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5208700000052

第52章 去显用隐的智囊(4)

卫校尉听了更加不高兴,但又无可奈何,因为如果能拿到这一百贯钱,就能有回乡的旅费,只是不知道杨府的庄院究竟在哪里。正在旅馆中发愁时,遇到一位客人,自称程副将,听了他的遭遇,愿意顺道陪他去常州取钱。两人于是同路前往常州。经过多日的相处,两人交情日深。有一天,程副将说:“我想前往中原,你可愿意随我一同前往?”卫校尉欣然同意。

两人辗转来到代州,程副将表示想在此地创业,请卫校尉筹划经营,于是购得良田千亩。过了一段时间,程副将对卫校尉说:“其实我根本无意住在此地,这一切都是杨相公的意思。当初杨相公怕你一时为贪图眼前小利,而轻易离开故里,现今天下太平,不是建战功获功名的好时机,所以派我一路追随先生回乡,并为你打点生活。”说完拿出银票、契券,总值大约有一万多缗,才黯然告别。

这事和苏秦暗中资助张仪雷同。

苏秦提倡合纵,张仪倡言连横,并非一开始就各有这样的主张。苏秦当年游说秦王未被重用,只有转赴赵国,在不得已情况下想出合纵的计谋。张仪既然投效秦国,不提连横就不能建功,这是必然之势。

有人曾评论苏秦,为什么要失去像张仪这样的人才,何不让张仪也能在六国中显贵而成为自己得力的帮手、反而要刺激张仪投效秦国,给予张仪破坏合纵的筹码?这难道不是非失算吗?这实在是因世人不知,张仪要比苏秦狡诈十倍,张仪必定不会甘心当苏秦的一名属下,届时张仪一定不肯全力配合苏秦的合纵政策。苏秦大力资助张仪投效秦国,还能享有几年张仪报知遇的恩情;如果两人同为六国效命,苏秦岂能有一天的安宁?苏秦可说虑事审慎啊,就好比杨和王送老友回代北,并为他买田建宅,也许为的是有一天或许会有用到老友的地方。英雄做事,岂是如表面那般草率?

杨和王有位亲信的吏卒,平日他对这名吏卒赏赐丰厚,一天杨和王毫无缘由的大发脾气,把这名亲信赶出府邸,这名吏卒根本不知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只有流着泪拜别。临行前,杨和王对他说:“没事不要来见我。”吏卒突然领悟话中含意,回到家乡后,花了大笔钱为儿子在府台谋一职位,没多久,传出御史大夫想上书论奏杨和王侵占军中水肥钱十多万,吏卒的儿子将此事禀告父亲,吏卒立即奔告杨和王,杨和王立即上书奏报,说明军中有水肥钱若干,现存放某处,并强调这笔钱专供朝廷派用。没隔几天,御史果真上书告发,高宗拿出杨和王的奏书,结果御史因诬告获罪而被免官,而杨和王却日渐受宠。看来他遣送拜兄回代北,或许也有这层用意。

智囊

苏秦和张仪,他们都是鬼谷子的学生,都以口舌之辩游说六国,推行自己的主张,只是他们的政治主张和游说风格不一样,可以说是各有千秋。苏秦主张六国“合纵”共同对付秦国,张仪则大施“连衡”之术,力劝六国西向事秦。苏秦明疏暗亲仪,用假象来刺激张仪,迷惑对方。

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你从前怎么样对待他人,他们也将会怎样来对待你。没有什么人不需要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那么,人人都应该乐意支持和帮助所有自己能帮助的人。但是这种帮助形式有明显易见的,有以后才被人们所理解的。“苏秦明疏暗亲仪,杨帅显狠隐帮术”就属于后者。苏秦和杨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懂得欲得人助,必先助人的道理。

老吏救妓

洪武年间,驸马都尉姓欧阳的某人,携四名妓女饮酒作乐。事情发生后,官府紧急下达了逮捕妓女的命令,妓女被抓,则必死无疑。于是几个妓女想毁坏自己的容貌,以求幸免于难。小官吏中一个老者听说后,找到她们几人说:“你们如果能给我千金,我能免你们一死。”妓女们立即预付五百金。老者说:“皇上位尊圣明,难道不知你们平素奢侈惯了?万不可欺瞒官吏。应当和你们平日的打扮一样,哭诉求饶,也许能得到皇上的宽恕。”妓女问:“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老者继续解释:“你们必须沐浴得极其洁净,然后用脂粉、香水修面润身,令香气透彻远外,使肌肤娇艳如凝脂。首饰衣服须用金宝锦绣,尽管是内衣衣裙,也要件件斟酌,不可有一寸粗布。务必极尽天下之华丽,能够达到使人夺目荡心、神惊志摇的程度才行。”妓女们又问在庭上说什么?老者答:“你们不要说什么,只须不停地哀呼就行了。”妓女们一一听从。等到见了皇上,皇上叱令她们自白罪状,妓女们牢记者者的话,不发一言。皇上看看左右的人,说:“绑起了,杀了!”群妓就脱下衣服准备就绑。她们从外衣脱到内衣,一件件极为华丽灿烂耀目,珍珠首饰堆积满地,照耀大庭,直到裸体,华丽的装束仍然不减,身段优美,肤肉如玉,奇香逼人。皇上也动了心,说:“这些小妮子,我见了也会被迷惑,那家伙的行为可想而知了。”于是喝叱她们几句,放还回家。

智囊

在这里,老吏的计谋说穿了就是“美人计”,即教妓女们利用自身的优势。 “美人计”,语出《六韬·文伐》:“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意思是,对于用军事行动难以征服的敌方,要使用“糖衣炮弹”,先从思想意志上打败敌方的将帅,使其内部丧失战斗力,然后再行攻取。利用这些方法来控制敌人,可以顺利地保存自己。此计早在春秋时代就已被晋献公运用过。晋献公准备讨伐虞和虢两国,便先给两国国君赠送屈产的良刀,垂棘产的美玉,以及年轻的歌舞妓,以荧惑他们的意志,扰乱他们的政治。因此,美色是一种武器,常常能击败为之倾心的意志薄弱者;美色又是一道护身符,常常能使美女们籍此逢凶化吉,进行自救。究其原因,即“英雄难过美人关”。

在现代战争中,甚至政治争斗中,也不乏使用美人计的例子。现代美人计有强烈的现代色彩,多采用间谍的方式,利用金钱贿赂,利用美人诱惑,方式变化多端,不可丧失警惕。

二桃杀三士

齐景公时有三个勇士公孙捷、田开疆、古治子。他们三人都骁勇善战,因而结拜为异姓兄弟,驰骋沙场,为国家立下了卓越的战功。可是三个人后来仰仗着自己的功劳在朝廷上横行无忌、骄奢无礼,全然不把其它的文臣武将放在眼里,甚至对待主公也倨傲不敬,经常出言不逊。齐景公觉得他们是曾经为自己出生入死的股肱之臣,就对他们的无礼举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大臣们看到主公都这样礼让他们,就更不敢有所冒犯。于是,他们三个人就更加目中无人、肆无忌惮起来。

齐国的丞相晏婴以智谋闻名各国,是景公身边出谋划策的重要人物,深受齐国朝野上下敬重。唯独公孙捷三人对晏婴不以为然,称其一介书生,不过巧言善辩而已。这话传到晏婴那里,他只是笑笑,并不介意。还有一次,晏婴下朝回府,车行至宫门就迎面碰到了公孙捷三人打猎回来,他们既不回避,也不行礼,还抢先走过宫门。晏婴的侍从们认为这简直是傲慢至极,晏婴却只是一言不发,若有所思地命令回府。不久,鲁昭公来拜访景公。景公要盛宴招待鲁昭公,还命令满朝文武前来陪侍。晏婴走进大殿,无论是齐国的大臣还是鲁国的宾客都纷纷行礼致敬,只有古治子三兄弟依然坐着说话,仿佛晏婴是透明人一样,大为失礼。

送走了鲁国国君,晏婴对齐景公说:“主公,我听说明君手下的勇士,不单勇猛更要知义有礼。上有君臣之义,下有长幼之礼,内能除暴,外能抗敌。现在主公手下的三个勇士,虽然勇猛无人能比,却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幼之礼,这样下去恐怕内不能除暴,外不能抗敌,反倒成了国家祸乱的根源啊!我看该把他们除掉。”齐景公不禁叹了口气,说:“这些寡人不是没有想过。只是这三人曾为国家立下盖世功勋,寡人当真有些于心不忍;更何况这三个人是我齐国的第一勇士,既没人抓得住,也没人杀得了啊!”晏婴微微一笑,说:“这点主公大可放心,只要您下定决心,除掉他们不需要一兵一卒!”齐景公难以置信的看着晏婴。晏婴接着说:“您只要派人送两个桃子给他们,就说给最勇敢的两个人,就可以了。”齐景公将信将疑,就派了使者给三个人送去了鲁昭公带来的“成寿金桃”。

公孙捷一见使者送来两颗桃子,立刻仰天长叹道:“晏婴果然是个智者,一定是他出的主意,要灭我们兄弟啊。我虽然能看破他的阴谋,但如果不敢接受桃子,也算不上勇士了。”于是他对田开疆和古冶子说:“兄弟们,三个人两颗桃,只好各摆功劳了。我陪主公出去打猎,第一次杀死一头野猪,第二次杀死一头老虎。我大概有资格吃一颗桃子吧?”于是他拿了一颗桃子。田开疆颇不服气说:“我曾经南征北战,杀敌无数,威震诸侯,推举主公为盟主,这样的功劳大概更有资格吃一颗桃子吧?”于是他也拿了一颗桃子。古冶子冷冷一笑,不紧不慢地说:“我曾经为主公驾着马车渡河,一头巨鼋咬住了左边那匹马,把马车拖向河心。我不会游泳,只好猛吸一口气跳下马车,在河底走了一百步,终于把巨鼋杀死,救主公脱了险。难道我不比二位更有资格吃一颗桃子吗?”说着站起来拔出了剑。公孙捷看着田开疆和古治子说:“我的勇敢不如你,功劳不如你,却居功恃勇,毫不谦让地拿了一颗桃子,真是是贪功的小人。但我不是懦夫,敢做敢当。”说完交出桃子,拔出剑自杀了。田开疆也一声不响,只是把桃子扔在地上,也拔剑自杀。古冶子愣在当场,看着刚才还一起说笑的弟兄转瞬间变成两具尸体,他拿起两颗桃子说:“我们三人本来亲如兄弟,现在为了争这两颗桃子,你们两人都被我逼得自杀了。我如果独活,是不仁;我自吹自擂而羞辱勇士,是不义;悔恨自己做错了事还不肯死,就是不勇。”然后把两颗桃子放在两具尸身上,也举剑自杀。使者回宫向齐景公报告了全部情况,齐景公也为之动容,惊叹晏婴的智谋也可惜这三个居功自傲的勇士,就下令为他们厚葬。

【智囊】

“一箭双雕”,源自《北史·长孙晟传》:有人给长孙晟两支箭,让他把正在天上飞着抢肉的两只大雕射下来。他骑马赶去,两只雕正纠缠在一起搏斗,于是他挽弓一箭,就把他们穿在一起射下来了,正是“一发双贯”的神射手!之后,宋朝释普济的七绝《慧海仪禅师》一诗写道:

万派横流总向东,趋然八面自玲珑。

万人胆破沙场上,一箭双雕落碧空。

“一箭双雕”原指射箭技术高超,后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而达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谋略目的。晏子将此计运用自如,未动一兵一卒,仅用两颗核桃,就巧妙地除掉了国家的大患。俗语说道“再坚固的堡垒也能从内部攻破”。实施此计,关键在于事前作好周密调查,洞察其特点,抓准所要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其中的连带效应,并把握好有利时机,对症下药,才能一举成事,否则就有弄巧成拙之虞。

“一箭双雕”运用在经营方面,即是一举两得或者一举多得。如农业上的立体种植,工业上的变废为宝等。至于在商业活动中,则更为常见。

鸱夷子皮与田成子

邸夷子皮侍奉田成子做随从,田成子要逃离齐国投奔燕国,邸夷子皮背着出关信符跟在后面。

到了望邑,邸夷子皮说:“您难道没有听说过那干枯的湖沼里的蛇的故事吗?湖沼干了,蛇将要迁走,有一条小蛇对大蛇说:你在前面走,我跟在你后面,人家仅认为两条蛇在爬行罢了,必定会有人想杀死我们。不如你用嘴衔着、背着我往前走,这样,人家见了会认为我是神灵了。于是大蛇用嘴衔着小蛇,背着它跨越大路往前走,人家见了都纷纷躲避,说:这是神灵啊!如果您扮作我的上等宾客,人家会认为我是拥有千辆战车的国君;如果您扮作我的侍从使者,人家就会认为我是拥有万辆战车的国君的公卿。您不如扮作我的食客吧。”后来田成子果然背着信符跟在邸夷子皮后面,到了旅店,旅店主人果然非常恭敬而殷勤地接待,而且捧上美酒佳肴……

智囊

“涸泽之蛇”的故事,使我们对蛇的智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那两条蛇象人们司空见惯那样,越过熙熙攘攘的大路,肯定会性命难保;相反它们由于采取了“相衔负我而行”的奇特形象,从而安全地到达了目的地。这则故事告知我们,资源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整合利用资源的方法。特异的包装、组合、造势,造成了特异、奇异的效果,令人刮目相看。通过合理的搭配和组合,能够使原来的力量成倍增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危机面前,蛇尚能如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得到什么启迪呢? 事物的外在形象同它的内涵一样重要,有时往往成为事物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事物的外在形象有时则是其内涵的一部分,而且往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任何事业的成就,都依赖于天时、地利、人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取决于这三种因素。而良好的企业形象则能对影响它健康发展的三种因素进行积极的改变,从而达到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