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5226500000055

第55章 商贾——搞活商品市场的催化剂

商业在中国起源很早。虽然商人一直以来都在社会中处于较低下的地位,但他们却是一个相对比较活跃的阶层。他们走南闯北,推动着商业的繁荣,使得天下民众能够互通有无。在他们的身上,有着讲诚信、和气生财、勤俭节约等一系列可贵的品质,堪称宝贵财富。

■ 商业起源——以物易物的简单交易 ■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居民为了满足各自的需要,开始交换剩余产品,形成商业的雏形。这就是“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据说,中国最早经商的,是商族人王亥。历史学家徐中舒说:“商贾之名,疑即由殷民而起。”而《尚书》中也有“肇牵车牛远服贾”的记述。另据《山海经》记载:“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可见,王亥早就赶着牛车去外地做买卖了。

后来,商族人继续发展贸易,其中有些人专门到远方贩运货物。由于这些从事贸易的人来自商部落,“商人”之称正式形成,其交易活动就是“商业”活动。商业初生之时,贸易量较小,而且都是以物易物,后来才出现了最早的货币宝玉和海贝。

周朝时,由商朝贵族后裔建立的宋国,商业极其繁荣。与此同时,原来商的遗民则失去了原有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只能以贩卖货物,经营商业维持生计,保留了经商的传统。

战国时的白圭,被称为“言治生者祖”。他是经商理论的鼻祖,其经商之道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经营之术中的“贱买贵卖”,为商之道中的“智、勇、仁、强”。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白圭的经商原则,就是抓住时机,贱买贵卖。当货物供过于求,别人大量抛售时,就大量买进;当货物供不应求,别人需要买进时,就大量抛出。粮食丰收时,就买进谷物,卖出丝漆;蚕丝上市后,就大量收购蚕丝,卖出粮食。他“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对各种市场信息极为重视,他出手果断,应变神速,能根据行情迅速决定是“卖出”还是“买进”。

白圭还将商人的智慧提到了新的高度,他说:“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意思是说,“我们做买卖,要像伊尹、吕尚一样富于谋略,像孙子、吴起用兵一样善于判断,像商鞅执法一样取信于人。”他还说:“智不足以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

商业的大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原地区和周边地区的繁荣与进步,加速了南方原始文化的解体和手工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商人们把南方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贩运到中原,其他的铜、锡和其他矿物也运至中原地区,共同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 商人分野——相当复杂的社会群体 ■

中国商人,可分为旧式商人、新式商人和现代商人。旧式商人,主营粮食、布匹、茶叶、蚕丝、禽盐、杂货、牲畜、中药材等;新式商人,对外售出中国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对内销售西方工业品;现代商人,活跃在中国市场的经济舞台上,成为了先富起来的一批人。

另外,由于身份不同,中国的商人,又可分为儒商、官商和军商。

儒商,指具备一定的儒家文化和思想的商人。他们常把儒家思想引入商业活动,如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仁心为质等。儒士弃文经商,多因科场失意他们依然向往做官。他们中一些人有了一定的财富后,常设法由商人阶层跃入权贵阶层,兼儒兼商。

官商,有些是从事商业活动的官员,有些是做官方生意的人。他们靠特权的庇佑经商,很容易发大财。这类商人常凭借雄厚的资本,运销茶叶、人参、盐铁等国家专卖商品。他们能享受官方的优惠政策,如拥有免税特权、政府低息贷款、经营垄断权等,其子弟也比一般人有更多的当官机会。不过,朝廷对官商的管理也异常严格,如朝廷规定运销地点,限定销卖时间,实行价格管制等,致使很多官商都由风光无限而衰落破产。

豪贵商族山西范氏

清朝时期,山西商人范毓宾曾输送大批军粮,供给西征准噶尔的清军,为清政府节约费用数百万两,其举动受到清政府的赞许和嘉奖。范毓宾被授为太仆寺卿,用二品服。范家的祖辈也因此被追赠为骠骑将军、资政大夫、夫人、宜人等。此后,“毓”字辈和“清”字辈的后人中获任官职的达十几人。范氏实际上已成为一门朱紫、炙手可热的豪贵商族。

军商,一类是经营军火生意的商人,另一类是军人从商,亦军亦商。军火是极其特殊的商品,一般人不得经营,凡经营军火生意的,都必须经过政府的特许,如明代的沈万三、清代的胡雪岩等。第二类军商,比如明代北部边塞的军人,通过参与和主持边塞地区的米粮收购,从中获取巨额的利润。朝廷费力运到边疆的金银,很大一部分都流入了在当地驻防的高级将领的腰包,成为了他们的私财。

另外,商人还可分为义商、奸商和平商。义商,往往品德高尚,以义获利,致富后又积极回馈社会,如扶助教育、捐办慈善公益事业、资助国家建设等。奸商,专以歪门邪道坑国害民以牟取暴利,他们短斤少两、以次充好、欺行霸市、玩“空手道”,不顾商业道德,破坏商业秩序,是害群之马。平商,商人中的大多数,他们没有义商的侠义豪爽,但也不会像奸商一样用歪门邪道坑害买家。

一句话,商人是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群体,我们固然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从主观上对其进行各种分类和界定,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商人属于哪一类则往往难以界定。一般说来,一个商人,只要能做到遵纪守法,不投机倒把,不为富不仁,不坑害国家和人民,就能得到世人的尊重。

■ 商界风云——著名商帮与商贾名流 ■

商帮,旧时的商人组织,出现于唐宋,繁盛于明清。按地域分,商帮可分本帮和客帮,本地的商人组织为本帮;外地的商人组织为客帮,往往以乡土关系为纽带。另外,不同的商业行业有不同的行帮。商帮多设有会馆、公所等机构,以供商人联系、聚会、议事。

明清时期,商品数量增多,商人也更加活跃,出现了“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徽宦商,衡游蓟北”的繁荣景象。同时,商人的数量也大为增长,出现了不少有影响力的地域性商帮。其中,规模与影响力最大的,当数晋商和徽商了。

明清十大商帮

以山西晋中为中心的晋商;以歙县、婺源等徽州六县为中心的徽商;山东临清、济宁、聊城、烟台一带的鲁商;以宁波为中心的浙商;以龙游县为中心的龙游商:苏州西南吴县境内太湖中东、西洞庭山的洞庭商;江西由人口流动形成的江右商;以福建沿海为中心的闽商;以广州、佛山一带为中心的粤商;与晋商同时兴起的陕商。

晋商,雄踞商界数百年,其成功的秘诀在于:德义为先,团结一致;商人出资,伙计经营;投资田产,依靠官势;化商业资本为金融资本,组建票庄,专营汇兑;主营盐、丝、粮食、铁器、棉布等军需品,活动范围由黄河流域扩展到珠江流域。

徽商,称雄东南商界300多年,足迹遍布全国。从大省会到小城镇,再到穷乡僻壤、深山老林、沙洲海岛等,都有徽商的踪迹,故有“无徽不成镇”“钻天养庭遍地徽”之说。徽商主营盐、粮、布、茶、木,兼营典当业和文房四宝。他们在本地修缮宗庙,在外地建设会馆,以联络本帮商人,建立商业垄断。徽商资本雄厚,一般拥有资金达几十万两到几百万两不等,乾隆时经营盐业的徽商汪廷璋更是“富至千万”。

商业自商代前后产生以来,在数千年的漫长历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的富商巨贾,其中有一些人为人们千古传诵。

弦高献牛救国

战国时期,郑国商人弦高以贩牛为业。有一次,他正赶着牛去洛阳,半路上意外地碰到了正想偷袭郑国的秦军,便赶紧派人回国报信。之后,他自称是郑国的使臣,向秦军献上12头牛,并对其主将说:“郑国君主见贵军远来劳苦,特地派我来劳军。”秦军主将大吃一惊,以为郑国早有准备,很快便下令退军。弦高用自己的智慧保卫了国家和百姓,被传为佳话。

春秋末期的范蠡被誉为“商圣”,还被有些地方奉为财神。他在帮助越王勾践灭吴称霸之后,急流勇退,弃官经商。他在定陶“治产积居”,经营业绩斐然,“十九年中三至千金”。后来他把产业留给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范蠡指出,要加速资金周转,扩大利源;注意商品的性能,关心商品的质量;把握时机,灵活购销;及时预测商情,储备待乏;控制价格幅度,保护产销利益;精心选择经商地点,收集各方信息。

吕不韦本是战国时的一个大商人,家财万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可居”的“奇货”——在赵国为人质的秦国王孙“异人”。他本着“扶立一位君王,能获利无数”的想法,先后投资大笔的钱财,入秦说服秦国太子及夫人收异人为义子,连自己的美妾赵姬都赠给了异人。不到十年,他这笔旷古绝今的大生意就带来了惊人的收益——异人成了秦王,他被封为秦相,食邑十万户,家童万人,权倾朝野,富可敌国。

胡雪岩是晚清著名的“红顶商人”,他幼年家贫,经人推荐到杭州一家钱庄当学徒,得到了东主的赏识。后来,东主因无后,临终前将钱庄遗赠给胡雪岩。很快,胡雪岩靠着自己出色的经营能力,并依靠官方关系,开钱庄、开药铺、买卖军火,富贵无比。

历代的商界名流,虽然都赚取了巨额的财富,但由于长期以来官方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他们的经商生涯大多都非常艰难,有时最终还是归于失败。

■ 生财有道——旧时经商禁忌与原则 ■

商业以营利为目的,生意人的一切行为旨在一个“财”字。只要一开市,就希望在钱财上有个好兆头。因此,凡是与求财相违的言语、行为都是禁忌。

商人认为,店铺的招幌、标记极为神圣,是“招财进宝”的象征。每天开市挂幌子,必须说“请幌子”,而忌讳说“挂”,生怕它挂不牢而坠地。如果有小伙计不慎将店幌失手掉在地上,马上就会被解雇。商店中的度量用具,如升、斗、大秤、戥子,以及账桌上用的算盘,都不能随意玩弄。尤其忌讳反放算盘,因为“只能往里算计,不能往外算计”。

从前,伙计在账桌、货柜、钱柜上坐卧,也是不允许的,说是怕压了柜上的财神。甚至连睡在待客的条凳上也属禁忌,说是会压了顾客,造成次日顾客减少。此外,扫地时最忌往店外洒扫。尤其是在过春节时,不准扫地,也不能往外倒脏水、垃圾,那是在“倒财”!也不可坐在店门或柜房的门槛上,以免拦堵了财神;还忌讳冲着店门方向和当日财神的方位小便;也不能在店门前打呵欠、伸懒腰,否则会冲撞财神,造成店铺财源不振。

商铺老板的迷信

旧时商铺老板相信,第一个进门的人能决定商铺一天生意的好坏。如果商铺一开门,就迎进一个进京赶考的举子,会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商家常会免费为其服务。如果商铺一开门,就进来一个孀妇、毛女,会被认为是晦气。客人走后,商家一定要燃草纸熏烧一番,熏罢扔在店外,以求破解。

商人的经营原则,有和气生财、有买必谢、童叟无欺、讲究吉数等。

首先,经商之人要对顾客谦恭和气,服务周到,才能赢得主顾,生意兴隆,这是千百年来商人经商的经验之谈。

其次,无论能否成交,都应和颜悦色地对待顾客。一旦成交,不论买卖数额多少,顾客临走时,卖方都要向顾客表示感谢,不能有丝毫苟且。正如《清稗类钞》中说的“无论买卖者出钱购物之多寡,皆为我获利之源,衣食之本,故虽一钱之贸易,亦不可不谢也”。

再次,商品要统一划价,公平买卖,无论贤愚老幼,一视同仁,决不欺骗或欺辱。

最后,商人偏爱吉利数字,希望能借它平安、顺利、发财。经商出门,多选带“八”的日子,顺应“要得发,不离八”的吉言。此外双数和“六”也被视为吉祥的数字,俗语云“好事成双”“六六大顺”。在一些地方的农贸集市上,议牛、羊、猪、狗价格时,忌说整数,否则买回去的牲口也难养。“四”在很多地方被视为凶数,因为发音与“死”相近。

上述禁忌,大都是旧社会的迷信陋习,如今多已被扔进历史的故纸堆,不复存在了。

■ 夹缝求生——招商引资与重农抑商 ■

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朝代,都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只有极少数时期,商业的政策环境较为宽松。尽管如此,商业还是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

上古时期,先王们大都鼓励发展商业。传说,神农氏曾亲自主持过市场交易,而黄帝时期则“市不预贾”,就是说不干预商品交换,这无疑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西周时期,商业出现了繁盛的局面。在鼓励经商的政策下,商人们的实力空前膨胀,甚至也敢于与国君分庭抗礼。如周厉王时的国人暴动,其中的国人就有不少是国都周围的商人。到了春秋时期,齐鲁、吴越等地以及郑国的商业都很兴盛。

最早的招商引资政策

周武王在灭商之后,为了重建都邑,遂下令说,商旅日能来三室的,其中一家的生活所需由国家提供。这算得上是最早的成文招商引资政策了。

不过,战国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却沉重打击了商业。农业被认为是富国强兵的源泉,而商业所带来的生活日用品的流通,会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不过,统治者也需要实力雄厚的富商巨贾在经济上的支持,这给商业留下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两汉时期,商业尽管受到了抑制,仍出现了一些较大的城市,如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寿春、合肥等。这些城市人口密度大,生活用品需求量大,商人专卖丝织品、漆器、金银制品、土特产品、皮革、木材、鱼盐等货物,异常繁忙。

隋唐实行开明的商业政策,并打击了欺行霸市的行为,规范了市场秩序。当时,城市商业更为兴旺,长安有东西市,洛阳有南市,甚至于中小县,如临淄、禹城、临安、奉化等也有市。官吏们在征收赋税的当口,低价收购,高价抛出,一夜之间就可以谋取暴利。

宋元时期,政府肆无忌惮地剥夺商人的利润,并对许多商品实行政府专营。不过,这一时期的海外贸易却空前繁荣。商人们通过泉州、广州等大港口,把大批纺织品、陶瓷、茶叶等,运到越南、柬埔寨、印度,又把象牙、珍珠、香料、翡翠、玛瑙等物品大量运回国内。

明清时期,抑商政策发展到了顶峰。在明朝,商人若想经营某种商品,必须向政府申请应募,履行一定的义务,才能被获准经营。清朝在全国各地设置厘卡,对各种流通货物收取厘金,以此来盘剥商人。不过,明清的城市商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商帮。

小商铺——茶馆

清朝人好品茗,闲暇时最讲究“泡”茶馆。当时北京有种江南茶馆,屋梁下悬有红铜的“搬壶”,贮有沸水,随时可以取用。这种茶馆以卖清茶为主,同时设有烤制糕点用的“红炉”,带卖红炉点心。有些茶馆为招揽生意,上午卖茶座,下午和晚上请艺人说书,或请京剧、八角鼓、十不闲票友在茶馆清唱聚会,或摆赛鸟儿、斗蛐蛐儿、象棋的“擂台”等。

纵观中国历代的商业政策,不难发现,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封建小农意识在统治者的头脑中是那么根深蒂固,这也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