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英豪传
5191500000233

第233章 志在四方

寝宫

赵红博和嬴政招集吕不韦、王绾和冯劫议事。白镜在座。

赵红博:“尽管我大秦国选择主动出击的方式以威慑天下,但仍摆脱不了诸侯合纵联盟与我国抗衡的阴影。一旦又出现一位像信陵君那样有威望又能取信天下的人,站出来振臂一呼,诸侯又会再次联盟与我大秦国抗衡。”

冯劫:“当今天下,有威望招集诸侯的人,唯有楚国的春申君。为了杜绝后患,臣觉得应派人去刺杀春申君。”

吕不韦神色凝重:“派间谍去楚国有必要,可要刺杀春申君还需慎重考虑。目前我大秦国面临的问题,是要如何才能全面拓宽一统天下的道路,而不是专门寻求破解合纵联盟的方法。”

王绾:“关于这个问题,攻心为上、攻城为辅的策略一贯有效。”

吕不韦:“确实。但是别忘了大王是少年国君。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少年掌管着天下最大的国家,还要致力于内治外战,这种压力史无前例。”

众人沉默。

嬴政眼望白镜,诚恳地道:“老师,您认为要如何才能把压力转化为动力?”

白镜思索片刻,用手指在茶杯里蘸了蘸,在案桌上写了两个字。

嬴政:“招贤?!”

白镜点了点头。

王绾兴奋地道:“对。如果我国广开门户,向天下公开招纳英才,不仅向天下表明了我大秦国奋勇向前的决心,而且各类人才会给我大秦国带来源源不绝的动力。”

赵红博:“时尚是商人们玩弄的伎俩,礼贤下士不是一种时尚。好的方法永远不会过时。我非常赞成这样做。”

嬴政:“那就请吕相拟招贤令,公开向天下招贤!请冯大人同时往列国广派间谍。”

王绾:“一明一暗,大王很有主见。”

楚国 上蔡

黄昏,细雨沥沥。

楚国边陲小城上蔡笼罩在苍茫的烟雨之中。

一个清瘦文静的青年男子满腹忧郁地走在雨中。

一位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独自坐在一家生意清淡的茶馆里喝茶。刚满三十岁的茶馆老板颜泄一脸合善地走过来坐下,咧嘴一笑:“真是怪事,每当我生日的这一天就要下雨。不过今天我很高兴。冯去疾,这场雨就当是为你这位四处漂泊的浪子接风洗尘下的吧。”

冯去疾:“颜兄,你总是有办法让人高兴。祝你生日快乐。”

颜泄:“这句话我听腻了。能不能说句别的?”

冯去疾微笑:“那祝你又向坟墓迈了一大步。”

颜泄:“催人泪下的祝福。”

这时,神情忧郁的青年男子沿街走过来。颜泄看见他,探头招呼:“李斯,李斯。”

李斯听到呼唤,停步寻声而望:“…啊,颜兄。”

颜泄向他挥手:“快进来。”

李斯摇头:“不了。欠你的茶钱,等我发了薪水还你。”

颜泄:“你总是这么认真干嘛?快进来,你看谁来了?”

冯去疾探出头。

李斯十分欣喜:“冯去疾!”

冯去疾:“有人说喜欢淋雨的人是诗人,我一直不信。现在我信了。”

李斯移步走进茶馆,挤出一个微笑:“真正的诗人是你。”

颜泄拿了一块毛巾来给李斯擦雨水:“瞅瞅我这满堂悬挂的字幅,谁敢否认你们俩不是诗人。”

李斯拭去头上、脸上和身上的雨水,把毛巾递还颜泄:“你这话听起来是在嘲笑我们落魄。最近过得怎么样…”

颜泄:“感觉很新鲜。又增加了从未听说过的十几种税收,把伙计们全吓跑了,顺便老婆也跟人跑了。”

李斯张了张嘴:“…我不知道你这么倒霉…”

颜泄:“茶馆总算要倒闭了,我很开心。真的。因为我终于可以另谋出路。你先坐,我去沏一壶好茶来。”

李斯在冯去疾对面坐下:“几时回来的?”

冯去疾:“今天刚回来。你过得怎么样…”

李斯:“一言难尽。”

冯去疾:“你好像心情不好?”

李斯强颜一笑:“没有。”

颜泄端着一壶茶和茶杯过来:“来,快喝口热茶暖暖身子。衙门的差事还好混吧…”

李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好混。凡事要认真起来就难混。”

颜泄坐下:“这世道,朝纲腐败,到处都贪赃枉法。你一个小吏,有什么必要去顶撞那些贪官污吏。”

李斯:“我没有。这个社会既没有给我愤怒的权力,也没有给我悲哀的权力。”

冯去疾:“麻木其实就是最大的悲哀!”

李斯:“可是总是抱怨和厌恶社会,又夸耀自己一身清白、与世无争,这是一种非常不正常的情感。”

冯去疾:“知识分子都这样!”

李斯:“那是贱儒的作风!”

冯去疾:“你不愧是荀况老师的得意弟子。”

李斯:“你也是。否则,你就不会四海漂泊,去追寻理想了。”

冯去疾:“我只是不愿为一个腐败的朝廷甘当爪牙而已。”

李斯:“你好像在骂我!”

颜泄:“大家难得相聚,只论友情,莫谈国事,莫谈国事。”

李斯呷了一口茶,对冯去疾苦苦一笑:“其实你骂得好。凡是有良知的人都不应该苟且偷生。”

冯去疾:“但是与命运抗争,总是要付出这样那样的代价。”

李斯:“现在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在厕所里乞求生存的老鼠那样,既卑微,又可耻。我一直恨自己没有勇气改变命运。”

冯去疾:“也许这是因为你没有找到方向。荀况老师说过,纵便最懦弱的飞蛾,也向往光明。”

李斯:“哪里有光明?”

冯去疾瞅了瞅李斯和颜泄。,从怀中掏出一张招贤令打开,摊放在案桌上。

李斯和颜泄凑头阅览了一遍招贤令,抬眼复杂地看着冯去疾。

冯去疾重新把招贤令放入怀中,平静地道:“这是我在旅途中偶然得到的一个信息。李斯,荀况老师也主张一统天下,是不是?”

李斯:“荀况老师强调的是楚国一统天下。”

冯去疾目光炯炯:“你认为楚国能一统天下吗?”

李斯:“那你认为秦国能一统天下吗?”

冯去疾:“能。因为秦国有一部举世恢宏的律法作为依托。秦国是一个讲求自由和平等的国度。我感受过那个伟大国度的公平氛围。”

李斯沉默。

颜泄:“冯去疾,这么说,你要去秦国?”

冯去疾:“是的。我辗转天涯,一直在思考人生的价值。现在我明白了,只有个人的追求和大众的追求紧密联结在一起,所求的才真正有价值,人生也才有意义。”

颜泄一拍大腿:“我也不愿再这样不死不活地存活下去!冯去疾,我跟你一起走。”

冯去疾对李斯一笑:“在荀况老师的弟子之中,你是最优秀的。”

李斯:“说这些毫无意义。”

冯去疾:“我打算三天以后走。如果你愿意,可以和颜泄与我结伴同行。”

李斯眨了眨忧郁的眼睛:“我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