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武则天的职场晋升管理学
5179800000024

第24章 志在天下的女人(2)

武则天给“北门学士”下达了设计要求:明堂不一定要方方面面都符合儒家经典,只要修得足够威风、富丽堂皇就行了。那帮人不愧是干练之才,儒生们几十年都没有解决的设计方案,他们几天就解决了。

有了设计方案后,接下来就是施工。为了推进施工进度,武则天让和尚薛怀义当总监工,这就有点搞笑了,几百年来,儒、释、道三家为争思想界正统,整得水火不相容,如今却让一个和尚去负责监造儒家弟子心目中的圣物,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薛怀义指挥几万民工大干快上,只用了10个月的时间,于垂拱四年的十二月,就把一座巍峨壮观、富丽堂皇的明堂修好了。怎么个巍峨壮观、富丽堂皇呢?据史书记载,明堂一共有三层:下层象征春夏秋冬四季,中层象征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月令,上层象征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二十四节气。上、中、下三层的高度是294尺,这是唐朝时使用的尺。唐朝时的一尺约等于现在的九寸三分,换算成米的话等于294×0.93÷3=91.14米,相当于当今三十层的住宅楼那么高。这个高度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给人造成的视觉冲击绝对不亚于迪拜的摩天大楼,其巍峨壮观可见一斑。当然,更令人叹为观止的还不是它的高度,而是它的外部装饰。明堂的中间层装饰着九条涂金的巨龙,九条巨龙捧着一个圆盘,圆盘之上是明堂的最上层。最上层的顶部安放着一个一丈多高的铁凤凰,铁凤凰同样被涂成了黄金色,昂首振翅,使下面那九条巨龙黯然失色,那只凤凰象征着武则天,她是这个世界上至高无上的女人,因为有了她,所有的男人都要对她俯首称臣。

明堂修好了,转眼就到了第二年春节,武则天率领睿宗李旦及皇太子在明堂举行祭天、祭祖、接见百官等一系列大典,天子坐明堂的盛世景象终于出现了。可惜明堂里坐的不是皇帝李旦,也不是皇太子,而是皇帝的妈,圣母神皇!她才是真正的天子。

职场圣经语录

武则天的聪明之处在于她总能挂羊头卖狗肉。明堂是儒家的圣堂,她却撇开了那帮儒生,也不拘泥于儒家经典上所说的,完全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设计修建,并在其中加入了佛教的元素,这实际上给天下人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任何教条都束缚不了我。教条是死的,人是活的,想用教条来阻止我做皇帝是没用的,只要我想做皇帝,我就一定能做成皇帝。

3.弃儒就佛,寻找女皇依据

武则天在修建明堂这个问题上抛开了儒家传统,用一个和尚负责监造这么庞大宏伟的建筑,说明她并不在意儒家传统,不但不在意,而且很反感。正是因为万恶的儒家传统,才使她在迈向皇权的路上磕磕绊绊。儒家学说特别反对女人执政,其中有一句很经典的叫“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意思是母鸡打鸣,那是家门不幸。引伸开来讲就是,女人执政,国家肯定要灭亡。因此,儒家经典其实是男人们经世致用的厚黑学,对于要想出人头地的女人们来说,是一道道枷锁,翻遍儒家经典,也找不出女人可以当皇帝之类的话。在儒家的世界里,女人只是男人的配角,主宰天下轮不到女人。好在唐朝和后来的宋元明清不一样,当时,儒家学说还没有完全定于一尊,儒、释、道三家并存,而且佛教、道教还略占上峰。道教是李唐王朝的国教,老子是李唐王室的老祖宗,用人家老祖宗的思想来革人家子孙的命,那是行不通的。武则天见儒家不能用,道家又不能使,便转而依靠佛教来为自己做皇帝提供理论依据。

武则天和佛教本来就有着很深的渊源,她的母亲杨氏信佛,她本人在太宗死后曾到感业寺出家为尼,她的那个面首薛怀义现在也是个和尚。对啦,这件事就交给他去办,他能建好一座明堂,我就不信他找不出女人可以做皇帝的依据。

于是,武则天让薛怀义组建了一个佛教经典研讨班,其实也不研讨什么,主要就是查找哪一部经典里关于女人可以做皇帝的论述。

薛怀义领命而去,非常积极,领着他那个研讨班夜以继日地研读佛教经典,寻章摘句。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从一部经典里找到了理论依据,这部经典叫《大云经》,里面讲述了一个叫净光的天女的故事:“佛告净光天女言,天女将化为菩萨,即以女身当王国土”意思是说,佛主告诉净光天女说,你将化身为菩萨,幻化成一个女性的身体,去统治一方国土。这说明,女人是可以统治天下的。

《大云经》里还交代了这个天女净光的前世今生。她的前世是一个国王的夫人,后来转身成净光天女,天女又化身成菩萨,菩萨又化身成女人,去统治一方国土,最后这个女人又转化成佛。这个来龙去脉太让武则天高兴了,这不说的就是她吗?这部《大云经》简直就是为她当皇帝而写的。我武则天先是太宗的才人,这不是国王的夫人吗?后来又成了皇后,晋封天后,这不是天女吗?高宗死后,自己修成正果,主宰天下生杀予夺大权,把李哲、李旦这两个玉皇大帝似的人物都压制下去,谁有这么大的法力?显然只有菩萨才能做到呀!我不就是菩萨吗?我已经完成了菩萨的使命,如今我想以女人的身分君临天下,不就是那个菩萨幻化而来的女人吗?而且当了皇帝后,还能成佛,这个结果太完美了。

不过,要让这个理论依据家喻户晓,还有一些工作要做。首先,《大云经》刚从梵文译过来时文词太深奥,普通老百姓的文化水平低,看不懂;其次,在众多佛教经典中,《大云经》的知名度太低,连武则天自己这个佛教信徒都不曾听说过净光天女这个人,普通老百姓又怎么会知道呢?老百姓看不懂《大云经》,又不知道有净光天女这个人,如何让他们去认可一个女人来做皇帝呢?

问题既然摆上了桌面,那就集中力量解决吧。

武则天又给薛怀义交待了一个任务:组织那帮和尚给《大云经》作注,注释一定要浅显易懂,让老百姓能明白。薛怀义领命而去,带着那帮有才华的和尚,很快就给《大云经》作完注。加上了注释的《大云经》叫《大云经书》,注释浅显易懂,除了傻子,谁都看得明白。而且在作注时,薛怀义等人还进行了创造性发挥。净光天女不是知名度低吗?那就让她的知名度高起来。她不是变成了一个菩萨吗?那这个菩萨是谁呢?干脆这个菩萨就叫弥勒佛吧,这在当时是个家喻户晓的菩萨:慈眉善目,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经过这么一番发挥,武则天就成了弥勒佛的化身,然后弥勒佛又化身一个女人去当皇帝,造福苍生,功德圆满后又回去成佛。武则天对这番注疏非常满意,下诏推广,在每个州都建一座大云寺,配备《大云经》和《大云经书》,让各地的高僧大德同时开讲《大云经》。

于是,《大云经》很快深入人心,天下老百姓都知道了净光天女,天女变成弥勒佛,弥勒佛又变成女人统治天下,这不就是当今的天后武则天吗?她是弥勒佛化身来统治天下的,弥勒佛慈悲为怀,普度众生,造福百姓,这样的人,咱们为什么不拥护她呀!

职场圣经语录

弃儒就佛,充分体现了武则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个性,她的目的就是名正言顺地做皇帝。按照儒家的理论,她要想做皇帝,这叫“名不正,言不顺”。也就是说,她没有那个条件和资格。不过,这没有关系,武则天是何许人也?她会向现实中的一切成规屈服吗?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资格是自己争取来的,而不是别人赏赐的。通过弃儒就佛,强势的武则天找到了女人做皇帝的依据,而且把自己装扮成普度众生的女菩萨,堵住了天下悠悠之口,争取了民心。

4.女皇登基

明堂修了,祥瑞也有了,女人做皇帝的理论依据也有了,武则天做皇帝是水到渠成,她应该登基了。但此时,武则天反而不着急了。她在等什么呢?民意。她要让天下人知道,不是我想做皇帝,而是你们要我做皇帝。

那么,怎样达到这一效果呢?在她的授意下,她的侄子们、坚决支持她的大臣们早已在策划这件事了。

载初元年(690)九月初三日,一个叫傅游艺的七品芝麻官带着几百位关中父老,来到武则天的殿前叫嚷,要求武则天顺天意、应民心,登基即帝位,他们还上书武则天,强烈要求现任皇帝改姓武,以便今后继承母亲的事业。

面对关中父老的请愿,武则天在高兴之余却婉言拒绝了,说你们这是陷我于不义。这个姿态是必须要做的,中国古代有个传统,所谓禅让,一定要三让而后受之,即推却几番再接受,给天下人这样一个印象:不是我要当皇帝,是他们三番五次请我、逼我,盛情难却,天意、民意难违,我是不得已而为之呀!

当然,拒绝了群众,还必须要安抚群众,不能让他们伤心,于是,领头的傅游艺从七品官被提拔为五品官。此举在安抚群众的同时,她也给了其他人一个信号:推举我就能得到奖赏,做官的能够得到提拔!

没过多久,第二批请愿的人又来了,他们是洛阳百姓,请愿队伍浩浩荡荡有一万二千人,里面还有和尚、道士、蕃人、胡客,三教九流的人都来了,代表了社会各阶层。面对这么声势浩大的请愿活动,武则天又一次拒绝了,装着一副很痛苦的样子:我不能做这种不仁不义的事。

请愿的人离开了。

可是,第二天,这帮人又回来了,他们守着宫阙请愿,一副不答应就不走的架势,而且请愿的人越来越多,昨天还是一万二千人,今天一下增加到六万多人,大批官员也加入到请愿的队伍之中,而且,他们还派出代表跟武则天对话:“今天命陛下以主,人以陛下为母,陛下不应天,不顺人,独高谦让之道,无所宪法,臣等何所仰则。”

这简直是批评武则天的口吻:现在上天命陛下为天下之主,天下臣民都视陛下为自己的母亲,可陛下既不应天,也不顺民,只是一味一味地谦让推辞,不为天下人垂宪立法,将天下臣民置于何地?我们都将无依无靠呀!

武则天还想要推辞一番,可请愿的百姓不干。这时,一只鸟从远处飞来,人群中马上就有人喊:“大家快看,凤凰,那是凤凰,凤凰飞过来了!”话音刚落,一群鸟又飞了过来,人群马上沸腾了:“快看,百鸟朝凤!”地上万民欢呼,天上百鸟朝凤,真是天人感应呀!再不答应,就是违天逆民了。但是,武则天还是推辞,她在等一个人,因为没有这个人出场,这场戏演不下去,这个人是谁呢?就是皇帝李旦。

李旦不是傻子,他要是再不配合,愤怒的人群必然会把他践踏成肉泥。识时务者为俊杰,保命要紧,他赶紧加入请愿的队伍,坚决要求母后当皇帝,把自己降为皇嗣,跟着母后姓武。戏终于演足了,武则天顺势接受了请求,说:“愈哉,此亦天授也!”好吧,这也是上天要把江山交给我呀。还一副没有办法的样子。

就这样,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从此诞生了。

载初元年九月九日,武则天正式登基即帝位,改元天授,改国号为周,采用周历(以每年的十一月为岁首),定都洛阳,自称圣神皇帝,将李旦降为皇嗣,改名武伦。

武则天下令在洛阳建武氏七庙,将列祖列宗都追尊为皇帝。同时拆毁李唐王朝的太庙,只保留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人的牌位,另给三人建一座庙,叫做享德庙。随后分封武氏子弟,武承嗣、武三思等武氏子弟都封为王,堂姐、姑姑、侄女一律封为公主,下令免除天下所有武姓人家的赋税。

职场圣经语录

武则天从14岁进宫,26岁出家为尼,32岁当皇后,40岁与高宗并称“二圣”,50岁晋升天后,60岁成为皇太后,67岁君临天下,真可谓大器晚成,一路走来,很不容易。为了当皇帝,她一直在和代表儒家的世家大族争斗。但当她当上皇帝时,却又向天下的儒家子弟们抛出了橄榄枝:改国号为周。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周朝是儒家最认可的朝代,文王、武王、周公是儒家的祖师爷孔子所推崇的圣人。真所谓彼一时,此一时,现在她君临天下,主宰天下生杀大权,应该展示王者的胸襟,缓和同儒家信徒的关系,让他们参与到治理天下的行动中来。

5.日月当空的武曌

武则天是与众不同的人,她要干与众不同的事。

在武则天看来,秦始皇是男人中的千古一帝,自己是女人,做了皇帝就应该成为女人中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武则天也不例外。

从封禅中的女主亚献,到所谓的“天皇”“天后”、抛开儒家的传统修建明堂等,都是她的发明创造,前面讲的匦检制度、鼓励群众告密之风,也是她的发明创造。

武则天的发明创造还远远不止这些,比较引人注目的还有改革文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不是曾经改革过文字吗?武则天也要效法秦始皇,来一次文字改革。

不过,中国的文字历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到唐代已经定型了,要再改革是很难的。不过,武则天还是发挥出了天才般的创意,想当然地根据自己的理解,改革了一些文字,数量不多,据说最初只改了十二个字,主要是些常见字,像什么天、地、日、月、星、君、臣之类的,当然,这些字都造得非常有创意。比如“君”字,上头一个“天”,中间一个“大”,下面一个“吉”,合起来就是天下大吉的意思,象征着君主是天下最吉祥如意的人。这些字从载初元年(690)开始推行,随着武则天统治的结束,使用这些字的人就逐渐减少,渐渐地,这些字就悄无声息地消逝在历史长河里。不过,有一个字永远不会消失,这就是“曌”字,这是武则天给自己起的名字。只要中国的历史能够延续下去,这个字就一定会存在下去,因为讲中国历史绕不开唐朝,讲唐朝则绕不开武则天,何况她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女皇,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发明这个“曌”字,体现出了武则天宏大的气魄。太阳象征君权,所谓天日昭昭;月亮代表后权,是君主的陪衬,只能在晚上发光。武则天既是皇后、皇太后,又是皇帝,她要集君权与后权为一体,既要主宰六宫,又要主宰天下臣民。于是,她就发明了这个“曌”字:日月当空。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太阳和明月。人们常说,日落月升,月落日出,太阳和月亮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天空中,但是,武则天做到了,在她的名字里,太阳和月亮同时升上天空,这就是日月当空。

武则天坚信有了这个名字,她就能借助日月的光辉,让世界从此没有黑夜。她开创了武周王朝的历史,她要让武周王朝在历史上留下最耀眼的光芒。

职场圣经语录

作为一个不为传统价值观所容的女性,武则天是很有叛逆精神的:你们容不下我,那就让我来容纳这个世界。日月当空的“曌”字象征着武则天至高无上,她告诉天下臣民及一切反对她的人:我不但是天后,母仪天下,是天下臣民的母亲,我还是天下的主宰,是这个国家的领导者,我要比所有的帝王干得都出色,让历史永远记住我。

6.颁发《臣轨》,大兴匦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