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超值金版)
5225700000051

第51章 最灵敏的神经——感应(5)

有人会说“我不喜欢这份工作”,或者“这不是适合我的工作”,但实际上,他们可能只是不知道如何汇聚并使用他们的力量罢了。一旦做到了汇聚力量,他们或许就会发现,自己不仅喜欢这份工作,而且还能做好。就算每次接到不合口味的任务,也会发现——如果自己能对这项工作更加专注,就会从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人们习惯于把不快当做工作的固有属性,但更多时候,不快只是工作者的一种心灵状态。

所谓无聊也是一样。真正无聊的工作其实没多少。人之所以觉得无聊,主要是因为心灵被分散了。心灵的这一半做着手头的工作,那一半却试图逃避;这一半挣着工钱,那一半却开着小差,还想着劝说工作的这一半撒手不干。为了两个极端相反的目标互相争斗,就会在战事中消耗巨大的精力。

人们开始觉得疲惫、精神涣散、焦躁或无聊。一切都仿佛罩上了一层灰色,变得对时间斤斤计较。时间慢得像爬,工作成果也惨不忍睹。最终,工作业绩跌落到了平庸的最低点,因为大半精力都用在了修复三心二意造成的破坏上,用于工作本身的精力没剩多少。

当心灵实现统一,并在某项任务中得到全面应用,也就拥有了充足的精力。手头的任务,尤其是按部就班的任务,将得到轻松而高效的部署,虽忙忙碌碌,但时间并不显得紧迫,一切将处于一个“忙而有序”的状态中。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一个人能对手头的工作全神贯注,那么值得关注的机会就会出现——这似乎已经成为一条灵性规律。

生活中真正快乐的事,莫过于了解自己和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人们常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去请求家人、朋友和同事的帮助,而忽略了自己的思考,没有静下心来问自己:什么才是我真正所需要的。

遇到困难时,了解自己而不失去奋斗的目标,就变得十分重要了。如何才可以做到这些,又如何开始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肯恩·威尔伯在《恩宠与勇气》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认识自性也就认识了神。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只有一个见证,只有一个神性,透过不同的眼睛向外看,以不同的声音说话,用不同的腿行走。然而,重视神秘体验者却指出,神只有一个,大我只有一个,见证者也只有一个。”

认识自己的过程就像是一次精神上的旅程,沉思是你最好的开始。可以尝试更多的方法,来达到这样的效果。

你一旦找到一个有效而适合自己的方法,将感到来自精神和身体的两方面的轻松,而这种感觉大多会最先表现在你的睡眠上。就像专家所说的,虽然人类是物质的,但精神却可以超脱它。

孙子认为,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倘若你是在既不了解自己又不了解别人的状态中长大,你如何去应对当今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一个人要成长,要成功,要追求幸福,那就一定要先认识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也是你不断深化认识自己的过程。只有全面认识了自己,你才能完全相信自己,进而改变自己,热爱自己,发展自己。

人无时不在成长,也无时不在觉悟,只不过觉悟的程度和意义不同罢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人总是在一点一滴积累自我价值的知识,这些知识随着我们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有了自我的知识,就有了认识他人、认识社会的基础。

充分认识自己的人,能更好地驾驭成长。人生旅途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磨难。充分认识自己的人,可以看清自己的位置,并作出相应的抉择,可以坚定自己的优势,去面对和克服困难。

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是什么?这段时间自己主要有哪些进步?包括自己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知识能力、行为习惯及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进步。如果有进步,那么,取得进步的经验有哪些?这段时间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什么?自己的长远理想和近期、中期目标是什么?自己将来想获得什么成就?目前有哪些个人资产和资源?包括学习能力、实践经验、技能特长、人生态度、家庭背景、外表、个性及创造性等方面。

如果这些资产和资源都不怎么样,也不必灰心和失望,因为你仍然拥有与生俱来的最大资产:聪明的大脑,不竭的思考能力。沉下心来,静静思考,和自己的内心认真地对话,了解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世界,由此,也就真正认识了自己。一旦认识了自己,会越来越喜欢自己,并自信满满。

在欲望攒动又浮躁的社会中,人们总是把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视为理所当然,只会关心那些他们所没有的东西。就这样,他们给予不能做的事情而不是自己能做的事情更多的时间、精力和信任。这是注定要失败的行为,它会阻碍人在思考中卓越成长,它会消耗锐气,并从根本上削弱对成功的期望。

一名虔诚的佛教徒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寺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您是观音吗?”

“是。”那人答道。

“那您为何还拜自己?”

“因为我也遇到了难事。”观音笑道,“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这句话让人深思,让人回味。想来凡人之所以为凡人,可能就是因为遇事喜欢求人,而观音之所以为观音,大约就是因为遇事只去求自己吧。因此,请认识心中那个有着“超人”的自我。

如此再想,如果人人都拥有“遇事求自己”的那份坚强和自信,也许人人都会成为自己的观音。某时某事可以借助别人的力量,但一个人的成长根本上必须依靠自己。

一个相信自己的人,必定是一个敢于行动的人。他决不会在成长中一味地等待、观望,错失各种机遇。相反,他会在行动中、实践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当然这里说的敢想、敢干,都不是盲目的,更不是主观主义的空想、蛮干。

在沉思中积蓄力量,在实践中卓越成长。在你还没有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之前,这个世界并不关心你,也不在乎你,无论你成功或失败,快乐或痛苦,呐喊或沉默,世界都不会因你而稍稍改变。

学会热爱自己吧,这是思考中卓越成长的重要基础。它能提供成长中所需要的勇气和决断力,使人能勇敢地走到人群前面,成为你希望成为的人。

一个人对自己的态度与他如何思考、如何成长都有直接关系。

有一种人傲慢自负,这种人看不起其他人,总认为自己比任何人都强,比任何人都有本事。他们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另一种是自卑自怜的人,这种人总是看轻自己,认为自己技不如人,样样不行,缺乏自信。这两种人都不懂如何热爱自己,不太欣赏自己,他们在自我认同上都存在问题。

那些真正从内心接纳自己、热爱自己,并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和美好前途的人会发现:他们能自我拓展视野,将每一次挑战看成是一个成长的正常过程来接受,并且能在自己所尝试的一切事情上表现出更高的水平。

一个真诚热爱自己的人,在与他人接触时以一种诚恳、积极、富有建设性的方式来表现对自己和对别人的尊重,他决不会隐藏自己对生活的热情。同样,那些看轻自己的人总是试图用高等或低等的行为来补偿自己的不足感。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无法想象他会爱别人。因为他不可能给予别人自己都没有的东西。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容易迷失在成长的旅途中,这也是许多人成长之旅中失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结果会导致今天社会中的许多不良现象,诸如吸毒与酗酒的人数与日俱增,暴力犯罪、离家出走、沉迷网络游戏等。这是一群不爱自己的人完全否定自己的价值的人所做出的行为。

许多名噪一时的歌手、影星最后以悲剧结束自己的一生,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在舞台上,他们长时间地需要观众的掌声来肯定自己,而从来不曾听过来自自己的掌声。所以一旦走下光彩四射的舞台,进入自己的卧室,他们便会感到异常的凄凉,觉得自己是被听众抛弃了似的沮丧和悲伤,更有甚者还会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的一生。

正是因为个人发展和成长的重大影响,人们才能够拓展和提升人际关系、事业、财富、健康和幸福。而在这个范围和强烈的追求过程中最核心的便是自我意识。

去发现新自我就是去拓展自我意识。把自我意识想成一个环。圈内圈外的一切都是自我。在圈内的是你当前的自我意识水平,它让你有自觉意识。

当人们在拓宽自我意识圈时不仅仅自觉地认识到更多的自我,而且意识边界也会再一次拓展,从而探索未来并且有所成长。

敞开胸怀、接纳自己,这个世界也会敞开怀抱欢迎你。每一天,给自己留下一个空档,对自己说:“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每天的自我都是新的。”人们缺少的并不是前进的动力,而是摆脱昨天阴影的力量,不能轻装的人是因为习惯向后看。如果你恰好是这种人,烦请转过身吧。走过去前面就是艳阳天,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美好的自我!

情感保鲜:距离产生了,美没了?

【古语有训:“君子之交淡如水。”在生活中,我们在与人相处时也应该秉承这样的原则。只要把握好距离法则的要领,并对他人报以尊重,新鲜感和美感自然会长久保持了。】

朱淑真《中春书事》诗中有云:“乍暖还寒二月天,酿红酝绿斗新鲜。”“新鲜”是一种非常美好的状态,因此人们想尽各种办法让食品与物品保鲜。那么,感情呢,它可以保持新鲜吗?

有人笑而答曰:“距离产生美,距离有了,新鲜感就来了。”

此言的确有一定的道理。通过对恋爱心理的研究发现,心理距离和物理距离是成正比的。人更容易对身边的人产生好感,甚至发展为恋人关系。

曾有研究者对情侣们的相识场所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排名靠前的几个场所分别为“职场或与工作相关的场所”“学校”“打工场所”等。在问卷调查中,初恋对象最多的是学校同级学生,占69.6%,其中51.2%是同班同学。

留心观察会发现,公司的同事、学校的同学,都是距离比较近的关系比较好。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很容易对身边的人产生好感呢?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效应被称为“接近因素”。

在神奇的大自然中,会有这样的现象规律,如果雪山上积雪太少,雪会渐渐地融化;但是如果积雪堆积太久、太多,又会发生雪崩。河水如果太少、不流动,就会渐渐干涸,同样,如果涨得太快、太高,又会泛滥。因此距离是许多“美感”的尺度。而这也似乎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远一点,或者再近一点,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后果。

热恋中的恋人,如果平时总是不见面,那么关系会逐渐生疏,感情会变淡,不利于进一步相处;如果每天生活在一起,距离很近,却也并不等于心灵的近,距离越近,彼此越容易出现摩擦,越是天天泡在一起,越容易厌倦对方。

世间万物如此,人与人之间也如此。

虽然人们一直提倡“距离产生美”,但这里的距离产生美,指在一定情形下,是与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相照应的。时间能够冲淡一切,空间能够腐蚀一切,那么这时所谓的美还会存在吗?

无数现象都清晰地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要学会保持“适度距离”,这样才能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也更易向他人施加影响。

“距离语言”是行为语言的一个内容,它是借助交往双方的空间距离及其变化,来表达交往的情感、意图和关系程度。当人们在进行交往时,总要各自占据一定的空间,相互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虽然没有声音,却能像语言一样传达某种含义。

当两个人发生争吵时,一方把身体故意靠近另一方,用手触及对方的皮肤,旁观者会确信他是在向对方挑衅、示威。而对方也会怒气冲冲地把伸过来的手拨向一边,把身子移得更近些。这时,不用任何人提示,周围的人都能预感到他们离动手打架不远了。因为他们两人之间的距离变化能够传递给我们一种信息——双方已侵入对方不能容忍的空间了。

这就是“距离法则”,又称“刺猬法则”,主要强调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它来自于冬天刺猬相互靠近而取暖的实验:刺猬取暖的时候,靠得太近,会互相扎刺;离得太远了,又不暖和。只有保持适中的距离,才能取暖。因此距离法则是保持美感的重要因素。

“距离法则”运用在人际关系中,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能距离太远,太远了关系会显得生疏,从影响力的角度考虑,便无法施加影响;但也不能距离太近,太近了关系太过亲密,势必会出现摩擦、厌烦,同样也不能更好地实施影响。

在寒冷的冬天,刺猬们既不太远以免影响取暖,又不太近以免互相刺痛,在此称为“适中距离”,这也正是人们苦苦追寻的那个适合的黄金分割点。

一块看上去完美无瑕的玉,如果用放大镜看,还是能够看到它的瑕疵,于是,人们会认为“玉石”也只是普通石头的一种;一个皮肤像牛奶一样润滑、白皙的美丽女孩,如果你和她近距离接触,还是会发现她脸上有少许的斑斑点点,于是,你会觉得她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漂亮;世上的任何东西,任何一件事情,如果你太过于近距离接触,都会发现它的瑕疵、弱势、缺点;世上任何一个与你相关的人,如果你与他时时刻刻在一起,那么即使是亲密无间的爱人,有一天也会因为彼此间过于亲密而不再相互吸引、相互容纳。

与人相处的时候,要把握好距离的尺度,要保持适当的、微妙的距离,既要保持相互了解,又要做到相敬如宾。那么,与人相处最适当的距离是什么状态呢?

心理学上认为,最合适的距离,应该是不远不近、不亲不疏、不分不离,让各自都有自己的空间和秘密,同样也让彼此都能够体会到关心与爱护。这样当你求助对方或者接触对方的时候,对方也会接受请求,也更易向对方施加影响。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就是需要那么一点点神秘,就是需要给彼此一个自由的空间,太过亲密反而会让彼此不能更好地容纳对方,更不要说去影响对方了。

心理学家分析指出:“人与人之间受到的教育、环境、习惯不同,每个人的想法、意见、观点也不同,如果人们能够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些不同会被距离所忽略,就像小小的误差在普通的计算中会被忽略一样。相反,如果人们太过紧密,这些不同之处便会像精确计算中的小数点之后的诸多数字一样。

留出自由的空间,不是让彼此相距得远远的,也不是让人们不再联系,不关心对方,而是要营造一个适当的距离。正如俗语所言:“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适当的距离,能够让人们感受到距离营造出的思念的美,以及完美的美,正应了一句话:“适当的距离能够产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