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个人的故乡
5187600000062

第62章 高洪波的题签

题签,就是作者在自己的著作上或明信片上写下想要对赠予人说的话语。一句好的题签,既能体现作者的学识和修养,也能体现赠予者和被赠予者之间的友谊和感情。

1995年10月,我收到高洪波从北京邮寄来的散文集《波斯猫》,扉页上题写道:大佺同志,愿诗心与童心永存。

高洪波,当代著名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第八届副主席。曾任文艺报新闻部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副主任,《中国作家》副主编,《诗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书记处书记。著有《大象法官》《鹅鹅鹅》《吃石头的鳄鱼》等八本儿童诗集和《文坛走笔》《高洪波散文选》等九本散文集以及评论集《鹅背驮着的童话——中外儿童文学管窥》《说给缪斯的情话》等。

高洪波的诗和散文深受读者(特别是少年儿童读者)的喜爱,作品多次荣获全国各项文学大奖。

高洪波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对业余作者十分关爱。和他接触,处处都能感受到他火一样的炽热,诗一般的温情。

九十年代初期,我在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工作,主编《瓦屋山》报。经人介绍,和时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的高洪波有了电话联系。这之前,我已读过他的很多作品,也很喜欢他的作品。我们通了好几次电话。每次通话后感受最深的,就是他的平易近人和对当地群众文艺创作的关心。

1996年春节前夕,我收到了一张装帧精美的贺年卡,上面写着:“大泉同志:瓦屋山的清泉,依凭岚气的营养,流出山岫之后,可否仍有往昔的单纯?单纯是永远的财富。高洪波1996年2月10日。”粗略一看,我以为高洪波把我的名字弄错了,细细读了贺年卡中的诗句后,我才领悟了他的谆谆嘱咐和一片苦心。

1996年6月,我借调到《中国林业报》社,做专题与副刊部责任编辑。在专题与副刊部主任李青松的支持下,创办了“名家新作”栏目。我向高洪波约稿,他于繁忙的工作之余写出散文《感恩土地》支持我。9月26日,我去中国作家协会拜访了这位神交已久,但素未谋面的名家和领导。他的热情、他的和蔼、他的关怀备至让我倍觉温暖。临别,他送我一本散文集《文坛走笔》,并在扉页题写道:罗大佺同志,祝你在文学的园地里努力耕耘,奋发向上。

2009年10月21日,利用到北京参加中国生态文化高峰论坛的机会,我去看望已有十多年没见面的高洪波。那时高洪波已是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兼书记处书记。我也变换了很多单位和地方。那一天,尽管高洪波的身份和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高洪波很忙,但他还是很热情地接待了我。就十多年来我的工作和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详尽的了解,给予许多指点。临别,送我一本他新近出版的诗歌散文集《快乐的叶子》,并随笔题写道:罗大佺同志,从川西到江西,依天性而生存。

两句诗一般的题签,仿佛洞悉了我从天全县文体局调到江西省林业厅工作的心路历程及背井离乡的内心世界,让我感动不已,喜欢不已。我当场请求高洪波给我写成了书法作品(他的书法写得不错,备受书法爱好者喜爱),回去装裱后挂在住处,天天欣赏,勉励自己。

2010年7月15日,我带着儿子到北京出差,顺便去看望高洪波。高洪波很高兴,亲切地与我儿子交谈、合影,送我儿子他刚出版的新作。在送给我儿子新作的扉页上,他写道:罗庚小友留念。在送给我的书的扉页,他则写着:性格决定命运,命运改变人生,一切自己决定。

2011年11月28日于雅安

原载《雅安日报》2011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