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创业初期该做什么
5117900000007

第7章 选准适合自己的工作(2)

在现代社会,大部分创业者在创业时,往往会选择自己最熟悉的行业。因为在创业时,做生不如做熟,做自己熟悉的行业成功的几率往往要大一些。但是,对于创业者来说,所谓做熟的“熟”也是相对的。或许创业者对以前的某个行业非常熟悉,但是可能是从一个打工者的角度看到的东西,而创业是自己做老板,老板看问题的角度和员工肯定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创业之初,创业者即使选择了自己熟悉的行业,也不能掉以轻心,还要对所熟悉的行业进行深入了解,以便全面地掌握自己所在行业的情况,为自己参与竞争创造更好的条件。

创业毕竟是一种风险投资,即使是自己所熟悉的行业,也存在很多风险。在创业之初,创业者必须对自己所投资的行业进行深入了解,才会减少风险。才会有更多成功的把握。

1980年,易敬平大学毕业,当了一名教师。他教书育人12年,是学校重点培养的对象。但是,他从小就有自己的创业梦,渴望有属于自已的发展空间。

1992年,易敬平不顾众人的反对,毅然下海。刚下海时,他在一家工厂做业务员。跑了两年市场,他认识到日化是个十分有潜力的行业。不久,他借钱在下河街开了一个日化用晶店。这样,他慢慢地熟悉了化妆品行业。

1996年,他开咖啡厅失败。他将自己封闭在家里练书法,并从中慢慢地领悟到了创业一定要做自己最最熟悉的行业,否则就容易失败的道理。他认为,自己最熟悉的行业是化妆品和美容业,便决定在化妆品和美容业里搞出一点名堂。于是,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化妆品和美容业,考察长沙的美容行业。经过仔细的考察,他发现当时长沙的美容行业极不规范,而且没有一个称得上是好品牌的。

经过考察,他心里一阵惊喜,原来自己熟悉的行业里还存在着这样巨大的商机。于是,他便想办法改变这些,一开始就坚持做品牌。他一直坚持认为,“好的企业一定要选好的品牌,好的品牌要选好的企业”。结果,易敬平渐渐在业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并于1997年被选为长沙市化妆品协会会长。

1999年,他开始涉足美容专线。2001年,正式创办蒙妮坦美容学校。时至今日,其业务涉及日化产品、美容专线、美容教育线、美容实体、休闲城等多个产业,他旗下的湖南知音贸易公司等实体已成为业界翘楚。

易敬平创业虽然是从事自己所熟悉的行业,但是他仍然不停地深入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他在谈到创业心得时,感慨地说:“做企业很多人是用脑,有些人是用心,而我用的是全部生命。”作为企业管理者,易敬平已从常人的思维中超脱出来,已从平凡庸俗的人际关系中超脱出来,搓麻将、吃吃喝喝、桑拿按摩等活动与他无缘,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他矢志不渝的“美丽事业”上。

每一个人工作一段时间后,都会对某一个行业有一些了解,都会认为自己熟悉了某个行业。因此,当他们自主创业时。也往往容易不自觉地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但是,殊不知他们对自己了解的行业并不是真正全面的了解,所以。一旦走上创业之路。才发现自己的想法与市场实际情况居然严重脱节,从而遭遇挫折或失败。相反,那些深谙学无止境的道理的创业者,在创业时即使对自己所熟悉的行业也要进行深入的了解。正因为了解透彻,所以他们往往能比同行做得更加出色,从而获得成功。

许天健早在1980年就在台湾从事壁纸等装饰行业。1992年,他来到上海创业,也是从自己熟悉的壁纸等装饰行业开始的。上个世纪80年代,台湾的装饰行业已十分红火,本着自己已经先行一步,有大把经验在手的许先生初闯上海,便看准了上海刚刚出现的壁纸行业。

虽然是做同样的行业,但是上海的市场环境毕竟与台湾有很大的差别。为了使自己在上海的创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功,许天健一开始也只是卖进口产品,并潜心观察上海壁纸等装饰行业的市场发展情况。

慢慢地,随着壁纸科技含量的逐步增加,他发现市民的需求多样化逐渐明显。于是,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后,他和几个朋友在宜山路合伙开了欧雅壁布时尚广场。他们所销售的壁纸,不像当时的一些大型建材超市把墙纸像翻相册一样翻给顾客看,而是像做样板房一样,把壁纸完全展示出来,再加上布艺窗帘。这样,壁纸体现出来的整体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许多顾客走进来后就挪不动脚步了——原来壁纸可以是这个样子。

欧雅以壁纸加窗帘就能创造一个舒适房间的口碑很快被传了出去,消费者接踵而至。但许先生并不以此为满足,他更加深入地了解客户对壁纸的消费需求,以便更好地销售壁纸,满足客户的需求。在他以前所了解的壁纸行业里,他并未发现壁纸可以做一个舒适房间来向客户展示使用壁纸的优点。但是,在深入了解壁纸行业后,在自主创业后,才发现采用这种办法向客户展示壁纸,效果尤其明显。而且,通过深入了解该行业,许先生不仅自己设厂生产壁纸,而且还代理很多世界品牌的墙纸,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全世界最好的壁纸我们都有”。

在对壁纸等装饰行业的深入了解的过程中,许天健注重创造品牌。由于营业员都有大专以上学历,加上专业培训,所以几乎个个都是搭配高手,在免费帮客户设计时,常常获得客户的称赞。他们并不急于求利,更多的是推广这个市场软装修所强调的个性,做的是配套,有的东西并不需要花很多钱。主要是搭配设计。壁纸因为它的纹理、色彩、图案和文化内涵,是非常能创造出个性的东西。他们公司现在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完成家装设计师后面的工作,帮客户选出适合自己家庭的墙纸和窗帘。

由于许天健创业时对自己熟悉的行业还孜孜不倦地深入了解,他店里的产品不仅品种全,而且深受客户们的欢迎。几年来,许先生和朋友一直在追加投入,对这个自己选定的行业充满信心。许天健说,目前上海壁布在民用、娱乐以及饭店宾馆装饰方面都有市场潜力,因为现在上海这个市场还不到2%,可以预测,上海在5年内完全可以达到10%的市场量。那就意味着自己的公司还有5倍的成长空间。

创业初期要做自己熟悉的行业是创来者人人都懂的,大部分人也是这样做的。但是,许多创业者做熟却不一定能够获得成功。这固然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但是与创业者没有进一步深入了解自己所熟悉的行业也不无关系。因为市场是瞬息万变的,而且创业前后看问题的角度又有所不同,所以在创业后,往往会发现以前对市场的认识与现在市场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由于不了解市场的实际情况,遭遇挫折或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在创业之初,创业者对自己熟悉的行业也要做深入的了解,以确保自己对该行业有全面的认识,准确把握该行业的市场变化情况,从而推出更加适合市场的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去赢得市场。只有这样,创业成功的希望才会变得越来越大。自以为了解该行业,而不去深入了解,是刻舟求剑的做法,最后等待的结果只能是失败。这一点,创业者在创业初期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四 有前途的行业要仔细考察

投资创业也有个跟风的问题。一说某个行业能赚钱,这个行业似乎就成了取之不尽的聚宝盆,千军万马立刻就会聚集在这个独木桥上撕杀夺宝。谁要是不来参与这场恶战,谁就是标准的“傻蛋”。这个行业战场上撕杀的血迹还没有擦干,可能另一个据说能赚钱的战场又开始了残酷的恶战。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甚至不惜血本,不惜手段。结果是,虽然把对方打败了,自己也伤亡惨重,所剩的本钱也不多了。

面对这种跟风投资,创业之初的创业者一定要慎重对待,因为自己的实力毕竟有限。一旦某个行业利润相对高,不管自己是否具备做那个行业的条件,就涌向那个行业投资,往往容易出现大把银子投进去却难以获得回报。因此,对市场上一些有前途的行业,创业者在选择时,千万不可执意跟风或追涨杀跌,一定要慎之又慎,一定要进行仔细考察,最好是下点功夫,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眼光放远一点,努力寻找那些在底部经过长期盘整,逐步放量已有启动迹象的“个股”。这样,成功的把握才会大一些,生命周期才会长一些。否则,如果不经过仔细考察,盲目上马,盲目决策,那么看似前途无限的“朝阳产业”也会被做成“夕阳产业”。

在通信行业,有一个创业者叫潘辉,其创业失败就是因为在选择有前景的行业时,忽视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仔细考察。结果,在通信业的利润还相对比较丰厚时,潘辉所领导的“全方科技”却一直在走下坡路,在市场一片看好的背景下亏损了50万元。

潘辉从1997就开始做手机生意,并在手机利润丰厚的背景下挖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随着手机销售市场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强劲,潘辉意识到自己迟早要转型。因为随着手机利润的下降,渠道开始往大商家转移,像潘辉这样的小商家利润日薄。

2000年时,重庆电信行业开始全面步入代理商时代。这让潘辉看中了一个创业项目——IP电话。

经过市场调查,潘辉选择了和重庆当地一家电信营运商进行合作,代理其IP电话产品。当时代理一个产品要交纳10万元保证金,潘辉一共代理了两个产品:IP磁卡和企业IP主叫产品(先打电话后付钱),从每个月结算下来的话费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电信营运商进行分成。

潘辉决定主推企业IP主叫服务,因为推广IP卡会与电信营运商的现有渠道冲突,而且利润低下,人力成本太高。而直接与企业打交道则一方面有助于培养自己的客户群,另一方面赚取的利润也相对丰厚一些。

当时与潘辉在重庆市场一块儿做IP电话代理的共有5家代理商,应该说前期的市场竞争者相对较少。当时代理IP电话的分成方式是:话费的30%归代理商,剩下70%归电信营运商。

照潘辉的发展计划。争夺企业客户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广泛的圈地。于是,潘辉在人力成本上大花血本。当时其他几个代理商手下不过六七个业务员,他却雇了30名员工,全部用于跑业务。

企业客户就像资产一样,有良好资产,也有不良资产。在刚起步时,潘辉一味地贪多求广,没有对企业客户进行分类。结果,很多业务员带回来的都是一些小客户,或者质量不是很好的客户,每个月付款都不及时,或者干脆借故拖欠,这样的客户占了公司80%之多。结果,前3个月下来,潘辉的收入只有2万元左右,还不够人力成本的开销,这还没加上办公费用。潘辉认为,这是每个创业者刚开始的必由之路,只要前期积累了一定的客户数量,后面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

一年下来,客户虽然有70多家,但质量普遍不好,有些公司一个月的长话费不过才几百块钱,最少的甚至几十块钱,潘辉开始意识到不该把钱花在这些质量不高的客户身上。于是果断抛弃这些客户,让业务员去开辟新客户。

结果,潘辉一路惨淡经营,硬撑到2003年。此时,各个IP电话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代理商由当初的5家一下子膨胀到几十家,电信营运商也加大了直接对企业级用户的攻势,潘辉的IP电话卡业务几近停业。

在客户的定位上。潘辉仍然举棋不定。同时他太看重销售环节,没有注意到通信业的本质是服务业,没有组织人力去进行技术服务。如果客户在技术方面出现了什么问题找到潘辉,潘辉还要跟电信营运商联系解决,在服务速度和响应时间上大打折扣,在同行中的竞争也一直处于劣势。

于是,2003年8月他开始裁员,业务员从30多名裁到10名,但这时已经回天乏术。为了不让自己血本无归,潘辉最终选择了出售公司客户换取一定的资金。2004年3月,全方科技正式宣布关门。

潘辉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即使你投资的是一个比较火红的行业,如果在创业过程中,不对其进行仔细的考察,对其没有清晰的定位,那么本来是赚钱的买卖也会变成亏本的行当。因此,对于创业者来说,即使很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也未必一定适合你。如果事前不进行认真的考察。看见别人大把大把地赚钱就眼热,盲目上马,往往会输得很惨。

王先生看到必胜客在南京做比萨很不错,天天客户爆棚。他认为,要是自己开个比萨店的话,生意也应该很不错。于是,他立志创业,把创业的突破口定在比萨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