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5226500000006

第6章 通三教九流—— 洞明生存般若智慧(5)

中庸之道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他主张处理事务时,既不能过,又不能不及,即“过犹不及”。孔子主张恪守“中庸之道”,如《论语》提出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主张“德刑并用”“宽猛相济”。

后来,儒家学派日渐繁盛,孔子的地位日隆。汉初,孔子被尊为“素王”,即有王道而无王爵的人。汉高祖路经鲁地时,用牛、羊、猪三牲全备的“太牢”之礼祭祀孔子,开启了历代帝王祭孔的先例。后来,汉明帝将当时仅限于孔氏家祠的祭孔活动,扩大到所有的官学中,从此,孔子成了想入仕的读书人心中的守护神。

儒家的正统地位确立后,历代帝王不断给孔子加封各种各样的谥号,如褒成宣尼公、文圣尼父、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等。一些皇帝还亲自到孔子故里曲阜主持祭孔大典。就这样,孔子的封号每增加一个,皇帝每去曲阜一趟,孔子头上的神秘光环就更大一些。就这样,他由人变成了神。

⊙七十二贤——孔门之高足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在德行方面表现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子贡;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等。在孔子的弟子中,不少人都做出了一番成就,对于孔子思想的传播,以及儒家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颜回

颜渊,名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德行见称。他勤奋好学,笃信孔子的学说,并且“闻一知十”,领会深刻。颜渊为人平易谦逊,沉默寡言,才智较少外露,在行动上努力实践孔子的理想,成为孔子最忠实,也是最得意的学生。孔子曾经多次称赞他品格高尚,说他“三月不违仁”“不迁怒,不贰过”“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由于生活贫寒,又用功不辍,颜回29岁时就头发尽白,33岁就英年早逝了,这对孔子打击很大。他哀恸地哭道:“天丧予!天丧予!”

曾参

曾参,字子舆,春秋末鲁国人,被人尊称为曾子。曾子曾经担任过小吏,在当时以孝著称。他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赞成“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并主张“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后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犯而不校(计较)”,矢志不渝地实践着孔子的学说。相传曾子著有《孝经》和《大学》,在孔门中被视为道统的继承者,被后代统治者尊为“宗圣”。孔子去世后,曾参聚徒讲学,有不少弟子,相传他就是儒家思孟一派的创始人。

曾子的名言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子路

子路,姓仲,字子路(又作季路),春秋末鲁国人。子路小孔子九岁,是孔子弟子中年龄较长的一个。他出身贫贱,为人豪爽,曾经自述其志道:“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子路性格耿直、好勇、果敢,而又有些鲁莽,有轻视学问的倾向,认为“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因此孔子曾经提醒他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子路很敬重孔子,经常紧随孔子之后,时时保护孔子,但他也敢于向孔子公开提出不同的意见。孔子对子路的直率也比较了解,所以虽然经常批评他,但又承认“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甚至说:“如果我的主张不能得到施行,我就乘船出海,到时候能够跟随我的,除了仲由还能有谁呢?”

隐圣

中国历代皆有一些隐居不仕的儒士,他们或著书,或授徒,或为王者师,这一传统始于子夏。司马迁说,孔子死后,“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子夏之伦,为王者师”。凡为王者师,必属隐者之流,否则只为臣下,而不可谓师友,子夏可谓儒家的隐圣。

子贡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春秋时卫国人。在孔子的门徒中,子贡是最富有的弟子,在拜孔子为师之前,他曾在曹鲁两国之间做买卖,发了大财。子贡长于辩论,才思敏捷,而且善于外交,心怀大志,有强烈的从政志向,他关心治国方略,经常问政于孔子。孔子让弟子谈各自的志向时,子贡说他愿游说两国之间,不动干戈使两国相亲如兄弟。孔子听了大为称奇,称子贡为“辩士”。

巧舌如簧

田常欲兴兵伐鲁。为解救国家危难,子路、子张、子石皆欲请行,孔子不同意。子贡请行,孔子立马同意了。子贡一出,巧舌如簧,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纵横捭阖,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后人视其为纵横家之祖。

孔子去世后,鲁哀公前来致哀,子贡批评他说:“生不能用,死而诔之,非礼也!”孔子的其他弟子为孔子守墓三年,然后离去,各奔前程,唯独子贡守墓六年。

⊙亚圣孟轲——儒家之继者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人,他的家乡离孔子故里曲阜不远。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有记载说孟子师从孔子的孙子子思,《史记》上说他受业于子思的门人,无论如何,孟子的学说都受到子思的影响,所以后世把子思和孟子列为思孟学派。

孟子三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为了让他有个好的成长环境,母亲不辞劳苦屡次搬家。把家搬到邹城的学宫附近后,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读书。看到儿子受到良好的学风潜移默化的影响,孟母高兴地说道:“这才是适合我儿子住的地方呀!”

孟母断机

孟子天生聪慧,却也难免年幼贪玩,有次还竟然逃了学。他一回到家,母亲就用剪刀将刚织了一半的布剪成了两段,并对他说:“这布是一丝一线织起来的,剪断了就无法再续。上学和织布是一个道理,经常逃学如何成才?”从此,孟子便勤学不怠。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在政治上,提出了“法先王”“省刑罚”的仁政主张;在经济上,提出了“井田制”“薄税敛”。面对当时世风日下的情形,他主张重视社会道德教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治理国家,使民风归于淳朴。

最初,孟子主要为本国邹国,以及任国、曹国等一些周边小国出谋划策。但不久后,他便意识到,这样不可能影响天下大势,也不可能推行自己所主张的“仁政”,于是他便带领着学生开始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以推行自己的学说。

孟子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这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这些得自天的本性,深深植根在心中,生发出来会使人神色温润清和,表现在颜面,显露在肩背,直到四肢,四肢一动作,不用语言说明,人们一看便知道。

人们都有先天向善的能力,即“良知”“良能”。良知是指不用思考就知道,良能是指不用学就会做。比如,两三岁的孩童,没有不知道爱父母的,他们长大后没有不知道尊敬兄长的。亲爱父母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要想成为泽被万民的圣人并没有什么诀窍,不过是把人生来具有的这种仁善之心推广到天下罢了。

为了进一步阐述“人性本善”的理论,孟子还提出了人都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心向,它们是仁、义、礼、智发生的根源,而仁、义、礼、智是属于善的品德,由此可知,人生来就具有向善之心,人性本善。

恻隐之心

孟子说,假如有个小孩即将落水,看到的人都会感到惊骇、恐怖、怜悯,人人都会大声呼救,或者奋不顾身地上前相救。人们之所以会这样,并不是为了和这个小孩的父母攀亲结友,也不是为了要在乡党朋友中博取赞誉,而是受了恻隐之心的驱使。

据此,孟子得出结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人之有此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在战争频繁的战国时代,想说服诸侯们施行仁政,几乎是不可能的。孟子在诸侯国间奔走了18年,始终未能得到重用。大约在公元前311年,62岁的孟子回到邹国,此后便不再远游,而是像孔子晚年一样,专心著书立说,留下《孟子》一书。

⊙学者荀况——集儒之大成

荀子,又名荀况、荀卿,战国时赵国人,著有《荀子》一书。据说,他可能生于公元前314年,卒于公元前217年,活了93岁。如果属实,荀子可算是长寿了。

荀子15岁就游学齐国。当时,齐国在战国七雄中比较强盛。齐宣王广招天下贤士,各国饱学之士都纷纷聚集到临淄的稷下学宫,大学者孟子、邹衍等都曾在此讲学。他们尽情发表自己的治国主张,领取大夫的俸禄,号称“列大夫”。一时诸子百家荟萃齐国,临淄成为令人神往的学术中心。

三为祭酒,最为老师

30岁左右时,荀子就做了齐国的祭酒。他曾进谏齐相,齐相不听,加上齐国国势日衰,列大夫纷纷散去,荀子也离开齐南游楚。齐襄王时,稷下学风再起,荀子重游齐国。这时,他的学术成就日益突显,在列大夫中“最为老师”,曾三次担任稷下学宫主讲。

除在齐国讲学外,荀子也曾在赵孝成王面前谈兵;还曾到秦国谒见秦昭王和秦相范雎,对秦国政治颇为赞赏。可惜秦国不重儒学,他只好重返齐国。荀子怀抱治国的宏愿,渴望得到君王的赏识,以施展抱负,然而事与愿违,其政治理想始终都没能实现。

“性恶论”是荀子学说的基础。这一理论认为,人生来就好利、好色、好嫉妒,如果不加以克制,就会产生争斗、淫乱,危及社会秩序。为了导恶从善,就需要对人施以教化,以礼仪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引导人。

他主张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磨炼,来避免恶行。“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一个人所受的教育多,就懂得礼仪制度,成为善人;不受教育,恶的本性就不会变化。

圣人与小人

荀子彻底打破了天赋的道德观;否定了先天良知的存在,提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从而为礼义、道德、君师、修炼对于人的重要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说,尧、舜与夏桀、盗跖的天性一样,可前者是圣人,后者是小人,关键在于后天努力的不同。

荀子虽然主张人性本恶,但他认为人人都有从善向善的愿望。然而,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学,一个人想要成为圣贤,除了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和修养品德之外,别无他途。“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江海是一条条小溪汇集而成的,人的德行和学识也是一点点积累成的。

荀子在楚国时,楚相春申君黄歇正在招揽人才,荀子被他任命为兰陵令,得以在政治上有所施展。不料后来春申君被刺身亡,荀子也丢了官,只好回家著书立说。他一生还收过不少学生,最著名的是杰出的思想家韩非和政治家李斯。

⊙大儒董仲舒——始创儒教

儒教奉孔子为教主,但孔子并不是儒教的创立者。他只是一个学识渊博、关注于现实人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儒教的真正创立者是董仲舒。

儒生自古就有方士之称,孔子之后,仍然有部分儒生沿着方士化的道路前行。他们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神化孔子,并假托孔子制造谶语,董仲舒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董仲舒,西汉著名的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为博士官,以通晓《公羊春秋》闻名于世。汉武帝时,他提出“天人感应”理论,使儒家向带有神学色彩的儒教转变。

在他的学说中,“天”是最高的概念,主要指神灵之天,是有意志、知觉,能主宰人世命运的人格神。他还给天体也加上了道德属性,于是日月星辰的运行成了神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雨露风霜也成了天的情感和意识的表现。

人是天的复制品

董仲舒认为,“天”按照自己的构造创造了人类。人有小骨节366个,天有366日;人有大骨节12节,天有12月;人有五脏,天有五行;人有四肢,天有四时;人有视瞑,天有昼夜;人有计虑,天有度数……

董仲舒把天作为“万物之祖”“百神之君”,把人看成了天的复制品。天用祥瑞现象表示对人的赞许,用灾异现象表示对人的谴责。因此,他宣称每个人的行动都要按照天的意志去进行,违背天意就要受到惩罚。这给儒家学说披上了宗教神学的外衣。

他还以儒学为中心,借用阴阳家邹衍的五行学说,将五行重新排列,并赋予道德的属性,提出“木为仁,火为智,土为信,金为义,水为礼”。他甚至从五行相生的理论推论出“五行者,乃孝子、忠臣之行也”的结论。

此外,董仲舒还把五行与季节、情感都搭配起来。“水为冬,金为秋,土为季夏,火为夏,木为春。”“喜气为暖而当春,怒气为清而当秋,乐气为太阳而当夏,哀气为太阴而当冬。”于是,天下万事万物都与五行附会在一起,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

在董仲舒的影响下,儒生与方士在西汉末年逐渐合流,使得谶纬之学盛行于世。当时社会的各种政治势力纷纷编造谶语,蛊惑人心,或神化自己的统治,或打击敌方,以达到争夺权势的目的。

谶语

“谶”指神的预言,以此预言人间祸福吉凶的书,称为谶书。谶书往往附有图说,又称图谶。古代的谶语大都是预言政治事件的隐语,如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前,民间流传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诀,其实就是一种谶语。

董仲舒通过“天人感应”理论,宣扬“君权神授”学说,适应了统治者利用神权维护统治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使神化了的儒学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而两汉谶纬之学的兴盛,则使儒学进一步宗教化。

⊙后世大儒——弘圣贤道统

自孔子开创儒家学说以来,儒家思想贯穿着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并且一直居于统治地位。期间,儒家出了一大批代表人物,不断地整理、编纂儒家经典,不断地将儒家学说推向前进。

贾谊,西汉初年能够影响皇帝决策的儒生。20岁时,他就“颇通诸子百家之书”,并参议朝政。贾谊曾批评法家不懂因势变化而变更对策;建议用“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办法削藩,巩固中央集权;提出“夫民者,万世之本也”,发展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二程,即程颢、程颐,北宋儒学宗师。他们把“理”作为宇宙的本体,认为人性是理、气的结合物;认为“天命之性”都具有善质,而“气质之性”则有善与不善之别;还认为亲身经历的“真知”和间接获得的“常知”有一定差异。

朱熹,南宋著名哲学家,发展了北宋二程关于“理气”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堪称光耀千古的儒学大师。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熟读经史。他在南康军主持政务时,修复了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并亲自讲学,吸引了大批读书人。白鹿洞书院一时间声名远扬,与石鼓、应天、岳麓齐名,并称宋代“四大书院”。

陆九渊,南宋著名心学家。他倡导“心即理”说,主张“吾心即是宇宙”,认为天理、人理、物理都在人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