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5208700000068

第68章 能言善辩的智囊(5)

有一天,巡道禀报军门,想将总兵的士兵也比照参游所属的官兵扣减津贴,做为修船的基金。正巧军门和总兵间曾经有过摩擦,所以军门没有仔细考虑,批准了巡道的请求。总兵的辖下兵士听到消息后群情激愤,认为张嘉言是朝廷命官,于是包围张嘉言的公堂。

张嘉言意态从容,命士兵代表五、六人进公堂说明整个事件的经过。其他士兵也一涌而上,张嘉言立即大声叱责说:“人多嘴杂,反而听不清楚。”其他士兵这才退下。这时天下大雨,士兵们的衣服都已湿透,张嘉言也不管。

张嘉言说:“这事我也有耳闻。但你们从不服役,也难怪长官会有这样的决定。你们想不扣减津贴也行,但是依我看你们未必能得到好处,因为上面有令,你们从现在开始和参游兵一样每年轮流服役,你们敢违令吗?若是服役,那么你们也和参游兵一样,津贴减半,你们极力所争取的不扣减津贴,反而是参游兵享受到了,所以为什么不乖乖的听命扣减津贴,而代以不外出服役,安安稳稳的做总官的部属呢?你们仔细考虑一下吧。”

这六人低头答不出话来,最后只有说:“请张公代为转达长官,请长官体恤我们的处境。”

张嘉言说:“你们叫什么名字?”六人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愿意报姓名。

张嘉言骂道:“你们不肯留下姓名,上面长官问我是谁来陈情,我要怎么回答?你们只管报上姓名,我自有主张。”六人这才留下名字。

张嘉言说:“你们回去后告诉底下那些人,这事我自有主张,要他们不要再闹事。如果闹事,你们这六人都留有名字,长官会下令砍头的。”六人听了非常惊恐,点头告退。

日后决议,每月每个总兵所辖士兵扣减津贴一钱,所有士兵竟毫无异议的接受。

张嘉言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利害分明,让士兵们听了心平气和而乐于接受。由此看来,历史上有关扣减薪俸而引发的动乱,都是处理不当造成的。

智囊

张嘉言成功地平息了这场边海兵变,有许多可以称赞的地方:首先,兵变的士卒相信他能秉公处置,而张公事先也曾调查了解了此事;其次,总兵管所辖的士卒这次兵变,实为一次无理取闹,因此张公神态刚强,理直气壮,简单扼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便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感召力,具有以正压邪、力挽狂澜的积极作用;最后,则是“擒贼先擒王”。此次闹事,既属无理,当好自为之,因此张公责其不得再哗,如哗,上司都可以将其斩首示众。这样,从此之后,世族竟没有再敢哗的人。

以上例子告诉我们:刚言能扶正祛邪,那些私心过重的人,看上去气势汹汹,不可一世,实际上是色厉内茬,内心空虚。如果对他们好言相劝,过分地容忍、退让、迁就,反而会助长其嚣张的气势,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使其得寸进尺,如果你敢于碰硬,口气硬梆梆,那些人自会退避三舍。

王维驳中官迷书

明孝宗弘治年间,有个想升官的人上奏章称:山西的紫碧山出产石胆,服用石胆可以延年益寿。朝廷于是派宦官监督进行采石,但一直找不到石胆。而长年的挖掘也使百姓劳苦不堪,怨声载道,纷纷向按察使王维诉苦。于是王维下令百姓采集一升形状类似石胆的小石子,呈交宦官。宦官见了,非常生气,说:“这简直是敷衍搪塞,石胆在书籍中早有详细的记载,怎会找不到呢?”

王维说:“凤凰、麒麟在古书上也有记载,但是现在有谁真正见过?”

智囊

“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书本上的东西要认真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结合具体实践,进行消化和吸收;而不是要抛开书本,放弃读书。“书是智慧的源泉”,我们只有靠自己的大脑去挖掘,才能“喝”到最适合自己的“泉水”。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只有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才是求学的正确态度。否则,只读书不思考,就会使得自己困惑迷惘而无所得,人就会陷入精神疲惫、犹疑不安的困境。书是学习的工具,是用来完善自己思想的工具,如果像堂·吉柯德一样一味地把书中的内容尊奉为圣旨,这不是我们人这高等动物应该做的事。当然有些书中的知识能被我们灵活运用到生活、学习中去,我们完全可以记住一些,如果一味地“吃”别人嚼过的馍馍,让他人思想成为自己的思想,那人就失去了个性。

大家都把教师比作蜡烛,总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充满着无私奉献精神。其实教师更像是船长,他应担当起对整艘船上乘客和水手的责任,教师是肩负着一种神圣使命感的职业,即使你将自己燃烧殆尽,或许还是未能让人理解光明为何物,更无法萌生珍惜之情。“奉献”是崇高的,然而单纯的“奉献”是否意味着无谓的“牺牲”?教师应该脱去“蜡烛”的光环,做一个引路人,引领学生自己去辨别真伪,并靠自身的努力找到幸福的彼岸。

秦宓答张温问

三国时,东吴派遣张温访问蜀国。临返国时蜀国的百官都汇集一堂,为张温饯行。只有别驾中朗秦宓一个人后到。张温侧身向孔明询问:“这人是谁?”孔明答:“学士秦宓。”

张温于是便问秦宓:“你读过书吗?”

秦宓答:“蜀国五尺的孩童都念过书,我又怎么能够例外呢?”

张温接着问:“天有头吗?”

秦宓答:“有。”

张温问:“天的头在哪个方向?”

秦宓答:“在西方。《诗经》中说:‘天朝西方眷顾’。”

张温问:“天有耳朵吗?”

秦宓答:“有。天虽高,但即使再低深的地底,所发出的声音天也听得见。《诗经》中说,‘水泽深处的鹤鸣声传达到天上。’”

张温问:“天有脚吗?”

秦宓答:“有。《诗经》中说,‘天步艰难’,若没有脚,怎么走路?”

张温又问:“天有姓氏吗?”

秦宓答:“有。”

张温问:“姓什么?”

秦宓答:“姓刘。”

张温问:“怎么知道姓刘?”

秦宓答:“因为天子姓刘,所以知道天姓刘。”

张温又问:“太阳是不是由东方升起?”

秦宓答:“太阳虽由东方升起,却由西方落下。”

秦宓对答如流,在场百官无不佩服。

因秦宓的对答如流,句句占尽上风,所以特别予以选录。其他仅只善于巧辩的,就不多选录了。

智囊

从逻辑学一般规则来说,论据真实是证据有说服力的重要条件,因此,论点要靠论据来证明,如果论据不真实,那就不能产生证明论点的作用。但在实际对话过程中,有的论题本身就是荒谬的,如果应答者还恪守原则,那么,就有可能被诱上歧途而以失败而告终。只有采取牵强附会、乱拉郎配的应变战术,才能打乱提问者的方阵,攻破提问者的别有用心而稳操胜卷。

在这场唇枪舌战中,蜀国学士秦宓对答如流,始终占据上风,显示出广博的学问、非凡的外交才能和雄辩的口才,为蜀国人争了光,这是值得后人所敬佩和学习的。不过,秦宓用来证明“天有头、有耳、有脚、有姓”等结论的论据都是虚假的,不可反驳,尽管他批上了权威引用《诗经》中的名句作为证据的外衣,似乎理直气壮,不可反驳。然而,决定这场舌战的胜负,显示出哪一方口才高下的因素,不在于是否遵循了论据事实的逻辑规则,因为张温本来就是故意提这些毫无意义的荒谬问题来刁难秦宓的,如果秦宓拒不回答,或者是用科学的道理去讲清天为什么有头、有耳、有脚、有姓等问题,那反倒被吴人张温所耻笑,传到吴国去,势必影响蜀国人的形象。况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问题也并没有得到科学的解释,即便是已经搞清楚了,但在那种咄咄逼人的气氛中,也不允许秦宓用长篇大论来详细地解释这些问题。

施仁望救周业

南唐的周业任金陵左亍使,他是信州刺史周本的儿子,与禁军统帅刘某一直不和。烈祖升元年中,一天,金陵城中起了火,周业却正偷偷地在一户人家饮酒,喝得烂醉,昏睡不起。有人将此事告诉了烈祖,烈祖对亲信施仁望说:“你领十个卫士赶到起火现场,看见周业已经跑去救火了,就放了他,不然就将他杀死在床上。”

施仁望出了宫门,立刻让人将周业的家人召来告知此事。周业大惊,穿了一件女人的衣服,急忙奔来见施仁望。施仁望留下了他。火扑灭了,施仁望进宫去回禀烈祖。一到便殿门,看见刘某已经在那儿站着了。施仁望估计刘某决不会包庇周业,又害怕与周业一起被治罪。仓促之间,心生一计,排开刘某,抢先见了烈祖,禀告说:“火没有造成灾害,周业确实如皇上所说还睡在床上。”烈祖问:“你将他杀了吗?”施仁望回答说:“周业的父亲正在守边,面临着敌人的进攻,我没有敢立即执行圣旨。”烈祖高兴地指着茶几说:“差点误了我的大事!”施仁望因此大受奖励,得到重用,周业也被宽恕。

智囊

做事情的过程中,当事人应该按章办事,按令行事,但不可盲目听从命令,屈从命令。相反,面对诸多问题,孰轻孰重,孰大孰小,要做到心中有数,顾大局,识大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施仁望奉命赶到救火现场,没有草率行事,而是刀下留人。当向皇帝交差的时候,施仁望拒理力争,谏烈祖看在周业之父守边的功劳上,不可轻易斩杀周业。结果,烈祖大悟,认为这样做没有耽误“大事”。施仁望因此大受奖励,得到重用,周业也被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