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5234200000008

第8章 古埃及(约公元前3100—公元642年)(4)

根据史诗记载,当时奴隶的来源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一是战争俘虏,凡未被杀的俘虏被迫口衔草叶,声称“我是属于你的”,于是他们就成了战胜者的奴隶;二是家生奴隶,奴隶的子女照例仍是主人的奴隶;三是从市场上买来的,当时的具体贸易方式是以物品换取奴隶;四是赌博赢得的,赌输无钱偿付者往往将家属抵为奴隶;五是受赠的奴隶,当时的国王们往往将奴隶赠与婆罗门作为赏赐。《爱陀利亚梵书》曾说到一个国王赠与一个婆罗门一万女奴(这样的数字显然有所夸大了)。

当时的战争不仅在雅利安人与当地人之间,而且也在雅利安各部落之间进行。因此,达萨中既有当地人,也有雅利安人,“达萨”不再像早期吠陀那样具有种族的意义。奴隶处于主人的绝对支配之下。奴隶没有任何财产权,而是主人的财产(当时的妻、子也分别属于夫、父)。

种姓制度的成长,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进一步加剧社会的分化。在早期吠陀时代末期开始萌芽的种姓制度,这时也成长为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成为整个社会结构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等级是婆罗门种姓。婆罗门基本是主管宗教祭祀的氏族贵族。这时,他们不仅垄断了宗教、文化方面的权利,而且其中一些人也掌握政权。例如,有的婆罗门充任国王的顾问,称为“普罗希塔”。他们以占卜、念咒等方术影响国王的行政,甚至随军出征,影响军事行动。有的婆罗门甚至同时兼做几个小国国王的顾问。国王还有一个咨询机关——“巴里沙德”,它至少由十个婆罗门组成,这些人实际也是国王在宗教、法律、文化等方面的顾问。

第二等级是刹帝利种姓。这是由从前的“罗阇尼亚”(王族)发展而来的军事行政贵族集团。刹帝利的基本职业是充当武士,国王通常也属于刹帝利种姓。

第三等级是吠舍种姓。吠舍是雅利安人的一般公社成员,主要是从事农、牧、商等职业的平民大众。其中也有一些人富有起来,有的人从事高利贷活动。吠舍在政治上没有特权,他们必须以布施(捐赠)和纳税的方式供养完全脱离生产劳动的婆罗门与刹帝利。

第四等级是首陀罗种姓。首陀罗这时不仅来自被征服的非雅利安人,也来自被征服的雅利安人,而且还可能来自由于各种原因而失去公社成员身份的人。首陀罗与以上三个种姓明显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以上三个种姓的成员是有公社成员身份的(表现为所谓的“再生族”),而首陀罗却没有(表现为“非再生族”)。因此首陀罗就在政治、法律和宗教上失去了受保护的权利。首陀罗从事农、牧、渔、猎以及种种当时被认为低贱的职业,其中许多人沦为佣工或奴隶。在首陀罗种姓中,少数人是奴隶,多数人是地位接近于奴隶的平民最下层。

在种姓制度下,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取决于他的家庭出身,严格按照血统,世代保持不变。各种姓之间原则上不通婚姻,不过,在实际上吠舍与首陀罗之间常常通婚,而且高级种姓的人也常娶低级种姓的妇女为妻妾。种姓制度直接影响到印度原始宗教的形成。

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的宗教,基本上还是自然崇拜。当时人们还相信一切自然的变化都受某种神的支配,因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神,如天神(梵伦那)、太阳神(弥陀罗)、雷电及战神(因陀罗)、火神(阿耆尼)和苏摩酒神,等等。当时虽有僧侣,但还没有形成真正固定不变的僧侣等级。

伴随雅利安人向奴隶社会的转变和国家的形成,这时也形成了专门的僧侣(祭司)等级和婆罗门教。婆罗门教保留和利用了原始宗教的多神崇拜,但神的性质有了改变。地上有法庭,天神梵伦那就成了天上的司法神;地上有国王,因陀罗也就成了国王和贵族的保护神,而且产生了宇宙的创造者、最高主宰的大神婆罗摩——大梵天。

公元前6世纪,印度的宗教开始了改革和创新,它主要由上层阶级的代表发起,打破了婆罗门教的传统。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其古代文明主要是指佛教的诞生。而佛教的创始人则是释迦牟尼。按照佛教的解释,佛不是神,是“觉者”,即觉悟了的人。释迦牟尼本名悉达多,悉达多的意思是“目的达到的人”。

悉达多,姓乔达摩,出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城(约在今印度与尼泊尔的边境地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6年至公元前486年。

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

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其母摩耶夫人早逝,由姨母抚养长大。少年时代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后与觉善王的女儿耶输陀罗结婚生子。悉达多自幼过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生活,他善骑射,博学多艺,也善于思考。他29岁离家,到处寻师访友,探索人生解脱之门。

为了达到解脱人生之苦的目的,悉达多离家之后,先到王舍城郊外漫游,跟随数论派先驱阿罗罗伽罗摩和郁陀迦罗摩子学习禅定。接着他尝试通过严格的苦行发现真理,寻求解脱。他认为,摩擦湿木不能生火,摩擦干木才能取火;人身亦需经过苦行,清除体液,才能悟出真理。于是他逐渐减少饮食,直到每天只吃一粒米,后来七天只进一餐。他穿鹿皮、树皮,睡在鹿粪牛粪之上,有时卧于荆棘上。六年后,他身体消瘦,形同枯木,却依然没有发现什么真理。

乔达摩认识到苦行并不能获得解脱,开始净身进食。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今菩提伽耶),坐在毕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沉思默想。据说,经过七天七夜,他终于悟出了“四谛”的真理。他真正觉悟成道了,因而被称为“佛陀”,或简称“佛”,意思是“觉悟者”,这一年他35岁。

此后他就一心转向传教活动,历时49年说法。

他的活动地区主要在摩揭陀、拘萨罗和跋耆三国,东面最远到过瞻波,西到摩偷罗。当时这一带经济文化发达,沙门运动高涨,新的宗教团体和哲学派别大都活跃在这里。

传说佛陀在成道后,首先赶往婆罗奈城郊的鹿野苑,寻找曾随他一道出家的五个侍从,并向他们讲说“四谛”之理。由于从不同角度讲了三遍,佛史称作“三转法轮”。

佛陀主张要坚持“中道”原则,即既要避免极端苦行,又反对任情纵欲,只有“中道”才是解脱的“正道”。这是佛陀首次讲佛法,所以也称为“初转法轮”。阿若憍陈如等五人信仰了佛陀教义,成为他的首批僧侣,号“五比丘”。

佛陀一天的活动似乎很有规律,他黎明起床,坐禅静思,近中午时,外出乞食。有时在午饭前访问某些沙门。中午饭后,到聚落外的静寂处坐禅沉思。黄昏为弟子宣法,或到聚落里向俗人传教,一直到晚上。他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是漫游、布道,雨季三个月停止旅行,称为“伐沙”(坐夏)。

佛陀的这种生活方式,是早期僧侣的生活缩影,后来就成了佛教的某些生活规则、戒律的雏形。

佛陀传教所走的道路,基本上是商道。《长阿含·游行经》比较系统地记载了佛陀成道前由北向南所走的路,以及入灭前由南向北走的路,这两条路很少偏离当时的商道。佛陀常年来往于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和拘萨罗国的舍卫城,这里沙门运动特别活跃,传说频毗沙罗王之弟迦留曾召集96种“外道”举行大斋。

当时的王室是沙门运动的支持者。佛院的传教,一直得到商人和王族的支持。佛陀有两个最重要的经常说法的住处,一处在舍卫城南的园精舍,这是拘萨罗国富商须达多(给孤独长者)布施的;一处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竹林是迦兰陀长者所赠,精舍是频毗沙罗王出资建造的。

佛陀在传教中经常与“外道”沙门辩论。据佛典记载,佛陀总是在辩论中取胜,使他们纷纷皈依佛教。有一次佛陀走在鹿野苑的路上,遇到一位“邪魔外道”沙门,佛陀向他说法,表示自己已经成道,这位“邪魔外道”摇头离去,走上另一条路。

佛陀80岁时涅槃,寂灭于拘尸那迦城(印度北方邦境内)附近的希拉尼耶伐底河边的娑罗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