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快乐生活58招
5196900000011

第11章 积极自信才会真快乐(4)

到了翌年,麦克果然如期出现在旅店的柜台,第一件事,便是要向老板租那条灵活的猎犬.但旅店的老板摇了摇头,叹气道:"唉,那条狗不行了,你自己看看吧.它变成了那副德行,怎么还能去猎野鸭?"麦克顷着老板的手势望去,见到屋角阴暗处躺着的,正是那条熟悉的猎犬.不过它身上少了去年那股彪悍之气,只是懒洋洋、病恹恹地躺在那里,一点儿精神也没有.

麦克好奇地问道:"它是怎么了?生病、还是受伤了?"老板答道:"都不是!你还记得它原本叫什么名字吗?"麦克很快地道:"当然记得,不是叫"推销员"吗?"老板无奈地道:"对,不幸的是,前一阵子有个客人来到这里,看到它表现出众,一时兴起,帮它改了个名字叫"经理",然后它就变成那副要死不活的德性了."常听到的激励话是:"要成功,一定要从改变自己开始!"我们也相信,上天之所以允许生命中会有挫折的产生,其目的在于盼望人们能够通过克服挫折而达到改变自我,迎接成功人生的真正使命.

但对于改变自我的这项学习过程识们必须加倍地小心谨慎,切莫像故事中那头荒谬的猎犬一般,因为错误地改变方式,反倒造成自己一生中最重大的挫折.审慎地评估自己需要立即改变的疏失之处,掌握改变的正面动力,将会是面对挫折的另一项好方法.

这是一个童话.

经过屡次失败之后,小老鼠们又再次开会协商,决定想出一个好方法来对付出没无常的大花猫.

会议的结论终于在大家的脑力激荡之下产生,老鼠们决定研发生产机械老鼠,通过欺敌的策略来引开大花猫的注意力,以方便所有的老鼠外出觅食.

这个计划果然成功,每次当老鼠们放出机械老鼠时,那只大花猫总是疲于奔命地忙着追赶那些机械老鼠,而让老鼠群有机可乘,免于断粮之苦.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老鼠们也慢慢习惯了没有大花猫威胁的生活,每天只要放出机械老鼠之后,便大摇大摆地走出洞口,四外搬运食物.这一天,它们还是和往常一样放出了机械老鼠,又在洞口静静等候大花猫离去的脚步声. —过了一会儿,大伙儿听得大花猫的脚步声越来越远,便想走出洞口,这时,有一只老成持重的老鼠制止大家的动作,说道:"等一等,今天大花猫的脚步声不对劲,需防其中有诈!"老鼠们又等了一会,听见洞外传来一阵阵的狗叫声.既然有狗儿在附近,那只大花猫一定逃之夭夭,大家也就安心地鱼贯走出洞口.却不料,那只大花猫居然还守在那里,当它们出来之后,全数落人大花猫的爪下,竟然无一幸免.那只老成持重的老鼠心有不甘,挣扎地问大花猫,为什么它们放出机械老鼠,又有狗儿的叫声,大花猫竟然还会在洞口等候.

大花猫笑了笑,回答道:"你们都进步到会生产机械老鼠了,我当然要赶紧学会第二种语言哕!"安于现状,不肯成长,这是造成人生劣势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我们一味地责怪环境瞬息万变、难以适从之际,是否也能够静下来,仔细想想,自己的脚步有没有变得迟缓?是否受困于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再没有突破现况的勇气?过去或许可以认为,只要抓住一次成功的经验,不断重复去做,就能获致最后的终极成功,但在21世纪科技突飞猛进的新时代里,过去成功的经验,却极可能成为今日之所以会失败的沉重包袱.这样的观念转变,是让许多习惯安于现状的人们不得不深切自我警惕的事实.

建立勇于突破的思考习惯,不再让自己停留在温暖而具有危险性的现况中,让自我更健全、更有应对力和竞争力,如此才能快乐.

名画家毕加索1966年在法国巴黎举行个人回顾展,所有的作品依照毕加索创作年代的先后依序排列.

从这一次的回顾展中,可以看出毕加索画风的转变与沿革.他初期的画作都是一些风景画以及静物的写生;接下来的作品,可以看到风景画上出现了一些不搭调的新颜色,而静物写生也不像原先那样的风格.

再向后期发展,毕加索的作品开始展现出世人所熟知的画风,抽象而变形的人体、笔下充满活力的线条以及各种用色大胆的方块图形,形成引人徜徉其中的无尽趣味.

有一位画家兼评论家的友人,在看完这次回顾展之后,对当时85岁高龄的毕加索质疑道:"对于你这次画展的年代排列顺序,真是令我感到不解.你初期的作品看起来是如此稳重、端庄和严肃,而越往后发展,越是变得不同,显得狂放不羁、没有规则可循.依我看,你的画作按年代排列,应该要倒过来才对,你对于这一点,有什么看法?"85岁的毕加索两眼闪着光芒,顽谑地回答道:"我的看法很简单!人一旦开始有了年纪,往往需要用很长的时间,方才能够回归青春!"大师的看法的·确有其足以引人省思之处.从孩提阶段开始,我们每天期待着能够尽快成长,随着年纪日渐增加,却又在不经意间,让自己受到一些无谓成见的困惑影响,而将我们设限于原地打转,无法再有任何突破.

经由毕加索这个故事的启发,是否能够帮助我们停下每日的许多烦恼想法,让自己的思绪回归青春,重新变得柔软而具有弹性;让心弦不再那么紧绷,试着放松对自我严苛得过分了的要求.或许在青春而放松的心境中,我们可以生活得更快乐.

莫要囿于己见,多听听周围不同的声音,设法接受完全和自己想法抵触的见解,看看事物在不一样的角度之下所呈现出来的不同感觉,到一个自己从未想过的地方去旅行.所有你可能想到的创新概念,都可能是具备更超越性的法则.

突破自己一成不变的想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个新世界,才是获得快乐的视角.

19.开动快乐生活的快车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

某小国与邻邦的强国交恶.双方的冲突与日俱增,终于逼使小国的使节与强国首相坐到谈判桌边上.

双方剑拔弩张,小国大使说:"我国拥有战舰30艘,飞机80架,足以攻溃贵国."强国首相轻蔑笑地道:"我们的战舰和飞机数量,多过你们100倍."、小国大使仍不示弱,继续恐吓对方:"我国有25000人的精良部队,能够占领贵国."强国首相大笑:"我们拥有的军队,人数多过你们100倍."谈判至此,小国大使显露慌张神色,表示必须先向国内请示之后,方能再继续谈下去.

当双方再度展开谈判时,小国大使的态度有了180度的转变,转为倾向妥协,向大国求和.

强国首相诧异对方态度的改变,以为小国受到己方国力强盛所震撼,故而细问小国大使求和的原因.

小国大使神色自若地回答:"不是我们惧怕你们的兵力,而是我们的国土太小,实在容纳不下250万名的战俘."人对自己的信心是相当重要的.每一位成功者都很清楚一件事,他们相信上帝一定不会创造废物在这个世上,他们十分了解上帝所赋予他的使命,并坚定地相信,自己必然迈向成功的顶峰.

绝对的信心,加上不断的行动,几乎就是成功的公式了,只要秉持下去,所发挥出来的威力及获致的成果,恐怕还会在您的想像力之外.

或许我们时常检视自己,只拥有如同小国般弱的实力,但只要您的信心充足,终将掳获强国的所有战俘,并且有足够的疆土,得以收容一切战利品.

有个顽童,无意间在悬崖边鹰巢里发现一颗老鹰的蛋,一时兴起,将这枚蛋带回父亲的农庄,放在母鸡的窝里,看看能不能孵出小鹰来.

果然如顽童的期待,那颗蛋孵出了一只小鹰.小鹰跟着它同窝的小鸡一起长大,每天在农庄里追逐主人喂饲的谷粒,一直以为自己是只小鸡.

某一天,母鸡焦急地咯咯大叫,召唤小鸡们赶紧躲回鸡舍内.慌乱之际,只见一只雄伟的老鹰俯冲而下,小鹰也和小鸡一样,四处逃窜.

经过这次事件后,小鹰每次看见远处天空盘旋的老鹰身影,总是不禁喃喃自语:"我若是能像老鹰那样自由地翱翔在天上,不知该有多好."一旁的小鸡总会提醒他:"别傻了,你只不过只鸡,是不可能高飞的,别做那种白日梦吧!"小鹰想想也对,自己不过是只小鸡,就回过头去和其他小鸡一起追逐主人撒下的谷粒.

直到有一天,一位训练师和朋友路过农庄,看见这只小鹰,便兴致勃勃要教小鹰飞翔,而他的朋友认为小鹰的翅膀已经退化无力,劝训练师打消这个念头.

训练师却不这么想,他将小鹰带到农舍的屋顶上,认为由高处将小鹰掷下,它自然会展翅高飞.不料,小鹰只轻拍了几下翅膀,便落到鸡群当中,和小鸡们四处找寻食物.

训练师仍不死心,再次带着小鹰爬工农庄内最高的树上,掷出小鹰.小鹰害怕之余,本能地展开翅膀,飞了一段距离,看见地上的小鸡们正忙着追寻谷粒,便立时飞了下来,加入鸡群中争食,再也不肯飞了.

在朋友的嘲笑声中,训练师这次将小鹰带上高处的悬崖.小鹰放眼看去,大地、农庄、溪流都在脚下,而且变得十分渺小.待训练师的手一放开,小鹰展开宽阔的双翼,终于实现了它的梦想,自由地翱翔天际.

展开您梦想的翅膀,立定目标,追求人生成功的新领域,在扬起双翼的同时,不用回头看地上争食的旧日同伴,也不必怀疑自己不可能.只要您的眼光看得够远,就能够真正飞起来.

特别要提醒的是,切莫因为几次试飞不成的挫折而甘心落回地面的鸡群中,只要您不断保持想飞的念头,不断尝试,一定能自由自在地翱翔于成功的殿堂.

这或许是生命之谓、生命的理由和法则吧!

有个失业多时的伐木工人,一日,他见到报上刊登的征人启事,便兴冲冲地前去应征.

到了应征的地点,林场的工头依例在甄选时要问明应征者的工作经历.

伐木工人回想自己的经历,总是打零工的时候少,失业赋闲的时候多.

细想了许久,终于决定如何回答工头的口试.

轮到他时,工头依例问他曾在哪个林场长时间工作过,伐木工想也没想,立即回答:"撒哈拉丛林."工头瞪了他一眼:"我只听说过有撒哈拉沙漠,哪里来的撒哈拉丛林?胡说八道."伐木工人面不改色地回答:"撒哈拉那个地方,原本是丛林,自从我在那边砍过木头之后,就变成一片沙漠了."对自己、对产品有了百分之百的信心之后,您要开始行动,不断行动,采取大量的行动.

您将马上发现,此时不但您热爱工作,工作也会爱上您.

如果您真能将撒哈拉丛林变成撒哈拉沙漠,不妨想想将有多少林场迫不及待地想聘用您?有多少客人想向您购买您的产品?有多少下线想要您当他们的领导者?

建立绝对的信心,运用大量的行动,你的人生都将会被开拓成一个王国.

美国有两位心理学家公开宣称,他们发明了一种绝对正确的智能测验方式.

为了证实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两人选择了一所小学的一个班级,帮全班做了一次测验,并于隔日批改试卷后,公布了该班五位天才儿童的姓名.

经过20年之后,追踪研究的学者专家发现,这五名天才儿童长大后,在社会皆有极为卓越的成就.这项发现马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他们请求那两位心理学家公布当年测验的试卷,以明了其中的奥妙所在.

那两位已是满头白发的心理学家在众人面前取出一只布满尘埃、封条完整的箱子,打开箱盖后,告诉在场的专家及记者:

"当年的试卷就在这里,我们完全没有批改,只不过是随便抽出五个名字,将名字公布.不是我们的测验准确,而是这五个孩子的意志正确,再加上父母、师长、社会大众给予他们的协助,使得他们成为真正的天才."或许在过去的岁月中,您并未被告知是一位天才,所以不知道自己的使命何在.但就在此刻,在看完这个故事之后,相信您已清楚地明了,自己将是一位大师,一位顶尖的大师,您已被确切地通知了.

所以,不妨仔细深思,上天所赋予您的重大使命究竟是什么?

如果通过自己的深思,犹未能有所得,不妨谦卑的祈祷,来了解自己的使命;然后站起身来,勇敢地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三个老人聚在一起争辩,谁是最重要的人物.

第一个人说:"我可以直接走进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美国总统一见到我,立刻丢下手边堆积如山的文件,站起身来与我握手,这就是最重要的人物."第二个人说:"这还不能算是.我除了可以让总统丢下公事、陪我聊天之外,甚至当他桌上那具直通五角大楼的热线电话响了起来,他都宁可陪我谈话而不去接听."第三个人说:"这算什么.我不但让总统陪我聊天,甚至当他桌上热线电话响起来时,他过去接听,并立即将话筒递过来:"喏,找你的,你老婆问你要不要回家吃晚饭.""

不论您想要的是什么,只要您真正愿意拥有梦想,必定能够得到您想要的一切.

更重要的是,让您的梦想白热化,在眼前此刻让它成真,成为实际的情境.犹如故事中第三个人的思考方式,让自己立刻进入您所想要的情境,真正成为您企盼成就的那种样子:成为那个人,就在当下.

不必考虑可能与否的问题,只要重新点燃您的热情和梦想,而且,梦想——定要远大.别忘了,您的成就永远大不过您梦想的范畴,但只有付诸行动才有真实意义.

因此,就在此刻,扩大您的梦想,勇敢地去梦、去想,凡事皆有可能实现——只要您的梦想是正面的、为大众所喜爱的.接着采取大量正确的行动,朝梦想实现的方向前进,不断检视并调整自己,您将发现,梦想就在您伸手可及之处.

梦想是成就的根源,成功者必是伟大的梦想家.

有个落魄不得志的中年人,每隔三两天就到教堂祈祷,他的祷告词几乎每次都相同.

第一次他到教堂时,跪在圣坛前,虔诚地低语:"上帝啊,请念在我多年来敬畏您的份上,让我中一次彩券吧!阿门."几天后,他又垂头丧气地回到教堂,同样跪着祈祷:"上帝啊,为何不让我中彩券?我愿意更谦卑地来服侍您,求您让我中一次彩券吧!阿门."又过了几天,他再次出现在教堂,同样重复他的祈祷.如此周而复始,不间断地祈求着.

到了最后一次,他跪着:"我的上帝,为何您不垂听我的祈求?让我中彩券吧!只要一次,让我解决所有困难,我愿终身奉献,专心侍奉您."就在这时,圣坛上空发出一个的声音:"我一直垂听你的祷告.可是——最起码,你也该先去买一张彩券吧!"梦想是成功的起跑线,决心则是起听时的枪声,而行动犹如跑步者全力的奔驰,惟有坚持到最后一秒的,方能获得成功.

上帝已将铁定中奖的彩券为您准备妥当,您必须做的,是在祈祷完毕之后,立即起身为自己买一张彩券.在这同时,您也可以看见,成功的第一道曙光已在您的东方升起.

20.培养内功,调动潜能

如果是玫瑰,它总会开花的.

——歌德

经济不景气,两个商人聚在一起,话题聊着聊着,自然而然地便转到了最近的生意状况上.

老陈叹了一声道:"唉!生意可真是越来越难做了,连续三个月,我都在亏损的状况下惨淡经营着,真是不知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