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5208300000080

第80章 寓意深远的祥瑞之物(2)

传说中的麒麟,性情温良,“不履(踩)生虫,不折生草”,头上有角,角上生肉,是“设武备而不用”的有德性的“仁兽”。因此,历代帝王都爱麟,把它的出现视为国之吉瑞,以示自己皇威显赫,昭示清明。汉武帝也曾获过白麟,为此更改年号,并铸黄金为麟足马蹄之形,被称为“麟趾金”,俗称“马蹄金”,根据汉墓发掘的实物来看,宽6厘米左右,厚达2厘米左右,重约250克。汉武帝还下令在长安的未央宫中,建造了一座麒麟阁,阁上挂了霍光、杜延年、张安世等十一位功臣的图像,以此表彰他们的功绩。唐代诗人杜甫曾为此发出慨叹:“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总之,“麟现”被宣扬为圣王的“嘉瑞祯祥”,是太平盛世降临的象征。

民间“麒麟唱”和“麒麟送子”的习俗

在江南地区,每逢春节,人们便抬着用竹骨纸扎的麒麟,配上锣鼓伴奏,依次到各家门前演唱,以示祝贺,俗叫“麒麟唱”。其内容大都为祝贺新年,也可唱生产农事,也可咏叹古人,也可以讲唱故事。被贺人家都欢喜地认为是麒麟给他们带来了吉祥。

但最普遍的是所谓“麒麟送子”习俗。相传孔子将生之夕,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上写“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意谓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此虽纬说,实为“麒麟送子”之本,见载于王充《论衡·定贤》及晋王嘉《拾遗记》。民间有“麒麟儿”、“麟儿”之美称。南北朝时,对聪颖可爱的男孩,人们常呼为“吾家麒麟”。此后“麒麟送子图”之作。作为木板画,上刻对联“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以此为佳兆。民间普遍认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君不见徐卿二子多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湖南》引《长治新年纪俗诗》:“妇女围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及纸龙好,能作麟麟送子来。”原注:“妇人多年不生育者,每于龙灯到家时,加送封仪,以龙身围绕妇人一次,又将龙身缩短,上骑一小孩,在堂前行绕一周,谓之麒麟送子。”

关于“麒麟送子”,民间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古代有一位画师,老而无子。画师偏爱画麒麟,屋里挂满他所画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麒麟。有一天晚上,他突然看到一匹金光闪闪的麒麟,身上驮着一个小孩子,朝他走来。画师一高兴,笑醒了,原来是场梦。第二年,他老伴使得一“老来子”,生下后,聪明绝顶,六岁就能赋诗作画,人们称这孩子为“麒麟童”。于是,“麒麟送子”这一说法,就在民间广泛传开了。

因此,每年春节,民间有张贴《麒麟送子》的年画和举行“麒麟送子”的活动的习俗。前者画面主题突出,描绘生动有趣。画面正中为一匹龙头、狮尾、鹿身、细腿、马足、全身披鳞甲的麒麟,背上驮着一个手抱莲蓬的儿童,寓“连生贵子”之意。后面跟随送子的女子,穿戴华贵,温柔可爱。背景则是祥云缭绕,充满着“天赐贵子”的喜庆吉祥气氛。后者是在春节时,送纸扎麒麟(下巴上有许多胡须),上门演唱时,那些未生孩子的妇女或者刚过门的小媳妇,往往被一些大嫂们,连拖带拽地推到“麒麟”面前拽胡子。据说是拽一根就能生一子,拽两根就生双胞胎。在戏耍麒麟时,旁边则有人唱着“早生贵子早得福”、“寿比南山不老松”等一类吉利话。唱完,每家都得给钱致谢。

麒麟作为一种艺术形象,为人们所熟悉,所喜爱。至今民间还有把麒麟雕刻为小挂件,给孩子们套在颈上,以祈求幸福和健康的习俗。在绘画、雕塑等部门,麒麟的艺术造型更是丰富多彩,它们反映了我们祖国的传统艺术风格和高超的技术水平,并成为我国文化艺术遗产中的宝贵财富。

唯一真实的灵兽,龟

四灵中的龙、凤、麟都是神话中的虚拟动物,并不存在,只有龟是唯一与人类关系密切,自然界实有的动物。因此,龟的被神化,要比龙、凤、麟被神化的时间早得多。最晚在殷商时期,就有神龟知人情、知吉凶和可以充当神与人之间媒介的信仰,龟因此成为我国原始宗教中先民崇拜的神灵动物,神龟。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将龟视为神物。早在原始社会,龟已作为鲧氏族部落的图腾而被崇拜。但是,以龟的自然特性来看,它体小貌丑,生活在水中,与人的生活十分疏远,很难与其具有知人情、知吉凶的神性联系在一起。那么,龟是怎样被神化而具有上述神性的呢?

《史记·龟策列传》记载着这样一个古老故事,传说古代有位南方老人,由于南方地气潮湿,他就用四只龟来支垫床脚。经过二十多年,老人死了,后人搬移他的床铺,发现四只龟经过二十多年的不食不动,照样活着。于是,知道龟能运气长寿。因此,我国人民早就将龟视为长寿的象征,民间常用“龟龄鹤寿”、“龟鹤延年”来比喻人之长寿。前辈学者还认为,古人或许就是根据龟的天年长寿这一点,而引申出其经历长、阅历多,所以有能知未来的灵性。但是,这种迷信的说服力可能并不强,因此,又进一步把龟变成了人与神的媒介灵龟,认为灵龟来自天上。《史记·龟策列传》记载:“元王曰:龟其神灵,降于上天。”

因为龟是天下至宝的神灵,具有所谓降于上天、知天之道等神与人之间媒介的神性,殷王室就用龟甲来进行占卜。殷时,为了取得具有灵性的龟甲卜具,要举行十分神秘而隆重的仪式。《史记·龟策列传》记:宋元王得到一只大龟,十分高兴,感谢上天赐予神龟。择定良辰吉日,群臣斋戒,由王室人员沐浴跪拜,祭祀上天。然后提出占卜的问题,如祭祀、战争、饮食、宴会、气象、农业收成、狩猎、行旅、灾祸、福佑、奴隶逃亡等,巫师就用烧红的木棍,烧灼龟甲,使发生爆裂而产生裂痕,这就是所要祈求的兆象,称为“龟兆”,以此来判断吉凶。龟甲占卜后,还要在龟甲上契刻上卜词。这就是现在从殷墟中大批出土的甲骨文了。

我国历史上,龟曾普遍受到过人们的崇敬。龟曾经与城市、帝位、官爵、货币、人名、山川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有过一段显赫一时的光荣历史。

龟在历史上曾作为城名。《搜神记》就有关于“龟化城”故事的记载。相传春秋战国时,秦惠文王廿七年,张仪、司马错取蜀后,在成都筑城,屡建屡毁。这时,有一大龟浮出江面,沿着原有子城爬行至东南而毙。张仪问巫师,巫师告诉他:“可依龟行筑城。”最后,成都城终于筑成。于是,成都又有“龟化城”或“龟城”之称。这段记载已将龟神化了。

龟也曾与帝位、官爵、货币产生过密切关系。《周礼·春官》中就有以龟命名的“龟人”,掌六龟之属,有祭祀,龟人就带龟前往,以示祭祀的隆重。汉朝时,还以元龟铸九鼎,称为“龟鼎”,作为国家之守器,以喻帝位之所在。帝王迁都,必先迁移龟鼎。当时,诸侯、丞相的官印,都用黄金铸成的金龟做印纽。古代虞夏时,还曾以龟贝作为货币。到了汉朝还以银、锡、白金来铸成“龟币”。唐朝,“龟袋”又作为爵位高低的佩饰,三品官以上佩戴金龟,四品官佩戴银龟,五品官佩戴铜龟。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在长安街头邂逅李白,相邀酒楼一聚,因为贺身上未带分文,就解下金龟来换酒吃,与李白一醉方休。“因解金龟,以酒为乐”已成为文坛佳话。

龟,还用于天文上。古人把天均分为四个主要的“宫”,分别以一种动物命名,即东官苍龙,南宫朱雀、西官白虎、北宫玄武。玄武,就是乌龟的美称。玄,是龟背上带黑的颜色;武,形容龟有硬甲,可以抵御外侮。后来,道家又把“北宫玄武”改为“北帝玄武”。各地的北帝庙实际上就是“乌龟庙”。广东佛山的北帝庙(即祖庙),殿前水池中就浮着一只大型石雕乌龟。

古人对龟很崇拜,不但不避讳龟,反而喜用“龟”字取名,象征长寿。如《左传》中记载宋国有公子围龟;汉朝有陈龟、朱龟;三国曹魏有刘龟;南北朝元魏有叱列伏龟;唐朝以龟为名的人更多,最著名的有音乐家李龟年和文学家陆龟蒙。最富有情趣的,当推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隐居绍兴时,曾用龟壳做了顶二寸多高的冠,自称为“龟屋”。他在《近村暮归》一诗中说:“鲎樽恰受三升酝,龟屋新裁二寸冠。”陆游还取龟贵、龟闲、龟寿,称自己的居所为“龟堂”。“鼻观舌根俱得道,悠悠谁识老龟堂”,指的就是此事。

此外,龟与山川、古迹也有联系。从西安的碑林到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有不少著名的碑碣,都是安在石刻龟背上的,所谓“龟趺负穹石,浮语极褒侈”的出处就在这里。至于用龟来命名的山川地名,如龟山、龟川、龟谷,在四川、山东、安徽、湖北各省都有。

“三星高照”中的三星

民间所谓的“三星高照”,通常是指福、禄、寿三星。

“人间福禄寿,天上三吉星。”民间年画中也常常把福、禄、寿三个神仙凑在一起,合称福禄寿。它们分别代表着福运、官禄和长寿,非常受人们欢迎。特别是在春节,许多人家的墙上都换上了喜气洋洋的“三星”年画。

福、禄、寿三星,流传于我国年深日久,家喻户晓。千百年来,我国民间一向将福、禄、寿三星作为交往礼仪和日常生活中幸福、吉利、长寿的象征。正如江南民间小曲中所称颂:“福星高坐把福施,禄星送子下祥云;寿星骑鹿送蟠桃,三星高照喜临门。”

迎接新年的“三星”是猎户星座中由左向右的参宿一、参宿二和参宿三。民间称这“三星”为福星、禄星、寿星或福、禄、寿。

除夕夜在迎春的鞭炮声中,我们从朝着南面的窗户里向夜空望去,就会看到“三星”发着闪闪的蓝光直入眼帘。

那么,究竟是哪“三星”呢?在夜空,牛郎星和他挑着的一对“儿女”是“三星”;天蝎座的“心宿”是“三星”,一颗大星两旁各有一小星;天鹅座的翅膀上也有三颗星……那些“三星”都是夏季夜空的重要角色,并不是迎接新年的“三星”。

这三颗亮星高照,象征吉祥幸福、健康长寿和富裕。与其他“三星”不同,猎户座中的这三颗星排成一条直线,距离相等,亮度相同,均为2等星,而且都闪烁着青蓝色的光芒。

福星高照话福神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理想目标,尽管人们对幸福的认识千差万别,但人人都想得到幸福,希望有福气,能赶上福运。在俗语中,福和美好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好地方称“福地”,好消息叫“福音”,体态富贵是“福相”;看到好景象叫“眼福”,吃到好东西叫“口福”,连交“桃花运”也被戏称为“艳福不浅”;那些总能不费力气就赶上好事的,逢凶化吉的叫“福将”;能给别人也带来好处和希望的人称“福星”。总之,人们都希望福星高照,这样福神也就应运而生了。

古时称木星为岁星,谓其所在有福,所以又称“福星”。旧时,星相术士说:“岁星所照,能降福于民。”

由于我国民间传统把“福星”作为吉祥之神,在日常生活中也就形成种种关于“福”的民间习俗和礼仪。如封建时代妇女行礼致敬,要屈膝弯身,双手按住右腹,口称一声:“万福、万福。”送亲朋好友出远门,也要恭手相送,口称“一路福星”,也习惯称“祝福你,一路顺风”。农村造新房,到了上梁时,也要挂一块红布,写上“紫薇高照”(即“福星高照”)。最为隆重的要数春节的年终大典“祝福”:从腊月十五日开始,就要舂糕裹粽、杀鸡宰鹅、买鱼买肉,日夜忙着准备“福礼”。到了“祝福”吉日,凌晨就烧煮“福礼”,用两张或四张八仙桌拼拢,摆上鸡、鹅、元宝肉、猪头、鱼等“五牲福礼”,祭祀“祝福菩萨”。然后再祭祀祖先。除夕之夜,男女老少,合家团聚,吃团圆饭,称为“散福”。

此外,民间年画“天官赐福”中的天官是最常见的福神,天官是道教“三官”之一,三官的职能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年画中的天官,其典型形象是身着朝官红色袍服,绣龙玉带,手持大如意,慈眉悦目,五绺长髯,一副雍荣华贵之像。天官赐福的“福”,也包含着财运,所以有的年画,又把天官作为财神。

关于“天官赐福”还有一个神话。传说从前有个叫陈子祷的人,长得温文尔雅、俊美绝伦,与龙王的三公主一见钟情,结为夫妇。后来分别在二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生了天官、地官、水官三兄弟。这三兄弟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得到当朝太师的赞赏。后来,封建统治者还把天官封为“紫薇大帝”,掌管“赐福”;地官封为“青灵大帝”, 掌管“赦罪”;水官封为“赐谷大帝”,掌管“解厄”。这就是全国各地“三官庙”里的上元、中元、下元“三元大帝”。不单封了爵位和帝号,而且连神职、神权,也都由人间皇帝给予明确安排,难怪后来“三官庙”香火那么兴旺,因为人们认为三官大帝的所作所为一定可以尽如人意。从前民间戏班子开场戏的“天官赐福”,就是从这里脱胎过来的。

“五福临门”中的五福

国人喜欢讨个吉利,所以经常把五福临门、三阳开泰一类的话挂在嘴边,但要问起五福的具体所指,大多数人可能会一片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