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超值金版)
5225700000043

第43章 最伟大的先知——预知(3)

后来,第一个年轻人一直到老都是一个建筑工人,而另外一个年轻人却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如此看来,标签效应是很显然的,它影响着人们的自我印象的管理,并产生极大的行为差异,甚至影响自己的整个人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战时需要,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产生了很大争议,觉得让犯人上前线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后来,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位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了战前的训练和动员,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犯人特别强调,要求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地接受教育,改过自新等。

心理学家们通过写信暗示的方式,给每个犯人都贴上了表现良好,改过自新的标签,激发了犯人们积极向上的信念。

三个月后,犯人们奔赴前线,结果让人十分惊讶,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勇敢拼搏。

由此可见,标签效应的作用力之大。

负面标签是指所贴的标签为消极信息,它所传递的是一种负性评价。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失败和挫折的经历,也更有可能听到过周围人对自己的负面评论,这些经历和评论会对我们的自信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几次失败后,有的人就给自己贴上了消极的标签,认为自己确实是“标签”定位的样子。现实中,负面标签也会让一些大学生消极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

一个优秀的棒球手到监狱做演讲,他向监狱中的囚犯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小时候他第一次玩棒球,由于用力过猛,并且不熟练技法而把父亲的脸打肿了,看着父亲捂着脸疼痛的样子,他害怕急了,他以为会得到父亲的呵斥,可是没想到,父亲却夸赞他说:“好样的,我亲爱的孩子,不可否认,你日后肯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棒球手。”于是,棒球手热爱棒球运动了。可是,第二次玩棒球,他把家里的玻璃打碎了,父亲对他说:“打得好,我看到了未来世界冠军的影子!”

故事引起了一片骚动和惊叹,犯人们窃窃私语,一个犯人站起来说:“我有过同你一样的经历,不过……我的父亲没有夸奖我,而是气愤地说:‘你一天到晚给我惹事,将来肯定是个小混混!’”

一个人被别人下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标签,会作出印象管理,按照标签所标定的去塑造自己,使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引起的,故称“标签效应”。同样是打棒球,被贴上“棒球手”的标签,与被贴上“小混混”的标签,会导致不同的心理暗示,最后的结果,一个是十分优秀的棒球手,另一个则是狱中囚徒。

负面标签会引起思维反应的定型化,定型化使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有稳定不变的看法。它是由早先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在人的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容易以习惯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是对先前经验间接、概括性的反映,并影响人的后继心理活动趋势,具有相对的成熟性和稳定性。定型化一经形成,就很难打破,并且会对人的认知过程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稍加注意,便会听到不少诸如此类的话语:“这个小孩唱歌不行”“他不会做饭”“他根本没有领导能力,不能做领导”“他总是胆小”“他是个非常忧郁的人呢”“她总是那样的焦虑,什么事情都办不好”等等。其实,这些话就是在给人贴标签,认为这个人会这样,他的思维、行为、身体的应激反应都会非常配合地做出相应的感受行为。

我们每个人都会扮演很多种社会角色,孩子、父母、同事、领导,等等,因此小时候,被父母、亲戚、老师贴上标签;长大后,被同事、好友、客户贴上标签。

如果一个人被贴的标签更多的是积极的、向上的、优秀的、好运的……那么他接受了多数积极的暗示,往往会随之变得优秀乐观。反之,当一个人被贴上消极的、没有出息的、捣蛋的、平庸的,等等太多负面的标签时,他的思想、态度很可能也会变得消极,由此导致其以后的人生也容易会遇到更多的坎坷。

生活中,当某人被贴着“我在某方面不行”的标签时,这种定型化思维就会让他在认知上出现偏差,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是不行的。而且,我们中的好多人还给自己贴标签,例如“我觉得我性格内向”“我看见蟑螂就想吐”“我闻到韭菜的味道就会头疼”……这种对自我进行描述的词句无所谓对错,甚至可以通过反思使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然而,如果使用不当,就可能不利于个人的发展。比如,若是给自己贴上“我性格内向”的标签,往往会不自觉地与人减少交流,进而越来越不善言辞了。

你接受了别人给你的诸多形容词,你仍是你自己,仍有着自己的悲伤、孤独与喜悦,在这些真实的悲伤、孤独与喜悦到来时,那些从别人手中借用的标签显得多么的荒唐!

怎么做呢?非常简单,运用积极的暗示肯定自己,鼓励自己加以改变。比如,你说自己很一般,然而世界上与你一样的人满街都是,既然这样,你有什么好自卑的?你虽平凡,也至少有一种他人不可及的优势,比如你踏实,不惹事等。

盲目为自己、为他人贴上标签,会让人对待事物的态度产生偏差。不要忘了,有的偏差是很严重的,甚至是很致命的。我们必须超越那种贴标签的心理暗示,再不能不加分析地给自己和他人“盖章”了。如果你爱给别人贴负面标签,说明你没事闲得慌;如果你不加过滤地接受他人给你的消极标签,那么你很有可能会被标签“效应”一把。

同样,这种贴标签的心理暗示方法也能使人从郁闷中解脱出来,保持健康快乐的心情:找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放松身心,让心情在平静中更易于接受积极的暗示。

想象自己置身于一个豪华而热烈的庆功宴中,拥有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一切,正迎接着众人的鲜花和掌声;让自己完全沉浸在积极兴奋的理想之中,充分地享受其中的快乐;让所有的感觉“视、听、嗅、触、味”甚至连第六感觉都全部投入进来;充分体验这一满意结果所带来的积极情绪,体验其中的自信、满足、充实和爱,以及这一满意结果所带来的一切美好的东西。

慢慢从这一满意结果中走出来,这样你就能将希望的种子在自己的头脑中播种。这就跟我们有时给自己输入消极情绪后,就会使我们沮丧、懊悔、不安和痛苦是同一个道理。

我们要学会为每一天都贴上一个积极的标签,并学会在压力较大的时候解脱自我,从而成为想要真正成为的幸福的自己。“成为自己”意味着更健康,但“成为自己”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它意味着自由,但也意味着完全的自我负责——“我选择,我负全责”。

一个人的内在评价系统经常会发生动摇,要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需要克服一些最常见的障碍。因为在有条件积极关注中长大,我们只能表露“好的”,并由此形成很多人格面具。一个人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时,会逐渐远离不真实的自我,尽管会有不少踌躇和顾虑。但是,只要心中有一个明确的积极标签时,一切力量就会趋向于自己内心深处渴望的样子。

总之,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的人生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给自己贴了消极的标签,只会限制自己的发展。对于别人给自己贴上的消极标签,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自己走出因标签而形成的陷阱,敢于坚持住自己的信念。我是谁?我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我想做什么?我想做“谁”?进而,争取把自己锻造成真正的英雄。

跟着感觉走:告别纠结的人生

【普通的人有一个外在的心理评价机制,而优秀的人有一个内在的心理评价机制,普通人从他人的眼口中寻觅人生的方向。优秀的人从自己的身上寻找答案,时刻倾听内心的声音,听从直觉的指挥。】

“中午一起去吃饭啊?”

“好啊。”

“那咱们去吃什么啊?”

“我随便,看你想吃什么。”

“我也随便,都可以。”

“你说吧!”

“不要客气了,还是你说吧。”

“日本料理?湖南菜?川菜?”

“肯德基?牛肉面?还是炒菜?”

“我无所谓,你看吧。”

“我都行。”

“我也都行。”

“那你选吧。”

“我随便。”

“我也随便。”

……

一段让人抓狂的对话,却是人们常常演绎的对白。

现如今,越来越丰富的社会产品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选择,每天都要面对无数的选择题,更多的时候,这些难题都需要我们作出选择。之所以称之为难,并不是问题本身,而是因为同时出现两个或者N个对等的选择。

吃饭要选择,购物要选择,交朋友要选择……

那么,面对形形色色的难题,你是否有过如此真切体验,无法相信自己的判断力,难以作出决断。

“不知道”和“你说吧”是很多人出口率最高的词汇。如此将选择推给别人,如果另一个人做个痛快的了断,也就还好能分出个是非喜好,但是如果另一个人也是个选择困难户,那就麻烦了。

很多人常常纠结于A和B的选择之中,选择爱人,选择工作,选择住址,选择出游地点……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两个几乎对等的选择,许多人因此常陷入一种纠结的情绪。进退两难之时,总有一个声音说:“不要想太多了,跟着感觉走。”

提起感觉,人们觉得司空见惯,已经相当熟悉,认识得相当全面、清楚。

那么,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感觉,追随其行?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这样说道: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人常常把知觉和感觉混淆,但事实上,二者有极大的不同。感觉是事物作用于感受器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单一信息的反映。知觉是事物作用于感受器的多个属性的整体反映,是心理把感觉信息进行了整合、组织,形成比较稳定、清晰的完整映象。

知觉是经过了主观加工,凭借常规思维和想法,凭借先前的经验、习惯,凭借定式心理对多种感觉信息进行的加工、整合,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映象。它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受器而形成的。

大多数人都趋同于一个看法,人必须做理性的人,感觉是不可靠的。那么,若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跟着感觉走的做法真的不可取吗?

事实上,“跟着感觉走”的确是优秀者的一种心智模式。你相信也好,怀疑也好,一些“跟着感觉走”的人,往往会走出一条让人惊艳、特立独行的路来。

普通的人有一个外在的心理评价机制,而优秀的人有一个内在的心理评价机制。优秀的人从自己的身上寻找答案,时刻倾听内心的声音,听从直觉的指挥。普通的人从他人的眼口中寻觅人生的方向,从别人的评价中寻找支撑,排斥或忽略自己内心的体验、感觉,作决定的时候,也容易迷失在缜密而摇摆的理性中。普通的人与优秀的人从意志动机的源头产生区别。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发现,能够跟随感觉的引领,这是“自我实现者”的一个典型特征,“他们能够轻松地洞察现实,他们近似于动物式或孩子式的接纳性和自发性,表明他们对自身的冲动、欲望、见解以及主观反应具有非同寻常的自觉意识。”

对自己的内心开放的人,对别人和世界也一样开放。马斯洛说,这样的人“能够带着敬畏、愉悦、惊奇乃至心醉神迷的狂喜,神清气爽、天真烂漫地一次又一次地欣赏生活原初的善,尽管这些体验对别的人来说可能是陈旧乏味的东西。”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肯恩·威尔伯在其著作《一味》中说道:“唯心不是理论,而是活泼的体验。”这点已由禅宗直接点出来。唐朝的黄檗希运禅师就说:“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由始以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言踪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

这世间客观事情,原原本本就在那,人们却各自过着不同的生活,其实,都是各自念头对世界形成的感觉。

如果一个人跟从自我最真实的感觉,开始去做自己,他就会发现,除了敌意、贪念、愤怒,他还有关爱、温柔、体贴与合作;除了懒惰与冷漠,他还有激情、热情、好奇……如果他能以亲密、接纳的态度体验自己这些复杂的情感,他会走近真正的世界。

知觉是多种感觉有机合成的整体,是我们的心理对多种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我们对一棵树的概念是一种知觉,对一辆汽车的概念其实也是一种知觉,这些知觉是多种感觉有机结合的独立个体。我们清晰地感受知觉,那么我们更应该相信感觉。不要被他人的论断束缚了自己前进的步伐。请追随自己的热情,追随自己的心灵,它们将带我们到内心想要到达的地方。

当我们无助迷茫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的感觉,试着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那个内心深处的自己最真实的需求是什么。自问之后,自有答案。

心灵感应:只能意会,难以解释

【心灵感应在亲密关系中是普遍存在的,它发生之寻常,以至人们常常会忽略其存在。】

诸如“心灵感应”“特异功能”的词汇,常常出现在电影中,出现在科幻类书籍中,人们惊讶于那些超出思维范围的异象,也时常幻想着,若是真的拥有这样的特异功能,自己的生活会变成怎样?

那么,“心灵感应”这种神奇的特异功能真的存在吗?

质疑者们坚定地认为,这种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只不过是人们意识里的虚想,是完全不可靠的东西。

事实上,并不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就不存在。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蕴藏着人类无法估测的能量,更多惊奇和奥秘只是尚待发现和加以转化利用,而并不能绝对地否定那些不可思议的存在。

心灵感应之说也是如此。在心理学家还未对这种现象作出相对科学的解释之前,很多人认为它是迷信。然而,现在人们对它的态度不再像之前那样排斥了。

曾有很多对双胞胎表示,他们无需语言就能相互沟通,传递彼此的情绪。美国政府曾聘用了一位有心灵感应的人,试图通过心灵感应获取情报……

那么,这些现象究竟仅仅是心理游戏,还是心灵感应确有其事?

据研究,至今一些有趣的心灵感应传说,大多数来自于同卵双胞胎之间。但是,没有人能够证明自己的体验并非巧合。在2009年的高考中,江苏武进某校出现罕见趣事,六对双胞胎齐齐“高中”,这六对双胞胎考分基本相差不大。有的双胞胎经常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出现相同的选择;有的双胞胎经常会毫无征兆地同时唱起同一首歌,甚至是同一句歌词;有的双胞胎常常在写作文时写出相同的选题……如此现象说来趣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