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没什么搞不定
5195200000003

第3章 Cooperation——合作(2)

推而广之,新来的小伙子之所以能够与那些女同事迅速的打成一片,应该也是在彼此之间找到了相似点,能就着这些相似点展开话题。

可是真的就有那么巧,所有人的爱好都刚好是他的爱好?

“你应该观察一下,他同别人交谈的时候是点到为止,还是针对每个话题都能深入的交谈?”

“难道他与你没有共同话题么?”

网友们七嘴八舌的交流着。

果然,到了第二天中午吃过饭,小伙子很无意的走到豆豆身边,随口问豆豆,是否喜欢玩游戏,平时都玩什么游戏。

豆豆回答后,小伙子非常高兴的说,自己也经常玩这个,并且和豆豆讨论了很多游戏里的战略技巧。

相谈甚欢,午休一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下午上班时,小伙子已经在QQ上邀请豆豆加入他们的游戏大军了。而且还热心的为豆豆介绍其他的几款游戏,简单的列出了好玩之处,豆豆还有些好奇和心动了呢。

她所不知道的是,这里的每一步看似巧合,但里面都有精心的“设计”。

首先,吃过午饭后,小伙子为什么不朝别人走去,而是那么巧合的走向自己呢?分明前几天已经与别的同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什么不去与朋友在一起?

事实证明,对方的计划是,今天要“拿下”豆豆。看似随意的提问,并没有那么简单。豆豆与那些喜欢购物、逛街、美容、八卦的女同事显然没有共同话题。大部分女性都喜欢的东西她似乎并不喜欢,那么她会喜欢些什么呢?

豆豆年轻,又没有结婚,闲暇时间都怎样打发?玩游戏的可能性不小。于是小伙子试探性的提问,当问题及此,豆豆忽然明亮起来的眼神,以及语气的兴奋度,都让对方迅速知悉了自己的爱好。剩下的,就是巧妙的沟通了。

当对方说起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陌生感迅速减少,而且豆豆平时与同事们也不大有话可说,现在这位站在面前而且显然要与自己交谈下去的同事,确实能让自己感到欢喜。

接下来的几天,豆豆不但尝试了小伙子给自己介绍的新游戏,而且还惊喜的发现,两人之间的相似点越来越多,他们喜欢同一家店里的小吃,喜欢听同样风格的音乐,甚至喜欢同一个人写的小说。

关系由陌生变为熟悉,她甚至觉得找到了一个久违的知己。

在职场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人不是清高,也不是有多大恶习,但就是无法与人亲切的相处,没有太多共同话题,想要亲密的场合经常冷场。而有的人刚好相反,无论和谁,都能够迅速的亲切起来,在他们的世界里,地球就像一个村,从村头走到村尾,都是认识的好伙伴。

区别在哪里?

在于一个人需要融入周围环境的时候,是否能够尽快的发现与别人的相似点。这里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尽快,一个是发现。

就像事例中的豆豆那样,入职一年,依旧未能发现与周围同事的相似之处,相反却感觉格格不入。这样的效率就与“尽快”毫不相干了。而那位新同事则不一样,速度快得惊人,用短短的时间,与每一个人都建立了一些共同话题。

来说说发现。

就像豆豆质疑的那样,新同事难道真的就兴趣那么广泛,又刚好和众人都合拍?未必有那么巧。真正的奥妙在于他那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对“听见美”的耳朵。

观察很重要。观察老板和同事的喜好,观察平时哪些人合拍,而哪些人则比较孤僻。把不小心钻进耳朵里的八卦进行分析,推理(但不是漫无边际的联想),就能够获得一些信息。

整合信息,再结合自己的认知程度,找到事件的相似点。

有时候,相似点并非天生,但只要找到一些细节,去巧妙的搭建沟通的桥梁,便能够主动的拉近彼此的距离。

【课后作业】

迅速搭建相似点的训练。

假设情境1.某天去卫生间,无意中听到老板给家人打电话的时候提到了儿子怎样,老板一边焦虑的唉声叹气,一边念叨,怎么办,这个臭小子该怎么办呀。

获得信息:老板有一个儿子,而且这个儿子似乎不让人省心。不知道是学习不好,还是太过淘气。

找到相似点:如果碰巧能与老板交谈,话题从孩子开始,你越是随意的问,他越容易随意的就回答。谈话中他可能会透露出,自己的儿子太过调皮捣蛋,不知道怎么调教。可是在你看来,调皮的孩子是很聪明的,他能想到别人所不能想。

效果:再怎么淘气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你避免了探讨孩子那让人头痛的捣蛋,而是间接的夸奖了他的聪明,这也是一种找到相似之处的好办法,尽管你没有孩子,但是你却让老板想要同你轻松的“谈谈”。

假设情境2.你发现同事电脑的桌面上是一只小狗。

获得信息:他也许是爱狗之人。

找到相似点:主动询问,桌面上的那只狗狗,是同事自己家的么?赞扬那只狗长得非常的可爱。并主动爆出自己也是爱狗之人,以前或者现在都在养狗。相似之处已经明了,如果对方也是爱狗养狗之人,你就可以同他探讨养狗的一些经验。如果你实际上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就应该把提问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让对方既能够耐心的替你解答,又能够找到一种满足感。

效果:从此你们成了养狗同盟,同事家的狗狗有什么新鲜事,都愿意来与你分享。可爱的动物拉近了你们的距离,即使未达到无话不说的地步,但显然已经足够亲近了。

4.命令没有利益好用

团队A和团队B在共同完成一个任务的不同部分。A队的带领者和B队的带者都是对业务非常熟悉的精英,手下的员工们也都是勤奋能干的人,但奇怪的是A队和B队的工作进度却相差很大。每个月的统计,A队都遥遥领先。

公司领导不免奇怪,于是便从中间调换了几个人,力求拉一下进度。谁知道效果甚微,从A队调过去的人在B队似乎都变了,变得同这个队伍本身的进度一样的磨蹭。

年终发奖的时候,差距更加体现。A队由于超前完成任务,除了项目本身的奖金之外,还获得了额外的奖励。而B队的员工非但没有得到奖励,还因为对工程拖沓而被倒扣奖金。

B队的员工怨声载道,都想换到A队去,干同样的工作,用更少的时间,却能拿到更多的钱。

两队的人力资源相当,差别出在哪里?

两队的人在私下里交流发现,各自队的领导,对各自的员工所给予的激励机制不同。A队领导采取的是奖励政策,用利益来诱发员工的工作劲头。

谁不想辛苦一年,到头来有所收获呢?如果认真并且提前完成任务,公司便给给予一些奖励,而员工们也不必整天无条件加班,还出力不讨好了。

而B队领导者则不同,他喜欢命令式的工作氛围。因为我是领导,你是下属,所以你们要听我的,私下里我们可以成为朋友,但在工作的时候,该怎样就怎样,毫无商榷的余地。交给你的工作你就必须完成,先讲质量,不要工作还在无解状态,就来讨价还价,说着奖金的事情。

本来,两个领导都没错,都想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可是效果却大相径庭。命令远远没有利益来的贴切。

当B队的领导对自己的员工说,“你们必须得如何如何”或者“你们不得如何如何”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发出命令。命令冷冰冰,没有回旋的余地不说,还那么明显的只代表了自己的心声,只考虑了自己的意志和利益。不顾别人的想法,也丝毫不提别人是否能够获得利益,就硬性的要求别人服从自己的命令,遵照自己的指示来办事。这样的领导即使能力强,也不一定能获得别人的首肯。

作为你的下属,我必须得服从你的命令,但是否心甘情愿,就不是你领导所能操控的了。对于完成任务没有什么迫切的好感,工作积极性也不够高,甚至潜意识里还有那种“看你那嚣张的模样,大家都不干,看你怎么办?”的看客心态,进度自然就被拖在了后面。

而A队的领导则不同,“我们不妨怎样怎样”,“大家是否可以如何如何”,给出建议,真心实意,把别人的利益推到了前面,你们获益就是我最大的利益。

员工心甘情愿的去辛苦努力,与其说是为了领导你,不如说是为了我们自己。大家的兴致高涨,合作得也很好,任务自然完成得快。

自古强权者未必得人心,想要别人心甘情愿的为你办事,光是冷着脸去命令是不行的,哪怕你地位高,权利大,也换不来真心实意。

强调利益为上策。为天为地,不如让他们为自己。只有为了自己辛苦,才是最心甘情愿的。

站在员工的角度来看,真正做事的人,谁会没有企图心呢?企图增长经验,企图获得回报,每个人想要的东西不一样,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只要利益恰当,就愿意去付出努力。

而且,有能力的人肯定也是有思想的,谁也不是一部二十四小时运转的机器,只要供电即可,不需要说些什么安慰的废话。人毕竟是感情动物,被人高高在上的指挥和命令,任谁也不会喜欢,命令者越是无情,被命令者的逆反心理就越是强。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双方背道而驰。

其实这种关系不但体现在上司和下属之上,同事之间也存在。想要得到同事的帮助,难道只是开口相求那么简单?单纯的求人,只是把自己放在了被动的位置,别人可以应予,也可以拒绝,但你本身就没得选择。

如果你能创造同事所需要的利益作为交换,那么单纯求人就成了互帮互助,而且大家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心情也不错。

【课后作业】

你懂得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合作吗?

1.当你需要同事帮助的时候,你会怎么说:

A.喂,你现在正闲着,来帮我一下吧?

B.你现在有时间吗?我有点问题……

C.××,上次你做的表报完美极了,能教教我吗?

2.你平时这样和同事们相处:

A.任何时候出去办事都坚持AA制,哪怕是一块钱的车费

B.偶尔和关系要好的同事交替付账

C.总是大方的买单

3.当同事对你颐指气使的时候,你会:

A.火冒三丈,马上尖酸的讽刺,你以为你是老板啊?

B.看心情,心情好的时候就理会,心情不好的时候不鸟他

C.看在他和上级关系好的份儿上,心里不满也不会说出来

4.你喜欢和什么样的同事相处?

A.有共同兴趣的,谈得来的

B.有能力的,会处事的

C.有势力的,能为我带来明确利益的

5.你一般对同事说什么样的口头禅?

A.喂,你今天怎么看起来脸色不好啊?

B.拜托,帮帮忙

C.谢谢,你真是太好了

以上的问题你有怎样的答案呢?

如果你选择A较多,那么对你而言,命令或是利益都没有多大区别了。因为你既不会在意利益的诱惑,又一般不会抗拒来自上级的命令。直爽的你没有太多的弯弯绕绕,觉得自己就是个普通小职员,做自己的事情就好了,你这样对自己说。不过,有的时候,处好同事关系也很重要啊,说不定什么时候,你的同事就会变成上级哦!

如果你选择B较多,那么你显然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你一般不愿意委屈自己跟从在众人后面,你更希望做大家的领导者。不过,做事稍微有点随心所欲的你,处理起事情来,偶尔会有跌破众人眼镜的感觉。那就是你不按理出牌,而是按自己心情办事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让人大吃一惊的你,命令或是利益果然还是要看你当时的心情吧!

如果你选择C较多,那么你是一个善于追逐利益的人,这不是贬义词。尽管你内心可能没有很多利益要求,但你的行为处事无意之间完美的切合了“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这一原则。看起来毫无章法的行为之后,总潜藏着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这样的你,是职场上无往不利的常胜将军。

5. 被利用才证明有价值

当你发现被人利用了的时候,是愤恨得咬牙切齿,声嘶力竭的抱怨一通呢?还是静下心来仔细琢磨利用与被利用之间,自己是不是也得到了些什么,或者这是不是证明自己身上有些让别人觉得有价值的东西呢?

KK是一家杂志社的编辑,负责某本杂志的旅游版块,因为这样,便经常的和这个城市里那些爱好摄影的人打交道。

其中有两个,是资历比较老的摄影爱好者了,走访了很多名山大川,甚至那些鲜为人知的深山古寨,都有过他们的身影,手上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KK所在的杂志社将这两位视如上宾,领导交代KK,一定要和这两位搞好关系,以后经常需要他们提供自己的图片资料。

接触得多了,人也就熟了,他们之间一直采取这种模式:由KK转达杂志大方向上的策划,需要哪方面的照片,然后对方提供合适的照片,再由KK采访拍照片的经历,将其整理出来,也就是说,KK全权负责文字工作。当然,最后杂志署名,是人家摄影师的名字。

几期合作下来,两位摄影师都非常满意KK写的文章,认为比自己操作起来,有水准多了。

某一天,甲老师突然的来找KK,给她送来了一本有关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书,说是让KK多学习一些系统的知识,然后悄悄的同KK提出私下合作的邀请。也就是说,甲老师希望,KK能够帮他把那些内容丰富,有意义有价值的照片都配上相应的文字,然后由甲老师拿去其他杂志投稿。

甲老师告诉KK,自己的照片有很多地方都抢着要,但因为没有合适的文字,投稿显得不方便,希望KK能够抽时间来帮自己写一些文字,因为他个人非常看好KK,认为彼此会合作愉快。

言语中满是对未来名气越来越大的憧憬,而且承诺KK,投稿的时候,写双方的名字,还让KK不用担心投稿的渠道,只要KK写出来,就一定能够有用处。却只字未提稿酬的事情。

虽然工作已经很忙,但对方是年长者,又是公司指名要“维护好”的大客户,KK显然没有合适的理由拒绝。于是只得在工作之余,占用自己的私人时间为其写稿。

稿子倒是写出去了五六篇,花费了KK很多心血和时间,甲老师也左一个感谢,右一个感谢,就是不说稿子投到哪里去了,而且继续又客气又不容拒绝的让KK多写一些。

某一天,KK在好友那里玩,随手翻起桌上一本好友出差从外地顺手买回来的杂志,猛然发现了自己的文字。再仔细一看,简直要气爆了。摄影和撰文,写的都是老师的名字,KK上网一查,这本杂志的稿费貌似也不低。自己几千字的文章就这样白白的送给了甲老师,他连招呼都不打一声,这还只是其中一篇,在甲老师的要求下,KK都不知道免费为其写了多少文字了。

该死的,居然利用我!

去告他侵权?可是这分明是KK“心甘情愿”的帮他写的,而且这位是公司的大客户,不能随便得罪了吧。如果一定要惹他,自己在公司可能就呆不下去了,但KK还比较喜欢这份工作。

不惩罚他一下吧,这真是赤裸裸的利用,占着KK背负着公司的压力不敢反抗,免费利用KK的脑力资源和时间。这些事情要是请人做,肯定是要付费的。

KK越想越气,可是工作需要,她还是得经常的往甲老师的办公室跑,虽然愤恨至极,还得去听甲老师的叨叨,最近又去了什么地方,又拍了多少好照片,又跟北京方面,西安方面谈过了,对方很感兴趣,希望KK再辛苦辛苦,帮他写写这些稿子,有名大家一起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