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养育有出息的男孩
5255500000004

第4章 你并不了解你的儿子(3)

在记者采访的时候,张娟吐露了这么多年积存在心中的苦水:他从小就被叫作张娟,四岁时,母亲弃家而去;小学时,同学常常取笑他的名字;初中时,同桌的男生给他取了个“娟大嫂”的诨名;随后,又有同学开始叫他“花大姐”。张娟在班上的成绩一直是前几名,但因为姓名问题,在受到同学的嘲笑之后,他的成绩一滑再滑,初三上学期,他不得不退了学。

退学后,张娟前往福州打工,这个女性化的名字还是不能让他消停,他经常被同事嘲笑。“爸爸再不给我改名,我就要告他。”他多次向父亲提出改名,但父亲都没有理睬。于是,他自拟了一张“诉状”,称父亲侵犯了他的“姓名权”。张娟的父亲并不在意儿子告他,他有自己的想法,他说:“我们那儿的风俗,给儿子取个女孩名字好养些。”

看完这则新闻,我在想,如果张娟有一个大气、阳刚的名字,或许他的人生会是另一番情景。后来,我在网上一搜,发现男孩因为起了个女性化的名字给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还真的不小,有的男孩因此找不到女朋友、有的男孩找工作不顺利……所以,我要在这里谈谈给男孩取名的问题。

名字里的阳刚之气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名字,名字是一种称号。一个人的名字就是这个人的称号,用一个或几个字,跟姓结合在一起,用来代表一个人,以便很好地区别于别的人。名字由不同的字组成,字是有意义的,所以,名字也蕴含着一定的寓意,给人以积极或者消极的暗示。

1.名字包含有寓意

不同的姓名诱导着不同特点的性格。给孩子取好名字,比如张阳、李熊文等,读起来有一种阳光、雄奇的感觉,表示着父母想让孩子活得积极、向上,在这样积极的暗示下,孩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让自己变得开朗、豁达。拥有这样性格的人,不容易悲观,凡事都会努力争取。如果我们给孩子起一个读起来声韵哑仄、听起来模糊不清的名字,就会给人一种消沉、颓唐、沉闷、郁结的感觉。

有一个名字叫张超的男孩,他说,小的时候他很贪玩,有一天他因为没完成作业被妈妈批评:“以后你改名吧,别叫张超了,叫张落后吧!你这么不上进,都对不起爷爷起的这个名字!”妈妈的话对他的触动很大,从那以后,他就下定决心好好学习,不辜负家人对他的期待。

所以说,好的名字对男孩会有强烈的激励和鼓舞作用,激发他们努力上进,成为有出息的人。

2.名字有性别之分

名字的性别差异随着文化的历史积淀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形成了一种社会习俗,家长给孩子起名时不能不考虑性别因素,否则在使用时可能就会遇到麻烦。名字的审美标准中,性别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试想,如果小伙子第一次与姑娘约会,只闻姑娘芳名,他更愿意选“张万才”、“刘二花”,还是“王静娴”、“李紫秀”?如果一个男人取了个女性化的名字,出差住宾馆容易出麻烦,结婚发喜帖也容易被误会。特别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同学之间容易开玩笑、打闹,如果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性别错位的名字很容易成为同学取笑的内容,使得孩子心灵遭受打击,不利于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

对于男孩,我们的内心是有一定的期待的,我们希望他们长大后性格坚强,能够有所担当,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主动地负责。那么,我们为何不把我们的期待蕴含在名字里呢?让孩子时刻感知父母的良苦用心,孩子更容易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人格特质。

给男孩起个堂堂正正的名字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积极的语言和画面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积极的影响,所以,我们总是想办法强化积极的内容。名字是被贴在孩子身上、与孩子形影不离,甚至有的时候一天还要写几遍、被喊几遍的几个重要的汉字,这几个字在孩子的心中既是画面也是语言,还是最亲密的朋友,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1.名字一定要有男孩的特点

从教育的角度上说,男性需要培养责任感、承担意识,需要有阳刚气。如果我们给男孩起个女性化的名字,从小给孩子穿衣服也是性别模糊的,那么就抹杀了孩子与生俱来的对于性别特征的认同感,男孩就不会认为自己应该是勇敢、坚强的,可能会形成性别错位。

2.名字一定要积极向上

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都希望留下一个好名声。好名声来自于他人的评价,而他人的评价又是根据我们做过的事情来评判的,如果我们做的事情都是不光彩的、不道德的、伤害他人的,那么我们的名声就是坏的。相反,如果我们爱学习、勇于付出、不计较得失、喜欢帮助他人、工作能力强,那么,我们在别人心目中就是一个好人,就会有一个好名声。

我们提倡给男孩起一个积极向上的名字,就是想让孩子能够“人如其名”,成为具有良好品质的人。给男孩起一个积极向上的名字,代表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有助于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从而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自己。

独处:那是孩子自己的时间

有一位妈妈曾经跟我谈过这么一件事情,她说她儿子今年读小学一年级,非常顽皮,到处钻到处爬,被家里人戏谑地称为“老鼠精”,从早到晚都处于搞破坏的状态。可是,这个孩子却常常会自己静静地待上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这个时候他一般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地躺在自己的房间里,睁着眼睛像是在思考,有的时候还会睡着。当他静静地躺着的时候,如果有人打扰,他就会生气地背过身体,或者对着打扰者大喊大叫,直到对方离开。这位妈妈问,这个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说,每个人都需要独处的时间,让自己放松,男孩也不例外啊!这位妈妈似乎有点不理解,我觉得没关系,尊重孩子就好了。

男孩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间

男孩不像女孩那般安静,他们天性爱玩,喜欢热闹,喜欢跟朋友们在一起。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觉得男孩是群体动物,不需要独处,那么就错了。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需要独处,这样他们才能让自己的内心完全处于放松的状态,才能够倾听到内心的声音,才能更加地了解自己。

每个人都需要独处,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人本主义流派代表凯伦?霍尼认为,渴望有意义的独处时间并不是神经症;相反,不能建设性地独处,则是神经症的信号。每个人都需要拥有更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来解决私人问题或做出重大决定,男孩也不例外。当他们独处的时候,他们可能正在思考自己的价值观,或者自己今天的某个做法是否正确等。在白天,即使是小孩子,通常也都生活在人群当中。这个时候,每个人都是群体中的一员,是以社会化的状态存在着的,因此难免隐藏自己的想法,以迁就和忍让他人。所以,很多人会以害羞、拘谨的方式隐藏自己。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几个逆反期,分别是两三岁、七八岁、青春期这三个时间段。在逆反期,孩子需要完成不同阶段的自我建构,以逐步实现自我的同一性。所以,在这些阶段,我们更加不要打扰独处的孩子,因为他们需要在独处的时间里将面临的问题想清楚,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哪些情况我们不能打扰

当男孩渴望并需要独处的时候,我们要满足他们的需要,而不是去打扰他们。

1.独自整理过往秘密

如果你的孩子经常独自神情专注地整理一些东西,比如昆虫的标本、旧手枪、本子等物品,那么这时我们不要觉得这是一件无聊的事情,更不要打断孩子而命令他去学习或者来帮自己的忙。要知道这个时候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非常地幸福,这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充盈和满足。同时,也能提升他们对一些事情的认识,以及对自己的了解。

2.玩厮杀的游戏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靠着格斗实现的这个梦可能在他们的幻想里,也可能在他们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游戏里,还可能在电玩游戏里。当他们沉浸在这些情境里的时候,他们就忘记了世界的存在,自己则成了主宰一切的英雄或者帝王,要不顾一切地去战斗,以保住自己的权威,拥有自己的地盘。这个时候,他们最快乐,所以,我们不要打扰他们。

男孩心中既有英雄主义情结也有理想主义情结,我们只有尊重他们,他们的内心才不会空虚,他们的英雄情结才不会消亡。

3.受伤时的疗伤

男孩也有受伤的时候,即使他们没有掉眼泪,他们的心也是很痛的。任何一个人,受到伤害或者遭遇失败的时候,内心都会不舒服,这时他们最渴望的是自己一个人待着,仔细地总结一下自己的过失。这是成长的需要,是孩子心智趋向成熟的表现。

如果我们因为心疼孩子而去问个究竟,那么,孩子可能会一言不发。这个时候,我们一定不要执着,要体谅孩子的苦心:他们不希望父母看到自己失意的状态,所以才会独自解决困难。所以最好先别打扰孩子,如果他愿意,就一定会讲出来,即使不讲,我们足够细心的话,一段时间后也能观察出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4.别掺和孩子的事情

男孩喜欢挑战,什么事情都愿意自己承担,无论是学习上还是与人交往上遇到困难,他们都愿意自己一个人待一阵,所以一定别在这个时候打扰孩子。还有就是,如果孩子想做什么事情或者有什么规划,在没做成之前他们是不愿意跟别人讲的,这个时候家长也没必要追着问,因为他们自己心里有谱。

但是,这不等于孩子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一旦我们发现孩子做的事情是不合情理的,甚至是违法的,就一定要严惩不赦,以此向孩子表明:我们给你自由,但是不允许你胡作非为。

不要说男孩“脑子有问题”

有一位妈妈曾经这样表达过自己内心的疑问,她说她有一对龙凤胎,出生的时间相隔没有几分钟,可是,现在看来,女儿看上去好像比儿子大了好多。女儿懂事,说点什么事情立刻就明白了,尤其教她背诵诗词,很快就会背了;儿子就不成了,至今一首诗没记住不说,还经常跟小朋友打架。

同样大的孩子,怎么差距这么大呢?

了解男孩的脑部功能

人类的大脑具有终生的可塑性,孩子从出生的时候起,大脑神经元之间不断地建立连接,形成新的突触。大脑就这样不断地发育着,脑重不断增加,到了四五岁的时候,已达到成人脑重的90%。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孩子大脑的发育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孩子因为受到外界的刺激,促进了大脑的发育。在大脑发育的过程中,男孩大脑皮质的生长速度较慢,使得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略差于女孩,这就是很多教育学家主张男孩比女孩晚一年上学的原因。

人的大脑分为两个半球,左半球是处理言语,进行抽象逻辑思维、集中思维、分析思维的中枢,它主管着人们的言语、阅读、书写、计算、排列、分类、记忆和时间感觉等能力;右半球主要感知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音乐和艺术欣赏、舞蹈、雕塑等,是处理表象,进行具体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的中枢,主管着人们的视知觉、复杂知觉、模型再认、形象、记忆、认识空间关系、识别几何图形、想象等。

在大脑发育的过程中,男孩会出现这样一个特点:男孩的大脑右半球不断发育、完善,试图与左半球建立联系。但是大脑的左半球还没做好与右半球建立联系的准备,导致从右半球延伸到左半球的神经细胞无法进入左半球,只能返回右半球并连接到右半球上。因此,男孩大脑右半球的内部连接发达,而与左半球的连接较少。所以,在一定的时期内,男孩的言语能力、书写能力等是低于女孩的,具体表现在小学阶段成绩好的学生中大部分是女孩。

不过,不能因此说男孩哪一方面都不如女孩。随着男孩不断长大,他们的“空间位置记忆能力”上的优势越来越明显,那些令女孩头昏脑涨的路标、几何图形,他们却能轻松搞明白。除此之外,男孩在数学方面、机械操作方面的能力要远远高于女孩。

做一些针对男孩脑功能发展的训练

男孩是积极要强的,当他们在学习上暂时落后于女孩的时候,他们的心里是不服气而又略显惭愧和沮丧的。这个时候,我们要理解孩子的心情,他们真的是因为某些方面能力比女孩弱,才暂时落后的。所以,我们要多多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拥有自信。

1.多对男孩做语言训练

男孩的语言能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低于女孩,这也是在发生争执的时候,男孩说不过女孩就会动手的原因。而女孩在力气上是比不过男孩的,于是就成了挨打的了。女孩向你告状,如果你简单化地把错误归结到男孩的粗鲁上,那么还真是有点委屈男孩了。

在课堂上,做小动作最多的也是男孩,原因在于男孩的大脑更多地依赖于空间物理的机械刺激。他们天生更容易接受图表、图像乃至空间、运动物体的刺激,而对课堂上“老师讲同学听”的单调的语言刺激形式,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容易产生厌烦、分心和坐立不安等现象。

为了提升男孩的阅读、写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促进主管这些活动的大脑区域的发展,家长应该多和孩子聊聊天,给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孩子讲的时候,即使杂乱无章也要认真听。另外,根据男孩的兴趣爱好,可以给他买一些关于战争、枪支、冒险、航天之类的书籍,因为出于对这些领域的知识的渴望,他们就会去阅读,自然就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2.支持男孩动手操作

曾经见过这样一个情景:一个孩子学习质量的单位,老师出了很多题目,他一道都不会。没有办法,妈妈只好搬出家里的各种秤,又买了一些玉米粒,和孩子一起称重。就这样,轮番操作了一会儿,这个孩子很快就把几个质量单位搞明白了,换算起来也很轻松了。

男孩更善于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事物,为了帮助孩子获得学习的乐趣,我们不妨多带孩子做一些实际操作,把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这样孩子掌握和记忆起来就会很顺利了。

3.特别保护男孩看的欲望

男孩的好奇心要比女孩强,即使是成年男子,在不工作的时候让他们待在家里也很难,这是由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决定的。男孩喜欢到处跑、到处玩,这也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方式。当孩子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做实验验证的需要的时候,我们就要支持孩子去做。另外,由于男孩对视觉和光线有很强的依赖性,所以,我们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明亮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多做左侧肢体运动

右脑半球控制左侧肢体,多做左侧肢体运动可以刺激右脑,促进左脑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发展。父母可以有意识地让男孩多做些左侧肢体的运动,比如用左手拿东西、用左手拍球、用左脚踢毽子等,但是,也不要让男孩变成“左撇子”。大多数人是习惯用右手做事的,加强了左手的训练后,就可以左右手交替从事活动,这样能够促进右脑的开发,以及大脑机能的平衡、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