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在哪里转弯
5188100000020

第20章 懂得转弯的小溪,流进了大海(3)

说不定人生会在哪里转弯,说不定自己未来还会遇见什么,还能做成什么,但是,我和我的从山村里长大的同学,无论是外出还是留守,我们的人生都几度转弯,而且是越转越好,因为我们一直都在向往着把日子过得更好。

我喜欢那些一念之间,便果决地做出的选择,喜欢转念之间便开启的命运变化,喜欢那些在滚滚红尘中似乎不经意间就诞生的故事,我自己的,还有我的朋友的,还有那些陌生人的,那些仿佛信手拈来的转折,其实都有着某些隐秘的必然,唯有细细地推究,方能理出隐藏其间的秘密线索。而这,正是破解人生神秘莫测的有效途径。

就像我喜欢的一位作家的感慨:“转念之间,美好的蓓蕾已悄然绽开,不只在春天,不只为欣赏,还为着心的向往……”我想,纵然光阴老去,我依然会清晰地记得,生命中那些一念转动的美丽瞬间,烟花一样的温暖,让我怀恋,让我沉醉。

把梦想握在自己的手里

20世纪中叶的一个夏天,一位从法国南部偏远的乡村来到首都巴黎寻找机遇的青年漫步在香榭丽舍大街上,欣赏着流光溢彩的现代化都市的繁华,快速成功的渴望在心底强烈地燃烧起来。

他清楚自己身份卑微,除了年轻的梦想,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而要靠自己一点点地打拼,似乎又太缓慢、太艰难了,他想借助外力走一些捷径。于是,便揣着自己的梦想,开始四处拜访自己崇拜的社会名流,但迎接他的却是一连串的失望,除了收到一大堆的鼓励以外,没有一位名流能够真真切切地助他一臂之力。

满怀失落的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在黄昏的大街上踯躅着,不知不觉间来到希尔顿大饭店门前。他呆呆地立在那里,用羡慕的目光打量着饭店前那一台台豪华的名车,和那些进进出出的衣着光鲜、时尚的成功人士,自己眼下的卑微与心中高远的梦想,一时间搅得他心海难平。

他那有些奇异的举止,引起了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的注意,老者慢慢地走到他跟前问道:“年轻人,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我有一个很大的梦想,希望有人帮我实现,但一直没有这个人。”他神色抑郁道。

“什么样的梦想,不妨说出来我听听。”老者面含微笑。

“不说那些遥远的梦想了,我现在的梦想,就是能走进这样金碧辉煌的大饭店,在那间最好的包房内,听着优美的钢琴曲,慢慢地品味最精美的大餐。”他不愿再谈自己远大的抱负,顺口说了一个近切的愿望。

“如果你愿意,你跟着我来,我现在就可以帮你实现这个梦想。”老者做了一个邀请的动作,带着他朝饭店里走去。

他真的被领进了只有在电视上才见过的世界最高档的餐厅,坐到了柔软的皮椅上,听到了最动听的音乐,并被告知菜单上所有的菜肴,他都可以任意地点,最后由老者来付费。原来,那位老者正是这家饭店最大的股东亨利先生。

“谢谢您,我懂得自己该怎么做了……”他突然放下手中制作精美的菜单,朝老者深鞠一躬,急匆匆地离开了饭店。

10年后的一天,亨利突然接到在零售业界不断制造奇迹的凯特的一个电话,说他要专程来拜谢亨利,感谢亨利曾帮助他走上了成功之路……

亨利困惑不解:自己并不曾与凯特打过交道啊,又何谈曾帮助过他呢?不会是凯特记错对象了吧?

当一位风流倜傥的中年人站到亨利面前时,亨利不禁惊讶地喊道:“原来是你啊!”

凯特激动地点头:“谢谢亨利先生,正是当年您把我领进饭店,让我真切地触摸到了梦想原来可以是那样的实实在在,让我在那一刻懂得了——别人固然能够帮助自己实现梦想,但那只是短暂一瞬,我应该把梦想握在自己的手里,像许多成功者那样,去一点一点地顽强打拼……”

亨利翘起了拇指:“说得好,无论是高远还是近切的梦想,都应该握在自己的手里,自己慢慢地去圆……”

以我为骄傲

当年,我就读的是兴凯湖畔的一所极为破旧的乡村中学,那所各方面都过于寒伧学校,似乎从来就没有培养出什么值得一提的人才。学习成绩好一点的或家境好一些的同学,都纷纷转到县城那些好学校去了,剩下不多的同学,与其说是在那里读书,不如说是在打发一段平淡的时光。因为不少老师和我们一样,再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校园中,对似乎注定的前景一片茫然。

但那位叫刘忠厚的跛脚的老师,改写了我们和那所学校的命运。

初二那年,刘老师调来做我们的班主任。望着萎靡不振的我们,他没有讲任何大道理,而是给我们讲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

作为孤儿的他,15岁那年才开始读书,而他读的简直不能算作是学校——没有教材,没有固定的老师,没有固定的教室,牛棚、山洞、游船、甚至村前的老榆树下,都曾经是他读书的课堂……世界上最简陋的学校也莫过于此了。

一位饱读诗书的老先生,告诉在逆境中坚持求学的学生们——“虽然你们不会从眼前的学校中获得骄傲的名声,但你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独特优秀,使这所学校名声远扬。”

老先生那耐人寻味的教诲,深深地激励了那些渴望上进的穷学生。后来,他们果然以超乎人们想象的勤奋,克服了如今讲来仍颇让人唏嘘不已的困难,纷纷地成才、立业,竟然让那坐落大别山深处的本来默默无闻的学校蜚声海内外,因为从那所简陋的学校里,走出了一大批成就卓著的科学家、工程师、教授、作家……

后来桃李满天下的刘老师在深情地讲述中一再谦逊地说:“自己是最差的一个,今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让学校以自己为骄傲。”

此时,颇为敬佩刘老师的才识与为人的我们,在听过刘老师那“特别的一课”后,望着黑板上那“以我为骄傲”的五个刚劲大字,第一次开始认真地思索诸如“人生、追求、价值”这类平时总不以为然的问题,并从此像刘老师当年那样掀开了生活崭新的一页。

数年以后,已小有名气的我重返母校时,惊喜地发现:一排排地挂满教室和走廊的,不是我们在别的学校常见的那些古今中外的伟人们的画像,而是从我们那一届起,陆陆续续地从母校走出的、如今正活跃在祖国各地的各行各业的精英们的照片。

刘老师的夙愿实现了,我们用各自的努力与成功,让母校和那美丽的兴凯湖一样,有了自己骄傲而响亮的名声。

那天,读到一位外国哲学家的一段隽永的论述,其大意是:即使是再贫瘠的土地,也会生长希望,也会诞生奇迹。确实如此,一个人只有懂得不靠别人创造的骄傲来增添自己的光彩,而是学会用自己的优秀,为自己生活过的环境、为他人、也为自己赢得一份骄傲,他才会不断地进取,充分地挖掘出自身的潜能,才会取得令人仰慕的成就。

那个跟头摔出来的是精彩

那是大一最后一科考试,他前面各科考得都很好,估计拿一等奖学金没问题了,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一向心地善良的他,犯了一个最不该犯的、也是最不值得的错误——他不忍冷落了本班那个秀气的小女孩琳琳热切求助的眼神,忘却了辅导员一再强调的考试纪律,悄悄塞给她一个写满答案的纸条,却没瞒过监考老师的眼睛,结果他和琳琳成了学校“严肃考纪”的对象,受到最严厉的处罚——被双双开除学籍。

面对那张大红的布告,他呆若木鸡,仿佛整个儿人只剩了一具空架子,微风拂过,便眼前一黑,一个踉跄摔倒在地。

要知道,能考上这所大学,对他来说是多么地不容易啊。他的家在贫困山区,第一年高考他以两分之差落榜,父亲愁了三天三夜,最后咬牙卖了耕牛,又把他送进了补习班,当他用超乎寻常的刻苦,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一家人只有片刻的兴奋,因为那笔数目并不算大的学费,对他那过于窘迫的家庭来说,已是个不小的难题。

说什么也不能因为掏不出学费,让他这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失学。村里的干部带头为他捐钱,左邻右舍你二十、他三十地凑足了他第一学期的学费。可以说,他是带着全村父老的殷殷期望走进大学的。

而现在,他因一时糊涂,酿成了无法弥补的大错。他悔恨得捶胸顿足,泪雨滂沱。

默默地收拾起简单的行囊,再次依恋地望一眼他热爱的大学,他脚步沉重地在街上游荡着——他好怕回家啊,一想到父母和乡邻们失望而痛苦的目光,他的心便一阵悸动,他实在无颜回去见父母和乡间的亲人。

不知何时,琳琳来到他身旁。这个害了他也害了自己的女孩,这些天来也一直在以泪洗面。事已至此,他也不再对她怨恨了。

“你真的不恨我吗?”记不清这是她第十几次这样问他了。

望着泪眼迷蒙的琳琳,他挤出一丝微笑告诉她:“我现在最关心的,是以后该怎样做,跌倒了,我还会爬起来的,希望你也一样。”他竟安慰起她来。

“以后你打算怎么办?”她知道,他几乎再不可能考学了。

“我不想现在把自己被开除的消息告诉家里,先瞒着,暂时留在城里打工,等我打出一片新天地后再说。”他把这个酝酿了两天的想法跟琳琳说了。

“这样最好了。”琳琳赞同他这个无奈中的选择。

于是,他继续留在省城,但不再是那个佩带白底红字校徽的大学生了,而是建筑工地上的一个干活特别玩命的力工。

出了校园,他换上了一套从地摊上花十块钱买来的粗布衣裳,搓搓捧了十二年书本的双手,暗暗地告诉自己:从前画个句号吧,从现在开始,只有靠自己了,必须咬紧牙关去闯,争取早日闯出一条路来。

他拼命地干活,拼命地挣钱,一边保证生存,一边在积累着创业的资本,设计着自己人生之路。

那个很挑剔的黑胖的老板,对看上去挺干巴、干起活儿来却很像样的他印象不错,干了三个月,就给他加了两次薪。当然,他不知道,晚上他一个人怎样心里流着泪,写信告诉乡下辛勤劳作的父母,说他找了一份很难找的挣钱的活儿,假期不能回去帮家里干活儿了,也不用再给他寄生活费了,他打工挣的钱已足够上学用了。

从这以后,他所有的与家里联系的信,都是委托班上同学帮助收寄的。也就是说,他被学校开除的事,对父母和乡邻整整瞒了三年,可见家里多么穷了,几年来,没有一个亲人来学校看过他。

那天,他感冒发烧得很厉害,几个工友都劝他歇一天吧,别挣钱不要命了。他说没自己那么娇惯,一点儿小毛病,不碍事的。结果,他脑袋发晕,眼前一黑,一个跟头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

醒来时,发现胳膊上缠满了纱布,琳琳正坐在床头抹眼泪。他赶紧安慰她:“没事儿的,只伤了点儿皮肉,过两天就好了。”接着问她跟表姐卖服装的生意怎么样。

她说还不错,每月都能挣一千多块钱,然后告诉他,她托人帮他找了一份没危险的活——去报社做校对。

应该感谢琳琳为他找的这份工作,虽说一天下来累得他头晕眼花,挣得也没有当力工多,可是在细细地阅读那一篇篇文章时,他的写作欲望也被撩拨起来。校对之余,他忍不住拿起笔来,开始偷偷地写起文章来。其实,他的文学基础是很不错的,那年高考他的作文接近满分了。

当他拿着精心修改了好几遍的第一篇散文,请那位副刊编辑指点时,编辑惊讶地赞叹道:“小伙子,文笔很好嘛,多写点儿。”

闻此赞语,他高兴得差点儿跳起来。出了报社,他买来一大摞子稿纸和信封,又从旧物市场弄来一个很破的但能使用的台灯,晚上回到他和那些建筑工们合租的简陋住处,扔掉饭碗,就一个人躲到角落里,拼命地爬起格子来,常常是一写就写到后半夜,很累也很高兴。他的文章主题大多是有关青春、人生的,常常是用发生在生活中的鲜活的事例,生动形象地阐述他对社会、人生和生命的思索与探寻。

他的勤奋很快有了回报,凝聚着心血的文章接连不断地见诸报端,有的还被报刊转载了。一时间,报社内都知道有一个打工的小伙子“文章写得挺好的”。

业余撰稿不仅增加了他的收入,还对他尽快摆脱离开大学校园的那片阴影、走出一条成功之路,产生了重大影响。当他兴奋地将一份份散发着油墨香的样报样刊,寄给他乡下识字不多的父母时,他的心里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他收到了很多约稿信,这令他更加勤奋不已。 两年后,他从当铺弄回一台廉价的电脑,辞去了报社的校对工作,开始做起了自由撰稿人。当他怀着崇敬的心情一气呵成的《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等纪实作品发表后,捧读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封封热情赞许的信件,他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更加深切地感到自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离开大学校园三年间,他没再向家里要一分钱,还给家里寄了几千块钱,并换了一台高档的电脑,租了条件不错的房子,攒下了近千册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