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要面对的人生困惑
518200000019

第19章 生活态度(1)

第三辑 生活态度

你敷衍生活,生活就会敷衍你

生命不息,奋斗不已!

我工作已经有三四年了,我一直处于"天下无贼"的状态,认为与世无争的心态很好,只要自己工作做好就不会有什么状况,和同事也只保持同事的关系就一切都好。

看着一堆资料,看着打开的电脑,我发现原来现在的工作居然是这样无聊。经常出现这样的状况:明明知道有一大堆事情等着我去处理,我却懒得去做,偏要等到同事来催我,我才去做,其实完成起来还挺快。怎么会是这样的呢?

工作上过一天是一天。浑浑噩噩,感觉没什么目标,即使有目标,也从来没有在内心中清晰地描绘过。我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所以我没有真正有效地行动。

我感到工作没有丝毫的激情。难道这辈子就这样了吗?

我有一位年轻的朋友。一个下雨天,她的MSN签名改成了:再下雨,我真想把工作给辞了!我有点纳闷,问她,下雨与辞掉工作有什么关系?

她告诉我,这份工作已经做了好几年,感觉越来越没意思了,每天都不想上班,这鬼天气更让人郁闷,所以想辞职了。

要知道,这份工作当初可是她很喜欢的呀。找到这份工作的时候,她曾欣喜若狂,没想到转眼三年时间,会因为"下雨天"就想到要辞职。接着,她噼里啪啦地在网上对我抱怨:

每天早晨,睁开惺忪的双眼,一想到即将面对的工作,痛苦和无奈就涌上心头。又要面对重复单调的秘书工作,让我对每天的工作不再充满激情和想象。

每天我都在重复而机械地整理资料、联系客户、制定日程……已经没有新鲜感和挑战性,成就感就更加无从谈起。

工作的幸福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块早已嚼得没有味道的口香糖。每天都像机器人一样程式化地做某些事情,会有幸福可言吗?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人总是在痛苦和厌倦之间摆动,远离痛苦就接近厌倦,远离厌倦就接近痛苦。"将这句话拿来比喻工作与激情的关系倒是极为贴切的:失业的时候,为没有工作而痛苦;工作时间长了后,又为没有激情而厌倦。

现在像这个女孩这样失去工作热情,或是对工作感到疲惫的年轻人或许有很多。

很多年轻人在刚进入工作时,总是意气风发,对刚接手的工作饱含热情。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总会努力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然而,随着工作越来越深入,在对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业务也能娴熟处理时,他们的工作热情也逐渐下降。虽然每天也还是好好地工作--只因为工作就是一份自己要完成的任务。既然工作已经能够轻松应付,剩余的时间也就懒得去看专业书籍,只看一些被行业称为"闲书"的小说,或是上网聊天、玩游戏。

特别是那些工作清闲的年轻人,他们每天的工作内容简单而重复,没有丝毫的挑战性和创造性。一天的工作,如果压缩起来集中干,绝对不超过两个小时。重复的事情和周而复始的思维方式,当然会让人的激情消退。

陈东是一个自由撰稿人,每天在家里利用网络就能工作赚钱了。他当初就是因为在单位里忙得焦头烂额,才选择了在自己家里写稿。刚开始在家工作的一段时间里,陈东感到自己非常幸福,不但自由自在,而且不用再看老板的脸色行事了。

然而,过了大半年时间,陈东明显感到自己已经失去了曾经拥有的欢乐,每天只是机械地敲击键盘和面对闪烁的显示屏。他想写就写,不想写的时候就睡觉。以前工作松懈的时候担心老板批评自己,现在什么顾虑都没有了。

曾经有过的新鲜感和惬意感也渐渐失去,取而代之的却是焦躁、痛苦,甚至怨恨,时时刻刻感觉自己什么也不想做了。

其实陈东出现这样的症状,主要与在家上班的生活状态有很大关系。尽管他上班时间很自由,但每天在家里面对毫无变化的狭小世界,机械重复地做同一件事情,而且在家里上班就体会不到与人竞争的压力,更没有激情可言。

说到底,有目标的人才有动力,有动力才会有热情。如果工作热情不再,那么,你最需要考虑的就是,有关自己理想职业的每一件事--从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到工作环境,然后确定自己所追求职业的标准或目的,并制定可行的行动计划。

女孩小利在一家外贸公司实习了半年以后,终于顺利地成了这家公司的一名职员。同事大部分都有丰富的经验,有的甚至是CPA(注册会计师)兼MBA(工商管理硕士),或者以前是某公司的财务主管。每次开会,看到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小利总会感到差距:为什么自己就没有想到呢?紧张、压力使她始终处于莫名的兴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