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王羲之世称书圣者,草书学张芝,真书学钟繇,自谓:“吾真书胜钟,草故减张。”唐孙过庭《书谱》云:“草圣张芝,长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唐张怀瓘《书断》云:“伯英名臣之子,幼儿高操,勤学好古,经明行修,朝延以有道征,不就,故时称张有道,实避世洁白之士也。”评论张芝草书:“如流水速拔茅连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下而字之上,奇形离合,数意兼包,若悬猿饮涧之象,钩锁连环之状,神化自若,变态不穷。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隔行,精熟神妙,冠绝古今。”清康有为《广艺舟双辑》亦云:“张芝圣于草法。”
时人曰:张芝乃旷世奇才,光耀千秋,影响所及,遍于寰中。值兰州碑林肇建之日,雕张芝像立于黄河之滨、白塔山之巅,藉以缅怀先贤,激励来者。
流萤谨识
流萤向著名书法家刘炳森介绍兰州碑林。图上方为季羡林老先生为兰州碑林书写的长诗。
乾隆免粮恩碑跋
此碑原称恩碑,因其碑文记述清乾隆豁免甘肃及陕北历年所欠钱粮赋税,故称免粮恩碑。此碑于乾隆五十四年由平凉知府秦震钧立于平凉,上刻乾隆谕旨及秦震钧碑记。越二年,秦震钧调任陕西督粮道,再加跋文,刻立于西安碑林。该碑文若干观点极为错误,然而对当时甘肃农业状况、农民负担及清政府豁免赋税措施,记述甚详,具有历史价值,因之翻刻于此。
吴大徵三关口碑跋
三关口,位于六盘山下,靠近平凉。此处乃内地通往边陲要道,亦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两山夹峙,一水中流,巉岩壁立,形势险要。
古称弹筝峡,言其风声、雨声、松声、河声汇集于此,听之和谐美妙,宛如古筝弹奏,亦称金佛峡,寄语佛光保佑,行旅安宁。光绪元年,吴大徵采风过此,挥毫泼墨,并镌之贞石,吴氏乃清末金石学家、文字学家、书法家,名重当时,泽及后世,时任陕甘学政,故有遗墨存焉,原碑已移置宁夏固原博物馆,今翻刻以飨读者。
天水二妙轩跋
二妙轩,天水之名碑也。始建于清顺治十二年。时著名诗人宋琬任陇右道佥事,寓居天水,集王羲之诸名家字,摹刻杜甫秦州、同谷诗六十首。共刻三十四方,修建一亭,镶嵌其中。杜甫世称诗圣,王羲之世称书圣,诗妙,字妙,故曰二妙轩。惜世事多变,碑石尽毁。
幸数百年后,拓本再现。今人绍续先贤伟业,放大重刻于天水南郭寺,以期永存焉。此处选刻秦州杂诗二十首,藉以广为传播嘉惠来者。
临洮哥舒翰纪功碑跋
哥舒翰,唐名将也。生年不详,卒于公元757年。其人长期镇守西北,英勇善战,屡建奇功,民怀其德,赞之以歌曰:“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哥舒翰纪功碑,记哥舒翰之战功,颂唐王朝之政绩,屹立于临洮县城,迄今千余年矣。碑高705公分,宽185公分。最早著录于南宋郑樵《通志》,嗣后文献多有记载,极具历史文化价值。惜年代久远,石质欠佳,字迹严重剥落。清乾隆王昶《金石萃编》称,存一百余字。清宣统《甘肃新通志》称,存九十馀字。余近年重拓详审,计七十四字,碑额存圣、功、颂三字。
纵观此碑,存字日益减少,再经若干年风雨侵蚀,庶几成为无字碑矣!经与著名书法家何裕教授商议,将碑额、碑身存字部分翻刻二通,一置兰州碑林,一置临洮,俾传之后世,以期永存。
2002年流萤谨识何裕书丹
《冯国瑞藏梁启超手札》长卷题序
冯国瑞先生,字仲翔,号麦积山樵,甘肃天水人也。生于公元一九○一年,卒于一九六三年,享年六十三岁。先生乃陇上饱学之士,长于穷经解诂、治史考古,亦善诗文书画,一生著述宏富。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研究院,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诸大师学。一九二七年卒业,梁启超致信甘肃省长薛笃弼为之推荐,誉为高才美才。先生返里,无意干谒,置此信于箧笥,嗣装裱成卷,请梁实秋、胡适、罗家伦诸君题跋。二○○○年秋,经由卢玺凯、堵劲夫介绍,得识先生次子冯宁、孙冯念平,携来此长卷,拜观于兰州碑林,诚陇上文化珍品也。今征得先生亲属同意付梓,以飨世人。
2000年8月于兰州碑林
《风雨春秋》序看到这本即将付梓的书稿,记忆的闸门顿时开启,时代的风雨扑面而来。
记得1960年初,应修同志从天祝藏族自治县调来甘肃日报社工作,他还很年轻,才二十二三岁,一身乡土气,透露出基层青年常有的朴实和热情。他曾经常驻地区当记者,并先后到经济部、要闻部当编辑。我和他朝夕相处了很长时间。
他喜爱新闻工作,在来甘肃日报社以前就曾在中央、省、地区报刊上发表过多篇通讯、特写、小说等作品。在《甘肃日报》30年的新闻工作中,他一直很勤奋,到群众中去,到生活激流中去,一本采访本,一个帆布包,记录了甘肃人民特别是他们当中的先进人物的英雄业绩。现在回过头来再读这些作品,那闪光的精神仍在我们的心扉激荡起绚丽的火花。
实事求是,这是新闻报道的原则,是报纸的生命。作为新闻报道的人物通讯、特写、纪实,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真实,不能有任何虚构。一篇优秀的人物报道,其所以具有较强的教育作用和感染力,最重要的就在于它写的是真人真事,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应修同志在长期的记者生涯中,严格地遵守了这个新闻用事实讲话的原则。他采写的人物通讯都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考验。火烧沟人艰苦创业的光辉事迹、《石公道》中劳动模范石作福的高尚品格等等,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也是值得提倡的。
对于同样一个模范人物,记者思想修养、采访深入程度不同,写出来的报道就会大不一样。应修同志来自基层,同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加之他采访比较深入,从而获得同模范人物息息相通的思想感情。他用这种感情,熟悉模范人物,理解模范人物,进而深刻地表现模范人物,我同他一起下乡采访,感到他乐于吃苦,长于深入现场捕捉感人的细节。采写《槽头一杆旗》,他就同饲养员住在饲养室;采写《石公道》,他就在“石公道”家里住了五六天,石作福夜里护渠浇水,他就跟上“做伴”;采写《车行万里暖人心》,他就跟车跑了三条线路收集人物事迹。记得,我布置他到火烧沟队采访时,原定采写一条“火烧沟队户均生产万斤粮、收入千元款”的消息,而他到了火烧沟以后,被火烧沟人造地铺砂,艰苦创业的感人事迹所吸引,就沉下在农民家里吃住了一个多月。农民上地他上地,农民背砂他铲砂,农民削山造地他牵牲口,晚上开会他参加,一家一家座谈,一条沟一条沟地看,火烧沟的4篇人物通讯就是这样写出来的。当时在《甘肃日报》、《甘肃农民报》上连续报道后,显示了较强的感染力和推动力。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春风催人奋发,应修同志在他的记者生涯中迎来了崭新的时光。他以手中那枝朴实的笔,一连多侧面写了9篇通讯报道,真实地反映了党的富民政策在这块黄土地上结出的丰硕成果。
今天,我十分高兴地把通讯报告文选《风雨春秋》推荐给广大读者。选编的32篇不同体裁的作品,是他新闻工作风风雨雨30年的思想结晶。毋庸讳言,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作品都还带有某些不足之处,但它们实实在在,真实地刻画了各个时期活跃在陇原大地上的一批艰苦创业和顽强奋斗的模范人物的形象,鲜明而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风貌。人们可以从中透视各个时期的陇原人民改天换地的创业精神和勇于奉献的高尚风格,感受着黄土高坡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的惊人变革,聆听陇原儿女在华夏改革大潮中向前挺进的脚步声,发人深思,促人奋进。
流萤
1989年6月20日
陈守文书《塔影河声》手抄本题序
余致力兰州碑林已十年矣。公元一九九三年,余息影政坛,离而不休,开始筹划碑林建设事宜。幸赖各方鼎力相助,于一九九八年正式开工。越二年,初步建成,对外开放,前往参观者已达三四十万人次。近年续建骑楼、道路及摩崖石刻,逐步完备。余生于斯,长于斯,将以此奉献家乡父老。
与此同时,余撰写《塔影河声》一书,共三十余万字,记述兰州碑林创建始末及其碑刻。此书先于《兰州晚报》发表,嗣结集出版,印制四千册,广为流布。
承蒙陈守文先生垂青,择其精华,以楷、行手抄,泱泱三大册。
余展卷拜读,选文精当,布局有致,书写秀美,诚难得之作。由此可见先生文学功底与书法造诣之深厚。更多感人者,如此鸿篇巨制一点一划,一字一句,费时劳神,何其不易,诚吾师也。
先生曾任兰州市西固区党校校长,身负干部培育之责。而今退隐山林,独心系人民,相约同道,自筹资金,创建柳泉碑林,丰富乡邦文化。洵盛事也。善哉!善哉!祝愿百代永存,与南山黄河同在。
流萤
2003年时年75岁
《漳县书画集》序
2003年8月13日,我的老朋友彭效忠同志打来电话说,漳县政协的同志编辑了一册《漳县书画集》,现在作品已经征集完毕,来人把小样也带来了,请我一定过去看看。我对书画非常喜爱,又是受老朋友之邀,心里实为感动。我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到省农牧厅效忠同志的办公室,见到了漳县政协的赵玉忠主席和他们带来的书画小样。
赵玉忠同志是一位不善言谈却认真干事的人。从他们征集的400多幅书画小样中,使我既感受到了漳县浓烈喜人的文化氛围,又体会到了漳县人少说多做的实干精神。赵主席说:“如果不是‘非典’,我们的书早出来了。”我想,只要有这种干事情的精神,漳县的样样工作都会走在前头。
漳县,我曾经去过多次,是个非常好的地方,山好、水好、人更好。记得有位漳县籍诗人写过一首〔七律?武阳情〕,这样歌咏自己的家乡:
大汉垂荫庇武阳,龙岩虎嶂亦辉煌。
千山环抱凤林秀,二水中流菽麦香。
南谷摩崖观学问,盐川煮井纪文章。
陶然一别躬耕地,换得青春还我乡。
漳县于东汉章帝元年置县。初称障县。唐称武阳。后因漳水而改称漳县,沿用至今。这里山峦起伏,龙岩虎嶂,闻名遐迩的贵清山、遮阳山已经成为国家森林公园。漳河、龙川河二水中流,两岸林果繁茂,菽麦盈香。元代陇右王汪世显家族墓群,依山临水,古冢垒垒,气势恢宏,保存完整,是目前国内少有的研究元代墓葬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汪氏家族,由金代到元代、到明代,久盛不衰,值得研究。王宪的《贵清山放歌》石碑,诗文美、书法美,笔力遒劲,体势完美,是少有的精品,我已将全文拓刻在兰州碑林,供海内外游人欣赏。著名的南谷瀑布和宋代摩崖石刻同样令人叹为观止,两盐川的古盐井和悠远的盐川文化又记载着千年历史的沧桑。在当代,1936年红军长征经过漳县,在那里召开了盐川会议,进一步谋划了进军陕北的正确路线。时至今日,红军的精神激励着十九万漳县儿女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而不懈努力!
历史的厚重和现实的繁荣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于是便产生了《漳县书画集》中那一件件感人的作品,令人钦羡,发人深思。
艺术是要交流的。交流是文化艺术发展的催进剂。漳县文化艺术发展的基础相当扎实,前景尤为可观。随着经济的发达,交通的便利,旅游的兴旺,教育的振兴,以及人们观念的进步,必然为艺术的交流和发展开拓广阔道路。只有当全国、全省人民更多地了解漳县,认识漳县,漳县的经济、地利、人文资源才能够得以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我希望这方面的工作就从政协同志们编辑的这本《漳县书画集》开始。有了第一,就会有第二、第三……愿我们不懈努力,以此共勉。谨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