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松下幸之助全传
5204000000038

第38章 经营宝典:点石成金商界传奇(2)

“玻璃式”经营法的实质是雇主与员工坦诚相待,互相信任。难能可贵的是,松下公司在快速增长后,这种做法一直被保持了下来。小型作坊采用玻璃式经营比较简单,而中型企业就已经有了难度,大型公司则更是难上加难。松下幸之助能够一直坚持玻璃式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松下公司的发展是一种自然的增长,是顺应市场需要的增长,没有揠苗助长人为扩大规模。有点像中国的民营企业大多数公司的做法,增长的欲望和劲头,不是来自于上层的压力,而是来自于下层的自觉。松下幸之助也在实践中感受到,这种做法能够有效激励士气,能够保证上下一心,能够深切检讨经营得失并化解冲突,还能够培养出高度自主的中层管理者和工作骨干。即使不采用其他措施,也能很好地防范阿吉里斯指出的那种“习惯性防卫”。

随着企业的扩展,松下幸之助把玻璃式经营规范化。如定期对员工公开企业的财务状况,定期向员工说明企业的规划目标,经营当局和工会组织保持有效地沟通和协商等。对此,松下幸之助把它上升到经营理念。他说:“企业的经营者应该采取民主作风,不可以让部下存在依赖上司的心理而盲目服从。个人都应以自主的精神,在负责的前提下独立地工作。所以,企业家更有义务让公司职员了解经营上的所有实况。总之,我相信一个现代的经营者必须做到宁可让每个人都知道,不可让任何人心存依赖的认识,才能在同事之间激起一股蓬勃的朝气,推动整个业务的发展。”

大家都知道,人们修筑水坝是为了蓄水,便于洪水来临时蓄洪,减少灾害;干旱了又可以开闸泄洪,平日则用于灌溉和发电,这一收一放,是水坝的最大特点。松下幸之助认为,企业也需要这种调节和启动的机制,水坝是用来抗御自然灾害的,而将其原理用于企业,则可应付突发变故和经济萧条。

“堤坝式经营”是“自来水哲学”在企业运作上的逻辑展开。1965年2月,松下幸之助在关西商界讨论会上提出了这一概念,做了题为“堤坝经营和适正经营”的演讲。他说:“关于行之有效的经营方法,我想在这里提倡‘堤坝经营’的方法。为什么要修堤坝呢?是为了不让河水不创造任何价值地白白流走。如果河流的水量剧增就会变成洪水,带来巨大灾害;而如果遇到干旱天气就会造成水量减少。因此,要在河流的适当位置修建堤坝,一来调整水流,二来利用水力发电。修建堤坝的目的就是珍惜老天赐予的每一滴水,并加以有效利用。这样既能够保证安全,又能够创造价值。经营公司的道理不是一样的吗?经营也需要堤坝。

“我说的堤坝经营,从一开始就应该具有后备设备,有多少是多少。这样的话,即使经济发生一些变化或者需求有变化,还能保证商品供应,不会导致涨价,因为这时只要运转后备设备即可。相反,如果商品过多,就可以让设备暂停运转。这个道理就和根据需要来调整堤坝里的蓄水量一样。资金、库存和人才也同样需要‘堤坝’。

“正确认识堤坝经营的意义,就能使经营变得更加稳健,获得高额利润。堤坝经营能够为社会带来真正的安定和繁荣。”

堤坝式经营的实质,是避免经营过程中的周期性震荡,减少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冲击。企业家在经营中所建造的堤坝不止一种,市场如同河流,经营如同堤坝。堤坝的功能多种多样,蓄水、防洪、供水、发电等都少不了堤坝。对于企业来说,需要建立的堤坝主要有:

(1)“资金水坝”。经营10亿资金的项目,需要11亿或12亿资金的准备。如果不留余地,一旦有意外情况发生,再追加资金的可能性甚微,如此就会造成计划中的项目半途而废。

(3)“设备水坝”。就是设备的使用不需要达到100%,那种“满负荷”的设想,有可能会使企业运行的弓弦绷得太紧,环境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拉断弓弦。一般来说,使设备只运用到80%或90%,应该就能正常获利。如果设备到了100%的营运才能赢利,那是相当危险的。一是疲劳,容易发生故障而不能运行;二是一旦市场需求增加,也无能为力。如果保有10%或20%的设备能力,一旦产品市场反应良好,即可提高产量,满足市场。

(3)“库存水坝”。即要有适量的原材料和能源及产品库存,以适应因原材料减少、能源供应紧缺等原因造成的减产,及对市场需求激增作出及时的反应。产品库存要适量,这些库存有两个作用方向:对内作为生产线出问题时的缓冲,对外作为市场波动时的缓冲。就好像中国古代建立的“常平仓”,丰收则籴,歉收则粜,维持市场供应的大致平衡,使物价保持稳定。

(4)“新产品水坝”。在新产品投入市场的同时,其换代产品已经研制定型并等待投产,另有更新的第三代产品已经投入开发。

但是,有一点还必须注意,“设备水坝”或“库存水坝”并不是设备闲置或库存过剩。如果一个企业预估它的销售量,并根据这一预测来购置设备和进行生产,却因为没有卖出去而有库存,设备也没有完全利用。这和“堤坝式经营”没有关系,只不过是估计错误所造成的,而这种剩余是不应该发生的。松下幸之助特别强调“堤坝式经营”是基于正确的估计,事先保有10%或20%的准备。

同时,松下幸之助认为除了有形的水坝,还有更加重要的无形水坝“心理堤坝”。经济有涨有落,任何一个企业,经营过程绝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从董事长、总经理到基层员工,都要对环境变化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在心理上以不变应万变,在行动上以变制变,实现经营的自主性。

在企业中,不论设备、资金、人员、库存、技术、企划等各方面都必须有水坝,并发挥其功能。换句话说,在经营各方面都要保留宽裕的运用弹性。

“堤坝式经营”的道理很简单,无非就是把经营中的刚性变为弹性,预留出适应环境变化的余地。但是,现实中的经营者却往往做不好这一点。按照松下幸之助的说法,日本的企业一直靠贷款运行,没有走上堤坝式经营的道路。要建立各种堤坝,首先需要不再靠贷款经营。这一点,松下幸之助已经做到了。但是,建坝不易,护理堤坝更难。松下幸之助认为,护理堤坝实际上仍然是一个观念问题。首先要考虑如何运用堤坝,如果不能随机应变,即便建立了堤坝,也不会根据水量的变化进行适时调节。其次要明确堤坝的用途,堤坝是为消费者服务的,不是为企业自身服务的。偏离了顾客导向,堤坝的作用就会适得其反。另外还要密切关注各种信息,如果水源枯竭却毫不知情,或者溢水管涌却视而不见,堤坝就失去了意义。

总而言之,松下幸之助要求公司各部门不论干什么都要宽打窄用,留有余地,不能吃光用尽,要有储备。除了这些有形的“水坝”外,松下幸之助尤其倡导建立无形的“水坝”。他要求各部门领导者要有超前的意识,未雨绸缪。商场如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只有经常处于有准备的状态下,方能遇事不惊,游刃有余。

这就是松下幸之助的“堤坝式经营”法。只要遵循这种经营方法,随时做好准备,宽裕地运用各项资源,企业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长期稳定地发展。

在我国,有许多中小型企业取得一时性的成功后,往往没有多长时间就会走向衰亡,使得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年左右,形成了“各领风骚三五载,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局面。究其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克服过度扩张的风险,而松下幸之助的“堤坝式经营”法能很好地克服这种风险。这种“经营要留有余地”的思想,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永续经营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是值得我国企业经营者借鉴和学习的。

与“堤坝式经营”法并列,松下幸之助还提出了适应性法。松下幸之助认为,经营的规模大小、门类多少,一定要和公司的综合实力相称,一定要与经营者的才能、精力相称。如果贪大求多,其效果反而不如专而精。

企业扩张前,应先确切了解公司在技术、资金、销售等各方面具有多少实力而在能力的范围内经营;要一步一步在自己能力之内前进,不要勉强。

这就好比相扑比赛,最好是与自己级别相同的对手比赛;如果与高出自己级别许多的那一级比赛,无论怎样拼命,也只能以失败告终。

因此,任何一个公司,最好能认清自己的综合实力,做与此相符的工作。

松下幸之助认为:公司不分大小,规模大小无关紧要,只要让它的长处发挥出来,再加上“堤坝式经营法”,这才是安定经营的大道。

松下幸之助集70余年经营经验,总结出30条经营秘诀,并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这些秘诀实在是经营者的福音和信条,经营企业的朋友们不妨一试。

(1)生意是为社会大众贡献的服务,因此,利润是它应得的合理报酬。

生意是为社会服务而存在的,而服务的报酬就是获得利润。如果得不到利润,就表明对社会服务得不够。照理来说,只要服务完善,必定会产生利润。

(2)把交易对象都看成自己的亲人,能否赢得顾客的支持,决定商品的兴衰。

能否赢得顾客的支持,决定了产品的旺销或滞销。要把顾客当成自家人,将心比心,才会得到顾客的好感和支持。要诚恳地去了解顾客,正确掌握他们的各种实际情况,不一定非把某种商品卖出,而不管对方的需要。

(3)地点的好坏比商店的大小重要,商品的优劣又比地点的好坏更重要。

松下幸之助的经营销售中,诸多重要因素的重要性依次为:产品质量-商店选址-商店规模。

(4)商品排列得井然有序,不见得生意就好,反倒是杂乱的小店常有顾客上门。

不论店面如何,应该让顾客感到商品丰富,可以随意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