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英豪传
5191500000261

第261章 剧变

两个孩子打翻了饭碗,呆若木鸡。

嫪毐抛弃酒杯,起身刚欲拔剑,辛胜带着几名手提滴血的宝剑的武士闯进来。

嫪毐:“你们……别吓着孩子……”

两名武士不由分说,挥剑刺杀了两个孩子。

嫪毐双眼血红,发出一声狼嚎,拔出了宝剑:“你们这些畜牲!他们还是孩子啊!”

说着挺剑扑向辛胜。

一名武士挥剑击落嫪毐的手中剑,另一名武士把他踢倒在地。

嫪毐挣扎起身,捏着滴血的手腕,仰天哈哈一笑,收敛笑容瞪着辛胜:“辛大将军,恐怕你不敢给我写一封遗书的时间吧?我要对我爱的女人倾诉我无怨无悔的爱!我要说明事实真相!”

辛胜冷冷地道:“出生证明总是由别人填写,遗书总是由自己写。这是谁都无法颠倒的规律。可是,你忘了另一个规律,写在白纸上的黑字尽管对历史能产生或大或小的作用,但对于拯救生命是完全无用的。”

嫪毐嘶声地道:“我爱太后,这难道错了吗?”

辛胜:“爱本身没有错。只是你爱错人了。”

嫪毐瞅了瞅躺在血泊中的孩子,两行泪珠滚滚而下:“爱只能是爱,没有对错。我——不后悔——永远不后悔!”

说着,捉着一名武士的剑,刺入自己的身躯。

辛胜瞅着嫪毐慢慢瘫倒在地,脸上飞快划过一抹怜惜之意,转身大步走了出去。

天边的一抹残霞渐渐变暗。

蕲年宫

夜幕下,宽敞豪华的宴会大厅灯火辉煌。

欢快的气氛中,嬴政头戴王冠,身着王袍、腰佩‘鹿卢’宝剑高坐在主位上,扶婳和胡逖分坐左右。赵红博、吕不韦和文武百官作陪。

美酒飘香,美食倾桌,笑语朗朗。

与厅内的气氛相比,厅外的气氛显得异常紧张。上千名全副武装的武士在走廊上、通道上握剑而立。

岗楼上布满弓弩手,另有大队武士四处来回巡视。

一弯新月挂在空中。

嬴政斟了一杯酒,离座走到赵红博面前,隔几案长跪,恭恭敬敬地道:“为感谢母后的哺育之恩,寡人特意敬您一杯酒。”

赵红博倾身接过酒杯,喝干了杯中酒,把杯子放在几案上,笑吟吟地道:“快起来,你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一国之主了,不可随意向人下跪。”

嬴政:“不管天变地变,寡人永远是您的儿子,这一点永远不可改变。”

赵红博起身绕过几案,扶起嬴政,一脸欣慰地道:“我打心眼里为有你这样有出息的好儿子无比骄傲。”

嬴政脸上飞快划过一丝寞落:“母后…”

赵红博:“你终于长大成人了。若先王在地下有知,也会备感欣慰……今天是你的好日子,伤感的话就不说了。你就和大臣们开怀畅饮,我先回宫去了。”

嬴政:“母后……”

赵红博微笑:“你放心,我没喝醉。不过你可别喝醉了,免得惹人笑话。”

说着带着宫女内侍向大门走去。

嬴政站在原地,脸色阴晴不定。

大厅里的气氛突然变得异常沉闷。

吕不韦端着酒杯,瞅了瞅嬴政,又瞅了瞅蔡泽、王绾、冯劫、辛胜、王翦、张唐、冯去疾、曲宫、李斯、颜泄等人,皱紧眉头,疑惑地把目光投向白镜。

白镜面无表情。

赵红博等人走到大厅门口,章邯带大队武士突然闪现出来:“卑职恳请太后归位。”

赵红博吓了一大跳:“…章邯!你如何敢挡本宫的去路?”

章邯一言不发,握剑而立。

武士们快速关闭了大厅门。

赵红博转身推开宫女内侍,向前疾走几步,意识到什么,停了下来,脸色苍白地道:“……大……王……”

嬴政仍站在原地,面露痛苦之色。

吕不韦手中的杯子坠落,站起身来:“大王…发生了什么事…”

嬴政咬紧牙关,沉默不语。

曲宫:“嫪毐以下犯上,图谋叛乱。”

赵红博身体晃了几晃:“不!不!嫪毐不会叛乱!绝不会叛乱!”

辛胜:“证据确凿。嫪毐已经伏法!”

赵红博发出一声哀号,瘫坐在地:“大王…大王啊…你把嫪毐怎么啦…你把我的两个儿子怎么啦……”

李斯站起身来,冷冷地道:“太后永远只有大王一个儿子!”

赵红博无限绝望:“大王…想不到你竟如此…如此狠毒……”

冯劫缓缓站起身,一脸沉重:“太后,古人说,玩人丧德,玩物丧志。您身为一国之母,不知自重,自堕名节,为满足自身****与奸人私通,如何还有脸面对大王横加指责?”

赵红博热泪盈眶:“我和嫪毐两情相悦,只不过想做一对恩爱夫妻,这难道…难道也有错吗?”

王绾:“太后,作为女人,您的行为无可指责。可是您不是一般的女人!您是我大秦国的一国之母!是我大秦国的楷模!《易经》上说,善不积,不足于成名;恶不积,不足于灭身。您惑于狭隘的私人情感,置国家和民族的荣誉于不顾,实在令人惋惜和遗憾。”

赵红博泪眼朦胧:“……”

吕不韦感觉事态严重,离座下跪:“大王…”

嬴政心情无限沉重:“历来国家衰亡,都是因当权者只顾自己的私欲而废了公义造成的。商君有训:国富而贫治,是重富,重富者强!国贫而富治,是重贫,重贫者弱!这是真理。在真理面前,永无私情可言!”

赵红博昏倒在地。

吕不韦摘下头冠,伏地请罪:“臣荐人不当,请大王依大秦律治臣之罪。”

众人神情各异。

嬴政踱下台阶,扶起了吕不韦,无比复杂地道:“想不到寡人亲政的第一件事,就是必须罢免太后,罢免相国。这莫非是命运对寡人的打击吗?”

吕不韦:“是考验。”

嬴政:“不管是什么,寡人绝不会逃避!”

吕不韦闭了一下眼睛:“好!古来成大事者不苟小节!”

寝陵

天空阴沉。

嬴政站在甘罗的陵墓前喃喃地道:“甘罗,我把自己的母亲打入冷宫,把吕相贬为平民,有人非议我是薄情寡义,忘恩负义的暴君。我是暴君吗?”

天无言,地无语。

嬴政抚摸了一番墓碑,无限伤感地往回走。

伫立在一旁的李斯挪步尾随。

两人行了一段路,嬴政沉闷地道:“李斯,你说我是暴君吗?”

李斯:“是。”

嬴政扭过了脸:“嗯?”

李斯毫不逃避他的目光:“臣是说浅薄的人会这样认为。”

嬴政:“那不浅薄的人会如何认为呢?”

李斯:“大王读过很多治理国家的书,可曾记得管仲说过的一句话?”

嬴政:“管仲辅佐齐桓公图霸天下,说过很多至理名言。你指的是哪一句?”

李斯:“行之无私,足以容众。”

嬴政转回头想了想:“是啊,只要大公无私,所作所为就无愧于天地。李斯,我觉得你很会开导人。”

李斯不语。

嬴政回过头:“怎么又不说话了?”

李斯:“大王,言多必失。”

嬴政停下了脚步,等他走上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很有才华,又不浮躁张扬,我很欣赏你。”

李斯:“臣本是一个普通的人,但身处一个伟大的国家,所以在不知不觉中就变得平凡而伟大。”

嬴政:“说得好。你以国家为荣,国家同样以你为荣。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这个道理呢?”

两人并肩而行。

嬴政:“我罢了吕不韦的官,把他流放到关中去。他向我提出一个请求。”

李斯静听下文。

嬴政:“他请求我把他门下的三千门客和嫪毐门下的四千门客,都流放到蜀郡去。你认为我应不应该应允这个请求?”

李斯想了想:“臣出于吕不韦门下,对他的功过本不宜评说。但对大王提出的这个问题,臣出于对国家利益方面的考虑,认为大王应该答应吕不韦的请求。”

嬴政:“蜀郡目前可以说是我大秦国最发达的地区,把七千名高级知识分子放逐到那里,对进一步提升蜀郡的经济文化品位大有益处。吕不韦提出的这个请求,既保护了人才,又不会使国家造成人才的浪费和流失,实在是用心良苦啊。吕不韦一生为我大秦国作出了重大贡献,应受到千秋万代的景仰。”

李斯:“大王……”

嬴政微微一笑:“凡读懂了《吕氏春秋》的人,肯定都有与我一样的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