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战胜自己大全集(超值金版)
5223200000072

第72章 超越平凡——追求事业、家庭、健康的平衡(3)

但是不少人,包括高知阶层和白领,有一种十分有害的认识误区。认为青壮年正是精力充沛、大展宏图的好时期,应当把宝贵光阴都用在事业上,全然没有珍惜健康的观念。能吃能睡就是没病,有了症状坚持一下就顶过去了,结果病入膏肓时才如梦初醒,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誉满中外的科学家、事业鼎盛的企业家英年早逝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国家痛失英才,家庭支离破碎,不幸应了中岛宏博士的一句预警:“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连大学里的教授、学者,商海中的经理、白领竟然都死于对健康的无知,对自己生命的无知,足见我国健康教育的严重滞后和紧迫性。

健康是生命的源泉。失去了健康,会生趣索然,效率锐减。能够有健全的体魄与饱满的精神,在这两者之间,又保持完善平衡,这是一种天大的福分。

健康的生命会大放异彩,而疾病与死亡却会使人生陷入可怕的阴霾。生活中我们常见有作为、有知识、有天才的青年男女,为不良的健康情况所牵绊,以致终身不能酬其壮志,不禁让人扼腕叹息。而天下最大的失望也莫过于此:自己虽有凌云壮志却没有充分的力量去实现;自己虽有不息的斗志,却没有强健的体魄作为后盾,只能在病痛与死亡中忍受煎熬。

一些人之所以饱尝斗志未酬的痛苦,就是因为他们不良的健康状况使生命之泉干枯。一个专注于工作、应酬,不懂休息、娱乐的人往往会在耗尽精力之后,使事业早趋衰落,因为他缺乏各种不同的精神刺激和生命的养料。调整劳逸关系,无论对于劳心者还是劳力者,都是十分有益的。“单调”是生命的摧残者,凡是成就大事业的人,往往不会整日整夜地埋头蛮干,而是懂得劳逸结合。

一个生活丰富的人往往懂得健康之道,把维护健康看作是生命的崇高责任。试想,一个不爱惜自己生命的人,又怎么会得到生命的报酬呢?只有充沛的生命力,才可以抵抗各种疾病,渡过各种难关,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挑战。

“只工作不游戏,使得杰克成为一个笨孩子。”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人类有着强烈的游戏本能,游戏也是生命的重要组成,它可以使人的身心趋于健全,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与亚健康。

亚健康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就是疲劳。疲劳也是导致亚健康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是万病之源。持续不间断的长期超负荷工作极易产生疲劳。

亚健康概念的提出虽是医学界的一大进步,但概念还是比较笼统,具有较大的时空跨度,若干问题仍待探讨。比如有些亚健康状态的人较临近健康,有些人则贴近疾病,又可称为亚临床期。贫富、年龄、地域、社会文化层次等不同,人的亚健康状态的表现也各异,上节所述的各种症状是较常见症状。引起亚健康的原因不同,表现也各异。引起亚健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疲劳是人们连续工作或学习以后出现的一种活动效率下降的状态。疲劳其实是一种正常生理反应,是防止机体过劳的警讯,也是机体功能的暂时性障碍。人处于疲劳状态时,往往感觉浑身乏力、不爱动、不爱讲话,并且头脑发胀、记忆力下降。疲劳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生理性疲劳和病理性疲劳。

生理性疲劳。

生理性疲劳又包括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心理疲劳和混合性疲劳4种类型。体力疲劳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间过长或强度较大时,就会产生体力疲劳。原因在于,长时间、高强度的体力活动使肌肉持久或过度收缩,产生乳酸、酮酸等酸性物质。酸性物质在肌肉内积累过多,人就会产生浑身酸痛难受的感觉。这些酸性物质随血液循环而运行全身,就会进一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产生浑身无力、烦躁不安的感觉。

脑力疲劳。脑力活动持续时间过长就会产生脑力疲劳。人们聚精会神地读书或计算,时间一长,就会感觉头昏脑涨、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等,这是脑力疲劳的表现。脑力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在于,脑细胞活动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并且大脑中积累了脑力活动时所产生的酸性物质。

心理疲劳。心理疲劳又称精神疲劳或心理性疲劳,和上述两种疲劳不同,一般是在活动还未开始或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感觉很累,不想动不想说,对工作或学习不感兴趣甚至感到厌烦。换句话说,心理疲劳是指不是不能做不能学,而是不愿做不愿学的状态。常有些人,刚刚上班就觉得周身乏力、四肢倦怠、心烦意乱;还有些学生,一拿起课本就头昏脑涨,这些都属于心理疲劳。

混合性疲劳。顾名思义,混合性疲劳就是几种疲劳的混合状态,亦称综合性疲劳。常见的情况有体力疲劳与脑力疲劳并存,脑力疲劳与心理疲劳并存等。混合性疲劳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仅靠休息往往难以消除。

病理性疲劳。

由疾病引起的疲劳就是病理性疲劳,和生理性疲劳有以下几点不同:一、病理性疲劳不像生理性疲劳那样有明确的引发因素,如果不经过医生检查,往往找不出疲劳原因。二、病理性疲劳仅靠休息一般难以消除,必须经过正确的医疗,在疾病治愈之后才会消失;而生理性疲劳一般经过合理的休息之后就会消除,特别是青少年,恢复更快。三、生理性疲劳往往除了疲劳本身之外,并不伴有其他症状;而病理性疲劳通常伴有其他症状,如糖尿病所致的疲劳,长与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下降等症状相伴而生,肺结核引起的疲劳常伴有低热、盗汗、干咳、消瘦等症状,病毒性肝炎引起的疲劳往往和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肝区疼痛等症状相伴。所以,当发生此种疲劳时,一定要及早寻医检查,不可掉以轻心。

根据疲劳发生部位,又可分为全身疲劳、个别器官疲劳、智力疲劳和技术性疲劳4种。

全身疲劳主要因参加繁重体力劳动所致,表现为全身乏力、不适、肌肉关节酸痛、动作迟钝不协调、打瞌睡等。

器官疲劳发生在人体局部的疲劳。原因在于仅需个别器官或肢体参与的紧张工作。

智力疲劳由于长时间紧张的脑力劳动导致的第二信号系统活动能力降低,表现为头昏脑涨、全身乏力、失眠、易怒、肌肉松弛等。

技术性疲劳驾驶汽车、火车、飞机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并重的工作容易导致技术性疲劳。此类疲劳兼有全身疲劳、个别器官疲劳和智力疲劳的特征。

用良好习惯抵御亚健康。

如何预防、清除体力、脑力疲劳,使自己从亚健康中走出来呢?方法有很多种,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生活要有规律性和科学性。

当今社会信息万变,科技突飞猛进,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人们处在剧烈的竞争中,工作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疲劳也就容易发生。专家指出,超负荷作业,常致疲劳,特别是脑力疲劳是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导致亚健康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就上海来说,1994年科技人员平均死亡年龄为67岁,较全市其他人群早死3.26岁,有16%发生在35~45岁。有一部《人到中年》的电影就是最好的写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比较重视体力劳动,容易忽视脑力劳动。其实脑力疲劳是人体一种保护性反应,是提醒人们应该休息了,应及时调整而得以恢复,如无视这种警告,日积月累,疲劳出现,疾病便会发生。因此,尤其科技人员应引起重视。那么,如何预防、清除体力、脑力疲劳,使自己从亚健康中走出来呢?方法有很多种,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生活要有规律性和科学性。

学会休息。

列宁曾经说过:“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休息是生命存在的重要环节,是健康的重要保证。因为人的生理调节是有极限的,工作和休息在自然状态中交替重复,周而复始,就好似日月星空,昼夜交替,一年四季你来我往一样。违反了这一规律就违反了自然规律,破坏了这一节律,就打破了平衡。休息是一种对健康的保养,就像自行车、汽车一样,若是风里来雨里去,不注意维护、保养,新车便会变为旧车,行程中随时会出现“抛锚”。因为工作和休息伴有人为的调节控制因素,因此,必须学会主动休息。

自我感觉的识别。

要学会主动休息,必须学会识别疲劳。有以下几个简单方法:

长时间工作和感到压力大有明确造成疲劳的因素,而且较长时间的存在,如工作压力大和连续工作等。

自觉精神倦怠周身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写作时易出错、头昏、目眩、耳鸣、口苦无味、饭量减少,说明你的疲劳没有消除,亚健康已经发生,甚至疾病已经出现。这时千万不能“小车不倒尽管推”了,更不能靠饮咖啡、浓茶,更不能服用兴奋剂,否则就会像疲劳不堪的马儿一样,虽然可以强迫跑下去,却坚持不了多久,就会人仰马翻,累极倒地。大家所熟悉的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因过度操劳,去日本讲学时,突发心脏病,倒在讲台上。

看面色早晨起身后,应常看看自己的面色。因为“树要皮,人有脸”,面色是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一般而言,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疲劳会得到消除,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说明健康状况良好。如果出现面色晦暗或萎黄无光质,口唇发白发紫,眼圈发黑等情况时,说明疲劳未消,亚健康已发生,这时候应尽快设法自我调节,适当减轻工作量,适当增加休息时间和营养。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体力性还是脑力性疲劳,最好的保养方法不是运动或加大运动量,而是休息!休息!好好休息!

看头发健康的发质应该是乌黑发亮,脱落少。如头发枯黄、蓬松,提示营养不良,如早晨梳理时脱落多、欠光泽,说明有疲劳存在。

乏食欲疲劳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食之无味,甚至无食欲,时常不感觉饥饿,加之舌苔颜色改变,如变深红、淡白或黄腻,这时候应该警惕,重视调节、保养。

不可等到累了再休息。

以往认为累了才休息,这是不对的。因为当你感到已经累了,实际上你已进入疲劳期,因为你失去了主动自我调节的能力。根据生物学原理,生物钟是一个主动自我调节的过程,而被动(甚至被迫)休息,对及时消除疲劳,恢复自我主动调节功能是不利的。主动休息,主动建立或遵循生物钟的自然法则,就能充分发挥和及时协调全身器官功能,增强人体神经、体液、内分泌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保持旺盛充沛的精力,提高办事效率,也提高了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什么是休息?行为的变化就是休息,是适时消除疲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所有的休息方法中充足的睡眠是最佳的方法。因为人体通过充足的睡眠,能使组织细胞合成增加,使神经、体液、心理、精神、内分泌、体内激素等得到主动恢复与平衡,体内“垃圾”消除能力增强。

科学安排作息时间。

人体的精神状态变化一天之内有三高二低时期的动态变化现象:三高期常常分别在上午8:00~11:00,下午14:00~17:00,晚间19:30~21:30,二低时期常常在中午12:30~13:30(尤其有午休习惯者),夜间23:30~凌晨4:45。

因此,如能利用这种起落变化,科学安排作息时间是建立有规律生活的最好办法,既能保持大脑良好的活动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智慧和潜能,又能增进健康,预防亚健康状态发生。当然,对特殊职业或工作性质的人,则应根据自己的生物钟状态和最佳起落变化来科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要学会自我训练和交替地使用人体各部位,做到既有规律性,又能起到对特定器官的抗疲劳的作用。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就是重视每一天的过程。尤其是中老年人,醒来后在床上躺一会儿3~5分钟,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保健措施。

为了防止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特别是高血压病、严重颈椎病的人,醒后不要急于起床,先动动手脚,双手擦擦脸,接着慢慢起床穿衣,起床后不要屁股朝天头朝地系鞋带。应坐下来再系鞋带。然后再开始一天的活动,接着晨饮一杯水(温开水,最好200~300mL)白天6~8杯水。

养成定时大便的良好卫生习惯(晨便或晚便),对健康十分有益。保持大便通畅。平时观察大便的外形质地,如有异常及早查治。

刷牙漱口,最好三三制,即每日刷三次牙,每次3分钟。

冷温水浴,夏天最好天天洗。冬秋春天2天一次,尤其冬天2~3天一次为佳,因为冬天皮肤上皮细胞代谢较春夏慢,如天天洗浴,有许多老年人感到皮肤干糙发痒,其实不是皮肤病,而是洗浴太勤所致,因为破坏了正常皮肤的保护层。千万不要认为天天洗浴甚至一天洗多次是好事。

应及时注意护肤,根据自己的皮肤特点,选择干性、中性、油性护肤用品。就餐时,应细嚼慢咽。不吸烟、少喝酒、学会午睡、晚间热水泡足,过好适度和谐的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