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5234200000049

第49章 俄国十月革命(公元1917—公元1918年)(1)

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领导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历史发展转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列宁主义的诞生

1870年4月22日,列宁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西姆比尔斯克镇(今乌里扬诺夫斯克)的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家庭。列宁的母亲玛亚娅·亚历山大罗夫娜性格坚强,擅长音乐,精通语言,知识渊博,对子女所从事的事业非常支持。列宁的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性格坚强,工作勤奋,曾任西姆比尔斯克省国民教育视察员,他是俄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崇拜者。

除了父母之外,列宁的大哥亚历山大·伊里奇对他的影响也很大。大哥是一个才华出众的青年,性格坚强,有出色的劳动能力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因谋杀亚历山大三世而被沙皇政府处以极刑。大哥的死对列宁震动很大。大概就在这个时期,列宁形成了整个一生最突出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坚定的目的性。

列宁从小接受母亲的教育,母亲不仅教他识字、读书,也教他弹钢琴。在母亲的教育下,列宁5岁时就能够读书,后来由一位家庭教师指导他学习,这位教师在他九岁半以前一直给他补习功课,准备让他读中学。

列宁

1879年8月,9岁的列宁进入西姆比尔斯克古典中学学习,他学习勤奋认真,一直是学校的优等生,每年都获得学校颁发的一等奖。在中学时代,列宁受到了严格的训练,学习了很多知识。他还和哥哥、姐姐一起创办了一份手写的家庭杂志,取名为《星期六》,他们用笔名在上面发表文章,写小故事,每当星期六晚上,就在父母面前朗读这本杂志。

在中学学习期间,列宁凭借自己的勤奋和聪明才干,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列宁中学时的老师这样评价他:由于他能聚精会神地听讲,再加上他天资聪明,所以他在课堂上就能掌握所学的新课,在家里几乎用不着再复习了。列宁中学毕业时,老师在他的评语中写道:精明强干,十分认真,极为细心,认真地完成书面作业,在课堂上注意听讲,喜爱钻研各门功课,特别是各种语言课程。

1887年秋,中学毕业后,列宁考进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12月,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并遭逮捕和流放。一年后回到喀山,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成为当地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的积极分子。1891年,他以校外生资格通过彼得堡大学法律系全部课程的国家考试,获得毕业文凭。

1892年,列宁组织了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一边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俄文,一边进行社会调查,研究俄国历史、经济和阶级斗争状况,写出了《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这篇最早的论文。这时期,列宁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1893年,列宁到了彼得堡,开始为在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大量的宣传工作。1894年,他与战友娜捷施达·康斯坦丁诺夫娃·克鲁普斯卡娅相识、相恋、结婚。这一年,列宁写了《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批判了民粹派的经济理论观点和改良主义的政治纲领,揭露了所谓“合法马克思主义者”的资产阶级本质。1895年,他在彼得堡建立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1895年12月,列宁被捕入狱,被流放到叶尼塞河畔的舒申斯克村。1899年,列宁写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阐述了俄国革命的不可避免性,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再生产和危机的理论,从思想上粉碎民粹主义。

列宁1900年流放期满,7月出国,侨居国外,在慕尼黑莱比锡创办第一张马克思主义的全俄政治报——《火星报》。1902年为批判经济派,写成《怎么办》,阐明了革命理论的伟大作用,提出了建党的基本原则和计划。1903年7月30日,在布鲁塞尔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会上,由于列宁的斗争,通过了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任务的党纲。同时,还形成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派和以马尔托夫等为首的孟什维克派。布尔什维克的诞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

1904年,列宁写了《进一步,退两步》一书,书中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和组织原则,批判了孟什维克在组织问题上自由涣散的机会主义。

1905年俄国爆发了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7月,写了《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第一次阐明了在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特点、动力、道路和前途,论证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问题以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等问题。11月,列宁回彼得堡领导革命斗争。1907年,列宁领导的起义遭到镇压,革命失败,列宁再度流亡国外,移居日内瓦,恢复和出版了《无产者报》,并从事理论研究。他仍对无产阶级革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为了批判波格丹诺夫一伙俄国马赫主义者的主观唯心主义,列宁于1908年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该书总结和概括了自然科学的新成就,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时期,他还与1905年革命失败后党内出现的取消派和召回派及托洛茨基分子进行了斗争,坚决地捍卫了布尔什维克主义的革命策略。

1912年1月,列宁出席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拉格举行的第六次代表大会,在会上,孟什维克被清除出党,布尔什维克党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揭露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社会沙文主义面目,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革命口号。这一时期,列宁还发表了《社会主义与战争》、《论欧洲联邦口号》、《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和《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著作,全面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矛盾,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指出了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些或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理论。

1917年,二月革命后,列宁从瑞士经德国回到彼得格勒。4月17日发表了《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方针和策略。7月,列宁离开彼得格勒,隐居拉兹里夫湖畔,写出《国家与革命》,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阐明了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思想。10月20日,列宁从芬兰回到彼得格勒。23日,主持中央会议,通过武装起义决议,并亲自领导起义。11月7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宣告胜利。当晚,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大会通过了列宁签署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他领导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摧毁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起苏维埃政权机构;废除地主资本家私有制,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镇压武装叛乱,粉碎外国武装干涉。

1918年4月,列宁发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制定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纲领。8月30日,列宁遭到反革命分子暗杀而身受重伤。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终于将列宁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这一事件使工人阶级更加振奋。

1920年12月,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电气化计划,把国民经济转到现代化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来。列宁总结了“战时共产主义”的经验教训,于1921年3月主持召开了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这标志着俄国从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列宁在《论粮食税》一文中指出,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可以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工业。列宁还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必须保留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新经济政策促使国民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同时,还极为关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1914年9月发表的《革命社会民主党在欧洲大战中的任务》中指出,第二国际已经破产,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国际。

1919年3月,他主持召开了共产国际成立大会,直接领导了共产国际活动。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他阐明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指出这一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论述了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思想。1920年写了《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批判西欧各国共产党存在的“左”倾思潮,同时也指明了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走向胜利的途径。

1922年底,列宁病势加重,但仍关心党和国家的命运。他发表一系列文章总结苏维埃政权建立几年来的经验教训,系统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计划,阐述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加强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加强党和国家机关的建设、吸引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反对官僚主义、改进工作作风等重大问题,给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1924年1月24日,列宁病逝于莫斯科郊外,享年54岁。他的遗体被安放在莫斯科红场。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917年,俄国爆发了两次革命:第一次在3月,第二次在11月,前者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成立了临时政府,后者推翻了临时政府,确立了苏维埃政权。第一次革命的导火索是一个意外事件。

1917年1月22日,亦即“流血星期日”12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俄国彼得格勒有15万工人举行罢工,原因是运输工具不充足,导致食品和燃料的极度缺乏。莫斯科、哈尔科夫、罗斯托夫等地的工人也举行了罢工。3月8日,彼得格勒工人再次举行罢工。3月10日,俄国爆发了全俄政治总罢工,参加人数达30万。罢工群众高举红旗涌向市中心,同警察发生冲突。布尔什维克党彼得格勒委员会散发传单,号召工人进行决定性的战斗。3月11日,罢工群众同政府武装展开巷战。在战斗中,政府军的士兵成群结队地转到群众一边,调转枪口,反对沙皇政府。

到1917年3月12日(俄历2月27日),有六万多彼得格勒卫戍部队的士兵转到革命方面来,同工人群众并肩战斗,占领了兵工厂、弹药库、火车站、邮电局,捣毁了警察所和监狱,逮捕了政府大臣。彼得格勒无产阶级由罢工运动转为武装起义的二月革命,使延续三百余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寿终正寝。

正当彼得格勒无产阶级举行武装起义的时候,杜马主席、十月党人罗将柯(1859—1924年)劝说沙皇尼古拉二世组织“责任内阁”,以缓和紧张局势。但沙皇拒绝了这一建议,并下令杜马停止工作。于是,第四届杜马的一些代表于3月12日组成了以罗将柯为首的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以维持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