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特工心理学
5259200000044

第44章 言语控制:改变对手想法(2)

在演讲中,希拉里并没有回顾自己竞选的过程,也没有表现对自己的安慰之情,更没有为失败而抱怨,而是多次提到了她这次竞选的对手奥巴马。虽然她输给了奥巴马,但却没有对奥巴马表现出任何不满与仇视,相反,她多次赞美奥巴马的人格与处事方式,在演讲过程中表达了对竞争对手奥巴马的支持。希拉里在不到半小时的演讲中提到奥巴马的名字14次,而且用非常真诚、热情的声音号召支持她的选民继续支持奥巴马,帮助奥巴马代表民主党竞选总统。希拉里说:“现在我宣布退出总统竞选,开始支持奥巴马全力进攻总统竞选。我会尽我所能去支持他,请支持我的人与我一起支持奥巴马。让我们拿出我们的热情与力量为我们正在做的事竭尽全力,帮助奥巴马成为下一任总统。”希拉里讲完这段话后,赢得了支持者的长久不息的掌声与欢呼,她甚至用奥巴马的竞选口号“是的,我们能”来激励选民们。

毫无疑问,这次演讲非常成功,虽然希拉里输掉了民主党内部竞选,但是她拥有较高的支持率,而且这些选民也因为她而去支持奥巴马进行总统大选,为奥巴马成功竞选总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令人惊喜的是,在这次演讲后,希拉里与奥巴马从昔日的竞争对手变成了很好的朋友。虽然希拉里最后没有成为美国第一女总统,但是却有幸成为美国国务卿。赞美与宽宏的胸怀,都是希拉里能够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赞美可以使对方消除敌意,令对手成为朋友呢?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通常会将自我价值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且每个人都会对自我进行保护。这种自我价值的保护往往能够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个人最喜欢那些能够对自己加以肯定的人,而反感那些从不对自己进行赞美的人。而赞美对手的行为不仅能够征服对手,还可以征服旁观的人。正如希拉里对奥巴马的赞美,不但赢得了奥巴马的信任,还赢得了更多人的拥护。

FBI提醒人们,想要说服自己的对手成为共同前进的伙伴,运用赞美去打开他人的心扉是人际交往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人与人之间存在对立,同时又相互依赖,任何人都需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且依靠自己的智慧使对立化为统一。即使是仇视的敌人,也要用博大的胸怀对待他们,这样才能赢得更多人的支持与喜爱。

当一个人听到赞美时,即便他知道对方只是一种客套话,也会在心里对其产生很好的印象,从而使他愿意向对方袒露内心。FBI在日常的培训中就将赞美作为了一门训练课程。任何人都需要赞美,赞美是一种表达关怀的方式,是人们拉近彼此关系最好的方法。

在美国的一家疗养院里,就有一名很不合群的老人。FBI探员苏鲁到这家疗养院办事时注意到了这名老人。据疗养院介绍,这名老人名叫沃斯,是一个曾经参加过太平洋战争的退伍老兵。从其他老人的口中得出,沃斯对别人的赞美非常反感,苏鲁心想:人们一般不会拒绝他人的赞美,如果一个人反感他人赞美的话,很有可能是因为赞美的方式很不恰当。对此,苏鲁感到很好奇,于是他特地找到了这个老人一探究竟。当老人出现在苏鲁面前时,丝毫看不出他有何冷漠的感觉,相反,老人很健谈,而且性格也很爽朗。苏鲁发自内心地敬佩这名老人,主动与这名参加过太平洋战役的老人握手并说:“那场令人惊心动魄的战役令无数人感叹,正是因为有了像您这样为了保卫家园而英勇奋斗的人才有现在的美好生活,对此我对您表示崇高的敬佩。”老人听完此话激动地说:“这是我听过的最真诚的赞美,对此我很感动。我知道,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很不合群的人,而且有时脾气还十分暴躁。其实,我之所以那样,是因为我不喜欢别人虚伪的赞美而发泄情绪罢了。”

由此可见,任何人都不会拒绝由衷的赞美。赞美是进入他人内心世界的最简捷方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赞美又必须是恰如其分的,如果过分恭维,只会让赞美显得虚伪,让人厌恶。赞美不要虚情假意,要真诚以待。与其说赞美是一种恭维别人的方式,不如说是关爱他人的表达。FBI表示,如果人们在生活中都能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定会变得更为融洽。

4.慢悠悠说话,扣人心弦的绝技

在生活中,有话慢慢说,通常可以表现出一种冷静与沉稳的气质。说话语速较慢的人一般思路都比较清晰,言辞都比较肯定,但是这些人往往心机很重,轻易不会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一般都是不动声色地实现自己的目的。

FBI通过工作经验得出,在审讯犯人的时候,不能着急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很可能会在不经意中让罪犯获得一定的信息,应该尽量让罪犯多说,而且自己在说话的过程中,要尽量放慢语速,不要急于得出结果,这样才能让罪犯有机会将自己的罪行交代清楚。其实从心理学上来说,说话慢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攻心术,慢悠悠的语速会给对方造成一种强大的压力,使对方不由自主地暴露出心理弱点,从而掌握交谈的局势,得出对自己有利的结果。

FBI曾经的探员乔治,他和其他同事最大的不同就是说话比较慢。事实上,乔治原本不是一个说话慢的人,他之所以语速变慢,完全是在长期的工作中所形成的一种习惯。乔治在工作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审讯。在每一次审讯中,乔治总是用慢悠悠的语气来刺激罪犯的情绪,等到对方心烦意乱、缺乏理智的时候才开始审讯。有一次,乔治所在的团队遇到一个非常顽固的罪犯,尽管乔治的同事用尽了各种办法,对方还是不肯开口讲话。后来,乔治让同事出去,他一个人来审,乔治所用的绝招就是死死盯着罪犯看,而且也像罪犯一样一言不发。不久,罪犯懒洋洋地说:“你怎么不问了,我饿了,要不先给我找点东西吃,然后再继续看我。”乔治没有任何反应。几分钟后,罪犯又说:“你怎么还不说话,帮我找点吃的,我实在是饿了!”一个小时后,罪犯对着乔治吼道:“我饿了!”这下,乔治开口了:“我也饿了,大家都饿了!”乔治之所以开口说话,是因为他知道对方已经焦躁不安。乔治继续说:“你现在不是考虑饿的时候,因为你——马上——就要……”乔治慢悠悠的语气让罪犯脊背发凉,他不知道自己马上要遭遇什么情况。“麻烦你告诉我,我马上要被怎么了?”乔治意识到是时候开始审讯了,便问道:“我想知道的是,12月11日晚上22点,你是不是在巴萨思酒吧喝酒,当时是不是与克林特在一起?”“是的,是与克林特在一起,我回答了你的问题,你要告诉我,我马上要怎么了?”“哦,你马上——要做的——就是,就是接受我们的审讯。好啦,现在就从你与克林特一起喝酒开始说起吧!”最后,乔治成功地破获了此案。其实,犯罪分子的心理防线就是在他慢悠悠的说话中一点点地崩溃的,从而导致犯罪分子说出了作案的经过。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慢悠悠的说话方式可以让对方变得焦急,情绪变得激动,却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加冷静,用理智面对焦躁,取得最后的胜利。现代生活中,过快的生活节奏让人们变得很浮躁,很少再有人慢悠悠地说话,结果往往冲动地将自己的真实意图暴露在他人面前,从而使别人轻易地利用自己的心理弱点去达到他们的目的。

看过政治新闻的人都知道,那些政坛人物在讲话的时候都是慢吞吞的,一点都不着急。其实这些人讲话这么慢,并不是因为他们是慢性子,而是因为较慢的语速可以让他们有时间理清思路,也能让他们的讲话更有气势,显得沉稳。此外,在说话慢的同时还要把握住三点要素:第一,思维要快,这样才能迅速地抓住对方的心理变化;第二,要专心,如果不够专心,就会给人一种轻佻、瞧不起人的感觉;第三,要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说话慢虽然可以掩饰自己的想法,但是也有可能被自己的肢体动作所出卖。

FBI专家认为,那些讲话不急的人,往往拥有睿智的目光,能够在别人说话的时候读懂对方的心思,并清楚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说。事实上,说话语速慢可以减少人们犯错的机会,从而让自己处于有利地位,“言多必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人们在说话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语速,尽量要比对方慢一些,这样就可以像FBI一样抓住对方的漏洞,更清楚地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

5.迂回周旋地说,使对方靠近自己

FBI心理学专家罗伯特·K·雷斯勒表示,日常生活中,当你千方百计地利用自己的伶牙俐齿去追问某些事情的真相时,对方就很有可能会模棱两可地敷衍你,这样你很难得到明确的信息。这种不轻易向他人吐露心事的人往往内心缺乏安全感,具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所以,遇到这种人的时候需要特殊对待,视具体的情况来采用迂回周旋的方式与之沟通。

其实,在人际交往中,无论采用哪种方式与人交谈,都必须要视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定。当然,你必须知道对方愿意或者能够接受什么样的话。比如在讨论一件事的时候,如果碰到了专家,就要详细清楚地表达,最好用上专业的资料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时候就是有话直说了。但是,如果遇到了外行人,再精辟独到的分析也未必能让对方理解,这时就要用一些言语上的技巧,兜着圈子把话说得委婉一些,以此来减少对方不解的难堪。

谈话高手并不是指那些多么能言善辩的人,或者是能够使用华丽辞藻的人。能够使用简洁的言辞又能发人深省的人才是真正的谈话高手。有人说,说话要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但是简短的言语并不一定要单刀直入地说,即使再短也可以说得迂回婉转且一针见血。

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就是一个很懂得说话技巧的人。在一次媒体界的餐会上,艾森豪威尔受大家的邀请站起来发表讲话。“你们都知道,我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小时候,我去参观过一个牧场,我问养牛人:‘你这里的母牛是不是纯种的?’他摇头说不知道,我继续问:‘这里的每头牛每周可以产多少奶?’他也说不知道。最后,他被我问急了就说:‘你问的我都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这头牛很老实,只要它有奶就会给你。’”艾森豪威尔笑了笑,对在场的媒体人说,“其实,我也像那些牛一样老实,只要有新闻,我就会告诉你们。”说完,人们哄堂大笑。艾森豪威尔其实是兜着圈子告诉他们,不要紧追着我不放,反正有新闻我会告诉你们。

说话兜圈子,用一种比喻的方法,举例子向大家阐述事情,或者是用幽默的双关语开玩笑,不从正面冲突,这都是一种迂回的战术。这样可以突破原来的沟通方式,减少很多不良的沟通,使人们能够保持畅通的沟通,避免一些误会与矛盾的产生。

有时候,当一个人被问的问题比较隐秘,涉及对方的隐私或者自身利益时,他可能就会愤然离去。而如果你换种迂回的方式,比如用第三人称就可以缓解交谈双方的压力,让对方放下警惕,增加对你的好感,从而愿意给你想要的答案。1998年时,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丑闻震惊全球,莱温斯基立刻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由于莱温斯基的“坏女人”形象深入人心,因此莱温斯基很不愿意面对媒体,她长期待在家里,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CNN主持人芭芭拉·沃尔斯特努力周旋,终于说服了莱温斯基接受自己的采访。作为媒体人,芭芭拉虽然很想替观众问出莱温斯基接近总统的目的,但是如果稍有不慎,就可能使莱温斯基反感,使采访终断。于是,老道干练的芭芭拉灵巧地借用“第三人”之口,提出了看似很轻松的问题:“请问,有些媒体说白宫的实习生都很希望接近总统,对于这点你是怎么理解的?”仅仅用了“媒体”两字,问题的发问者就由芭芭拉变为了某个不知名的媒体,也表明芭芭拉本人对莱温斯基没有任何的贬义的看法,就是这么一个托词,却让莱温斯基意会到芭芭拉并没有故意为难她,而是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事件的。因此莱温斯基被芭芭拉的善意感动,愿意说出整个事情的经过,不仅让公众了解到了事情的真相,自己也得到了一个向外界解释的机会。

这种借用“第三人称”的方式,看似很简短、普通,但是却最有效地取得了对方的信任,从而让对方愿意说出真相。比如,你想知道同事如何看待一个问题时,你可以这样问:“你们部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这样借用了“部门”这个称谓的询问方式肯定要比直接问对方的观点得到的结果要更真实。FBI表示,直接的询问或者回答某个问题很有可能会引起对方心理上的抵触与反感,为了避免产生责任或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很多人都会保持沉默。但是,如果运用迂回周旋的方式,就等于给对方或者自己罩上了保护层,即使是自己说出的话也不会让他人觉得就是本人的观点,这样一来,双方就卸下了一份“对峙”的压力,那么自然就可以很轻松地表达彼此的真实观点了。