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要面对的人生困惑
518200000026

第26章 人际交往(3)

与其抱怨他人的虚伪,不如做好自己的事

美德未必使面容漂亮,但邪恶一定使嘴脸丑陋。

我自认为是一个比较善良、比较随和的人,对人对事总是比较谦和,也不太愿意去伤害别人,可是别人根本就不拿我的善良当一回事,我的谦和有时候在别人眼里是一种懦弱,甚至经常遭到人们的嘲笑。

我帮助弱势群体,人们在背后说我假慈悲;工作的时候努力,同事在背后说我假积极。他们根本就不理解我。尽管他们背后说我,可面对面的时候,他们又会对我笑脸相迎。

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自己不适应这个社会了,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冷漠。我突然感到自己很孤独。我看到了人间赤裸裸的虚伪,不知道怎样与这些人相处下去。

无论是在大街上走着,还是在饭桌上聊着,我们都经常听到一个词--虚伪。"瞧瞧,真虚伪!"虚伪,说白了就是虚假,不真实。

我对虚伪的理解,可以追溯到在上小学的时候。放学后,有个同学天天叫我一起玩,我说要做功课,他却故意装作不屑地说,"书有什么可看的!"并告诉我,他的功课从来不看,就算考"倒数第一",他都不在乎。我听信了他的话,扔掉课本跟他去玩。谁知道,他看书的时间比谁都多。据他母亲讲,他每天习惯睡觉前看书,而且大人们都睡了,他还在挑灯夜读。一个多么虚伪的家伙!

后来,工作了。同学们一起讨论工资待遇和其他情况。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毫不犹豫地说出自己的待遇,比如发了多少工资、人际关系如何、领导是个什么样的人、单位组织到哪里去玩等。大家不停地比较,待遇越好的同学越表现出一种优越感和自豪感。慢慢的,再次同学小聚,就有人对自己的待遇闭口不谈了。这时待遇越好的同学越有一种"财不外露"的谨慎感。

工作几年后,我慢慢发现,很多说话甜、围着领导转的人都容易受到重用,那些平时不说话、做事多的"老黄牛"们却往往是老板的"出气筒"。有些人,在领导面前装得很勤奋,很上进,在楼道里向资深老同事询问技术上的问题,其实在办公室的时候,他从来不谈学术;在开大会的时候,拿上厚厚的一本书,装作很忙。

对于要做的某件事,本来心里很不乐意、很不情愿,却又装出很高兴、很愉快的样子……凡此种种,都是虚伪的表现。

夏海初入公司时,就曾经碰到过这样的事。

那一次,他提出一个自认完美的策划呈给上级,并详细说明:公司若接受这个方案,不但每月的销售业绩可增加一倍,而且,员工的流失量会减少,向心力会增强,还可让升迁管道畅通等。上级听了,对他赞不绝口:"聪明,有智慧!"最后给了他一句充满希望又值得期待的话:"再'研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