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超值金版)
5225700000041

第41章 最伟大的先知——预知(1)

在这个躁动的年代,关乎未来,人们渴望着,也畏惧着。对于“未知”的神奇面纱,总是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要提前“尝鲜儿”一探究竟。

在人生渡口,自我慌乱了脚步,总是乐于听从各种“先知”的批示。人们在星座、看相、算卦、血型预测……中追寻着自己未来的蛛丝马迹,渴望窥视人生以求在关键时刻作出最正确的选择。然而,这实质上,却是一个让人不断失去自我的漩涡。

收效甚微,而自身亏空无限,得失之间,是失去了平衡的人。这些人盲从着他人口中的未来,却始终看不到自己的内心。殊不知,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魔力水晶球。最伟大的先知,是那个从未真正认识的自己。

无需来自感觉器官:第六感是什么?

【第六感是潜意识中被称为创造性想象力的部分。主张计划和思想会借之闪现在人们的脑海中。这种闪现叫灵感或预感。】

你曾经有过下述经历吗?

当你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当你和某人交谈的时候,当你来到某个地方的时候,你突然在一瞬间,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心中会清楚地感受到:刚才的那一幕,好像曾经发生过,这不像是幻觉,亦不是梦境,那种熟悉的感觉是那么清晰,在别人尚未开口时,已知道他将说什么;到一个从未去过的新的地方,却发现非常熟悉那里的景物;预见会碰到某人,果然如此;在灾祸到来之前有不适的生理反应,如窒息感、乏力等;常做色彩缤纷的梦;常有正确的预感。

快速的,一瞬间,虽然短暂,却是清澈如明镜,你是否为此迷惑过,是否曾经思考过发生这种感觉的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科学实验表明,人体除了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五个基本感觉外,还具有对机体未来的预感,这种预感无需同其他五觉通过感官获得体验。生理学家把这种感觉称为“机体觉”“机体模糊知觉”,也叫做人体的“第六感觉”,又称超感觉力。

拉玛那·马哈希尊者曾说:“在深睡的梦境中,不存在的东西就不是真的。”对此,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肯恩·威尔伯在《一味》中分析道:“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永远有一个清醒的东西,它在醒时、梦境或深睡中,一直都维持着觉知。那永远存在于当下的觉知,就是我们的神性。那份潜伏的、持续不断的觉知力(不二的觉察)就是神性的不灭之光,也是我们通往‘神’的管道想要领悟我们的无上神性,我们必须接通这股持续不断的觉知电流,使得醒时、入梦与深睡都充满着电力。它将使我们不再认同肉体、心智、自我或灵魂,并且帮助我们认出那持续不断的或不受时间限制的‘神’。”他科学的心理学解释了超个人能力的存在,正是人们常说的第六感。

第六感,说来神奇,更是引起了人们对未知探秘的兴趣。

美国前总统林肯在遇刺前三天就预感到自己将要被刺杀的场景,他把这个噩梦坦然地告诉了自己的亲人和好友,当时,无人相信,但三天后,他果真是遇刺丧命,这不得不让世人震惊。

著名的爱情大片《泰坦尼克号》,向人们优雅地展示了发生在1912年的那场沉船事件。在轮船首航前,实业大亨乔里·奥昆纳就预感轮船要沉没,从而放弃了难得的首航船票,因而幸运地保住了生命。

后来,在大船沉船后有人不解地问他原因,他说:“我做了一个怪梦,梦中看见泰坦尼克号沉没了。”

事实也充分验证了这个梦的准确性,在豪华的泰坦尼克号轮船出发5天后,撞冰川,沉船,无数生命命丧黄泉。

人们不断地在过去的历史时间中搜索第六感的痕迹和证据,渴望挖掘第六感的宝藏,并从未停歇。因此猜测不断,说法各一。

其实,人本来就是一种超然性的存在,拥有超然的力量,也就是第六感,是一种超越自然而又可体悟的,是一种无意识作用。这是一种预感,一种预知某些事物即将发生的感觉。就如某些动物可以预知天灾的来临,鼠群在地震前的窜逃一样。

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左眼跳灾、右眼跳财”的说法并不陌生,其实,这亦被视为是预感的一种。

有很多的例子,证明大部分具有第六感的人,即使是相隔天涯海角,在某些情况之下,亦特别容易感受到血缘之情的近况,尤其是噩耗这种强烈的信号。

有研究者分析,第六感其实是由大脑所引发的潜意识所造成的。例如,一个母亲,因为血液和性格的遗传,和子女有着一定的共通点,并通过后天的培养教育以及相处,熟知子女脾性的,就可以预知在某种情况之下,子女会因为其性格和惯性而产生的结果,而这种敏感的预测,往往准确性极高,这就是所谓的预感。就像大人们常常看穿孩子自以为完美无缺的小把戏和谎言,而预知真相。也许这正是对第六感的一种科学解释。这些是经由大脑长期所摄取的知识,根据个别情况的不同,而进行的潜意识判断。换言之,这是经由人脑的判断,而相应产生的预感。

根据已知的科学资料,人脑被开发的功能只是极小部分。曾经有科学家估计,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所运用的脑部机能也不超过10%。那么,假设事实真的如此,大脑所剩下的90%功能是什么?那么这是否是导致某些人的第六感特别灵验的原因?事实上,人们对这一未知领域的探秘格外感兴趣,也从未放弃过对此种超感知力的追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肯恩·威尔伯指出:在意识攀升的第七个阶段开始出现通灵的能力。我体悟到天地之间有太多东西是我以前梦想不到的,我感觉现象背后有一个神的存在,于是我跟它开始产生交流——这不是神话式的信仰,而是一种内在的经验,此乃通灵的世界观。

第六感,难以用笔墨形容、描摹它的具体形态,因为这样的人不能体会到能与第六感相比拟的经验和知识。只有从内在的心智发展去冥想的沉思,才能了解第六感。

第六感是潜意识中被称为创造性想象力的部分。主张计划和思想会借之闪现在人们的脑海中。这种闪现叫灵感或预感。

有些动物可以救命,但它们是怎样做到的是个谜。当主人和宠物之间的关系是融洽的,其结果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

一个英国人,有这样一次特殊的经历。

一天,在她回家时突然摔倒在地,她的身体左侧部分麻痹中风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她一天要承受好几次的疾病发作,她的身体无法控制地痉挛,要么她就像个梦游者一样呆若木鸡,有时她会失去知觉。痛苦缠绕着她,使她不再出门,丈夫十分心痛。

丈夫给她带回来一只德国罗特威尔牧羊犬,就是这只狗救了她的命。

后来,她发现了些很奇怪的事情,每次她在公园散步时,牧羊犬都会用头顶她的膝盖或者抓住她的膝盖,让她慢慢躺下。

她惊讶地发现,每次牧羊犬出现这种举动后,她都会经历一刻钟的病情发作。

这让人非常惊奇,莫非是牧羊犬能感觉到主人要发病而给她一定的警示?

它是怎么有这种特殊能力仍然是个待解之谜,似乎只能用“神迹”来解释。

诚然,在科学世界里,并不倡导神迹,因为大自然是不会背离既定法则的。可是,实际生活中确实有一些既定法则极难理解,乃至于展现出来有如“奇迹”。

第六感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内心天赋。每个人都具有灵性。拥有这种感觉并且相信心灵感应的人深知这一点,同时还会积极运用这种超能力。第六感是一个非常灵敏的触角,能让我们更真实地感知整个世界。

所以,如果希望以更好的方式、更加幸福快乐地生活,那么,当接收到自己的第六感低语时,请不要忽视它;当心灵感应被激活时,请记得接受和珍惜它。第六感,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生命给予人们最美好的赠礼。

预设立场:偏见小姐不请自来

【英国散文作家哈兹里特说:“偏见是无知的孩子。”这个“无知的孩子”却时常会出现在不同的场合“捣乱”,它在认识世界万事万物所萌动的臆断情由,并制造流言、误解、纠纷。】

错误的判断,盲目的推理,无知的肯定和否定,都是造成偏见的因素。也是偏见衍生物,因果互推,都可成立。

被狗吠的人,不一定是贼;

穿着普通的人,不一定就是穷人;

扎马尾的男人,也不一定是艺术家……

不过,有了偏见,就会很容易把“人”看“扁”了!

几乎每一分钟、每一件事,人们都依凭着过去所得的知识、经验在作判断,然而,有时候,经验上的立场会铸就我们的固有偏见。

经常会听见诸如此类的声音:“生意人都很狡猾”“搞研究的人都刻板”“女人痴情、男人花心”……在过去眼见耳闻的经验基础上我们心中就会建立一套刻板的印象,并用同样的立场去解释或评断周遭的人、事、物。

也正是因为有了偏见,生活中才会不断出现矛盾和冲突,进而成为烦恼和沮丧的根源。人们常常执著于事情本身的对与错,殊不知偏见才是真正的万恶之源。

可是,当人们清醒地认识偏见时,才会恍然大悟:“偏见,如此荒谬!”

这个世界上,真相只有一个。然而,在不同人眼中,却会看出不同的是非曲直。究其原因,就是偏见使然。那么,什么才是偏见呢?

研究者为偏见如此定义:偏见是指根据一定表象或虚假的信息相互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现象。

其实,偏见往往不是产生于孤陋寡闻,而是产生于各自所站的立场。人在有限的生命里,不可能全面了解世界,因此,对很多问题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依据各自的经验以及情感倾向来认识世界。

英国散文作家哈兹里特说:“偏见是无知的孩子。”这个“无知的孩子”却时常会出现在不同的场合“捣乱”,它在认识世界万事万物所萌动的臆断情由,并制造流言、误解、纠纷。

偏见的圈子十分狭窄,但是,我们谁都逃脱不了曾经有或现在有或未来有且执迷、不悟。它携带着主观意识情感看问题,看待事物,评价问题,因为人们总立足于自以为是的角度,或深或浅,依凭自我见解和见识的情感和态度,发表自我心中趋向的论说和观点,而在大多数时间,人本身却无从感知,并自以为那是公正并且理性的。

有一位农夫不小心丢失了他心爱的斧子,他开始怀疑是隔壁的老王偷的,因为老王不止一次地夸赞农夫的斧子是如何锋利、坚韧。“隔壁老王惦记这把斧子很久了,一定是他偷的。”于是,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他觉得老王说话的声音、表情和平时都不一样了,怎么看都是一副做贼心虚的样子。后来,他自己的那把斧子找到了,于是再留心观察隔壁老王的言行举动,又都不像一个偷斧子的人了。

这则寓言看上去荒谬可笑,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却时常同这农夫一般对他人怀着偏见的认知,毫不自知。

歧视,亦是偏见的一种赤裸裸的体现。种族歧视、人种歧视、地域歧视、身份歧视等。

偏见作为一种错误的态度,它有认知的、情感的和行为的成分。

偏见者在持有偏见的看法和预期作出认知反应的时候,就会产生强烈的情绪性情感,在将要与偏见的对象接触时,都有高度的消极情感的体验,当这样的倾向在外显的行为中表现出来时,也就是发生了歧视。

当一个人形成了关于一个特定团体的刻板印象时,就容易对适合于它的信息给予更多的注意。这种解释是说我们形成了消极心态,而且对这些刻板印象不断地进行自我确定,即如果收到不符合刻板印象的新信息,就会特意寻找进一步的信息使它合理化,像是一种自我的心理说服。当对一个人反感时,无论这个人行事如何礼貌,做了怎样的好事,则会不自觉地进行自我暗示,因此,礼貌成了虚伪的装腔的体现,善事被投上了另有所图的影子。

因此,无论是歧视与被歧视,都要清楚一点,这其实并不是理性的、客观的,并且要反复自我告诫。

生活中会有这样一个很普遍易见的现象,在复杂的职场中,新来的人很快地就被划成某一集团成员,而且一旦发生利益纷争,刻板印象和过分概括化起了作用,以致把某些态度和行为归于新来者。这是以消极观点先入为主,并且引起厌恶和仇恨。于是,流言四起,利益纷争不断。由此可知,偏见因不同社会团体之间的竞争而发生,当缺乏所需要的职业、良好教育或住房时,利益会让人们的心理失衡,有偏见的态度会加剧。

人们会根据自然趋向把自己周围的人划分成“我们”和“他们”两个基本集团。“我们”非常重视自己所属的内部集团,而相应地轻视外部集团成员。在和别人相处时,人都惯于戴上一副“先入为主”的眼镜,将别人放进一个“框框”里,再用这个框框解释此人的角色与行为;他是好人、他是坏人,他好像有外遇、他很爱占小便宜……甚至把想法投射到对方身上,以致经常偏离事实真相。

人们在判断别人时常有一种倾向,就是把人概分为好与不好两种。当一个人留给人的印象是“好的”时,人们就会把他的言行举止用“好的”角度去解释,反之,如果一个人被归于“不好的”的印象时,那么,一切不好的看法都会加在他的身上。

有偏见的人,看人处事容易走极端,往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如果说某个人好,就是什么都好,如果说某人不好,就是一无是处。偏见的特征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因而对一些人的看法往往是捕风捉影的、道听途说的、人云亦云的。如此一叶障目,却自以为只手遮天。

错误的判断,盲目的推理,无知的肯定和否定,都是造成偏见的因素。也是偏见衍生物,因果互推,都可成立。

古时有一个教书先生,他有两个弟子,一个叫慧聪,一个叫愚惰。平时,慧聪回答问题很积极,表现得聪颖智慧,而愚惰回答问题时却吞吞吐吐,因此先生觉得慧聪很乖巧,愚惰很不争气,不用功。

一天早上,两个弟子在跟着先生念书,不一会儿就听不见声音了,先生抬头一看,见慧聪伏在书上睡着了,他心想:这孩子,一定是太用功读书累着了,于是笑了笑走去。可是一转眼,发现愚惰也睡着了,他生气地走到愚惰面前,狠狠地给了他一耳光,对愚惰大声训斥道:“你一看书就睡觉,能有什么出息。”又指了指流着口水享受美梦的慧聪说:“你看人家慧聪,不光聪明,还用功,人家连睡觉还看书呢!”

看了这个故事,不禁一笑,嗤之以鼻,大叹道:好一个愚昧的教书先生。事实上,生活中的许多人正是这教书先生的缩影。甚至,比他还恶劣。

人的第一印象和交往,常是影响人们相互间微妙关系和产生偏见的前提,通过一些间接的途径得知或根据某种资料了解或道听途说,并以此种证据,抓住了确凿的证据,从而发表自认为权威的个人的意见,并且完全忽略自己所存的偏见,也无法在偏激的情感中审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其实,就算是审视,如果带着偏见也同样不会自省。因为其根本就是在偏见性地看问题,偏见性地办事和处理对待事物。站在倾斜的立场去倾斜地行事,当局者则自然而然觉得自己站在一个端正的世界。这难道会好过那愚昧而可笑的教书先生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