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想法更要有做法
5228100000012

第12章 摸着石头过河(3)

◆ 吴章鸿给青年人的忠告:不要梦想着一夜之间就能功成名就,或者是一口气就能吃个大胖子。“千里之行,使于足下”、“水滴石穿”的古训,千万要铭刻在心。

你也许会看到,有人即使很有耐心地努力了一辈子也没有成功过。不过,你倒是可以百分之百确定一点:如果没有耐心不努力,就绝对不会有收获。俗话说,欲速则不达。为此,心理学家一再告诫人们:成就某事的动机水平和压力程度以适度为宜。任何事情都有其规律和顺序,人生宏大的目标应当以累积诸多小目标为基础。成功不是一天造成的,要有耐心才行。

有一位全国著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请,他将在该城中最大的体育馆,做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那天,会场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那位当代最伟大的推销员,作精彩的演讲。

当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一位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运动服,脚下是一双白色胶鞋。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举动。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这是对观众讲: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好多青年站起来,转眼间已有两名都作快的跑到台上。老人这时开口和他们讲规则,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一个青年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那吊球动也没动。他就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气喘吁吁。另一个人也不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丁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台下逐渐没了呐喊声,观众好像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老人作出什么解释。会场恢复了平静,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他用小锤对着铁球“咚”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咚”敲了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就那样“咚”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就这样持续地做。

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的不满。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停地工作着,他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人们在喊叫什么。人们开始忿然离去,会场上出现了大块大块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好像也喊累了,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

大概在老人进行到四十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刹时间会场立刻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摆度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人们好像都听到了那小锤敲打吊球的声响。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

老人开口讲话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此外,还有许多成功者是大器晚成的人。

北宋大文学家苏洵青年时,读书不努力,糊里糊涂地混日子,直到27岁方有觉悟,于是发奋学习。宋仁宗嘉佑年间,他带了儿子苏轼、苏辙,不远数千里,从家乡四川来到京师开封。当时翰林学士欧阳修把他的作品22篇呈上朝廷,得到极高的评价。宰相韩琦见他文章写得好,上奏皇帝,召试舍人院,苏洵推病不愿应试。后来又任命他为秘书省校书郎。这时他已年过50岁了。明朝的李贽,从小家境贫寒,青年时代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立志著书时已54岁了。他的名著《焚书》和《藏书》是在60岁后完成的。近代画坛巨匠齐白石30岁才开始学画,后来成了蜚声海内外的大画家……

这些名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器晚成。这些人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显然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如果你想成功,请记住第5个忠告:面对成功,要有足够的耐心。

5、让结果检验想法和做法

有位船长有着一流的驾驶技术,他曾驾着一艘简陋的帆船在台风肆虐的大海中漂泊了半个月最终死里逃生。后来,他有了一艘机动轮船,他又多次驾驶着它行程几千里到过海洋的纵深。渔民们都称他为“船王”。

船王有一个儿子,他是唯一的继承人。船王对儿子的期望很高,希望儿子能掌握驾船技术,开好他置下的这条船。船王的儿子对驾驶技术学得也很用心,到了成年,他驾驶机动轮船的知识已十分丰富。有一次,船王放心地让他一个人出海,可是,他的儿子却再也没有回来,还有他的船。

他的儿子死于一次台风,一次对于渔民来说十分微不足道的台风。

船王十分伤心:我真不明白,我的驾驶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怎会这么差劲?我从他懂事起就教他如何驾船,从最基本的教起,告诉他如何对付海中的暗流,如何识别台风前兆,又如何采取应急措施。凡是我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我都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了。可是,他却在一个很浅的海域内丧了生。

渔民们纷纷安慰他。可有位老人却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吗?”

“是的。为了让他掌握技术,我教得很仔细。”

“他一直跟着你吗?”老人又问。

“是的,我儿子从来都没离开过我。”

老人说:“这样说来,你也有过错啊。”

船王不解,老人说:“你的过错已经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他技术,却不能传授给他教训。对于知识来说,没有教训作为根基,知识只能是纸上谈兵。”

我们常讲“失败乃成功之母”,其实,教训也可以说是经验之“母”。成功固有经验可以总结,失败也有教训可以吸取。做一件事情很难一下子成功,往往要经历多次失败,从这一点看,教训总是产生于经验之前。只有认真地总结吸取教训,才能力争成功,得到经验。无论是国家经济建设,还是个人生活,概莫能外。不管我们愿不愿承认教训,教训都是客观存在的,不敢查找教训的人其实是在回避矛盾。

教训是对挫折与失败的理性思考,它告诉我们的是“不该”。吸取教训,更加理性地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从中寻找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和特点,可以使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更加准确深刻。教训既可以给遭受挫折的人留下避免再次失败的路标,同时又可以为他人留下前车之鉴。古今中外,有识之士无不从自己或他人的教训之中,寻找良方,避免重复的失误,从而获得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训同样是一笔可贵的财富。

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善待教训,无疑是智者的选择。往大了说,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无不是人们在经历过一次次失败与挫折之后吸取教训的结果;小而言之,对一个能够正确面对成败的人来说,教训一样可以催人奋进,激励自己去不断拼搏进取,使事业愈发有成。相反,不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人,迎接他的将是再一次的失败。

如果你想有所成就,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别涅迪克博士是法国一家化学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一次,在实验室里,他准备将一种溶液倒入烧瓶,一不小心烧瓶“咣当”落在了地上,糟糕!还得费时间打扫玻璃碎片,别涅迪克博士有些懊恼。然而,烧瓶并没有破碎,于是他弯下腰捡起烧瓶仔细观察,这只烧瓶和其他烧瓶一样普通,以前也曾有烧瓶掉在地上,但无一例外全都破成了碎片,为什么这只烧瓶仅有几道裂痕而没有破碎呢?别涅迪克博士一时找不到答案,于是他就把这只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

不久后的一天,在别涅迪克博士走进实验室前,他看到一张报纸上报道说市区有两辆客车相撞,车上的多数乘客被挡风玻璃的碎片划伤,其中一辆车的司机被一块碎玻璃刺穿面部而进入口腔。别涅迪克博士一下子想到了那只裂而不碎的烧瓶。他走进实验室拿过那只烧瓶,只见那只烧瓶的瓶壁有一层薄薄的透明的膜。别涅迪克博士用刀片小心地取下一点进行化验,结果表明,这只烧瓶曾盛过一种叫硝酸纤维素的化学溶液,那层薄薄的膜就是这种溶液蒸发后残留下来,遇空气后产生了反应,从而牢牢粘贴在瓶壁上起到保护作用。因为无色透明,所以一点儿也不影响视觉。“如果这种溶液,用于汽车玻璃的生产中,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交通事故,乘客的生命安全系数不是更有保障吗?”……别涅迪克博士因为这个小小的发现而荣登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的榜首。

每一种成功都始于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更始于执著探索的心灵。常常我们慨叹没有机遇,但许多时候,机遇来临时并不是敲着锣打着鼓,而是悄悄从你身边溜过。有心还是无意,是决定能否抓住机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