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英豪传
5191500000252

第252章 进退存亡

赵军大营

庞煖、扈辄和李牧等将领在帐中议事。

庞煖:“两军实力悬殊太大,我军虽不断增兵,但伤亡惨重,无法突破秦军防线。再这样下去……”

扈辄:“据报秦军同样在往前线增兵。我军究竟能支撑多久啊?”

李牧:“不论怎样,我军切不可轻意退兵!”

一名将领匆匆进来,在庞煖耳边嘀咕了一番。

庞煖万分惊讶,随即哈哈大笑:“天佑赵国!天佑赵国!秦将樊於期率部与长安君嬴成蛟策动反叛,声讨嬴政和吕不韦於!我军可乘秦国内乱之机,重整兵马,收复失地,反败为胜!”

众人异常兴奋。

秦军大营

无数将士纷纷紧急集合,形势万分紧张。

张唐召王贲、蒙武、桓齮等将领在大帐中紧急议事。

张唐:“樊於期这个逆贼侮辱先王和大王,玷污太后,亵渎吕相,与长安君串通一气叛乱了。於现在我军前有赵军,后有叛军,身临绝境,千万将士的性命系于一线。诸位有何良策?”

王贲:“长安君年纪尚小,完全是受了樊於期这个逆贼的蒙骗和唆使!我认为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应该马上通报朝廷。请大王和吕相火速发兵平叛!而我军则乘这个机会,假装紧急退兵,诱赵军倾巢出动,给予其沉重一击。再分兵助援军平定叛乱!”

蒙武:“王贲大将军言之有理!”

张唐点头:“行!就这么办!桓齮,你马上组织三万死士,迅速布下一张网,务必一举击溃赵军!”

桓齮:“遵命!”

秦国国都 咸阳

朝堂上阴云密布。

嬴政对文武百官痛心疾首地道:“我大秦国建国数百年来,首次发生了军队在前线叛乱的事,真是奇耻大辱!更令人痛心的是,谋逆叛乱的主谋,竟然是寡人的亲弟弟!一定要在短期内平定叛乱,将所有逆贼绳之以法!”

众臣肃然。

蔡泽:“大王,您是否是嬴秦嫡嗣,三代先王早已明断!今樊於期欺长安君年幼,肆意造谣诽谤,中伤先王,污辱太后、吕相和大王,实犯了灭门之罪於侮!按律当诛灭九族!臣以为应马上派兵平定叛乱,以免国中人心浮动。”

吕不韦:“臣以为许多将士参与叛乱,皆因不明真相。应以招安为主。除樊於期等少数罪大恶极者,包括长安君在内,应从轻宽大处理。”

嬴政吞了一口怨气:“吕相胸怀博大,就照您说的办。”

吕不韦:“人正不怕影子歪。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夏无且,你立即组织太医对大王和二十三位王叔以及嬴子婴王子进行血样验证。大王是否是嬴秦正宗嫡子,天地日月可作明证!王大帅。”

王翦:“老臣在。”

吕不韦:“请您亲自率辛胜大将军、杨端和将军、任嚣将军、屠雎将军和章邯将军带兵前去平叛,及时扭转前线局势!”

王翦:“遵命。”

吕不韦:“蔡大人、王大人、冯大人。”

蔡泽、王绾和冯劫异口同声地道:“在。”

吕不韦:“马上通令各郡县有关部门,及时辟谣,稳定人心!”

雍城

赵红博在大郑宫的寝室中,充满柔情蜜意地看着三岁左右的儿子息湘和一岁多的幼子宇环在地毯上玩耍。

嫪毐匆匆走进来,示意宫女马上把两个儿子抱走。

赵红博:“怎么啦?慌里慌张的…”

嫪毐在赵红博身边坐下,脸色苍白:“我刚得到消息,嬴成蛟在前线策动军队叛乱,传檄声讨你。”

赵红博:“什么?”

嫪毐:“檄文说,你和吕相有奸情,大王不是先王的儿子…”

赵红博腾地站起来,又坐下来,调整了一番情绪,痛心地道:“想不到同宗兄弟竟然相残!”

嫪毐:“大王是先王的儿子,这谁都无法否认。可是我们的儿子…”

赵红博:“别担心。外人不会知道我们的事。”

嫪毐:“万一……”

赵红博:“你我的感情是真挚的。你又丝毫没有谋逆篡位之心。怕什么?”

嫪毐:“你毕竟是一国之母…”

赵红博依偎在他怀里,柔顺地一笑:“只要我们能长久在一起恩恩爱爱,我宁愿做一个普通的女人。”

嫪毐叹了一口气:“但愿前线的叛乱能很快平定,不要殃及我们。”

大峡谷

庞煖和扈辄指挥大队人马踏着秦军丢弃的盔甲和旗帜,如波浪般奔涌前行。

李牧策马而来:“相国大人、扈大将军,现已探明,张唐带秦军仓皇撤退,如丧家之犬,溃不成军。沿途皆没有设下埋伏。”

扈辄一拍大腿:“老天爷开眼了。相国大人,此役应能够围歼秦军,重振我军军威!”

庞煖:“兵贵神速。可我军在加快速度追击秦军的同时,也须时时提防秦军疯狂反扑。当年平原君就是在率军追击秦军时遭埋伏阵亡的。”

扈辄大笑:“此一时,彼一时。相国大人不必多虑!”

李牧:“为免除后顾之忧,属下愿率兵马为后盾。”

庞煖:“好!通令部队,再三提速前进!”

人喧马疾蹄,山谷震动。

秦军大营

张唐召众将议事。

张唐:“樊於期这个逆贼以屯留城为据点,攻下了长子、壶关两城,截断了我军的后路。现在以讨逆护国大将军的名义,送来招降表。诸位以为该如何应对?”

王贲:“我等岂会与逆贼同流合污?”

蒙武:“不如暂且麻痹樊於期,声称我军愿意归顺长安君。於与此同时兵分两路收复长子和壶关,再与王大帅率领的援军汇合,包围屯留,彻底平定叛乱。”

张唐:“嗯。樊於期以为我军在围追堵截之下,除了归顺,再无选择。於我们正好利用这家伙的自以为是乘势平叛。王贲、蒙武,你们各自带一队人马,负责收复长子和壶关。”

王贲和蒙武异口同声地:“遵命。”

一名传令官匆匆入帐禀告:“张大帅,赵军二十五万人马倾巢而出,现距我军仅有五里之地。”

张唐一拍案桌:“我军布下的疑兵之计既已奏效,不可错失良机!传令桓齮所率先头部队给予赵军迎头痛击!我大军呈扇形展开围攻!”

旷野

乌云朵朵,太阳在云层中忽隐忽现。

桓齮和三万秦军将士在马下和战车旁袒胸赤膊喝酒。

一坛坛酒不断开封,倒入一只只碗中,一碗碗酒使一位位麻布束发,虬须乱舞的烈血汉子热血沸腾。

前方烟尘滚滚,赵国将士排山倒海而来。

桓齮喝干一碗酒,抛碗纵身跃上马背,拔剑大声疾呼:“凡为我大秦国堂堂八尺男儿,或战死沙场!或功成爵显!弟兄们,上马!上战车!誓死报效我大秦国!”

将士们大声响应着抛弃酒碗,争相上马上战车,操起了盾牌、戟、铍、戈、刀、钩、剑。

一面面军旗竖立。

桓齮袒胸露背,挥舞宝剑,率秦军将士策马亡命冲锋。

秦军将士的威猛令赵军将士胆寒。

庞煖和扈辄尚来不及指挥部队立阵,秦军将士已经狂吼着冲上来。

一时间,鲜血四溅,人仰马翻。两国军人在刀光剑影中饰演了一场悲壮惨烈的生死大搏斗。

天昏地暗,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无情地碾碎。

时间一分一秒消逝。

张唐率大队戎装整齐的将士冲杀而来。

赵国军人不断如草芥般倒下。

赵军帅旗被砍倒。庞煖和扈辄先后阵亡。

魂飞胆寒的赵军将士纷纷弃械跪地投降。

浑身溅血的桓齮在尸体堆中割下庞煖和扈辄的首级高执手中,仰天大笑。

更多的赵****人放弃抵抗投降。

李牧率数百人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