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名字叫中国
5245000000042

第42章 波澜壮阔的重大事件(8)

蒙古西征当然带来了战争的硝烟和杀戮,但是并不仅仅止于此,尘埃落定之后,人们看到了亚欧大陆腹地前所未有的频繁交流的繁荣景象。元朝;充一通常认为,元朝统一大业始于成吉思汗,到其孙忽必烈时最终完成。元朝统一路径大体经过了建立蒙古、消灭西夏、荡平金朝、忽必烈继承汗位、建立元朝、占领南宋等步骤。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阔的朝代,也是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从疆域的广阔度来说,只有后来的清朝才能和元朝相提并论。说起元朝统一,就不能不说两个英雄人物铁木真和忽必烈。铁木真就是成吉思汗。他历尽坎坷、戎马一生、南征北战,为其子孙开疆拓土奠定了必要的基础。铁木真早就决心灭掉心腹大患西夏,几十年间不断攻打西夏城镇。1226年,他又亲征西夏,一路攻城略地,屠戮居民无数。不幸的是,次年他病逝,蒙军将领遵照遗嘱秘不发丧,最终消灭了西夏。扫灭金朝也是成吉思汗一大心愿,他在世时就多次率领大军征讨,削弱了金朝的势力。1229年,窝阔台继承汗位后,继续统一事业。1234年,蒙古与宋联合终于消灭了金朝。之后,蒙宋双方出现对峙局面。在蒙哥当政期间,就力主南下攻打南宋,但遭到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他想,正面蛮干恐怕不行,于是就改变了战略战术。1253年,蒙古大军进攻大理国,次年就灭掉了大理,使得与内地分裂三百余年的云南与内地复归统一。1257年,蒙古又攻灭安南,完成对南宋的包围。蒙哥汗亲自率领大军进攻四川,遭到失败。1259年,蒙哥病逝。蒙哥汗去世后,遗留下三个弟弟: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不哥。旭烈兀自1256年成为波斯汗后,由于远离蒙古,而没有要求继承大汗位。剩下的只有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将要竞争蒙古帝国的大汗。阿里不哥作为幼子,已经成为蒙古本土上的统治者。作为蒙古地区的统治者,他和支持者们准备在蒙古召开库里勒台大会,以确保他被推举为大汗。但机警的忽必烈抢在他之前行动了。当时忽必烈还在长江流域打仗,为了汗位,毅然率军北上,在中蒙边界的上都府建立大本营。其实早在此之前,他已在这儿建起了夏季临时驻地。1260年6月4日,由忽必烈授意,在此被他的党羽拥立为大汗。当时他44岁,正当壮年。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继续完成统一事业。

忽必烈即位后,加紧了统一步伐。1273年,元军终于攻下了南宋军民坚守六年的襄阳,打开了南宋的大门。次年,元军分两路直趋临安。经过血战,1276年元军攻取临安,俘获众多宗室。,南方许多地方仍有待蒙古人去征服,那儿的汉人坚持顽强抵抗。阿里海牙攻占湖南的重要城市长沙和广西的桂林。当时蒙古内乱,忽必烈被迫返回蒙古与反叛他的同族人作战。这一战争使南宋主战派将领们得到短暂的喘息,在福建和广东沿海重建流亡政权。但是,蒙古军队很快卷土重来,先后占领福建、广东等地。南宋大势已去,元朝很快荡平各地武装分子。

在南宋末年的抗元斗争中,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尤以文天祥最为著名。文天祥是南宋时著名抗元将领。1275年元军东下,文天祥组织义军保卫临安,坚决地进行了抗元斗争,收复了一些失地。不久义军为元军所败,文天祥被俘,在元大都被囚禁三年。他拒绝敌人的一切威逼利诱,在狱中写成了《正气歌》,表现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最后慷慨就义。他的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决心。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元大都(今北京)从容就义。大臣张世杰带着新立的9岁小皇帝赵_爵,在海上的船中避难。1279年4月3日,在广州西南屋山附近的蒙古水军攻击下,他怀抱宋帝桵溺水而死。元朝统一全国后,强盛时期的疆域是:北到蒙古、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部,东北至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包括蒙古全境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及泰国、缅甸北部的一些地方,面积相当于今天中国疆土的两倍。

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这场战争起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由燕王荣登皇位而结束,历时4年,深刻地影响了有明一代的历史进程。“靖难”的“靖”指平息、扫平、清除。“靖难”就是平定祸乱,平息战乱,扫平奸臣的意思,其实是燕王朱棣借“清君侧”之名夺取皇位。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陆续分封24个儿子和1个从孙为王,以加强边防,保卫皇室。明初建都南京,远离西北边塞,元朝残余势力时常侵扰内地,威胁明朝统治。朱元璋晚年对功臣宿将不放心,处处设防,甚至诛戮功臣猛将,好让自己的儿子就藩各地,拱卫京师。这些藩王有的在战略要地,有的在经济繁荣之地。藩王之中,北方藩王势力较强,主要是出于对付蒙古的需要。其中尤以燕王朱棣势力最大,对皇权构成极大威胁。

太祖朱元璋死后,因为所立太子朱标早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

是为惠宗,年号建文。建文帝立刻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密谋削藩。周王、代王、齐王、湘王、岷王等先后或被废为庶人,或被杀。削藩,在任何时代都是正当的,一个正常的国家内不允许同时存在很多独立王国与中央相抗衡。早在洪武九年(1376年),山西平遥县学训导叶伯巨上书太祖,要他以汉、晋诸王之乱的历史教训为戒,及时处理藩封与皇权的关系,防止数世之后“尾大不掉”的悲剧发生。这一颇具慧眼的建议,并未引起朱元璋重视。建文皇帝一登基,黄子澄等人就劝说其及早削藩,但此时建文帝太年轻,不懂政治的险恶,方式过激,把其他藩王都吓坏了。建文皇帝先后削掉几个软柿子后,一时飘飘然,以为自己要建立非凡之功,准备以边防为名调离燕王的精兵,削除朱棣的藩地。谁知燕王先发制人,举兵造反已经蓄谋已久,公开出兵南下夺权。朱棣初起兵时,燕军只据北平一隅之地,势小力弱,朝廷则在各方面都占压倒性优势。战争初期,朝廷打算以优势兵力将燕军围歼于北平。但老谋深算的朱棣分析形势,权衡敌我力量,迅速改变战略战术,采取内线作战,迅即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关、怀来、密云和以东的蓟州、遵化、永平等州县,扫平了北平的外围,排除了后顾之忧,便于从容对付朝廷的问罪之师。经过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宿将之后,朝廷也无将可用,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近古稀的老将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1 3万伐燕。燕军屡胜轻敌,结果被南军大败,朱棣亲信将领张玉死于战阵,朱棣本人也被包围,借援军的接应才得以突围。

关键时刻,朱棣表现出身经百战的优势。他积极调整策略,燕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朱棣率军突破淮河防线,渡过淮水,攻下扬州、高邮、通州、泰州等要地,准备强渡长江。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靖难军进抵金陵金川门,守卫金川门的李景隆和谷王为朱棣开门,率军迎降。燕王进入京城,文武百官纷纷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燕王进京后,宫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有的说建文帝于宫中自焚而死,有的说建文帝由地道出亡,落发为僧,还有的说他于正统朝入居宫中,寿终正寝。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已不可确考,成为明史上的一大悬案。

靖难之役是明朝最大规模的一次内战,也是朱氏皇朝建立未久即发生的一次人伦惨变。按照朱元璋设计的制度,由皇帝、藩王、外戚、驸马组成的家天下体制,应该能够在权力、礼法和亲情的共同作用下稳固地支持大明的江山。然而,文弱的侄皇帝与身边的书生们未能掌握制约桀骜不驯的叔王的办法,朱元璋最初设计的制度终于酿成大祸。

靖难之役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地方割据势力战胜中央政权的战争。成祖即位之后,武功昌盛,先是出击安南,后又亲自五入漠北攻打蒙古,以绝后患。在文治上,成祖下令编写《永乐大典》,在三年时间内即完成。从永乐三年(1405年)开始,朱棣派郑和下西洋,规模空前,扩大了明朝的影响力。永乐五年(1407年),他下诏在北京修建宫殿,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北京得到了较大发展。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

土木之变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秋天,在今河北怀来县的土木堡,曾经发生过一场明朝军队同瓦刺军队的大战。蒙古瓦刺部以不足三万的精骑,竟使明军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明英宗皇帝朱祁镇及五十多位重臣做了俘虏,数百从臣战死,成为历史上罕见的一场特殊战役。后世把这一事件称为“土木之变”,也称“土木堡之变”或“己巳之变”。

明代自立国以来,一直面临着北元残余势力的威胁。终明一代,双方谁都无法把对方彻底消灭,因此时而厮杀,时而讲和。蒙古和明廷的经济联系有“通贡”与“马市”两种贸易形式。蒙古瓦刺部封建主却把“通贡”作为攫取财富的手段,既想借此机会获得大量赏赐,又想携带大量物品在安顿地方交易。瓦刺势力日大,其利欲也日益增强。瓦刺贡使人数少则数百,多则数千。朝贡成为明朝的沉重负担。瓦刺封建主还不时侵扰边境,劫杀百姓。

正统十四年,瓦刺首领也先以赏赐减少为借口,率大军攻打明朝边境城镇。此时明朝在位的是英宗朱祁镇,即位时年仅9岁,少不更事,个人素质比较差。宦官王振得以掌管司礼监,把持朝政。王振当上司礼监,利用职务之便代替英宗批阅奏章。朝廷大员谁敢得罪王振,不是被撤职,就是充军。一些王公贵戚都讨王振的好,称呼他“翁父”或“九干岁”,意思就是快相当于皇帝了。当时,瓦剌部日渐强大,构成对中原的威胁。而王振对北方边防不作认真战备。大敌当前,他为显示权势,竟然蛊惑和挟持英宗亲征。外敌入侵或国内叛乱,本来皇帝亲征也未必是坏事,北宋真宗面对辽兵入侵亲临前线还鼓舞了士气,明朝也有亲征先例,开国的两位皇帝朱元璋、朱棣就不用说了,即使朱祁镇的老子宣德帝,也曾亲征过叛乱的皇叔。但王振并没有寇准的雄才大略,只是为图一时荣耀,企图侥幸取胜,大臣们竭力反对,明英宗不听,以致酿成灾祸。

经过两天仓促准备,王振挟持英宗,率领50万大军从北京出发。八月,英宗刚到边地,就听到驻防大同的明军失利的消息,半夜还有装神弄鬼者,一时君臣皆瞑。英宗本来就不坚决,遇到这事,恐慌不已,但在王振怂恿下,硬是打肿脸充胖子,以显示他的所谓英明。明军一路上为狂风暴雨袭击,将士饱受饥寒,士气大减。到达大同以后,王振得知各地明军惨败的真相,慌了手脚,竟不战自退,急令班师回朝。其实,若此时退兵虽然颜面上过不去,但还不至于酿成大祸。可虚荣心极强的王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便邀英宗“临幸”他的老家。可是大军刚出发,王振又后悔了,怕毁坏自己田里的庄稼,于是又下令从原路折回。这就使瓦刺军赢得了时间,逼近明军。明军退到土木堡,这里是一个没有水源的地方,50万大军饥渴交迫,陷入绝境。瓦刺军赶到土木堡,把明军紧紧包围起来。明英宗知道没法突围,只好派人向也先求和。也先一打听,明英宗带的明军人数还不少,要打硬仗,自己也要遭到损失,就假装答应议和,停止进攻,并派人赴明军讲和。明英宗和王振信以为真,十分高兴,下令让兵士到附近找水喝。兵士们争先恐后跳出壕沟往河边跑,乱成一团,将领们要制止也制止不了。这时,瓦刺骑兵突然从四面八方杀来,明军丢盔弃甲,仓皇奔逃,自相践踏,文武大员死伤数十人,士卒死者不计其数。英宗和王振带着一批禁军,几次想突围都没冲出去。平时作威作福的王振,这时候却吓得浑身发抖。禁军将领樊忠,早就恨透了这个祸国殃民的奸贼,气愤地说:“我为天下杀此贼。”说着,抡起手里的大铁锤,朝着王振脑门一锤砸去,结果了王振的性命。樊忠自己冲向瓦刺军,拼杀了一阵,中枪倒下。随即英宗也被瓦刺俘虏。

消息传到京师,朝野震惊。土木战败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即位,是为景帝,在于谦等人主持下保卫京师,打退了也先进攻。也先欲用英宗为人质,进行勒索、逼降,但未能得逞。也先在勒索不成、进犯又被抗击的情况下,于景泰元年(1450年)放回英宗。 “土木之变”使明朝国力受到严重削弱,成为明朝由前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

张居正改革

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至万历十年(1582年),担任内阁首辅的张居正忧天下之忧,本着“综核名实,信赏必罚”的原则,雷厉风行,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推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开创了成效卓著的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1525—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湖北荆州府江陵县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隆庆元年(1567年)初以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穆宗死,神宗即位。他便和宦官冯保合谋,驱逐朝中主要对手高拱,任内阁首辅。张居正是个很有能力和魄力的人,在险恶的政治斗争中始终抓住皇帝和太后不放。他是新皇帝的老师,平时对皇帝要求很严厉,皇帝和太后都很敬重他。万历皇帝刚即位,国政大事都由张居正主持。他前后当国十年,为人善谋,独揽朝政,是明代最有权威的一个首辅,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不可多得的政治家。

张居正当政期间,痛感吏治败坏、赋役不均、军心涣散,决心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强制推行改革。当然,这必须取得最高领导者万历皇帝的充分信任。明代专制主义强化到权臣无法取代的地步,张居正心里很清楚这一点。因此,他对皇帝表现出常人难以忍受的苛刻,万历帝虽心里不爽,可顾及老师的威严和太后的颜面,不好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