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英豪传
5191500000164

第164章 远交近攻

寝宫

秦昭王披衣坐在软裘上,瞅着摆在几案上的一支笔、一把剑和一盒银针苦思冥想。

外面传来孩童的嬉笑声。

秦昭王皱了皱眉:“谁?”

一名内侍进来禀告:“大王,太子安国君带着王孙异人探望您来了。”

秦昭王舒展了眉头:“啊,让他们进来吧。”

一会儿,英俊洒脱的安国君走进来:“父王。”

秦昭王:“你来啦。孩子呢?”

安国君:“异人都快4岁了,一直没见过您。整天嚷嚷着要见爷爷,这不,带他来了,又要在外面的草地上玩。不肯进来。”

秦昭王:“孩子嘛,随性,随性。坐,坐。招贤馆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安国君坐下禀告:“朝中大臣都聚集在议事大厅里。第一天上午大臣们进进出出,从下午开始直到现在,除了送食物和水的人员进出外,再没见官员出来。”

秦昭王忧心忡忡:“这意味着什么?”

安国君:“儿臣无法判断。”

秦昭王叹了一口气:“张禄相国的一张嘴要对几百张嘴,实在勉为其难啊。”

安国君:“张相国有公孙述大人协助,压力应该不会很大。”

秦昭王:“凡事不可心存侥幸。太子啊,你瞅瞅这些东西。这是张仪大人用过的笔,这是屈楚大将军的佩剑,这是秦越人老太医用来救过很多人性命的银针。当年为了夺得楚国黔中的那一块土地,我心存侥幸,结果使这三位铮铮忠臣在楚国惨遭谋杀啊。几十年来,每当想到这些人,我都魂断肠裂,痛不欲生。眼下为了改革,倘稍有不慎,又枉送了张禄和公孙述的性命,我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安国君:“父王勿忧,今日三日期限已到。您既然对张相国信任有加,相信他定能说服群臣,给朝野上下带来一片新气象。”

秦昭王:“但愿如此,但愿如此。”

安国君:“儿臣去叫异人进来,陪您散散心。”

秦昭王:“不、不,我出去哄他玩。他是你的第几个孩子了?”

安国君:“第17个。您总是记不得自己有几个孙子孙女。”

秦昭王穿上衣服往外走:“作为一国之君,我大概记得有几个儿子女儿就不错了。你替我看看还有没有尚未批阅的奏折。这几天群臣忙着去大辩论,可把我忙坏了。”

安国君:“哎。”

秦昭王出门来到草坪上,看见嬴异人趴在草坪上,双手托着腮,看一群蚂蚁搬家。他走到嬴异人身边坐下,端详了孩子一番,微微一笑:“哎,你是谁呀?”

嬴异人偏头上下打量着他:“您又是谁呀?”

秦昭王:“我是大王呀。”

嬴异人脆生生地道:“我也是大王。”

秦昭王:“天下永远只能有一个王。你说你是大王,我说我是大王。究竟怎么才能证明谁是真的大王?”

嬴异人转了转眸子:“我哭了,您就得哄我背我。您哭了,我不一定哄您背您。所以呀,我是真的大王。”

秦昭王开怀一笑:“对,对。你才是大王。请问大王叫什么名字呀?”

嬴异人:“我叫嬴异人。您呢?”

秦昭王:“回大王话,小的叫嬴稷。”

嬴异人睁大眼睛:“嬴稷?这么说,您是我爷爷啰?可您有胡子,我没胡子。您怎么一点都不像我呀?”

秦昭王:“爷爷老啦。等你长大了,也会像爷爷一样有胡子。你在干什么呢?”

嬴异人爬到秦昭王怀里,依偎着他:“我在看蚂蚁搬家。爷爷,蚂蚁可比人有能耐多了。”

秦昭王:“哦?”

嬴异人:“蚂蚁不怕苦,不怕累,又不互相打架。总是团结在一起,搬动很大很大的东西。”

秦昭王抚摸着他的脸蛋,若有所思:“是啊。只要团结起来,小小的蚂蚁都能撼动大山。人却往往忽略了这个简单的道理。”

嬴异人:“爷爷,等我长大有胡子了,一定要叫周围的人都团结起来,撼动大山。”

秦昭王眼睛一亮:“有志气。真是好孩子。”

嬴异人:“我不是好孩子。我是大王。”

招贤馆

门口走廊上侍卫林立。

议事大厅房门紧闭。里面不时传出嘘声、欢呼声、拍打桌椅声、怪叫大笑声……

秦昭王跨进大门。

担任警卫的郑安平连忙迎上前:“卑职郑安平叩见大王。”

秦昭王:“免礼。小伙子,你随张相国一同投奔我大秦国,辛苦啦。来日寡人一定封赏你。”

郑安平:“多谢大王。”

秦昭王远远指了指议事大厅:“大厅里又吵又笑又闹的,到底搞什么鬼?”

郑安平:“回大王话,几天来,大臣们情绪都很高涨。具体情况卑职不清楚。”

秦昭王按捺不住地道:“寡人去瞧瞧。”

郑安平阻拦:“张禄相国请大王给大家一点时间和空间,您不便现身。不如您先去小厅休息…”

秦昭王忍了忍:“不。寡人去张禄相国住的地方看看。请引路。”

郑安平:“是。”

夏荷刚把几样酒菜、瓜果摆上几案,郑安平引着秦昭王走进房来:“夫人,大王探望您来了。”

夏荷连忙跪拜:“臣妾不知大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请恕罪。”

秦昭王:“免礼,免礼。不要太客气。我过来走走看看,夫人有什么需要和要求,尽管提。”

夏荷起身,浅浅一笑:“住在这里一切都挺好。大王,我刚给我夫君预备了几样酒菜,既然您来了,就先尝尝。请上坐。”

秦昭王:“这怎么好意思呢?”

夏荷:“家常便饭,大王别见外。只是我夫君喝的都是药酒和泡酒…我给您取一坛醒脑开胃的山楂泡酒怎么样?”

秦昭王:“行,行。小伙子,你也一齐来喝几杯……”

郑安平:“卑职奉张相国之命负责警戒任务,不敢擅离职守。大王请慢用。大厅那边一有消息会马上向您通报。”

秦昭王:“好。那你多辛苦。”

郑安平躬身而退。

秦昭王在几案前坐下,品尝菜肴。

夏荷端来一坛酒,开了封,为秦昭王斟酒。

秦昭王:“家常菜见真功。夫人的烹饪技艺一流啊。张相国有你这位贤内助,真是有口福。”

夏荷:“大王过奖了。我夫君身体不好,口味差,所以我只能变着花样经常给他换换口味,盼望他能多吃一点。”

秦昭王:“饮食之道,精于刀功火候,贵在口味多样。俗话说众口难调,要做好饭菜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嗯,这酒的味道真不错。”

夏荷:“其实,烹饪菜肴说难也不难。比如同样是鱼,可以清炖、红烧、糖醋、腌烤、煮汤,只须根据各人的口味投其所好就行了。”

秦昭王:“有理。说起来任何一件事,确实都有很多不同的解决方法。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往往就体现在能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事情之上。就像现在,张相国敢于面对几百张嘴,换了我就不成了。”

夏荷:“我夫君有信心和众大臣辩论,说起来也没什么稀罕的。这国家大事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紧扣内治外战的主题来发挥就行了。”

秦昭王:“哦?你也坐,你也坐。说来听听。”

夏荷在几案一边坐下,替他斟了酒,娓娓地道:“我大秦国要实现一统天下的大业,首先必须内治。商君曾经训导,‘羽毛没长丰满的鸟儿,不可以飞得太高;法令还没有完备,就不能滥用刑罚;对人民的恩德达不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强求他们为国征战;政教不和顺,就不能急着命令大臣对外用兵。’所以,治国重在富民。只有民众富裕了,才会有万众一心的爱国热情。政令才能顺利实施,政权才能长期巩固,律法才能普及。律法是巩固政权的基石,是凝聚民心的火焰。一旦民众在律法的佐护下生活安定,就会紧紧依靠和信赖朝廷,也就会忠心耿耿地尽忠报国。”

秦昭王:“对,对,对。那外战呢?”

夏荷:“在律法的感召下为国效命的军队,应始终坚持攻心为上,攻城为辅的战略方针,以最小的代价夺取最大的胜利。我大秦国要彻底摧毁齐、楚、燕、韩、魏、赵六国,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应采用远交而近攻的战略决策,循序渐进,逐一吞并六国。”

秦昭王异常震惊:“远交近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