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5226500000038

第38章 农家——君民共耕的追求者(2)

再次,农业是道德教化的前提和保证。劝民务农,使民风淳朴,就更容易加以利用和役使;还会使百姓举止持重,减少结党营私、图谋造反的机会;将老百姓束缚在土地上,防止他们随意迁徙,能保证政令的推行,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另一方面,农家认为,商业是损耗社会财富的根源。商人不会创造财富,不过是拿别人的产品,买贱卖贵,从中渔利;同时,商人还要吃饭和穿衣,要大量消费农民生产的粮食和布帛。而且,农民劳动多而收获少,商人却付出少而收获多,这种反差和对比会造成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因此要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农家主张重农抑商,并不是否定工商活动存在的价值,而是要求统治者从国家意志的高度来缩小和控制工商活动的范围,使其不会成为农事活动的障碍。比如,限制经营商业的人数,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限制商业活动的时间,结合农事来安排商业活动等。

在包罗万象的杂家名著《吕氏春秋》中,也有很多阐述农家思想和农业技术的内容。其中提到,可通过统一度量衡来避免商业投机行为。具体做法是,每年的仲春和仲秋两个月中,由国家组织人力划齐度量单位,统一衡称,平整量器。这开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先河,与许行的主张相比,有了更大的进步。

■ 天、地、人——农业的三维组合 ■

《淮南子》中说:“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是故人君者,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长,五谷蕃殖。”

众所周知,古代农业生产离不开“天时”,即阳光、雨水等气象条件,以及“地利”,即供作物生长的土地,而要使上述“天时”“地利”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发挥有益的作用,还需要生产者不惜体力和智力,对农作物进行良好的管理。对农业生产来说,“天—地—人”的三维组合异常重要,天、地、人三者缺一不可。

首先,发展农业生产要上因天时。天时和农时密不可分,把握住“天时”,才能把握住“农时”。“天时”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光照、温度、热度和水分等不可或缺的要素。而且,农业生产本身就要符合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的季节规律,而这一切都是由天体运行所显现出的时间节律决定的。

要做到“上因天时”,就要“知天时”,即通过观测和研究,掌握四季更替的节律,了解风霜雨雪发生的规律并制定历法;然后要顺应天时,把握农时,在最适当的时候抓紧时间勤奋耕作,用自己的辛苦劳动将“天时”转化为好的收成。

《吕氏春秋》认为,“天时”与“农时”稍纵即逝,必须好好把握。这就要求人们的其他活动,都要与农时配合。例如,为了不耽误农时,农忙季节不宜举兵事、兴土木。而且,祭祀活动也与农时密切相关,春播时进行祭祀,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秋收时进行祭祀,是为了报答上天的恩赐。另外,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琐事也要符合季节节律,切不可逆时而行,否则就难免招致疾病和灾祸。

其次,发展农业生产要下尽地财。在古代,土地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唯一场所,农业生产不可能脱离土地而存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农家所说的土地不单指土壤,而是指土壤、水分、生物等自然条件的综合。耕作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进行的,“地利”就是用来表示这一复合体的概念。

农家“三盗”

地盗,是指地把苗侵吞了。农人把田垄做得太窄,垄沟做得太宽,田垄看上去就像一条条被困在地上的青龙,上面的禾苗长得像兽颈上的鬃毛。苗盗,是指把庄稼种得太密,不留足行距和株距,即使努力耕作,庄稼也难以长大,这是苗与苗相互侵吞了。草盗,是指有的农人种庄稼不除杂草,杂草把秧苗湮没了。

《管子·地员》篇对“地财”因素进行了专门的探讨,从而将农家的生态农学模式提高到了科学的水平。书中不仅考察了平原、丘陵、山地三种地形的生态关系,叙述了平原上五种土壤适宜生长的谷种、草木,以及水泉深浅等问题,还介绍了丘陵和山地的高下等次、宜生草木、山泉性质等。

此外,书中还将九州之土分为上、中、下3个等级,共18种类型,并讲述了各类型土地的性状。在这个基础上,该书还总结出一个具有一般性的规律——“草土之道,各有谷造”,即“谓此地生某草,宜某谷”,也就是从该地适合什么草生长,推断出适合种植何种谷物。

又说“或高或下,各有草土”,并举出12种植物在不同土地环境中生长地位的高下等次作为例证,说它们之所以有高下不同,是因为它们所生长的土地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讲,根据不同的土壤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才是丰收的保证。

再次,发展农业生产要中用人力。农家认为,人是农业生产的主体,离开“人力”农业生产根本不可能进行,因此极为重视“人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吕氏春秋》还在农家系统内第一次提出了“三盗”的概念,突出了人在农业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三盗”是指“地盗”“苗盗”和“草盗”等田间管理的三大误区。“三盗”的危害极大,人们应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加强田间管理,要在精耕细作上下工夫,如田垄要做得尺寸合适,要保持适当的株行距,要合理除草等。

■ 传承与流变——从农家到农学家 ■

汉武帝时,西汉进入了鼎盛时期,实现了王朝的大一统。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农家和百家的其他流派一样,失去了生存的条件。而且,农家学说中的民本主义和平均主义思想,也不合封建地主阶级的胃口,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思想流派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不过,中国向来以农立国,从事农学研究的群体怎么可能消亡?实际上,农家这一思想流派逐渐转变成了一个科技群体——农学家,以新的面貌崭露头角。农学家们都不同程度地继承了农家的学说,并将其发扬光大,并且他们中还涌现出了一批光耀古今、大名鼎鼎的人物。

氾胜之,今氾水(今山东曹县)人,西汉农学家。其祖先本姓凡,秦亡时逃至氾水避乱,遂改姓氾。他曾任议郎,在陕西关中地区管理农业生产,因成绩显著升任御史。汉成帝时,他著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农书《氾胜之书》,总结了我国北方,特别是关中地区的种植技术和经验,反映了当时农业科学技术的新进展。

贾思勰,北魏农学家,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人,曾任北魏高阳郡太守,又经营过农牧业生产,对农业进行过系统的调研,具有深厚的农学功底。南北朝期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贾思勰从传统的农本思想出发,著书立说,介绍农业知识,以求富国安民,于是写成了世界农业学史上最早的专著《齐民要术》。

王祯,字伯善,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人,元代农学家。他在任旌德县(今安徽境内)和永丰县(今江西省境内)县尹期间,注意发展农业生产,组织修筑水利工程,劝课农桑,也注意考察农业生产技术,积累了许多农业生产知识。大约在旌德县任职时,他综合整理平日的笔记,写成了农业科学名著《农书》。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明代杰出的科学家,是我国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先驱之一。他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以第一名考取举人,7年后又中进士。他一生有30年左右从政,晚年官至礼部尚书、东阁次学士。

徐光启引进西学

徐光启曾经师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翻译过《几何原本》《测量法义》《泰西水法》等西方科技著作,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接受并系统地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尤其是数学知识、水利理论等先进科技的科学家之一。

徐光启很注重研究古代丰富的科学文化遗产,在天文、历法、火器制造等方面颇有造诣。不过,他平生用力最多、成就最大的,还是对农业和水利的研究,他在这方面的著述颇丰,其所著的《农政全书》,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农学著作之一。

宋应星,字长庚,明朝杰出的科学家,1587年出生在江西奉新县一个破落的官僚家庭。他自小聪明过人,记忆力强,不仅熟读经史,而且对天文、地理、农业、植物、医药、工艺、兵器等领域都广泛涉猎。

他于1615年考中举人,此后十几年间曾六次赴京参加会试,结果都由于当时考场舞弊现象严重而名落孙山。于是,宋应星对追求科举功名逐渐失去了兴趣,将精力渐渐转向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

他曾利用参加会试时往返京城的机会,沿途考察农业、手工业、采矿、冶炼,甚至曾取道景德镇,调查瓷器的生产工艺,积累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后来,他在任职江西分宜县县学期间,把自己长期积累的生产技术知识加以总结整理,编著成中国农业史上的巨著《天工开物》。

■ 农典——从《上农》到《天工开物》 ■

神农作农书虽是传说,然而中国作为古老的农业国,对农学的研究较早,这却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今存古籍中,最早的农学论文恐怕要数《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以及《管子》中的《地员》等篇。

《上农》篇主要讲重农思想和奖励农桑的政策,《任地》《辩土》《审时》三篇则具体阐述了从耕田、整地、播种、定苗到中耕除草、管理、收获等农业生产的一整套技术、方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东周时期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

《地员》篇除了介绍植物生态学的知识外,还专门论述了土壤的分类问题,即根据土地的颜色、结构、质地、盐碱性、肥力的不同,结合水文、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把土壤分为“上土”“中土”“下土”3个等级18个小类。

《汉书·艺文志》列有农家著作百余篇,现仅知《尹都尉》是讲种植芥、葵、蓼、韭、葱等瓜果蔬菜的,《赵氏》《氾胜之》《蔡癸》是讲耕作、栽培、育种的。

《氾胜之书》是中国最早的农学著作,书中载有耕田法、溲种法、穗选法、区田法等农耕技术,以及禾、黍、麦、稻、大豆等十多种作物的栽培技术,反映了西汉时期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概况和种植业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开创了中国农书中作物各论的先例。它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南宋的《陈敷农书》、元代的《王祯农书》、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并称中国古代五大农书。

《齐民要术》分93篇,共11万多字,内容丰富,从大田作物中的谷类作物、油料作物、纤维作物到绿肥作物、饲料作物、香料作物、水生植物,以及瓜、果、蔬菜甚至树木无所不包,还全面介绍了农副业中的制酱、酿酒、鸡鸭饲养等。书中对农业生产作了系统的理论阐述,还将各种具体操作环节写得相当具体、详细、全面,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书中还提出了多种提高地力的方法,尤以轮种、套种为佳,即通过不同作物的轮换栽种或同时栽种几种作物,使地里的养分尽其所用,并促使地力尽快恢复,比起当时的西欧来要先进得多。

农家的两派

《汉书·艺文志》写道:“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悖上下之序。”很明显,该书是主张君臣有序、轻视“劳动者”的,但也指出了农家分两派。一派不涉及政治,主要是总结农业技术的经验,谈论农桑树艺,以氾胜之等为代表;另一派,涉及政治,反映古代农民社会的理想,主张人人必须劳动,以许行为代表。

《陈敷农书》,南宋陈敷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谈论水稻栽培种植方法的农书。陈敷自耕自种,下苦功夫钻研,于74岁时写完这部著作,对古代的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该书所反映的是南宋初长江下游三角洲的农桑经营情况,是一本典型的地方性农书,也可视为一部自耕农和小经营地主的生产经营和技术指导手册。其内容丰富多彩,多有独特的创见和发明。该书不仅记述了耕作、栽培等生产技术,还注重对农业进行系统的经营管理,认为农业经营要有整体的观念和进行通盘筹划,要有计划、有步骤。这种系统的经营管理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祯农书》,元代王祯著。该书总结了前人的经验,补充了大量实地考察的结果。全书内容分为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谱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农业史与主要的农耕技术;第二部分叙述了各种粮食、蔬菜、瓜果与林木作物的栽培与管理;第三部分是“农器谱图”,绘制了各种农具与农业机械的图示近300幅,其中还有许多早已失传的农具和机械,可以说是极为完备。该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从理论上系统研究农业的百科全书,在世界农业科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堪称不朽之作。

《农政全书》是徐光启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农学著作之一。全书共60卷,约70万字,内容涉及农业的各个方面。其中水利部分共9卷,约占全书篇幅的1/6。在我国古代农书中,把水利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农政全书》水利方面的内容既有水利科技的系统归纳,也有对水利思想的集中阐述;既有他一生水利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有对西方水利科技的介绍。这使得该书不仅成为当时我国农业科技的集大成者,也成为总结当时东西方水利科技成就的杰出代表。

《天工开物》是中国第一部记述古代农业、手工业和矿业生产技术及经验的百科全书,是中国农业史和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天工开物》全书共3卷18章,所叙述的内容涉及农业及工业近30个生产部门,几乎包括了社会上的各个生产领域。书中各章的顺序是根据“贵五谷而贱金玉”的原则安排的,把农业各章置于全书之首,其次是工业各章,而以不切国计民生的珠玉一章殿后,体现了作者的重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