和她的一班人马,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朱老大”夹心冰糖葫芦精品。他们借鉴冰糕的包装技术,实现了夹心糖葫芦的精美包装;同时还针对传统冰糖葫芦不易保存的特点,成功研究开发了不化糖的“新品夹心冰糖葫芦”。该产品最大的特点是能在常温下保持3个月不化糖,并且不影响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口感。该产品一上市,就大受顾客青睐,并很快成为人们馈赠亲友的美味小吃。

这时,朱呈镕的夹心冰糖葫芦,已经拥有包括豆沙、草莓、果酱、巧克力等在内的十几个品种。产品以其独特配方、新颖创意、精美包装和爽脆口感,深受城乡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不仅幸运地获得了“世界蓝天杯金奖”,还被中国食品博览会推荐为名牌产品,并被国际风筝联合会指定为唯一特许精品、吉祥物和专用产品。

随着“朱老大”夹心冰糖葫芦在全国热销。朱呈镕又趁势借助“朱老大”的名声开发了相关的新产品。很快,她的30多个品种的“朱老大”速冻水饺也很快推向了市场,在临沂地区日销售量达到8吨,连上海市也有400多家超市热销。当她的“朱老大”饺子村开业时,全国立刻有20多家饭店要求加盟。随后,她又办起了“运达出租三轮车公司”吸纳下岗职工,逐渐发展到拥有出租人力三轮车600多辆。

现在,朱呈镕成立了“朱老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当上了冰糖葫芦厂、速冻水饺加工厂、饺子村、三轮车出租公司和夕阳红老年公寓等5家企业的总裁。集团公司成立后,朱呈镕的企业继续如一列开足马力的火车。高速地行驶着。有一组数据最能说明这个问题:截至目前,朱呈镕的企业已经拥有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企业员工1500多名,年销售收入达到几个亿。

这个昔日在凛冽刺骨的寒风中沿街叫卖的“下岗嫂”,在下岗后,为了生存。做起了卖糖葫芦的小生意。由于她勤学,善于钻研,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一个毫不起眼的小生意做大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糖葫芦大王”。

由朱呈镕创业的经历可以看出,一个创业者只要有创业的雄心,只要有创业的执著,只要不断努力地追求,创业初期企业规模的大小并不是影响其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创业初期,从小做起,不仅能比较容易地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而且还能减少创业风险,一旦企业进入正轨,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创业者再不失时机地追加投资,自然能使企业一步步地发展壮大起来。

因此,在创业初期,无论创业者的资金有多么雄厚,为了保证创业成功,减少创业风险,创业者都应该从小做起。从小做起并不是保守,而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扫除后顾之忧。做小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大,为了更好地做大。

七 做大不等于大做

无论是刚刚成立的企业,还是市场上的老企业,生存都是第一要务。作为创业者,一定要时刻牢记生存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创业之初,有些创业者因为开局顺利,往往雄心大发,想趁机把企业做大。这本来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基于各种原因,他们往往容易把做大理解成大做,一味地贪大求全,使企业的经营渐渐呈现出失控状态,一旦遭遇挫折,企业很快就陷入了生存危机。其实做大不等于大做,每一个创业者都应该明白这一点。

郭华超是依靠小本“金”走上创业道路的,由于开局很顺,在经过一系列的快速发展后,他雄心勃发,误认为把企业做大就是大做,盲目投资,扩大规模,致使一个发展势头比较良好的企业出现了生存危机。

10年前,郭华超带着5000元南下深圳,在白石洲租了套民房当作坊,带着16个工人开始创业。

他没打过工,没来过深圳,没有任何关系可以依靠,而且也从未有过任何投资经历,有的仅仅是号称“中华一绝”的金箔手艺。

18岁以前,郭华超只是安徽砀山的一个农家少年。18岁参军到了南京后。郭华超由于写得一手好文章,博得了“军营一支笔”的称号,转业时顺利地成了南京的“城里人”。他开始是在基层做秘书,后来又成了一名电视台的记者。

在当记者期间,郭华超遇到了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金箔。金箔据传是炼丹的产物。南京六朝古都,是金箔的发源地,而南京金箔集团为全球同行之首,占据世界金箔市场份额的30%。

在创业之初,郭华超与南京金箔集团签订了5年的协议,租下了该集团在珠三角地区的经营权。当时,他们的企业非常小,条件非常有限。他们出门跑单时,肩挎重量级公文包,拿着BP机(当时没钱买手机),为省钱从不打的,只坐大中巴。在创业期间,郭华超非常认真,非常投入。

结果,郭华超很快就成为了“贴金能人”。掘到“第一桶金”后,郭华超不断推出得意之作,比如《人民日报》、《团结报》创刊50周年的纪念收藏性金箔报,同时郭华超的公司还成为海尔、华为、康佳、中兴、大亚湾核电站等企业的指定礼品供应商。郭华超在业内的名气越来越响。“华箔行”贴金工艺品占了珠三角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一半,而家具贴金更是高达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