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想法更要有做法
5228100000022

第22章 一个好汉三个帮成就大事业(2)

“那敢情好!起码收入多些可以养活我的老母亲。”小伙计随口应道,哈哈一笑。

没想到两年后的一天,小伙计收到一封寄自纽约的来信,信中夹有一张往返纽约的双程机票,信中邀请他去拜访当年那对睡他床铺的老夫妻。

小伙计来到繁华的大都市纽约,老夫妻把小伙计引到第五大街和三十四街交汇处,指着那儿的一幢摩天大楼说:“这是一座专门为你兴建的五星级宾馆,现在我们正式邀请你来当总经理。”

年轻的小伙计因为一次举手之劳的助人行为,美梦成真。这就是著名的奥斯多利亚大饭店经理乔治·波菲特和他的恩人威廉先生一家的真实故事。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两次不同的婚姻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照。爱因斯坦的前妻米列娃因不能容忍丈夫极少的关心与体贴,而只是一味地与原子、分子、空间、时间为伴,便时常与其发生摩擦,而两人的个性都很强,终于分手了。而第二任妻子艾丽莎却是一个体贴人微,懂得尊敬与忍让的人,她深知爱因斯坦的脾气,从不干预丈夫的工作,让他安心地完成事业。爱因斯坦受到感动,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陪妻子度过美好时光,甚至他在记者招待会上也曾说过:“艾丽莎不懂相对论,但相对论却有她的一份心血。”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发现,任何一种真诚而博大的爱都会在现实中得到应有的回报。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美国青年,叫做哥尔德斯通,他向衣阿华州农民挨门逐户出售珠宝。

在经济萧条时期的一天,他获悉日本人正在生产美丽的人工珍珠,这种人工珍珠比天然珍珠售价要低一些。

哥尔德斯通“看到了”一个好机会。他和他的妻子爱斯瑟不顾萧条时期的不景气,变卖了所有的资产,动身到东京去。他们在日本登陆时,只有不到1000美元,但他们有他们的计划和积极的心态。

他们夫妇会见了日本珍珠商协会的领导人喜田村先生。哥尔德斯通的目标很高。他告诉喜田村先生他的计划是把日本人工培养的珍珠推销到美国去,要求喜田村先生给予10万美元的贷款。在经济萧条时期,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然而几天以后,喜田村先生同意了这笔贷款。

哥尔德斯通夫妇回到美国,珍珠销售很好。他们很顺利地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几年后,他们决定建立自己的农场。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及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受人际关系网的影响,所以说成功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你拥有多大的影响力,与所有合适的人建立稳固关系网对此至关重要。

犹太商人认为,那些事业有成的成功者,除了他们本身优越的条件外,还有一点,就是在他周围有很多好朋友。这些朋友不断给他出主意,对他提出高的要求,不让他有丝毫的松懈和半点的放弃。为了自己的事业,你也需要一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的朋友,需要有这样一张良好的人缘网络。

要想获得好的人缘,你应该时刻想着“我能为别人做什么”,而不应该总是抱着“别人能为我做什么”的想法。在回答对方的问题时,不妨补上一句:“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日本保险推销员、犹太人吉田就是靠赢得好的人缘而取得事业成功的。

犹太人吉田是日本一家保险公司的推销员。一天,吉田正要去车站搭车,可当他赶到车站的时候,电车正好开走,而下一班车还得再等20分钟。吉田突然看到月台对面有一块医院招牌,于是吉田快速地向这家医院走去,才到门口,便碰上了穿着白褂的医生。吉田一时没有回过神来,便直切话题:“我是保险公司的吉田。请你投保!”

遇上这么一位冒失的推销员,医生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然而很快,这位医生对吉田的单刀直人产生了兴趣。

“你向我推销保险的方式真是有意思啊,速度也太快了"巴。不过我想和你聊聊,进来坐坐吧。”

进了医院,吉田将平时学会的保险知识全盘托出,最后还加了一句:“今天我拜访了很多人,现在到了你这里”。结果医生说:“哇,我看再不快卷铺盖逃命,我的老命也不保了,哈哈哈哈……”

虽然医生幽默地开玩笑说要逃命,其实在这之前,他已经买了保险,也知道吉田对推销保险不是很熟。可是看在吉田态度认真的分上,便将心里话说了出来:“保险实在高深莫测。不瞒你说,我巳买了好几份保险,每次都被保险推销员说得天花乱坠,可事后心里还是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

这里有我两张保单,就当是学习,你拿回去,给我评估一下。”

吉田拿着这两张保单,充当医生的家人,分别拜访了医生投保的公司,在了解了相关的内容后,他制作了一本图文并茂的解说笔记。重要的地方就在下面画上记号,好让医生容易了解。

当医生把解说笔记交给他的会计师看时,会计师对它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而且还当面建议医生向吉田买保险,结果,医生就正式要求吉田为他重新组合设计他现有的那六张保单。

于是吉田根据医师的需求,将原本着重身后保障的死亡保险,转换为适合中老年人的养老保险与年寿保险。这次推销活动使他有了一次难得的比较各家保险公司保险商品的机会,同时,她也从医生那里赢得了一份高达8mo万日元的定期给付养老保险契约的业绩。

后来,这位医生又将吉田介绍给几位要好的医生朋友。这几位医生,也都请求吉田为他们溅估现有的保单。而吉田也会耐心地为他们制作解说笔记,详细记录何时解约会得到多少解约金、不准时缴费的结果、残废后的税赋问题等等。就这样,在他业绩上升的同时,也认识了很多的朋友。

随后,吉田不断运用由一个朋友到一批朋友的方法扩大现有的市场,同时努力建立良好的关系。因为他和别人的关系处理得很好,有些客户就会以“回馈一张保单”的方式,向吉田并且会为他介绍更多的客户,伎他的业绩一直保持着最高记录。

吉田因此成了年轻的百万富翁。

可见,懂得编织社会关系网的人,会不断地发展和建立新的关系网,把自己的影响工人际交往中,好人缘能让人少去很多忧愁。一个好的人缘就是一张广大而伸缩自如的这张网你可以使你的生活更加轻松,财富也会随之而来。

犹太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网络,他们之间不分彼此是哪国人,他们的关系是牢刁胞关系。即使是居住在不同的国家里,他们之间仍然能够保持紧密的联系。他们每个√射点。随时把生意的信息射向世界的四面八方,纽约、伦敦、莫斯科……

一个人的交际范围广阔,成功机会便会相应增加。如果你希望早日获得商业上的须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实际上,所谓的“走运”多半是由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展开的。

做法、想法与你的才华的人,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一天为你带来好运。

信任的基础是什么呢?是互相之间对人品的了解与欣赏,是人与人之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友情。

公元前四世纪,在意大利,有一个名叫皮斯阿司的年轻人触犯了法律被判绞刑,将在某个法定的日子被处死。皮斯阿司是个孝子,在临死之前,他希望能与远在百里之外的母亲见最后一面,以表达他对母亲的歉意,因为他不能为母亲养老送终了。他的这一要求被告知了国王。国王感其诚孝,决定让皮斯阿司回家与母亲相见,但条件是皮斯阿司必须找到一个人来替他坐牢,否则他的这一愿望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近乎不可能实现的条件。有谁肯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替别人坐牢,这岂不是自寻死路。但,茫茫人海,就有人不怕死,而且真的愿意替别人坐牢,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达蒙。

达蒙住进牢房以后,皮斯阿司回家与母亲诀别。人们都静静地看着事态的发展。日月如梭,皮斯阿司一去不回头。眼看刑期在即,皮斯阿司也没有回来的迹象。人们一时间议论纷纷,都说达蒙上了皮斯阿司的当。行刑日是个雨天,当达蒙被押赴刑场之时,不仅围观的人都在笑他的愚蠢,说那真叫愚不可及,而且幸灾乐祸的人大有人在。但刑车上的达蒙不但面无惧色,反而有一种慷慨赴死的豪情。

追魂炮被点燃了,绞索也已经挂在达蒙的脖子上。胆小的人吓得紧闭了双眼,他们在内心深处为达蒙深深地惋惜,并痛恨那个出卖朋友的小人皮斯阿司。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在淋漓的风雨中,皮斯阿司飞奔而来,他高喊着:“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这真正是人世间最最感人的一幕。大多数的人都以为自己在梦中,但事实不容怀疑。这个消息宛如长了翅膀,很快便传到了国王的耳中。国王闻听此言,也以为这是痴人说梦。国王亲自赶到刑场,他要亲眼看一看自己优秀的子民。最终,国王万分喜悦地为皮斯阿司松了绑,并亲口赦免了他的罪行。

真正的朋友之间不存在任何怀疑,就像达蒙为朋友不惜性命一样,其实达蒙在信任皮斯阿司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得到了皮斯阿司诚信的回报,这才是朋友真正的意义。

真诚能打动人,真诚能赢得一切。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有位姑娘找到林肯,要求总统开一张去南方的通行证。

林肯说:“战争正在进行,你去南方干什么呢?”

姑娘说:“去探亲。”

“那你一定是个北方派,你去劝说一下你的亲友们,让他们放下武器。”林肯高兴地说。

那姑娘说:“不!我是个南方派,我要去鼓励他们,要他们坚持到底,绝不失望。”

林肯很不高兴,“你以为我能给你通行证吗?”

姑娘沉着地说:“总统先生,我在学校读书时,老师就给我们讲诚实的林肯的故事,从此,我便下定决心要学习林肯,一辈子不说谎。我不能为了一张通行证而改变自己说话、做事都要诚实的习惯。”

林肯被姑娘诚挚的话语打动了,他在一张卡片上写道:“请让这位姑娘通行,因为她是一位信得过的姑娘。”

习惯点拨:

没有人不喜欢真诚,真诚是生活中的通行证,有了这张通行证,你就会在生活中畅通无阻,一帆风顺。

“凡事留有余地”是社交中的一种礼节和美德,正如把鱼的另一面留给别人。

阿猪小时候家里很穷。一天,有个客人到他家,难得的诱人的鱼香,令他垂涎不已。阿猪当时才6岁,还不懂得掩饰自己,他吵着要吃鱼,母亲答应了,但是有个条件:等客人吃饱后方可上桌。

阿猪不听:“等客人吃饱了,鱼不就被他吃光了?!”母亲答道:“知礼的客人绝对不会将鱼翻过面来吃,另外一面一定还是好好的。不信你去窗边看看……”

阿猪来到窗边,踮着脚尖往里看,眼睛盯着桌上的那条鱼。忽然间,客人用筷子把鱼翻了个身……阿猪失望地跑回厨房,扑进母亲怀里大哭起来。母亲也哭了,她不知如何安抚阿猪的心。

几十年过去了,生活水平提高了,阿猪也成了一名经理。但在所有的应酬宴请中,每当有鱼上桌时,阿猪就会回忆起儿时那伤心的一幕。每次,他总是不轻易把鱼翻身,因为他永远记住了母亲的那句话:知礼的客人,是不会把一条鱼全吃光的。

阿猪是聪明的,他没因那次没有吃到鱼而遗憾,相反地却明白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凡事留有余地。”

习惯点拔:

“凡事留有余地”,这是一条重要的做人准则。在你留有余地的同时,别人也会因此而受益匪浅。

耐心倾听别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